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将动

目录:红楼从辽东开始| 作者:键盘战斗家| 类别:历史军事

    贾府和唐清安,并不会因为一件事就闹得不愉快,甚至决裂,双方的纠葛太深。

    既然贾琏亲来,唐清安就把视察济州岛的事提前了,巡军的事放在了后面。

    这也是他这几年,第一次到济州岛。

    得知节度使要亲来视察,济州岛的官员都激动无比,所有人都盼望能在跟前露脸。

    现在的节度使,可不比以前,很难再接触到。

    李成贤放下事务,亲自来作陪。

    朝鲜各岛都是他的功绩,济州岛更是重中之重。

    济州岛乃朝鲜第一大岛,土地肥沃,草原茂盛,气候宜人,不管是屯田,马政,甚至开关互市。

    事事都是朝鲜各岛之冠,可以说是掌上明珠不为过也。

    六艘以福船为模的战船,载着一千节度府亲卫营精兵,以及十余名官吏。

    济州岛东西长一百五十里,南北宽六十余里,加上周边的附属岛屿,真的很大。

    “这岛可真不小。”

    一眼望不到头,超乎了贾琏原来的预料,虽然听说此岛乃朝鲜第一大岛,下意识的仍然拿所见之岛屿所对比。

    唐清安满脸的得意。

    朝鲜把各岛划给他使用,他可没和朝鲜约定时间,更避免了关于借的话题。

    而到底要不要吞并朝鲜,他现在还在犹豫中。

    朝鲜虽大,可同样山多地少,因此人口只三百余万,就算未来一两百年的太平年景,也才五百余万。

    如果现在金江镇计划要吞并朝鲜,那么未来的计划就要大改。

    首先朝鲜田亩不多,人口虽然只三四百万人,平原的地区却也极为的拥挤。

    如果要占领朝鲜,做到自给自足,就要从这三四百万人中分夺田亩,绝对会引起强烈的反抗。

    其次以实力压服过去,至少也要十年的时间才能稳定住朝鲜的局面,其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军力。

    以现在的生产力,朝鲜山多地少,历代就穷困边僻,占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更有朝鲜军民反抗,金江镇在朝鲜用兵,征收的粮赋还不够军队开销。

    最后被朝鲜牵制住的金江镇,未来不管是面对蛮族,还是面对大周,金江镇都将被拖住大部分的力量。

    而现在的金江镇,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朝鲜不少的矿山和所有的海岛,每年又享受岁额一万斤人参,三十万石粮食,还有不可计数的布匹等物资。

    同时还能派出数万兵为金江镇作战。

    等等利益,从短期来看,对金江镇是极为的划算的,反而入侵朝鲜后,这些好处不但没了,还要消耗金江镇的积蓄。

    但是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当然是要占领朝鲜的。

    所以唐清安在考虑,是否通过萎靡朝鲜的手段,用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

    一步步温水煮青蛙的从朝鲜获得好处,又削弱朝鲜的潜力,最后较为轻易的收复朝鲜。

    这些事他还没有提,因为现在的人心还不同。

    不论是大周官员,金江镇官员,乃至朝鲜官员,都没有认为会对朝鲜国土有野心的心思。

    他作为后世人,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自己占了朝鲜的海岛没打算过还。

    可是如今的时代。

    大周统治阶层还奉行上国和藩国这一套。

    朝鲜几百年为中国藩国,奉行中国文化,尊前明和大周都为上国,向来恭敬无比。

    不论是金江镇的官员,还是朝鲜两班贵族,都不认为大周会占领朝鲜的土地。

    这是惯有的心理。

    唐清安目前就是靠着这个心理,顺利的从朝鲜获得好处。

    如果不是这种文化的影响,朝鲜国主乃至两班贵族,知道唐清安有吞并朝鲜的想法。

    那局面将立马天翻地覆。

    金江镇没有大义去吞并朝鲜。

    日本侵略朝鲜,也是打着借道的旗号。

    借口很好找。

    不过目前就侵略朝鲜的话,的确得不偿失。

    唐清安放下了心里的思绪,在众人的簇拥中,从船板下岸,就见到了热切的官员。

    其中有他的表兄乌忠。

    乌忠意气风发,在众多神情中,倒是显得惹眼。

    不过此人乃节度使的亲族,众人倒没有见怪,反**以为常,认为理当如此。

    毕竟宗族为大的社会,金江镇这么大的基业,用亲是不可避免的。

    “各位都辛苦了。”

    唐清安照旧说道。

    虽然知道大半是套话,可听闻后,众官员仍然面露喜色,内心升起高兴。

    在码头寒暄了一番。

    亲卫营中,早已分了一队先入城,这些防卫事务,亲卫营已经轻车熟路,自有一套章法。

    第二日,看屯田。

    第三日,看马政。

    随着北镇的陷落,以及和锦州关系紧张,和蒙古走私贩马的商道早已断绝。

    因此济州岛的马政,地位直线上升,是金江镇头等军事大事,乃至济州岛的屯田,都需要为马政让道。

    “济州岛马有五千匹。”

