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场下凡尘正文卷746最恨摘桃子的人除非元始天尊开口训斥赤***,否则仅仅只是不说话,已经能看做不反对石仲魁掌握全部的诛仙四剑。
赤***试探完,和其他师兄弟等人心里已经明白,石仲魁在自家教主心里的地位,或许超过了自己等二代亲传。
要是把石仲魁换成其他人,保管赤***此时已经被骂的狗血淋头。
一时间玉鼎真人等师兄弟们,送给石仲魁当贺礼的礼物级别,都升了一两个品级。
大家又不傻,等石仲魁真正突破准圣境界时,大概率会坐上阐教副教主的位置。
更别说仅仅只是一个准圣,就足以让阐教二代弟子们,向石仲魁示好。
这其中要数玉鼎真人最积极,也最急切。
同为修炼八九玄功的玉鼎真人,实在太需要石仲魁在玄功方面的修炼经验了。
而且有石仲魁这个先例在,就说明走八九玄功这条路,并不是其他人说的,会比单纯修炼道法难无数倍。
这不仅让玉鼎真人和杨戬看到了希望,更给了他们信心。
说不定今后玉鼎真人才是阐教第二个,顺利突破到准圣的二代子弟。
太乙真人等师兄弟们对玉鼎真人的心思看的很明白,但此时别说反驳了,像是黄龙真人这种最没存在感的二代弟子,心里都起了是不是也修炼八九玄功试一试的念头。
走三尸成道的路,实在过于艰难。
没看到整个人教、阐教和截教过万弟子里,无数年过去,也就玄都大法师和多宝道人,才算是真正斩了一尸嘛。
现在石仲魁仅仅只用了五百多年,便即将迈入准圣的行列,对玄门弟子们带来的冲击力,绝不差于当年玄都大法师和多宝道人得道时。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给人带来的误解,还要更大。
仿佛换成自己也修炼八九玄功,就能和石仲魁一样顺利。
老君对玄门的关心程度,远比太清圣人和玉清圣人还要在乎。
看护玄门就是太清圣人演化出他这个分身的最初目的。
玄门越是兴旺,才是老君能存在越久的前提,同时能得到鸿钧道祖的肯定。
所以老君一看黄龙真人居然起了转变修炼道路的想法,立马开口训斥道,
黄龙真人瞬间脸色一红,说他是阐教最无用之人,一点都没说错。
当年封神之战时,其他阐教弟子多多少少都有过高光时刻。
即便没能出彩,也不会像黄龙真人一样,逢战必输,甚至三番两次被擒。
算是丢尽了阐教的颜面,以至于不少阐教三代弟子,对他都算不上恭敬。
但换给角度来看,说他是有福之人,也不算说错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每遇到劫难,次次都化险为夷。
即便要靠杨戬等三地弟子相救,甚至连元始天尊都亲自出手,那也是一种福缘。
可话虽然这么说,但一个团体内本事最差的人,往往连说话都没底气。
黄龙真人见老君是盯着自己,说了刚才那番话,顿时吓的唯唯诺诺起来。
但玉鼎真人却眼睛一亮。
老君刚才提到天罡地煞神通,是不是意味着,若是把108种神通修炼齐全,对修炼八九玄功就越有利?
仔细想想,好像听太乙真人说过,石仲魁在地煞七十二术上,远比他这个师傅都要精通。
至于天罡之法,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但石仲魁的纵地金光术,就连老君都夸奖过。
想到这,玉鼎真人瞬间以为自己找到了修炼八九玄功的捷径
。
------
石仲魁见气氛开始古怪起来,暗道。
神仙们往往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万一黄龙真人不敢和老君作对,却把气撒到自己头上,那真是无妄之灾了。
忙站出来开口道,
老君一愣,随即便明白石仲魁这是故意转移话题。
而且石仲魁这么多年,就盯着老君一人死劲的搜刮宝贝,一听要礼物,老君瞬间头痛起来。
心思一动。
笑着摆摆手,同样转移话题一样,对黄龙等人说道,「非是老道故意看低你等,实在是机缘不同,各人的境遇也不同。
而且别看伯谦得了四位圣人的亲自讲道,就觉得换成自己就能和伯谦一样。
但你等们心自问,当年在玉虚宫听讲的次数,没千八百,也有好几百次了,也没见你们有多少收获。」
元始天尊听完,脸色一黑,忙开口道,
这要是再让老君说下去,是不是直接表明,自己这个阐教圣人在教徒弟方面,确实比不上师兄和师弟?
否则为何偏偏就是阐教还没出一个准圣?
而太乙真人等弟子们,同样被老君的话,吓的不敢多说一句。
先不说元始天尊教徒弟本事的水平如何,老君刚才就差指着众人的鼻子,骂大家都是废物。
石仲魁白了老君一眼,暗道这老儿难不成是对自己有意见?
否则自己可不信老君那智慧,会想不到刚才那番话一出,自己今后在阐教二代弟子心里,绝对会成为不受待见,甚至干脆不见的子侄辈。
毕竟徒弟超过师傅,明面上师门长辈嘴上会夸,可心里到底如何想,那就真难说了。
这可不是石仲魁在胡扯,当年自己的修为还是太乙金仙之前时,太乙真人还会时不时叫自己去妙严宫听讲。
可等自己突破到太乙金仙后,自家师傅干脆说,没什么好教的,让自己长去兜率宫找老君听讲。
等自己从紫霄宫回来后,太乙真人干脆只见了自己一次,好生夸奖一番后,就一直以闭关为理由,见都不见自己了。
石仲魁猜的其实并没错。
老君花在他身上的精力和功夫,比起人教亲传弟子都要多无数倍。
眼看石仲魁即将成为准圣,元始天尊却跳出来摘桃子,老君心里没怨气就怪了。
而且借着石仲魁和镇元子结拜的事,元始天尊居然送请帖给太清圣人,隐隐有炫耀和表明所有权的隐喻在。
就算圣人太清圣人清静无为,心里难免也生出火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