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王叔和象队统帅帕碧罗昙两人面面相觑,都感觉此战已经没法打下去了:敌人毫发未伤,自己的士兵已经血流成河。于是,暹罗军阵中开始吹起收兵号,那些鼓起勇气前冲的暹罗士兵一下子泄了气,潮水般往后狂奔,速度不比那些战象慢。
暹罗士兵们已经失去战斗意志了,之所以刚才还在往前冲,那是因为第一次面对这些速射连发枪,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无论他们怎么跑,如何跑得过子弹?现在忽然听到收兵信号,他们的精神意志立刻崩溃,转身狂奔:无论如何,离开这些肆无忌惮收割生命的火器越远越好。
整个暹罗军左翼顿时崩溃,大群溃兵裹挟着主要将帅转身狂奔。右翼那些马来土邦联军一下子傻了,片刻之后清醒过来,轰得一声也作鸟兽散了。
这时,在暹罗军的侧后方已经传来了连绵不绝的燧发火枪射击声,这是麦德带领的水手陆战队在拦腰截击暹罗王军主力。
他们是从吉兰丹河下游河口过来的,一下子拦腰打在暹罗军左翼。这一下,原本还有点秩序的暹罗王军立刻彻底溃散,失去了任何一级的建制指挥关系,完全成了溃军。
暹罗人向西北、西面狂奔,绕过中华军陆战队的阵地,冲进了正在溃退的右翼马来人盟军人群中,剩余的战象也顺着人流狂奔,被踩得不成样子的尸体遍地皆是。暹罗军说溃散就溃散,失败得如此快如此彻底,郑芝龙完全没有预料,七手八脚把步兵部队渡过河发起追击,已经只能远远地看着敌人逃跑时掀起的灰尘了。守备团直属骑兵哨在上游渡河后,闻讯拼命追击,撵着暹罗人和他们的马来盟友屁股,一直追到晚间,仅仅120名骑兵就抓住了近3000名暹罗俘虏。暹罗人打起仗来不要命地冲,一旦失败这勇气也消失得很快,俘虏们非常听话地被百来号中华军骑兵押送着回到了吉兰丹河边。
此后五天,中华军和华人民兵一路北上,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彭亨苏丹举城投降,而北大年军是在自己国家的首府城墙下投降的……因为在五天前,中华海军台湾舰队已经从海上攻击了北大年,以2000名水手陆战队登陆,攻占了防卫空虚的北大年城。
暹罗残军溃散的到处都是,一直到郑芝龙带领本部入驻北大年后,还有零散的暹罗溃兵流落到北大年境内,成了中华军的俘虏。而暹罗王军的统帅们带领的直属部队及国王宫廷卫队4000余人,还能保持一点建制结构,而且拥有较多的残余战象,因此跑得比较快。在中华军封锁北大年边境之前,暹罗王王叔、象队统帅帕碧罗昙已经逃进了暹罗国南部的普吉府境内。
至此,暹罗王军有大约万余人战死或者被大象踩死、自己人践踏死,剩余的暹罗士兵彻底瓦解,有12000人成了中华军俘虏,其余都不知去向,可能是分散逃回国去了。暹罗国的马来盟军们其实没什么作战损失,他们死亡的近千人大多数是在败逃时被大象和盟军踩踏而死的。
另一方面,郑芝龙所部打坏了三架“雷击蜂窝枪”,五门火炮因发射时间太长炸膛导致十余名炮兵死伤。其余的就是有骑兵十余人受伤,民兵百余人在渡河后守卫桥头堡作战中死伤。在战报中,郑芝龙还提到:中华军俘虏了一百多头战象,可以组建一支大象运输队了。他在送往台湾港的战报中加了一句:有一头白色战象,据说是暹罗王专属的,象征天神赐福,这一次也被俘虏。他特地用一艘大号运输福船把这头白象运回台湾,送给喜欢动物的大公主尹倩。郑芝龙知道尹峰不喜欢什么“祥瑞”之类的迷信,所以借口是送给尹峰大女儿的玩具。他很细心,早就了解过:尹峰在自己的几个孩子中,最宠爱的一直是这个大女儿,人称大公主的尹倩。
……在进驻北大年的同一天,赵宣明也在亚齐国首府哥达拉查城唯一还算完好的建筑-清真寺门口写下战报,派南洋舰队的通讯舰送往台湾。
亚齐苏丹在自己的王宫内战死,其子协同亚齐国首相等一干贵族出降。除了王宫和清真寺部分受损,整个亚齐城中的建筑基本被大火焚毁。总攻当日夜间,躲避大火逃出城外的亚齐人及北苏门答腊各家领主的私兵,大多数被中华军及民兵打死,总计有8000人被俘虏。城内投降的亚齐贵族及平民有约5000余,其余为数四万以上的亚齐人无论老少fù孺都死在了烈火中与刺刀下。
战事告一段落后,中华军分兵四处围剿残敌,赵宣明进驻亚齐废墟上,遵照尹峰的命令进行战后处置工作。
