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光绪皇帝 第三十八章 洪福汗国

目录:光绪帝国| 作者:泪影封尘| 类别:历史军事

    //7kankan.com//    天气依然闷热,大清的外交部会客厅中,更显得气氛沉闷。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此时三人正端坐在一张方桌的旁边,这三人中左边一方的李鸿章和陈兰彬,而另一边的竟然是在马嘉理案中出现过的英国大使威妥玛!

    威妥玛这个人物比较特殊,必须在此提一下他。他曾在剑桥大学读书。1838年加入英国陆军,1841年随英军侵华,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曾任英军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等职。1843年任香港英国殖民当局翻译。1847年退伍,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汉文副使。1853年任英国驻上海副领事。1854年英、法、美三国取得上海海关控制权后,被委任为上海海关第一任外国税务司,次年辞职。1855年任驻华公使馆汉文正使。1858年任英国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翻译,参与中英《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活动。1861年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1868年发明威妥玛式拼音,1871年升任驻华公使,1876年借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扩大英国在华特权,最终在1883年退职回国。

    说他特殊,是因为英国外交官的同时,也是著名汉学家,他曾在中国生活四十余年,威妥玛在华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於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先後写成《寻津录》(1859)和《语言自迩集》(1867)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使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订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後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是中国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翟理斯(1845~1935)也是英国驻华外交人员﹐著有《语学举隅》(1873)﹑《字学举隅》(1874)和篇幅巨大的《华英字典》(1892上海初版﹐1912伦敦再版)。这些书中翟理斯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来给汉字注音。威妥玛回国后还于1888年任剑桥大学首任汉语教授,并将所藏汉文、满文图书赠与剑桥大学,他在剑桥大学任职多年,为中英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少贡献,直至他于1895年逝世。

    “不知道威大使到来,所为何事呢?”李鸿章眼睛闪烁,望着眼前的威妥玛,首先试探性的问道。

    “李大人,本使和你也是老相识,也不转弯抹角了,这次来是为了洪福汗国的事来的,本使此次前来,是替洪福汗国国王阿古柏向你大清称臣,以后年年进贡,望你们大清能停止这场不必要的战争。”威妥玛声音生硬的说道,明显是不愿和李鸿章多说,这是因为他还在为马嘉理案对李鸿章耿耿于怀,上面也提到历史上他借马嘉理案威迫清政府,最终清政府命李鸿章签定了《烟台条约》,但是现在被龙飞扬弄得不但《烟台条约》打了水漂,英国政府还因大清抵制英货的事情而责备自己,想起这些这个威大使不窝火才怪。

    而他所说的洪福汗国,是指阿古柏在新疆建立的政权。这里我们顺带提一下,在1865年春,阿古柏奉浩罕阿力木库尔汗派率领50名骑兵护送布素鲁克去喀什。一到喀什,布素鲁克和阿古柏便组织兵变,将司迪尔逐出喀什。3月,司迪尔率7000余柯尔克孜兵回袭喀什。阿古柏此时显露出了超群的军事指挥能力,仅率100名骑兵夜袭敌军,击溃了司迪尔。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接收了司迪尔势力的阿古柏迅速组建了数千名士兵的军队,4月11日攻克了英吉沙,并将司迪尔残部彻底逐出新疆。在阿古柏扶持下,布素鲁克于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意即“七城汗国”,表明了一统南疆七大城(一般认为是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乌什)的野心。4月下旬,阿古柏约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尼亚孜为内应,偷袭叶尔羌,在巷战中失利。回军途中,又遭遇库车和卓热西丁的军队,在罕南力克战役中复大败,逃回喀什。阿古柏于是调整战略重点,转而攻击仍在清军守备下的喀什汉城。9月1日,清军守备何步云投降献城,清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奎英举家自杀,残部被迫皈依伊斯兰教。1865年秋,浩罕被俄国支持的布哈拉汗国再次战败,丢失塔什干,约7000名残部在玉努斯江率领下逃入新疆投奔同族阿古柏。得到这支生力军的阿古柏实力大增,连克叶尔羌、和阗。就在此时,布素鲁克在喀什发动兵变,希望摆脱阿古柏,坚守41天后失败,被逐回浩罕。阿古柏立布素鲁克堂兄卡塔条勒即位。第二年,由于卡塔尔勒也不安心做傀儡,阿古柏将其毒死。同时,经过反复争夺,阿古柏终于击败了热西丁,夺取了阿克苏,侵占了除库车之外的南疆。1867年,随着阿古柏的不断胜利,他觉得不再需要傀儡了,于是他宣布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立“洪福汗国”,自称“毕杜勒特”(即“洪福无量的人”)。5月,攻占库车、库尔勒,一统南疆。“洪福汗国”以伊斯兰教法典“沙里阿特”作为最高法律,在各地设立宗教法庭,强迫异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其所占各地分为设立伯克作为当地军政长官。该政权对农民采取重税政策。这就是洪福汗国的由来。

