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1

目录:宦途| 作者:海盐| 类别:都市言情

    //7kankan.com//

    下了一夜的雨,万物在春雨的洗涤下更家清新。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的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花儿、杏儿、桃儿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出来赶趟儿;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总之,世间万物都陶醉在春给他们带来的美好气息和喜悦之中。

    嘉良却怎么也喜悦不起来,送走了静心,脑海里还在不断地回响着静心告诉他的事情,为了静心的幸福,他真的想放弃,但放弃了,静心又真的能获得了幸福了吗?

    坐完上午最后一节课班,嘉良感觉特别的疲劳,百无聊赖地收拾好东西就想回宿舍,丁大爷却急匆匆赶过来告诉学校门口有人找。

    学校大门口,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颤抖着发紫了的手紧缩着,一件单薄的衬衫根本无法阻挡得住寒冷的春风带来的阵阵寒气!老人瑟瑟发抖,裤管卷了起来,一双补丁摞着补丁、不大合脚的布鞋似乎偏要与脚趾作对,趾头被鞋刮破了皮儿,老人佝偻地站在墙角避风处,那瘦弱的背影象一道耀眼的闪电,直刺的嘉良的双眼。

    是爹,没错,初春的光辉让老人在地上留下了一道瘦长的影子……

    “爹,你来了,找我,什么事呀?”嘉良擦着朦胧的双眼,打着哆嗦问道。

    看见了嘉良,老人象落在水中濒临死亡的溺水者终于抓住一枝救命的稻草绳一样紧紧攥住儿子的双手,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有钱吗?”

    看见爹气喘吁吁的样子,一股不祥的征兆在嘉良的脑海中升腾。他边扶住爹瑟瑟发抖的身子,边关切地问爹:“怎么了?家里缺钱了吗?”

    老人翻了翻浑浊的双眼,从眼里滴出几颗同样浑浊的泪水,嘶哑着嗓音:“你娘……你娘她病了。在卫生所里,没有钱,人家不给打针!”说完,又怕儿子担心,似是解释,又象是在安慰,接着说道:“医生说了,不大碍的,打两针,吃点药就行了。我来的时候,借的钱不够,你还有吗?先拿点钱,把药买了!”说完,期盼的眼神盯着儿子是那样的无奈。

    听说娘病了,嘉良一阵昏厥,差点跌倒。怕爹见了担心,连忙靠墙站直了,咬咬牙没让泪水流出来,急忙安慰爹道:“你先回卫生所,我回去拿钱。”

    嘉良身上其实已经没有一分钱了,自从二哥出事,嘉良所有的工资都给家里做了补贴。回到办公室,虽然嘉良平时对同事们都是有求必应的,但当他们听嘉良说要借钱,大家都爱莫能助地摇着头。也难怪啊,我们这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类辛勤的园丁都四个月没发工资了,他们连下顿饭要吃什么,都事先要做好精确的预算,又哪来的闲钱借给和他们同样囊中羞涩的嘉良呢?

    嘉良无意间瞟了躲在墙角的张老师一眼,张老师羞愧地把头低的更低,几乎低到桌子底下。嘉良深深地叹了口气,本指望张老师能还他的二百元钱,现在看是彻底的没戏了。他也知道张老师的确是够难的,母亲住院也是刚出院,昨天还在自己面前唠叨借了小舅子三百元钱。

    嘉良无助地敲开会计室的门。平时见了谁都是嘻嘻哈哈的会计老沈现在却是出奇的认真,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任嘉良磨破了嘴唇,就是没松口支给嘉良一分钱。想着躺在病床上的娘,嘉良几乎给老沈跪下了,想把工资给支出来。看见嘉良不支到钱不罢休的态度,老沈也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气势,反复强调两个原则:一是自己身上没有钱,二是想支钱也可以,找校长签完字再来。

    嘉良知道,现在想找诸葛前比登天还难。每天天刚亮,我们的大校长就借口开会或者是出发找一辆小车外出逍遥去了。找校长,上哪去找呢?

    嘉良也知道,老沈是标准的铁公鸡,一毛钱也不会拔。别说支钱,就是平常出发的单据,诸葛前签好了字,不给你拖个三月两个月他也不会给你。每次发奖金或者是给人钱都象是要了他的命,事后一定会大病一场。

    看见嘉良情绪低落的从老沈办公室出来,丁大爷招手把他叫了过去,关切地问道:“怎么?用钱了?你找他,学校的钱还不是他老沈和诸葛前的,他能给你?”丁大爷对于这位现任校长和老沈的做法一直看不惯。说完话,气咻咻的走进屋里,出来的时候,把一沓钱塞到嘉良的手中,说道:“孩子,这是二百元钱,你先拿去用吧。”

    “这——这——”

    “别这,这的,你先拿着,刚才你和你爹说的话我都听见了,给你娘治病要紧。”

    嘉良感激的给老人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再没说什么,接过钱急冲冲地向卫生所赶去。

    许大妈躺在病床上不住地唠叨着,说自己没啥子病,要回家。一边说着,脸一边痛苦地扭曲着,老人心疼钱恐怕比心疼自己的身体还重要。她不是怕打针吃药,她是怕花钱。是啊,家里的钱已经因为二儿子的出事花干了,儿子的亲事又退了,现在做什么都等着钱用。从许实诚一进门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停地催促老头子抓紧回家。

    许实诚双手抱着头,用力撕扯着自己的长发,痛苦地坐在老伴的床边却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身体颤抖的更加厉害。

    女儿也得到信息赶了过来,扑进病房,看见娘没有大碍,才放心地坐在床沿安慰娘,让娘别再疼钱,治病要紧。

    看见娘还没打针,女儿着急地问“怎么还不给娘打针啊?”

