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林黛玉入金州

目录:红楼从辽东开始| 作者:键盘战斗家| 类别:历史军事

    金江镇对蛮族了如指掌,蛮族对金江镇也了如指掌。

    六七年前。

    唐清安靠海而神出鬼没,在漫长的海疆,打的蛮族无可奈何,放弃了沿海。

    如今金江镇上了岸,且占据了大量的地方,而蛮族如今在辽左的底盘,都深处内地。

    此利大减。

    至于奴儿干司,乃至关外草原,更不是现在的金江镇能够的到的地方。

    所以蛮族从各方面,对金江镇的实力都极其了解。

    粮食每年所获多少都有定数。

    皇台吉在海州留了杜度,多铎,兵力充足,足够防御,因此营口这月余来,的确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营口各部,最多突袭到塔山,就算能绕过塔山,还有大河挡道,根本无力威胁到海州。

    杜度虽然年轻,可是因为其父的事情,很早就被老奴重用,又有阿济格这等猛将。

    以此几人同心协力,把海州布防的极为稳固。

    他们主守,阿济格则以攻代守,和营口的镇江军各部,互相阻击厮杀。

    大仗不多,小仗不断。

    各处战斗的汇报,包括探马之间的交锋,合计不下于百次。

    哪怕是阿济格都感到疲惫。

    远道而来的金江军各部,更为疲困。

    终归还是选择退回营口,修整一段时日,积蓄军力。

    营口后方是盖州。

    盖州兵多,营口兵少。

    加上营口又处于前线,需要防守的耀州驿,梁房口关,平山等都不敢疏忽。

    因此营口本身也只调了两千兵,然后是李如靖,徐聚费,赵学颜,潘驯,葛世峰等年轻小将。

    他们各队加起来合计还有数百万,总共不到三千人。

    军中旁的将领可能会对这些军中子弟有些优待,郑刚却不会。

    他在军校两年,接触的都是军中子弟。

    对这些桀骜的军中子弟,他只有一个手段,落到他手中的,打。

    这些人出身高。

    见识,家传等等优势,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这是他们的优势,改变不了。

    所以郑刚不认为他们缺的是学习,认为他们缺的是畏惧。

    酷面教官郑刚。

    军校子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郑刚逮住。

    以此,李如靖,徐聚费,赵学颜,潘驯,葛世峰等人,被郑刚揪来他面前。

    毫不留情面的,唾沫都飞到众人的脸上,痛骂他们。

    “哈,这就是你们的本事?”

    骂完后,郑刚鄙视了一句。

    赵学颜因为其父的原因,最是受不得别人的嘲讽,哪怕畏惧郑刚,也忍不住反驳。

    “我们杀敌最多。”

    不提此事还好,听闻,郑刚大怒,上前就踢。

    “将军好像说过,不准无故打人。”

    潘驯小声提示道。

    郑刚冷笑两声,放过了赵学颜。

    潘驯见郑刚向自己走来,面色大变,此人如何这般粗蛮,自己不过说了一句话而已。

    果不然。

    郑刚上前就踢。

    “老子就打你了,你去跟将军告状,我等着你。”

    唐清安的确提倡过。

    可是军队的事,有些事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的清的,因此对于打骂,金江军仍然不少将领习惯如此。

    潘驯一声不吭。

    告状是肯定不可能的。

    不然他在军中是留不住了的。

    郑刚把潘驯的神色看在眼里,知道这等人心思最复杂,冷笑两声。

    “你这个狗东西,心里肯定暗骂老子,认为你和赵学颜都是赵缑用的后辈。

    因此老子只敢拿你们两个出气,老子说的可对?”

    潘驯立马摇头。

    对于这个话题,军中一向避免,从来没人在他们两人面前谈此事。

    将军虽然对他们二人一视同仁,可是有些猜疑还是避免不了。

    他反正无所谓,倒是好兄弟赵学颜极为敏感。

    闻言,赵学颜眼睛瞪了起来。

    他忍不住了。

    他可以接受被打,但是绝对不会接受此话。

    “哼。”

    郑刚指着两人骂道。

    “你们两个不服气,老子也不服气你们这些人,把自己的手下当做袍泽还是向上爬的草芥?

    别处杀敌少,但是全须的回来了,你们呢?

