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光绪皇帝 第十四章 政变余波

目录:光绪帝国| 作者:泪影封尘| 类别:历史军事

    //7kankan.com//    龙飞扬在政变之前就要求父亲要严惩慈禧一党,必须在一最快的速度粉碎这股势力,以免日后留下祸根。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另外龙飞扬又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钱,这也是龙飞扬往后一大段时间内一直劳心的东西。所以龙飞扬嘱咐自己父亲在清剿慈禧党羽的时候对那些官员大肆搜刮一番,那些小鱼小虾,很多都是拿钱来保命的,至于那些抄家之类的事都交给刑部尚书翁同龢,对于这个清流派的人,光绪并不怕他会中饱私囊。

    当然,不是和慈禧有关的人都全部除去,对那些有才能而且肯归附的都继续留任。而最后残存的的一件事就是对那些宗亲的处置。其实普通的角色醇亲王都是依法处置了,其中消去爵位和年俸的就有一大批,这也是龙飞扬的注意,这时他节省财政开支的开端。但是对某些人却很难办。

    这天,在醇亲王府中,来了一个贵客。

    “六哥,什么事要你光临寒舍呢?”醇亲王依然带着一副招牌式的笑脸。“恭亲王则有点脸色不豫,“老七,你就别在我面前卖关子了,你想对他们怎样?”

    醇亲王尴尬一笑,他知道恭亲王所指的他们是庆亲王奕劻,礼亲王世铎等人,自从政变的后,自己就吩咐下面人把他们一窝端了。“他们的事,你就少管了,我自有分寸。”“老七,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当中有人根本就是和西宫那厮闹对台的,你捉他们肯定有什么用意,我这次来,你无论如何都要给我说个明白,不然就放人吧。(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恭亲王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

    醇亲王也知道这事也是解决的时候了,其实捉他们是龙飞扬的要求,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其他八旗的旗主,掌握着其他八旗兵,龙飞扬当时摆出一副军权不能落入他人之手的臭模样,不管他们是否跟这件案扯上关系,硬要自己把他们全捉了起来,打算一举把兵权收到自己的手上。

    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竟然有一大群人来保他们,其中就包括面前的恭亲王。“六哥,还是不跟你兜圈子了,只要他们肯消去旗主之位,让出兵权,我就让他们活命,不然的,你应该想到我会怎样办吧。”“老七,你这样做,必定会引起民愤的!”恭亲王明显不同意。

    “民愤?!他们平时干的是什么事情你会不知道吗?!无德无能之辈,却还身居要职,扯高气扬,不把他们全部杀了,也真够仁慈的了!你看看那些旗兵的德行,就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了,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醇亲王也是一副憋屈,因为当时龙飞扬对他说这事的时候,自己也担心这会引起满族贵族的不满,而劝阻他,但是龙飞扬的话连自己这个父亲都受不了,竟然说这些废物垃圾杀多少有多少,全然没有当他们皇亲国戚来看。显然在龙飞扬的眼中,没有能力的人,即使是贵为亲王,也是只不过是连猪狗都不如的人物而已。(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醇亲王的话深深刺痛了恭亲王。恭亲王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只不过他认为祖宗规矩不能荒废,而且当时慈禧等都想维持大清现状,所以一直都没有提议改革现在的八旗军制,现在知道醇亲王要对八旗兵入手,他不禁深思起来。

    “六哥,为了我们大清,这事是势在必行的,你看我的正黄旗军,不是很好吗?你也应该明白,旗兵再让那些人管下去,不用那些别人攻来,他们自己就会灭亡了。”“好吧,我去劝劝他们。”恭亲王最后还是被醇亲王说服了。

    “这事就拜托你了,我也不想事情闹大。”醇亲王的话可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如果不是被龙飞扬逼急了,他也不会挑起这事,如果恭亲王不肯附和的话,自己将那些亲王、郡王都杀个清光,他们手下那些兵马不动乱才是怪事。

    事情在恭亲王的游说下,很快就解决了,毕竟那些人养尊处优惯了,带着潮湿的牢房里,每一秒都是煎熬,何况这还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当然放他们出来时,龙飞扬不会忘了在他们身上敲诈上一大笔。

    这件事也让龙飞扬清楚的认识到恭亲王的威胁,现在的朝堂之上,除了醇亲王外,恭亲王的势力也是不可忽视了,如果任由他发展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龙飞扬要父亲在慈禧一党被清剿后留下的空缺上,大量安插自己的人,当然是能者居之。而且这也为他日后分化和制衡恭亲王势力埋下了种子。

    乙亥之变最后的事情都结束了,国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老百姓一般是不会管是谁统治他们,除非他们生活过得非常好,或者相反是生不如死,不然的话,只会继续默默耕耘,做自己普通市民。

    但是对这次的政变,外国的情况却要另当别论了。

    乙亥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门槛就几乎被各国大使给踏破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次年1月,恭亲王奕䜣、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经咸丰帝批准,于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成立。

    他们都是为了了解这次政变后大清的局势而来了,因为这是对他们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

    在了解情况后个个大师都通知他们国家的统治者,大清的情况。

    英国大使威妥玛爵士的信中是这样说的,‘清国原本的统治者两宫太后已经在政变中死去,现在是被他们的皇帝的父亲醇亲王把持着朝政。从这次政变看来,支那人内斗的情况一点都没有改变,看来清国的命运也快要终结了。

    俄国大使叶夫根尼·卡尔洛维奇·布策的话则是,‘清国人又搞内讧了,这些事情已是屡见不鲜,看来我们可以继续占据伊犁,甚至可以把它直接纳入我们的帝国管辖。’

    美国大使西华的的话则很简洁,‘总统阁下,清国人这次政变应该不会改变我们在清国既有的利益。’

    德国大使的话,是对后来龙飞扬最有益处的,‘清国的这次政变可能是我们帝国在清国不利状况扭转的一个良机,我建议帝国可以考虑接触一下现在当权的醇亲王,是否能加强和清国人的合作,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和英、法、俄等国一样在清国获得巨大的利益。’

    法国大使的话,堪称经典,‘清国内部的动乱绝对是一个好时机,我们现在应该可以放心的加紧对越南的控制了。’

    最后就是日本大使森有礼对日本天皇的回话,‘尊敬的天皇陛下,清国人再次内斗,现在掌握政权的是我以前有所提及的醇亲王,而恭亲王此时的势力依然巨大,至于以后的状况,我会紧密留意,力求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天皇陛下你了解清国的准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