    马政官员的汇报,唐清安开心不起来,听起来不少,可是对于金江镇的战马来说,远远不足用。

    一场战事下来,失去的战马并不比军士少。

    而蒙古以前走私的马,都是被骟势的公马,蒙古人又不傻,不会卖种马。

    济州岛的五千匹马,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国内,朝鲜,极少部分才是出自蒙古。

    从蒙古走私的被骟势的公马,十中挑一用去做战马,再挑部分给骑步兵使用,剩下的只能做驽马。

    可以预见,不要几年金江镇将陷入战马急缺的困境,六千骑兵,以济州岛的马政。

    每年能培养出数百匹合格的战马,能维持金江镇骑兵的供应就不错了。

    至于扩充骑兵,此事不好解决。

    “马政的事不可疏忽,多余的话我也不重复提了,你们当晓得轻重,马政你们好好办,我放心诸位。”

    唐清安勉励了一番,最后才去见为开市准备的商铺,仓库等。

    李成贤当仁不让,亲自主动介绍。

    一行人走在空空的街道上,两排整齐的铺子,上面已经开始挂起商户的匾额。

    “这些铺子虽然目前还没人,却基本都被金陵的商贾购买了,也陆续派了些伙计来打理。

    要不了多久,各家商贾的掌柜就要率人来,就不会再有现在的安宁。”

    李成贤神采奕奕的说道。

    这些商铺都会收门摊税,光此项就能解决整个朝鲜各岛官府的开支,算是不小的政绩。

    他当初做保证,朝鲜各岛自给自足,不要金江镇额外的开支,如今大致已经做到。

    “不错。”

    唐清安和李成贤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因此不像对其他官员那般。

    “金陵的唐佥事亲自来过济州岛,和我透过底,金陵商贾光各色布匹就准备了三十万匹。

    其余茶叶,瓷器等也是不可计数,按照将军的规划,咱们垄断价格,获利至少在七十万两。”

    听到七十万两,唐清安终于忍不住,笑得闭不上嘴。

    “不容易啊。”

    听到将军的感叹,李成贤也内心欣慰。

    为了这互市的事,他们准备了两年。

    将军布置的局太大。

    每年大周生产的麻棉布匹,乃至茶叶,瓷器都是有定数,根据往年的贩卖情况,或增或减。

    而将军一出手,光丝绸景缎就是三十万匹。

    松江锦布一年的产量也才两千万匹。

    大周一年生产长途贩卖的布匹高达四千万匹,可将军做海贸用的,都是比较名贵的丝布。

    不是小买卖能比的。

    如果不提前布置,提前扩大生产,这一年多出了的三十万匹的采购量,是无法获得货源的。

    而茶叶,瓷器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宗商品的贸易,不是市井之间的贩卖可比拟。

    更何况将军是无中生有。

    国内这边,靠着勋贵的背书和投资,夷人那边,靠着王丰肃等教士的背书,以及对大周商品的迫切需求,双方才能一拍即合。

    凭空多产出了高达数百万两银子的商品。

    但凡有误,其中的风险,会导致无数的商人破产。

    “互市的事,利益重大,也风险极多,又是第一次举行互市,万不得出疏漏。

    如果这次互市失败,商人们将不在信任我们,想要再重新打开局面则千难万难。

    你应该得知我最近的难处,这般忍气吞声,就是为了此事不受影响。

    现在又迫在眉睫,眼看着要成功了,更加要警惕些,要做到未雨绸缪。

    任何有碍互市的风险阻碍,你都要提前解决,不可等发生后来补救。

    虽有古话言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之语,可有些事还真就很难补救回来。”

    将军慎重的交代,李成贤却没有觉得有什么危机。

    广东那边将军把口子堵住了,金陵那边有各家勋贵出面,海面上有金江镇水师维持海道。

    “唯有忧虑的就是朝廷,如果朝廷重新恢复金陵的海禁,只怕就算有走私,也达不到咱们的计划。”

    “朝廷无忧。”

    唐清安不以为意。

    根据贾鉴所言,蛮族皇台吉到底忍耐不住了,准备对辽西动手。

    李成贤听到将军的解释,叹了一声。

    “朝廷真是昏庸,大敌未决,却着急飞鸟尽,良弓藏,实在是不可理喻。”

    李成贤和冯胜之等人不同,也不像顾应时这等铁了心的支持将军。

    他属于中间派。

    在此事上,即不反对将军,也不支持将军。

    选择埋头做事,对外事充耳不闻。

    和水师中的沈有容,严中正一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