    我今天明话告诉你们,你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就都跟老子滚,将军的面子我也不卖。”

    这话一出来。

    别说其余人,就是赵学颜都立马低头。

    此人委实太牛逼了。

    牛逼一词,他们是跟将军学的。

    很对味。

    因此通过这些子弟的口,传的军中都在用。

    敢说不给将军面子的人,这种话都能当众说出来,果然不愧是前些年能做出那等事的人。

    “在我这里,只有遵守军令,心中有袍泽的人,你们这等有关系的子弟。

    想要在我这里,通过士兵的性命来立功向上爬,你们尽可以试试看。”

    李如靖稳得住。

    听闻此人的言论,心里也不再奇怪。

    难怪此人来营口替代李胜虎将军,短短的时日,军中军心极强,威望甚重。

    葛世峰也被骂醒。

    因为只想着报仇,他倒是杀的猛,可是手下士兵同样伤亡惨重,已经打残了。

    把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郑刚暗自点了点头。

    军校立校几年了。

    一代不如一代。

    他们教官常如此评价。

    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原来军校的学生,都从困苦,血泪中走来,吃的苦,忍的委屈,哪怕有刺头,同样也是出众的。

    如今的军校。

    刺头越来越多,却变了味。

    是真刺头了。

    就像刚才他用了心思的大骂,换成现在军校的学生,绝对不会像眼前几人。

    同样的不敢反抗,却不会认真的沉思。

    原来军校的刺头。

    是有才的。

    如今军校的刺头。

    是顽劣子弟。

    变了形势,现在军校的听话努力学习的学生,才是有才的。

    可是比起最初几代的一些刺头,又少了坚韧和灵活。

    总之。

    郑刚对眼前几人,其实还真的很满意。

    虽然如此,他面不改色,没有因为几人的服气就改口,同样大骂了半日。

    把众人骂得,吓得面色苍白,才饶了他们。

    营口战事渐停,动静不大却激烈的战事,士兵伤亡不少,且人人精疲力尽。

    唐清安收到郑刚的军报,只能按下了。

    批示。

    自己把控。

    郑刚收到将军的回复,也不在顾虑,完全照自己的心意来办。

    骚扰海州。

    不能以凭白浪费军士为代价。

    在他看来,为朝廷如此的损兵,完全不值当。

    锦州。

    真的要靠自己了。

    唐清安也得知了京城如今的形势,有些看不懂。

    按照红楼的描述。

    锦州应该是没有失去的,不然自己舅舅为贾府打理的庄子可就保不住了。

    这也是唐清安,结合现实,参考红楼推断的大势。

    他早就认为北镇保不住。

    因为红楼中,他舅舅今年年底入京,为贾府送租子,贾珍埋怨租子少。

    乌进孝回只有七八处庄子。

    而贾府在辽东的庄子原来有三个地方,沈辽一片,自己入辽东前就被卖了。

    然后就是北镇旁大小黑山。

    最后则是宁远附近的庄子。

    宁远附近的宁国府的庄子,也就是七八处。

    所以北镇在红楼中,肯定是已经陷落了的,因此唐清安一开始,也认为北镇是保不住。

    可是他到底搅动了很大的局面,锦州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变动,导致陷落。

    他有些拿不准。

    看起来诸事都符合,例如史鼐两回外放,第一回外放就是无功而回,正好贴合他赴辽东。

    又正好符合他前番被召回京城。

    如果没有变,他还有第二回外放。

    这些轨迹,仍然都符合红楼原文中的事宜,那么锦州就应该不会陷落。

    可是自己到底也参与其中,不可能没有变化,如此复杂的形势,有些令他分不清。

    也不敢把希望都放到这些上面。

    毕竟形势不一样了。

    看不透锦州的未来,令唐清安有些烦闷。

    到了他这等地步,委实不该如此,不过这些年习惯了如此,一时有些不适应。

    皇帝肯定是夺权了。

    怎么夺权的他不知道,所以太上皇是不是死了,他也不敢肯定。

    但是应该没有。

    红楼中只写了太妃死,可没写太上皇死,而且也没有描述京城政变等。

    这同样令唐清安搞不懂。

    如果太上皇没死,以他的本事,如何会被人夺权呢。

    这几年。

    唐清安对于太上皇的内斗方面的谋略一道,还是极为佩服的。

    林如海早就应该死了。

    因为自己的关系,早早的派去了神医,以此逃过了一劫,没有想到还有一层劫难。

    唐清安也搞不懂。

    林如海最后的结局。

    营口方面积蓄了半个月,又开始陆续动兵了。

    还没收到郑刚的军报,先收到了贾府送来林如海的求救。

    “此人的确有才。”

    唐清安把书信交给了贾鉴。

    贾鉴扫了两眼,明白了其用意。

    “国家流放罪官,一处是海南,一处则是辽东,此人倒是能断尾求生。”

    贾鉴称赞道。

    如今的局面,此人如果还想求免罪,那不但不能免罪,反而一定会死。

    但是把关系提前都用来操作流放之事上,保住性命倒是不难办成。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看穿并且能主动放下,也是有些魄力。

    “既如此,你帮我写封奏疏,让他来,都是贾府的姑爷嘛。”

    唐清安笑道。

    一番操作下来。

    林如海全家被抄,流放辽东。

    林黛玉作为其女,理当一同流放,可毕竟有贾母在,保住林黛玉还是可以办到的。

    林黛玉哭哭啼啼。

    “祖母,放我去辽东吧,我想要亲自照顾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