亚齐国按照尹峰的命令,原苏丹伊斯坎达尔.幕达的儿子继任苏丹之位,向中华王尹峰签订称臣纳贡的投降协议。今后的亚齐国,将只局限在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一端,也就是数百年前他们崛起之初时的那块地方。其余亚齐国领土,除苏门答腊中部山地密林地区还是由本地土邦主领有……他们必须向尹峰称臣纳贡,其余沿海地区及河流流经的肥沃土地,都将划归中华公司经营。
苏门答腊各个土邦,凡是参加了**叛乱的,一律要削减其领地,交出罚款,派出质子到台湾,签订投降书向中华靖海王称臣纳贡。没有参加**叛乱的土邦主,保有现在的领地不变,但是同样要向尹峰称臣纳贡。
在尹峰计划中,对马来半岛土邦的处置也是差不多如此的。
不过郑芝龙上报尹峰:他认为柔佛国本来就国小人少,如今经历战争与屠杀,原有王族也已经死了不少人,干脆取消柔佛国,把土地分给华人移民。而且,在中华军击败暹罗王军之后,马来半岛各家土邦领主已经吓破胆了,很多家领主已经逃亡暹罗和缅甸等地。现在马来半岛上华人移民已近60万,本地原有的华侨华商也有10万之众,完全可以稳固掌握一些地方的基层政权。那些失去自己领主的马来人最底层百姓,根本无所谓换个什么地方的地主,只要自己有饭吃就行。
尹峰的大移民计划在南洋范围的执行过程中,无意中形成了几个主要移民区:爪哇、马来半岛南部以及苏门答腊的巨港,这些都是适合大规模农业耕作的地方。中国人无论在何地,最擅长的除了商业,就是农业。在马来半岛,华人在本地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很大优势。
尹峰再次发觉,自己还是受到穿越前的世界观影响:如今的马来半岛,整个马来世界,并不存在统一的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传播到这里的伊斯兰教也不是什么极端派别。不管统治者是哪一族,只要一开始不触动宗教,对于这里的底层马来百姓而言,生活没有什么变化。
经过与徐宏基、曾山等人商议,尹峰调整了对马来半岛的处置方案:凡是参加围攻马六甲的土邦,一律取消领地,土邦主家族留500亩地自给自足。其余所属土地一律没收,除公司保留一半作为中华军军屯和移民专用外,其余土地来年将由中华公司丈量后,向全国各大商家公开拍卖。
先期参加反叛,后来及时倒戈帮助了中华军的彭亨、吉兰丹等土邦领土范围不变,不过要缴纳一笔罚款,并且派质子来台湾,签订称臣纳贡的协议。北大年因为是暹罗国属国,得等到和暹罗国的战争告一段落后再另行处置。
到了天启二年九月底,南洋地区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停止。无论马来半岛还是苏门答腊岛,只剩下少数顽固分子躲在深山密林中待机而动,中华军可以说已经完全控制局面。
南洋在短短十几年内的第三次大战已经结束,中华王尹峰巩固了对整个南洋群岛及马来半岛的控制。
战局还剩下一个小尾巴,那就是暹罗。
台湾舰队在攻占北大年之后,拔锚扬帆,顶着西北风北上暹罗湾。数日之内舰队的大炮已经对准了湄南河河口,沿河而上,既可以到达阿瑜陀耶城……华人们称为大城府的暹罗王朝中心。
这时,河口的暹罗渔船、帆船照样在干自己的活,对远道而来中华军舰队完全没有戒备心。中华公司挂着蓝底中字旗的帆船是经常在这里出现的,所以暹罗人毫无防备;另一方面,暹罗军在吉兰丹战败的消息,至今还没传到这里,甚至嵩贪王陛下也还不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惨败。
麦德和台湾舰队一伙提督-现在战舰舰长一律称为提督-面对和平的居民,却也不好立刻开炮。于是舰队放下一艘蜈蚣艇,载着信使登陆河口岸边一座炮台。炮台上暹罗守军虽然知道王军南下去北大年作战,但是搞不清对手敌人是谁。他们还以为中华军舰队只是路过此地想来避风,热情欢迎了几名使者。
这几名被挑出来做使者的,以前都是中国商船水手出身,来过暹罗,会说流利的暹罗语。他们见到了热情招待的暹罗官兵,有些华裔出身的暹罗兵还和他们攀老乡关系。这些暹罗士兵以前经常和路过的中国商船做生意的,这一次他们也想和如此大规模的船队做生意,大赚一笔。一时之间,几名台湾舰队的使者差点忘了自己的使命。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