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入冬季,北风呼啸,官道上数百人的车驾队伍沿着西汉水畔,在乡野间缓缓向南而行。
随着北伐战事的渐渐结束,此时的乡间不再只有妇孺、老人,壮年男丁也是充斥其间。见到久违重复的家人,妇孺欢喜不已,加之时入腊月,到处可见喜气洋洋的脸庞。
不过此时的刘禅倒是有些烦闷,近日以来,对国策思虑颇多,但却又没有一个好的主意。
不管是宗教还是田制、汉羌融合这三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无法将其串联到一起,恐怕还需要等诸葛亮回师,进一步商议具体政策内容。
“陛下,向长史(向朗)所献《竹书纪年》在此。”
长史向朗长期在汉中屯田理事,协助诸葛亮后勤工作,为人酷爱藏书,所藏书籍为大汉最为丰富之人,但由于政务繁忙基本是藏而不看。
李轨从一个风尘仆仆的亲卫手上,拿过书囊,递给刘禅,说道。
“嗯!让狄济近些日不用执勤,多休息休息。”刘禅接过书囊,吩咐道。
“诺!”
刘禅打开书囊,拿出囊中的《竹书纪年》一书,找到魏纪关于赵武灵王相关内容阅读起来。
《竹书纪年》乃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详细介绍从夏到梁惠文王时期的内容,可以补充《史记?赵世家》关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描写。
刘禅摊开于案几上,伴随着摇摇晃晃的车驾,参照着《史记?赵世家》静心研读起来,时不时还提笔在旁边勾勒注释。
刘禅一直希望可以从历史上寻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从而给制定国策带来新的灵感。
马岭关劳军之后,特别是在与羌人接触之后,所思颇多,不由想起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为寻求灵感,近些日刘禅一直在研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前后经过缘由。
与后世人所想不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全国百姓上下穿胡服,练习骑射,使赵国军事力量大涨。
更深层次的缘由则是当时赵国面对困境,当时的赵国地分南北,一个以邯郸为中心,一个则是以代郡为中心,由于太行山、中山国的阻挡,使得两地沟通十分困难。
地处北境的代郡受胡人影响比较大,可以看作胡人文化,邯郸地处中原,则是可以看作汉人文化,当时华夏贵、戎狄卑。因此长久下来,代郡与邯郸几乎将要分裂。
赵武灵王为了结束国家分裂,统一国民意识,才将代表民族文化的服饰改革,下令全国上下着胡服,意味着打破华夏贵、戎狄卑的观念。
大批任命具有戎狄背景的将领,招募大量胡人为骑士,提高骑士于国中的地位等一系列行政手段,将戎狄融入汉人之中,改变赵国的权力结构,这才是使得国力极大增强。甚至还借着这次军功制度的变革推广,将宗室与地主隐瞒的人口都查了出来。
而大汉目前的情况虽不似赵武灵王之时的赵国,但是有些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的陇右、凉州汉胡参半,甚至连关中都是如此,整个陕北都已经是羌胡遍地。
历史上,西晋江统见状,撰写《徙戎论》于朝廷,言‘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戎狄‘人面兽心’,应该外迁出汉境,且不谈观念是否正确。但却是正中当时利害关系,可惜西晋高层无能,浑然不知,最终未及十年,夷狄乱华。
刘禅面露深思之色,放下书卷,提笔写在巾帛上,摇摇晃晃地写下‘汉人胡风’‘胡人汉化’‘中央’‘兵制’等一些字词。
车驾内陪侍的廖立,好奇地伸头看去,若有所思地抚须思量。
刘禅搁笔于案上,瞟了眼廖立,笑道:“公渊,可知朕何意否?”
廖立沉吟半响,目光在案上流转着,说道:“陛下可是欲效赵武灵王,行胡服骑射之法,内革兵制,外合汉胡?”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交谈起来并不费劲,而且一点就通。
刘禅微微颔首,说道:“正如公渊所言一般,朕欲融羌、氐、胡三民入大汉,但却不知行何之策,可令胡民为己用?”
廖立抚须思量,问道:“三卫兵制可否?”
刘禅摇了摇头,说道:“三卫兵制不可为长久之策,近年来随着三卫兵户增加,奴隶不足以为用,三卫兵乃精锐士卒,不可效之。”
廖立点了点头,也是赞同。三卫兵本身不事生产,以战为生,以奴为耕,不纳赋税。如今大汉勉强才设有四卫,白甲左右二卫,还未满员;赤甲、青甲各一卫,赤甲满员,青甲尚未满员。
一万多人的三卫制,如今却要二、三万奴隶供养,而这些奴隶大部分来自南中偏南部的地区。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大汉为快速积攒国力,不得已推行三卫兵制,如果在陇右、凉州地区实行三卫兵制,将得不偿失。
“陛下,赵武灵王为兴骑卒,以厚利募羌、氐、胡之众出山,糅以汉人为其中,拔其骁勇者任官,如此之策可为鉴之。”廖立说道。
刘禅微眯双眼,点点头说道:“此策可以一用,不过还可优化。”
赵武灵王当时没有直接募集胡众部落为兵,重要的一点就是雇佣骑兵很不可靠,而且很难指挥。当时为执掌这支骑卒,赵武灵王直接招募普通胡众为兵,加入善骑术的汉人于其中,从而直接被赵国所掌握。
比如此次马岭关之战,苻健、苻双兄弟二人率部民支援,大汉难以掌握指挥,若只是招募部民的话,没有带来组织系统,可以直接经过整编训练后,成为大汉所管辖的士卒,甚至可以将他们的家人一同编户齐民。
顿了顿,廖立迟疑半响,说道:“赵武灵王以胡服融汉胡之民,至于大汉以何融汉胡之民,臣实属不知。”
闻言,刘禅苦笑一声,说道:“对于融合汉胡之民,朕也是颇为头疼。等朕与上丞相详谈之后,再看看吧!”
说着,刘禅掀开车帘,看着已经小雪飘扬的天空,叹道:“却不知上丞相可何时回师。”
“陛下今天色已晚,可要扎营修整?”李轨在车外问道。
刘禅抬头看了眼天色,说道:“修整吧!”
“诺!”
“公渊,德信(马忠字)战事如何,可有最新禀告?”
刘禅提起衣摆,准备下车时,忽然问道。
“启禀陛下,马参军还与汶山郡蛮夷相持,最新战报还未送达。”廖立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