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心情大好,就如同外面的天气。
白白得了那么多套盔甲,还有皇帝的赏赐,连番的好事来到,让他如何不高兴呢。“景先生,把皇上赏的东西,都给弟兄们分下去!越快越好!”
景先生递过来一份名单。“名单学生早就拟好了,将军若是没有异议,我这就安排着,把银子发下去。”
明河看都不看,挥了挥手,“这件事,景先生办理就好,我要你办,自然信得过你。以后我说过要办的事情,去办就是,官场上就是如此,拖来拖来,很多可以做成的事情,到头来全都黄了。
景先生,你必须告诉弟兄们,我夏明河不会亏待他们,丰谷镇我在一天,就要给他们谋一天的福祉!”
云中城。
皇宫。养心殿。
看着尹鸿蒙离去,弘光皇帝心情仍旧不能恢复,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去把景麒找来见我,就在这里。”
屠景麒是弘光皇帝的长子,按照大乾朝律法,在弘光皇帝登基当天,就把屠景麒册封为了太子。
这个儿子容貌身材,全都是一流。就算是在整个大乾朝,也没有人能出其右。也许是老天爷太过公平,皇太子
容貌出众。心思智力,却差了一点,虽然比平常人高出不少,但是在众多皇子之中,也只是中等而已。
屠景麒为人忠厚,仁慈,对待身边人非常和善,也深的这固然是好事,但是作为皇帝,仅仅仁慈是远远不够的。
皇帝必须是仁慈与凶狠的合体,同时具备奸诈狡猾,忠厚老实等等看起来相互矛盾的性格,并且还要知道文治武功,可以写的一笔好字,更可以带人攻杀天下。
其实按屠景麒的资质,做个王侯绰绰有余。但是做将来的皇帝,执掌天下,就未免差了一点。自己百年之后,撒手人寰。这些孩子肯定要为了争夺皇位。掀起腥风血雨。
这并不是弘光皇帝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刻意观察,准备废了太子,寻找新的人选。而十三皇子屠苏,就是在这时进入他的视线。
屠苏的确也没有让父皇失望。短短几年间,成长迅速。经史子集,烂熟于胸。刀马兵法。娴熟无比。
在西北边陲情况吃紧的时候,屠苏能主动提出去协助夏铁衣镇守,并且建立了功勋,所有这一切,都让弘光皇帝非常高兴。
但是弘光皇帝,也有深深的焦
虑。他不时接到密报。十三皇子屠苏居然在悄悄积蓄力量,同时在做着贩私的事情。
凭借十三皇子的地位和俸禄,自然不需要为银子发愁,所以十三皇子贩私,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购买兵器和兵马。
这才是最犯忌讳的事情。
弘光皇帝聪明过人,虽然身在深宫,但是仍然能够掌控全局,很多事情全都能够掌握,知道这些事情之后,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哼,屠苏,你一再让我失望。居然仰仗我对你的宠爱,派人走私盔甲兵器,事情败露之后,还想杀人灭口,你这样的人,就算心机再多,我也不能用你。我要是不收拾了你。迟早有一天,你会造反。”
弘光皇帝看着鱼缸中的锦鳞,其中一条游来游去,异常活泼,他转过头去,再也不看。“去把那条最大的锦鳞,捞出去,扔进御河里,我这鱼缸太小,不适合养它。”
小太监应声而动。全然不知道为何皇帝突然发怒,这些锦鳞价值昂贵。扔掉了实在可惜,不过皇帝下令,这些太监又能说什么?
皇太子屠景麒,正在屋子里看书。
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他很少
过问。总觉得自己这个皇太子,父皇并不看重,迟早有一天,会被十三皇子顶替。他为人老实,却并不傻。父皇对自己失望。他是能看出来的。
所以听到父皇宣召的消息,他非常吃惊。随即淡定下来,马上进宫。
“父皇召唤儿臣,有何训斥?”站在弘光皇帝面前,他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有浓浓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父皇身上的皇权。
弘光皇帝五味杂陈,看到儿子嗫嚅的模样,又莫名的心酸。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只是脾气懦弱一些。回想起这么多年,自己对他,也有很大的愧疚,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十三子屠苏办理,给屠景麒的机会太少了。
“昨晚丰谷镇军营,发生大事,有人潜入军营,要刺杀守将夏明河,这件事,你看该如何处置?”
弘光皇帝指了指椅子,示意儿子坐下。能感觉到儿子的紧张,弘光皇帝刻意放慢了语速,声调也柔和起来。
屠景麒站着没动。“按照本朝律法,刺杀朝廷大将,这是重罪,必须斩首,就算是倾尽全国之力,也要把这人找出来;至于受伤军士,朝廷应该发给抚恤银子。甚至家里
的事情,都应该帮他们做好。”
弘光皇帝微微点头,对儿子的回答还算满意。
“你想要成就大事,身边没有人才肯定不成,丰谷镇的将军夏明河,年少有为,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屠景麒对父皇这个说法,感到非常意外,本来是打算来接受训斥,不想居然是如此苦口婆心的规劝。这样的幸福,突然降临在自己头上,瞬间让屠景麒眩晕了。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你就先下去休息吧。”弘光皇帝说完,拿起手边一本周折。屠景麒马上识趣的退出来。
离开皇宫的时候,屠景麒还处在眩晕之中,他根本搞不懂,父亲为何突然对他如此关心。不过不管怎样,这总归不是坏事。
丰谷镇军营内,大部分士兵换上了崭新的盔甲,走起路都趾高气扬。
明河观看完军士们操练,回到屋子里继续看书,姚天光留下的典籍很多,这些天他看的非常入迷,几乎各种类型,都看到了。
今天明河看的,是一本叫做《淮南鸿烈集解》的杂书,里面记载了很多传说,志怪故事,这本书通篇怪力乱神,为正统读书人所唾弃,不知为何姚天光却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