卷六 第七章(二)

目录:宋末商贾| 作者:海红鲸| 类别:恐怖灵异

    便将锅内的茶叶抄起向亲卫端过来的一个大簸箩中移去放下,又连续飞快地抄了几次,再用一个竹帚把锅内的茶叶全部扫入簸箩内。///7kankancom///

    林强云把那个装了茶叶的簸箩端到一条垫高了的条凳前,放到一块很平的大石板上,小心地脱了鞋在木盆中仔细洗净双脚。然后坐到条凳上对大家说:“你们每个人都拿一片炒过的茶叶去看,我一边揉搓茶叶一边和你们说炒茶时的火候。”

    待所有人都拿了一片茶叶后,林强云伸脚步把簸箩内的茶叶拨成一团,一边将茶叶用脚踩着滚动一边说:“炒茶的要领,就是一要手快,二要不怕烫,三要炒得均匀,保证每片生茶叶最少都能贴到锅底一次,甚至两三次,全部茶叶都要炒熟。炒茶时既不可炒得半生不熟,也不可过火,要将茶叶炒得刚好适度。这个度是怎么判定呢,很简单,只要你感觉到、或是看到茶叶的尾尖部位,有将近半分长的叶子已经炒焦,那就是已经到火候,必须立即起锅。”

    “你们不要以为我这双脚用来踩踏茶叶,就认为这样做出来的茶叶肯定不是什么好货,最起码是不够干净。还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现在要用脏兮兮的臭脚来踩踏这些炒过的茶叶?须知炒好的茶叶必须立即进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每片茶叶还没熟透的部分经过这道**的工序,利用茶叶里还有很高的温度时,将其没熟的部分搓熟。也要让茶叶经过**以后减少一些叶内的水分,方便后面的烘烤。”林强云看到周围的人有许多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忍住心里的焦躁,指了指由石板上向外流淌的青绿色液体,向人们解释:“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自然要用身上最有力的双脚来做这件事情了,更何况茶叶还很烫,只有脚底上的厚皮才能避免脚板被烫伤,也能更快的将茶叶搓制完成。”

    把那一大团已经揉好的茶叶移到簸箩边,林强云从条凳上踏入木盆中,接过亲卫递来的干布擦干脚。一边穿鞋一边说:“大家看,这就是已经揉制好的茶叶,放在一边让它就这样沤上三四个时辰后,就可以放到烘炉上开烤了。”

    此时林来福向林强云问道:“贤侄,为何要将茶叶这样沤上三四个时辰呢,直接拿去晒干,或是按你说的用火户烤干不是更快么?”

    “呵呵,道理我一时和大家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要向你们讲明白的是,若没经过这三四个时辰沤制的茶叶,做出来以后喝入嘴里会很涩,茶入嘴后的回味甘甜会逊色不少,那就称不上是好茶了。现在,趁着时间还早,有心想学会这种制茶方法的人都去试着炒一锅茶吧,有什么难处和不懂的地方说出来,我会给大家解释清楚的。”

    收购的茶钱多了两倍,又能毫无代价的学会一种新的制茶方法,不肯学的人才是傻瓜。

    不但每个园户都干得笑逐颜开,这村里还有急性子等不及的年轻人,干脆把家里的煮饭锅头搬到这家的门外,学着样的炒起茶来了。

    当天,林强云连夜教会人们用细竹丝编成烤笼,次日再让大家把沤了一夜的茶叶摊于新织成的烤笼上,选取比较封闭的房屋,在内里燃着木炭火烘烤。

    只是在烘烤中透出屋外的香气,就让这些茶农国外户们大大地吃惊了。再等到下午,林强云再将已经烘干、成了黑褐色的一小撮茶叶取来,让人们用滚水冲泡,大家尝过之后,大部分人都没有话说了。

    林来福端着白瓷碗走到林强云身边,眼睛一直盯着碗里剩下一点淡绿色的茶水,以及两三片伸展开的褐色叶子,有些难为情的问道:“贤侄呀,如果按你教的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茶,与做现时的散茶比,少了将晒干的茶叶打碎这一道活计,确是做得快了些。而且你把收购价又定到六十文钱,以如此高的价钱买去的茶叶般贩,不会吃亏么?”

    林强云笑道:“大伯放心,再怎么说我也是个行商,没钱赚的赔本生意如何肯去做。这样的茶叶,按我估算,运到临安去怕会卖到两三贯钱一斤,刨去商税和运送路上的各项度支,每斤赚上个四五十文铜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林来福:“我们这些茶农园户都叫我来向贤侄问清楚,今年你是这个价钱收购了茶叶去,大家能多赚到不少银钱,日子也会好过些了。可是以后……”

    “若是各家人还不放心的话,我们不妨在字据中写明,茶农园户和我订的契书以十年为期。在十年内,凡是与我订立了契书的人户,只要按我教给你们的法子做的茶,不论你每年能做出多少茶叶,全都按上品每斤六十文,中品四十文,下品三十文的价钱收购。再要是不放心的话,也可以按现时的米价来算,每斤上品茶叶付给五斤上白米,其他的按此类推。如何?”林强云知道他们这些茶农园户被大宋的那些官府、贪官污吏们给弄怕了,此刻的担心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故而耐下心来与林来福商量。