    许实诚无力地抬起头,沙哑着嗓子无奈说:“不给钱,医院不给打针。”

    女儿一边埋怨医生的不仁义,一边掏出钱递给爹,催促爹抓紧去买药。许实诚出去转了一圈又眉头紧锁地赶了回来,说钱还是不够,人家还是不给打针。

    正说着,嘉良风尘仆仆地赶了进来。看见娘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嘉良喉咙一热,一股热泪盈眶而出,但又怕娘看见,忙转过身借和姐姐说话的空把眼泪擦干,擦干眼泪后,走到娘病床边上下端详着娘,问娘怎么样了。

    看见了儿子,许大妈挣扎着要坐起来。姐姐和嘉良赶紧过去把娘扶了起来。许大妈一个劲的说自己没病,让嘉良抓紧把她送回家。嘉良安慰娘几句后就连忙赶到药房去抓药,一算帐总共三百一十八元五角。嘉良诧异地望了一眼取药的护士,问护士是不是算错了,护士连头都没抬,噌了嘉良一句:“嫌贵?嫌贵别来看病!”

    嘉良真想给她一嘴巴子,但考虑到娘还躺在病床上还是忍住了。当他转身回病房的时候,后面又传来一句:“臭老九还摆什么架子!”这句话比打嘉良的嘴巴子还让嘉良难受,但他还是默默地忍受了。事实上也就是如此,当老师的真的还有什么架子可摆?

    好在许大妈没什么大病,挂完一瓶水就好了。当姐姐问嘉良拿药花了多少钱,她冲姐姐使了一个眼色,没有说,姐姐也心领神会地没接着再往下问。

    躺在床上,嘉良是心潮澎湃,娘虚弱的身影、爹蹒跚的脚步、静心无助的眼神都在他脑海里萦绕,这一切都是因为钱。卖衣服营业员嘲讽的语气、护士挖苦的话语、静心娘警告的声音又一次在他耳边响起,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只是个小老师。他抹出箱子里的毕业证,他也想一把火毁了,象张辉一样,哪怕是到县城摆个地摊,也比在这做老师强。现在农村哪怕是小工一天也挣十五元钱,大工更不用说,而自己这个大学生连三百元钱都拿不到,处处还要看人家的白眼。

    前两天张辉打电话告诉他说自己在沂安摆地摊一天都能挣五六十元钱,现在,他又看收售二手呼机和大哥大很挣钱,他准备试一试,打电话给嘉良的目的就是征求自己这个铁哥们的意见。嘉良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让他自己看着办。

    现在看来,他真羡慕张辉,有魄力,敢说、敢想、敢干,而自己就是太迂腐。其实,不光他嘉良自己,所有的老师不都是和嘉良一样吗?死抱着所谓的铁饭碗,丢之可惜,食之而又无味,明知道是鸡肋,却象稀世之珍一样捧在手心不肯舍弃。

    但他嘉良又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别人还真能丢的起,他许嘉良却一定不能丢,他真丢了,怕会要了爹的命,要了娘的命。这份职业,在爹和娘的眼里比他们的命还要重要。

    正想着心事,听到了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张维方。张维方通知他,这两天县教研室要来业务视导,要他准备好业务,迎接教研室的检查,走的时候还安排他准备好一节课,在业务视导的时候讲给县教育局的教研员听。

    这时候嘉良才想起自己还有很多的教案没写。

    年前,县委放出风来要给教师涨工资,但临近年关却不了了之,更让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工资不但没涨,连原来的地方津贴也没有了。乡镇的老师一窜通,准备罢课,向县委施压。但由于有的校长事先知道了风声,做了大量的工作,罢课的只是几个乡镇。星星之火,没能燎原。教育局新上任的侯局长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把这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所谓罢课定性为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违法犯罪行为,组织者就是犯罪分子,教育局火速镇压,处理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好事者,这场罢课风波也就悄无声息的告一段落。

    课没罢成,却给老师带来了一场无佞之灾。一个月不到,县教育局连续下发了二十七份文件,平均每天一份,说是农村老师师德低下,需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并把本年定为全县师德建设年,每天都是无止修的学习、再学习。三天两头的开会传达县委、县政府、教育局的红头文件。教育局也是三天两头的派工作组进驻学校检查老师的师德学习情况,检查完小车一发动,校长主任带着,到淮安唱卡拉K,或者是洗桑拿。唱完了,洗完了到饭店喝的醉醺醺的领着纪念品回家搂着老婆睡大觉。更有甚者,干脆在淮安开房找小姐,买单的自然还是学校。

    检查的走了,但可苦了老师,老师们不能走,要写反思、写体会、写报告、写心得。嘉良光师德笔记记了三大本,十余万字,几乎是一篇有血有肉的中篇小说。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做业务,写备课啊?

    但领导布置了又不能不写,一则是工作,二则是良心。爹和娘说的好,当老师的,做的是良心活,要对的住孩子,对的住自己的良心。嘉良无奈,只好赶回办公室去写那永远也补不完的备课。到了办公室,所有的老师早到齐了,只缺嘉良一个,都在那儿拼命的写着、画着。

    苍痕书院会员发布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