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凌云的家

目录:布衣小书生| 作者:残血凌伤| 类别:历史军事

    凌云的家不大,家庭成员也简单,只有爷爷奶奶。

    他便宜老爹好像有四个姐姐,但由于都出嫁了,平时也没什么来往,他满月的时候来过一趟,具体凌云也不熟悉。

    爷爷奶奶也就是祖父祖母,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因此家里的关系还算和睦。

    一家人相互依靠,只要不闹饥荒,倒也勉强能维持生计。

    他们家的院子不大,其实说是院子,不过是靠竹子垒起来的庭院罢了,上面是竹子,下面则是用泥巴固定。

    院子东侧是爷爷奶奶的屋子,中间是厨房。

    父母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大屋子,因为屋子是连起来的,父母睡外面一间。

    右手边有个小门,进去是一间颇为宽敞的屋子,里面摆放着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小床是凌云出生的时候才添置上去的。

    房子是泥巴垒起来的,就凌云来说,这有点像报废的车子,安全很低,让他感觉很容易塌,内墙轻轻一碰还容易掉士。

    凌云最怕的其实是下雨天,担心下雨的时候,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庆幸的是,房子虽然有些破烂不堪,屋顶上的瓦片东一片,西一片,但好歹能遮风挡雨。

    家境虽贫寒了些,倒也没让凌云挨冻受饿,这得亏他转世投胎没改变性别吧。

    父母虽然贫穷,但每天下地干活回来仍会给凌云带些惊喜,有时是一些个小巧玩意,有时是稀奇古怪的石头。

    田野间干活的时候,他祖父也会抓些的油子,也就是我们现代说的的蝈蝈。

    这是一种美味的食材,烤熟之后吃起来嘎嘣脆,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母的可以吃。

    父亲去地主家做短工的时候,也会带些地主家不吃的猪头肉。

    他爷爷闲暇之余会为人做些木工,相当于木匠,因此凌云时不时会有些出乎他意料的小玩具。

    这就是凌云的家,一个陌生的新家。

    大人们做完农活回来,就是吃饭时辰了。

    虽说他们是小家,但该有的规矩还是有的,爷爷奶奶坐在主位,父母他们坐对面。

    凌云坐在杨氏旁边,五娃靠着他,大姐靠带着喂饭,二娃三娃在他对面。

    这时如果爷爷不动筷,其他人是不能动筷子的。

    他们家严格来说是一天两顿,因为早上垫肚子吃的凌云也不知道是什么,反正黑糊糊的,还很硬,凌云没吃过。

    粮食是分配着吃的,祖父和他爹分的相对多些,这种分配可能是因为男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的原因吧。

    缺衣少食的凌云家是没有添饭这一说的,所以他们并不是每一顿都能管饱。

    虽然粮食短缺,倒也不用担心会被饿死。

    这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中国古人还是相当有智慧的,总能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来果腹,与主粮搭配来填饱肚子的。

    凌云家主要吃的是粗粮、杂粮,通俗讲就是现代农村用来喂猪的“糠”。

    它是稻谷的外壳粉碎之后形成的粉状或者块状物,这种东西当然是不可能拿来喂猪的,人吃还不够呢。

    虽然粗糙、口感比较差,且会混合着很多灰尘、泥土,但不外乎能填饱肚子。

    由于长期吃这种食物,直接导致了他几个姐姐骨瘦如柴。

    脸上没有一点血色,面黄肌瘦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让人看了都心酸。

    凌云于心不忍,却又无能为力。

    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可以理所当然享受着家里最好的待遇。

    吃着珍贵的细米,当然比现代吃的米还是差距很大,能勉强入口,不会像糙米一样卡喉咙。

    这也是因为凌云,刚开始学吃米饭的时候吃下去就吐,不停的咳嗽,脸红耳赤,身为凌家的独苗。

    本来身体就孱弱,这下可把家里几人吓了个半死,从此以后都不敢再让他吃糙糠饭。

    每次吃饭,他偶尔会有些许肉末或是鸡蛋之类富含的食物。

    虽然很少,但不得不说,这种待在这种贫穷的家庭,真的是举全家之力在悉心照顾他。

    每次在他吃饭的时候,几个瘦弱地姐姐都羡慕地看着他,但他也不敢明着分给她们吃。

    犹记得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水注鸡蛋,他轻轻咬了一口,然后分给三个姐姐轮流咬一口的场景。

    她们明明馋的不停的咽口水,却还是东张西望之后才敢小心翼翼的分着咬了一小口,而后又把剩下半个鸡蛋还给他。

    看到这种场景,饶是农村长大,吃过苦的凌云也忍不住触动心弦,此后每当他有好吃的都会拿着跟她们分享。

    而后导致的后果就是她们被杨氏背着他一顿痛打,嘴里还不停地数落她们,说她们些个赔钱货,就知道抢吃弟弟的东西吃。

    当不知所以然的凌云,再次把东西分给她们吃时:“给,姐姐们吃。”