    讲妥了条件,自是没林强云什么事情,他让那位吏员和茶农们按讲好的条件写成字据,由双方画押后,再送到莱阳县去签押盖印,就算完成了这件大事。

    初四,林强云和亲卫们带着十驭经炒制做成的新茶动身返回胶西,初六日就带着各种需要的物事启程由海路赴临安。

    从城北右厢的家里出来到临安城里去,最近的路是走艮山门,只须行走三里左右便到城门。临安城的东北角这一带,不论是城内还是城外,都建有大量军营和广阔的教场,驻扎有大批大军。人行车走马踏,再加此地地势低洼,路面较为松软,又没专职修路的厢军,仅是附近住的少量富民不时掏钱维修。所以,这长度不过五六里的路面相当糟糕,到处都是坑坑洼洼。骑马、步行还会稍好些,但车子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就很是颠簸,即便两架马车都是装了钢板弹簧的新式车,坐在车上也是左摇右晃的如同坐在风浪中行走的小船一样,难受得很。坐车的人若要舒服,则须多绕十余里,从余杭门进城。但三菊她们这些坐车的女孩们,却一心想要早点看到临安这个传说中最繁华的都市,一行车马在应君蕙提议下,省下十数里的路程走艮山门便捷些。

    林强云在临安这里只有两架马车,一架坐了应君蕙、三菊、翠娥及两个杨太后赐于他的十四五岁小宫女。另一架马车上则坐着上月(闰二月)由沈念康从泉州连同几个粉头一起送来的黛丝娜、荷丝娜两姐妹,还有这次从山东带过来的姬艳夫妇,并夹着山都在内。

    进艮山门不远,路左能看到远处的御酒库,这个酒库所产的酒全是供应皇宫大内使用,别人是没这样的福气喝的。过御酒库里余,便是大河街,往左拐沿大河街往南,可以一直到达御街。林强云已经打听清楚,他们往南走到东青门——也叫菜市门——内大街,走大河(运河|)上的盐桥,路经本地最显赫的富民蒋家大宅前面的大道,过了小河上的众安桥就是他们升元酒楼、游仙苑所在的北瓦子了。

    城内人多眼杂,林强云考虑到自己一个商贾,虽然是经由皇帝特封的朝奉大夫、差遣提举景福宫公事,只不过官品太次,在这里京朝官多如牛毛的临安城里,随便捞一把也能挑出几个品秩比从七品高的官员来。因此,实在不宜太过引人注目,万万不可骑着高头大马在闹市中招摇,还是安安生生的做自己的商贾为妙。一行人将车马存放于元旦后买扑到的碧香库(酒库)内。因为随行的有八个女人家,酒楼、妓院开张的事情又有冉琥、公治渠他们去打理,没什么需要林强云去操劳担心的,三十几个人相距不远,也没太过集中的安步当车,一路谈笑一边缓缓朝南行走。

    现时临安城内外的形势,以防卫的角度来看,临安城的西郊有西湖和与西湖相连的丘陵,南郊和东郊有海洋、河口之险,最薄弱的防守之处就是北郊。本朝立国之初,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拆掉了吴越时代的北部罗城。城北的泛洋湖及其更北的临平湖一带,已经湮废成大片沼泽地。也许正是出于防卫上的考虑,北部城墙上除了天宗和余杭两个水门外,没有另开陆路进出的城门。只在偏东的东北角和偏西的西北角上开了艮山和余杭二门,以防备北面来的进攻。

    另外,从余杭水门到江涨桥的水路,是临安城运输粮米及各项物资的生命线,万万不容有失,故而在半道红(南北向的陆路)西面的东、西马塍低地上,驻扎了马、步大军。

    城内东部靠北的这一块,集中建有大宋水军的营寨,还有属于皇城司所属的军营。临安城的东北一带,不论是城内或是城外都一样是低洼湿地,是那种不太适宜住人的地方。这里的居住条件虽然很差,但却可以密集驻扎。其他大军则驻扎在凤凰山、吴山一带和西郊,以巩固临安的后卫。

    整个临安城的东郊、北郊和南郊,所居住的除了大军、厢军以外,都是菜农、行商坐贾,还有就是受雇于各家店铺、作坊的伙家、帮工等。

    所以,这一条大河街有很多军官、兵卒出入,不时还有一队队轮值的军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街上走过。所有的乞丐基本上全被赶到城外,为数极少的几个在小巷里探头探脑的乞丐,也不像别处般蜂拥前来,只敢偷偷地趁没差人出现时向人伸手,一见到穿黑底大条红边号衣的人影,马上就向巷内隐去,躲开公差们的视线。

    走到距东青门——菜市门内大街附近,远远就有一片乱嘈嘈的叫卖、讨价还价声,呼儿唤女、招朋引类声,还有哄笑、骂街声入耳。走到街上,这种嘈杂混乱的声音配合着涌动的人流,更是喧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