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他们的办法是先用木模、泥范铸造一批铜柱,表面不用很圆,但直径比1厘米大,长度则比5厘米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然后把这些铜柱放到炉火里加热变软,拿到一块平整的铜板上排开,再压上一块平整的大铜板来回滚压,最后就能得到圆溜溜的滚柱。按照井的说法,“这小铜柱既然是用来滚的,那我们干脆就用滚来滚去的办法制造它呗。”
不少人对这办法非常感兴趣,因为它实在是简单多了。也有人对滚压后的质量表示怀疑,询问会不会压细了、滚歪了。井他们已经准备了对策:造一个标准直径的铜套,把滚压出的滚柱放进去,不能通过的就再滚压,刚刚通过的就合格,小了的就回收重造。姜海涛听后立刻提出了一项改进:在一块厚铜板上打出几个圆孔,直径从大到小有细微差别,下面通过竹管连到不同的木箱;把铜柱从小孔到大孔一个个试,直到它能落下去;这样就相当于把滚柱按直径大小分成了几个等级,只要在一个轴承上使用同样等级的滚柱就行了。
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可以用来制造普通的滚柱轴承,以低成本换取高产量、高效果。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细节要确定,比如铸造的铜柱应该粗多少,加热软化的温度和时间,滚压用的大铜板重多少,滚多长时间多少次,等等等等。这么多操作细节就只能靠反复试验来确定,不过看起来没有什么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姜海涛立刻让井开始试验这种滚压方法。
这时,铜轨道和小铜轮推车也完成了详细设计,和铜板、铜套一起开始制造。姜海涛还让人用铜制造一些细轴、支架等零件,代替磨床上原有的木制零件,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种加工滚柱的方法。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工场里冶金方面的活一下子多了很多,因为姜海涛先前还布置了一项工作——铸造薄壁高压锅,用锻打提高其强度和质量。
于是工匠们开始在工场边缘增建一座熔炉和一个烟囱。原有的三座大小熔炉旁已经用夯土修建了一个烟囱,公用的。虽然只有四米高,但也明显提高了炉火温度,改善了炉前的工作环境。这次姜海涛让寅送来了一批砖,打算尝试一下,砌出更高的烟囱。
--------------------------
看着两名泥瓦匠砌砖,还有那个呼呼冒出灰烟的土烟囱,以及用四轮车拉来木炭的工匠,姜海涛忍不住自言自语:“哎,这又要毁坏多少棵大树,破坏多少自然环境啊!”“公子,树多得是,您怎么还觉得可惜?”
转头一看,是井在一旁。姜海涛指了指前面:“你看这冒出的烟,会污染空气。”井歪头看了看:“我倒是觉得很好看。什么时候,这宫城里要是到处都是烟囱,那才好呢。”
“啊!”姜海涛吓了一大跳,心说这家伙怎么这样,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正准备教育教育他,姜海涛突然想起了父母讲过的“四个现代化”。那还是他们老两口上学的时候,人人都以钢花飞流、烟囱林立为工业现代化的标志。父亲说他小时候还买过一些小人书,彩色的,上面画着比人还高的大吊钩,一排五个烟囱的大厂房,看着那叫先进。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可是后来没想到,现代化的标志变成了没有烟囱,没有大铁钩,而是要轻轻一按键,花鸟草丛间。
就是啊,现在可还是春秋时期,森林草原、湿地清河到处都有;华南虎是泛滥成灾的大虫,杀都杀不过来,怎么可能保护;农田里全是纯粹的天然瓜果,就是产量实在太低。这种情况下,究竟是发展重要,还是环保重要?
人类的发展史,好像就是一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要是按照环保的自然发展规律,煤和石油就该留在地下,三峡就不该有大坝,稻种应该随意洒到地上。所以开发、利用自然,本来就是违法自然规律的,使劲强调环保、自然,岂不是有点贼喊捉贼的味道?
想到这些,姜海涛突然觉得井的感觉很有道理。现在,把参天大树变成烟囱,把原始森林变成厂房,确实更好看。
--------------------------
姜海涛刚刚在井的启发下完成一段“深沉”的“哲学”思考,井却说了一句话,让他差点背过气去。“烟囱多,就是炉子多。现在天这么冷,在熔炉前多干活还能取暖呢。”我靠,合着你是因为这喜欢烟囱。真不是一个档次!
鄙视了对方一把,姜海涛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很冷。低头一看,原来自己穿着去年“发明”的羽绒服。大概是因为这东西和后世的羽绒服差不多,所以自己有点没感觉。再看看周围的工匠,姜海涛有点惭愧。光顾了自己的享受,把这些底层老百姓们忘了。
井似乎要加深他的这种内疚心态,兴奋地说:“公子,您发明的这种羽绒服可好啦,听说现在城里的士卿大夫们都在争着买。”“哦?你怎么知道的?”“昨天我去大工场取铜,听那里的人说的。不过他们每天只做20件,大概是因为鸭绒很难弄。”
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姜海涛早就给归豹、归通他们说过,有的东西只卖一点点更好,能造成物以稀为贵的情况,利润更高。
井接着说:“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这衣服不耐穿。”姜海涛立刻转过头:“怎么回事?”按照一般的管理,出现这种情况后,归通应该会告诉自己的。
“昨天我还碰上养锜将军去找归通,说是他那件羽绒服变薄了,不如去年保暖。”“变薄了?”姜海涛有点奇怪,决定下午立刻去找归通了解一下情况。现在先想想能有什么办法解决一点实际困难。
给每个工匠发羽绒服,那当然不可能。给归豹造的暖气用到工场里来?成本不低,还需要专人看火、加水,所以也不行。但是另外有一个办法却很好,姜海涛很后悔自己先前怎么没想到。
炕,自己没亲眼见过,可是在影视剧中却没少见。那玩意好像是过去北方农村的标配,基本原理也非常简单。[注041601]
在这里,姜海涛觉得可以把烟囱改一下道,从每个房间的地下通过,这样就能来个废气利用。可是在姜海涛向井提出后,居然遭到了怀疑。“公子,让烟气跑那么远,熔炉的排烟还能顺畅吗?另外,得用陶管通这些烟气吧,不然会漏出来,屋里可就难闻了。”
岂止是难闻,还有可能煤气中毒呢。让井这么一说,姜海涛才意识到这火炕也不是举手之劳的事。东北农村的炕好像是挨着炉灶,烟道可能比较短。而且那时候砖已经比较普及,再次也有土砖,所以在炕下砌个烟道也就不难。那自己现在要造炕呢?用砖?太浪费了吧,那也还是新产品呢。烟道长、阻力大的问题,可以增加风机来解决,但这也是高投入啊。这么一算下来,自己的法子还真有可能不划算。而且这里不是东北,火炕的需求似乎不太迫切。还是想办法多给工匠们弄点羽绒服、鸭绒被更合适。
--------------------------
当天下午来到归通那里后,姜海涛才了解到羽绒服变薄的问题居然比较普遍。自己身上的没多大变化,可是养锜那些人要比自己高大,又经常穿着羽绒服操练,有人居然还把皮甲套在外面穿过。这么七压八压的,羽绒服就变薄了。归通正准备去问问姜海涛,看他来了,立刻问这是怎么回事。姜海涛也说不准,于是俩人拆开一件看了看。里面的小绒毛都叠在一起,不像当初制衣时那么蓬松,有的还因为潮湿结成了一个个小团块。
--------------------------
[注041601]:考古活动中,曾在河北省徐水县发掘出一处西汉时期的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