    三姐妹看着凌云手里的东西,明显的吞了吞口水,随后大娃果断拒绝道,“姐姐不饿,弟弟吃。”

    一次还好,凌云权当她们不忍心吃,接二连三这样,二十几岁灵魂的凌云当然能看得出来她们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胆怯。

    仔细一琢磨,再结合父母的表现,倒也琢磨出个一二。

    从那以后,凌云不再明着分给她们吃的了。

    有好东西吃的时候每次都会等父母们出门的时候,再把她们拉到角落,分给她们。

    为什么再食物这么短缺的朝代,明知填不饱肚子凌云还舍得把东西分给她们呢?

    其实不为别的,只因为在她们身上感受到了亲情的感觉,被众人疼爱的滋味。

    小时候吃喝拉撒都是大娃亲力亲为,当然父母也爱他,祖父祖母更甚,但是他们忙,忙着养家糊口,忙着种田挖地...

    小时候本就体弱多病的他,若不是在大娃寸步不离的精心照料下,他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

    他生病了大都是大娃带他去看的,发烧的时候也是大娃捂着他睡觉的,四岁以前其实他是跟大娃一起睡的。

    虽说他很乖,但每次一有事,大娃都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照顾到他,却道是长兄为父,长姐如母。

    当他被人欺负,大娃都会站出来欺负回去。

    有一次凌云一个人在外面坐着,被一个大三岁的小屁孩推到了,大娃见状二话不说,直接上前将那人推到。

    那小屁孩大哭着回去叫人,不一会便是一群小毛孩走了过来。

    大娃见状立即拉着他跟几个姐姐回到屋子里反锁门,任凭门外一群小毛孩叫嚣。

    “孙儿,吃完饭,祖父教你做木活好不好?”

    席间,爷爷凌大山突然开口,看向凌云,眼里充满了期待。

    “公公,四郎才五岁,现在教他手艺会不会太着急了些?”

    凌云还未开口,杨氏摸着他的头,小心翼翼的着急道。

    “是啊,爹,四郎这才刚五岁,如今都还未取名呢,现在教他手艺会不会为时过早啊。更何况四郎身体本就孱弱怕是吃不住这份苦,不若先缓缓?”

    凌大山见自家媳妇说话,赶忙出来附和道。

    “是啊,老头子,孙儿这一年身体才渐长些。可不能因为学手艺又回到过去一般坏了身体,要不再过两年,身体壮些再学也不成问题。”

    梁氏看着乖巧的孙子,也忍不住心疼的附和。

    “若是大仁学了,四郎自会有他爹教,用不着我这老头子操心,晚些学也不成问题。现如今大仁不学,我也上了年纪,若是四郎再不学,等哪天我归天之后,断了这养家糊口的手艺,他又当如何立足?”

    凌大山沉凝半响,虽然有些担忧自己孙子身体吃不消,但还是把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虽说这木工手艺活算不上体面的工作,但这好歹也是他,在苦难中唯一的仰仗。

    若不是有个手艺,他一个人如何能在村里置田建房?

    逃荒到这,虽说官府划了一亩三分田,前几年免税,但凭他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也攒不了多少家底。

    得亏他有远见,用着三年的家底去隔壁王村学了点手艺。

    否则三年一到,田里产的稻物也只是刚够缴税,哪里还有余粮度日。

    这些年凭借着这木工手艺,帮人家做些床,柜子,倒也能撰写银两。

    赚来的银两用来租牛开荒,不仅置了些田地,还搭了院落。

    不然他孤身一身如何能在这世道中生存,如何能娶妻生子?更何况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

    话说这些天凌云也一直在想要怎么才能赚到钱,改变一下家庭的窘境。

    家里的吃穿用度单独对凌云来说还算可以,反过来一看其他人实在是太折磨人。

    按照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灵魂来说,他应该有无数个改变命运的方法才是,仔细一琢磨,他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按照凌家人的想法,这辈子肯定就是希望他平平安安的长大,学门手艺,养家糊口。

    待到十六岁的时候,托村口的周老太作媒,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干活的姑娘当媳妇。

    然后生儿育女,儿女的名字可能是凌大、凌二、或者花草树木之类。

    反正他都五岁了还是四郎、四郎的叫,也没个像样的名字。

    他也没有多大的抱负,太平年间平平安安的长大。

    稍微大点凭借自己二十一世纪的知识赚点小钱,买些地,安心做个小地主最好。

    其实往小的讲就是稍微挣点钱日子过得去,做个富家翁就行了。

    往大的说,就是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养尊处闲也未尝不可。

    毕竟电视剧里演的场景实在令人向往的,也可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