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将赵忆君,南霜与江瞻留在了晋州城。
周建国还将王武卒预备队五千人留给了江瞻。
赵忆君是代表天子留在晋州城的,周建国给赵忆君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摸清原晋国内部的情况。
为日后周建国在晋国内部推行变革做准备。
江瞻作为天子的大将军,亲自镇守晋州城,原晋国的那帮贵族自然也就不敢轻视赵忆君。
好在赵子龙在晋国朝堂还算有几个大臣朋友,所以周建国将赵子龙的那几个大臣都调给了赵忆君使唤。
这些原晋国大臣得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将来就算晋国变革,只要他们追随天子成为天子的近臣。
那么他们日后的荣华富贵还是不愁的。
所以他们自然是对赵忆君唯命是从。
还有就是现在天子之前带的一次性压缩军粮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所以这次北上驱逐赤狄,是需要粮食补给的,这件事也落在了赵忆君与江瞻的身上。
周建国则带着其余的大军共计五万多人,开始北上进入赵氏封地,准备驱逐赤狄。
现在晋国西北分布着白狄,势力最强,晋国东北边分布的是赤狄与长狄。
其实这些游牧民族内部的组成也是极其复杂了。
就像这个赤狄,内部也是有姓氏的,内部又由十几个家族组成。
但是中原文化又懒得研究他们,所以直接称为‘狄’。
其实赤狄按理说与晋国的关系应该是比较好的。
赤狄之所以有姓氏,那是因为赤狄的一些底层牧民与晋国北方百姓高度混居,所以他们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但是因为中原文化排斥这些游牧民族,也就会造成许多误会。
更多的还是中原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傲慢与偏见吧。
就像条戎明明是黄河流域的正统华夏文明的民族,就是因为不接受周天子的分封,就被定义成了‘戎’。
周建国作为未来世界的穿越者,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没有傲慢与偏见的。
因为在未来,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了,都在一起过日子了。
就跟现在天下的这大几十个诸侯一样,早已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当周建国带着大军北上行军途中时,赵子龙找到天子,表态道,
“王上,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将赤狄彻底赶出我们的势力范围。让赤狄再也不敢回来。”
周建国听闻以后,对着赵子龙笑着摇了摇头。
赵子龙不明白天子笑什么。
周建国看了一眼赵子龙说道,
“为什么要赶走赤狄?”
周建国这句话,一下子将众人都反问懵了。
周建国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都已经反复证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试图赶走北方游牧民族,那是极其愚蠢的。
汉武帝为了打跑匈奴,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耗干了汉朝的国力,终于将匈奴打散了。
但是到了晋朝,鲜卑族等各游牧民族再次崛起,上演五胡乱华。
整个华夏大地就像现在的春秋一样,碎了一地。
南北朝时期,各国因为民族融合问题,在历史上那是杀的血流成河。
汉人得势就杀少数民族,游牧民族掌权就开始屠杀汉人,就这么轮番折腾了几百年。
鲜卑族没落以后,在唐朝北方突厥再次崛起,唐太宗跟汉武帝一样,再次与突厥死磕。
后来唐代几代君王将突厥人打跑了,突厥人都跑到中东去了。
但是很快回纥与契丹族又在草原崛起了,契丹族把大宋朝打的头都抬不起来,跪在地上求饶。
紧接着就是蒙古崛起,直接灭了大宋。
虽然明朝打跑了蒙古人,满人又崛起灭了明朝。
这几千年来,数代君王耗尽国力与游牧民族死磕的历史,让周建国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那就是就算你像汉武帝与唐太宗一样,将匈奴人与突厥人都赶到中东去了以后,
这片草原还是会被新的游牧民族占据。
也就是说,我们中原人,希望草原上形成没有人住的真空状态,这是不现实的。
只要草原上有人住,就会反复出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部族。
汉武帝与唐太宗打跑匈奴人与突厥人的功绩,站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看,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史书上将他们的功绩虽然吹捧的很厉害,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这个问题。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看匈奴人与突厥人被打跑,只能是隔靴搔痒。
因为后来华夏民族被契丹,蒙古,满人反复蹂躏,足以说明短时间内打跑某一个游牧民族,长远来看毫无意义。
所以周建国才会对赵子龙反问道,为什么要赶跑赤狄?
赵子龙思索了片刻后说道,
“因为赤狄,白狄,长狄等民族每过几年就南下劫掠财物,杀伤我们的子民。”
周建国叹了一口气,不知道如何跟赵子龙解释这个里面的原因。
这次赤狄可能是因为晋国内乱想乘机捞一把。
但是历史上游牧民族南下,大部分也都是被逼无奈。
因为都是因为游牧民族也会遇到天灾,比如雪灾,大旱等。
游牧民族也想活下去,所以才会南下劫掠。
连成就最高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崛起,也是因为草原上发生了天灾,导致蒙古各部族死了很多人,陷入了动荡才给了成吉思汗崛起的机会。
其实中原在出现大灾的时候,皇家肯定要第一时间发救济粮,救助百姓。
只要不救助百姓,百姓立马就会起兵造反。
我们中原王朝,历史的农民起义官方记载的大规模的就四十多次。
还有很多小的起义,很快被镇压了,官方只是定义为了暴民暴动。
就算按照官方记载,就发生了四十多次,从秦国统一开始一直到清朝一共两千一百多年。
这样算下来的话,华夏历史上光我们汉人百姓因为活不下去,就平均五十年起义一次。
而且还有两次成功推翻王朝的,还有几次农民起义几乎算是占据了天下半壁江山。
也就是说我们官方记载百姓为了活下去就五十年起义一次,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官府都是发放救济粮的。
如果官府一次救济粮都不发,估计农民起义的次数要翻倍。
而游牧民族遇到天灾,没有吃的时候,并没有人会救济他们,给他们发粮食,所以他们只能南下抢劫。
中原王朝认为游牧民族就是天生喜欢劫掠,从而拼命抵抗。
中原王朝越是拼命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为了活下去,越要南下劫掠。
如果中原王朝正好内部也不稳定的话,就会正好被游牧民族灭掉。
其实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朝,纯属意外。
历史上满人那次准备进关的时候,并不是要灭亡大明,他们只是来打劫的。
但是皇太极一看,李自成将明朝给亡了,所以皇太极从打劫的心态,一下子变成了要入主中原。
在周建国看来,华夏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之所以会打了几千年。
完全是因为两个文明没有深度交流,都视对方为异类。
没有交流,只会加深彼此的仇恨。
如果北方游牧民族没有天灾,他们吃得饱,穿的暖,他们何必冒着生命危险跨过长城来打劫呢?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被我们中原王朝大军全歼的记载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不是一本万利的,也是脑袋别到裤腰带上的。
我们的史书上是记载我们被游牧民族欺负的经历,
但是史书也有记载我们处于强盛时期时,每年春天趁游牧民族牛马羊需要繁殖的时候,派大军北上袭扰游牧民族。
减少他们牛马羊的数量,降低他们人口数量。
所以说,在周建国看来,大部分时候,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也只是为了活下去。
没有对错,文明的第一要素,就是活下去。
面对赵子龙说要驱赶赤狄的理由,周建国非常平静的对着赵子龙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的土地也都是寡人的,那么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子民也是寡人的子民。”
周建国此言一出,惊呆了赵子龙。
他难以置信的对着天子询问道,
“王上将这些戎狄也视为子民吗?”
周建国看了赵子龙,认真的点了点头。
此时周建国身旁的其他将军们也是一副吃惊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