    历史学家多数认为洪福汗国只不过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伪政权,本人也不以为然,事实上他的确有诸多缺点,但是他既然出现新疆的历史舞台上,自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其实这个政权能在统治新疆十年之久,最得益是在它的外交上。这是不少历史学家都没有注意到的,就在洪福汗国建立的第二年,1868年,英国派遣特使会晤阿古柏,承认其政权,在对待英国方面,阿古柏是很清楚英国本土远在欧洲,又有俄国这个巨大的威胁,在是短时间内无力入侵新疆的,所以他很放心的依靠,并于次年,派亲信米尔扎·沙迪赴印度会见英国总督,争取英国支持。最终使英国决定向其赠送大批军火,并允许其在印度招募工匠回喀什设立军工厂。

    1870年,俄国也派人前往喀什会晤阿古柏,承认其政权。并且在1872年,与阿古柏签订了“俄阿条约”,共5款,规定俄国承认“洪福汗国”,“洪福汗国”给予俄国控制区内贸易权,关税按2.5%收取。不过阿古柏也对俄国的贪婪是由高度认识的,他一直防着俄国,在派遣阿吉托拉回访圣彼得堡后,接着下一站就访问了奥斯曼帝国。身兼伊斯兰教领袖哈里发的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封阿古柏为埃米尔,并派遣军事教官去喀什,此举使“洪福汗国”在伊斯兰教法上获得了合法地位。这样一来他就更能让俄国投鼠忌器,在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下,不敢轻易对自己动手。并以此在英国方面抬高自己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加大了对阿古柏的援助,维多利亚女王甚至亲笔致信阿古柏,与其修好。1874年2月2日,“英阿条约”签订,除了和“俄阿条约”类似的条款外,还规定双方互派大使。可见他**外交权术,真可谓娴熟之极。

    “洪福汗国?称臣?哈哈!威大使,你真的会开玩笑,阿古柏着逆贼只不过是是我们大清一个小属国的一个小小将军,原本就算是我大清的半个臣民,现在还说什么称臣?!”李鸿章轻笑道,他虽然不是一个强硬派,但是也不是一个软脚虾,不然的话,哪能在清朝国势衰微的末年,周旋于西方列强之间,保住清朝不被灭亡。

    “李大人,虽然贵国的报纸的确是这样写,不过事实如何,我们大家心中有数,浩罕早就成为了俄国的属国,阿古柏哪来你们臣民之说。再说阿古柏在新疆统治也近十年之久了,而且还有我们大英帝国的支持,你们真的认为能轻易灭了他吗?!”威妥玛傲然道。

    “威大使,俄国也肯支助我大清收复新疆,平定阿古柏那逆贼,贵国何不也不效仿一下,非要跟我们大清过不去呢?这对我们两国都毫无益处的。”在一旁的陈兰彬见到威妥玛的嚣张模样不禁插口道。

    “这位是陈兰彬陈大人吧,我们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但是也有过几面之缘了,听说你新近回来,难道真的因为这样,而不了解新疆现在的局势吗?本使刚刚才从俄国大使布策那里过来,他已经明确告诉本使,你们大清不识好歹,他们俄罗斯帝国已经下令俄商停止了对你们粮草和军火的支持,想来他不久之后,就会来你们这来讨要你们大清拖欠俄商的欠款了。看来你们两国交兵也是随时的事情,到时侯,我们大英必定不会放过大好时机,插上一脚,真到了那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本使劝你们还是认真考虑一下本使的提议。”威妥玛略带玩味的望着眼前已经开始脸色发绿的两人。

    李鸿章和陈兰彬两人相视一眼,心中巨浪滔天,俄国不但不肯支持他们,还交恶起来,英国又依然摆出一副站在阿古柏一方的姿态,这样一来还得了吗!一时之间,竟然无言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