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暗中追踪 流连西罨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王安旭暂时收回了神识,他静静的思考着。这些江湖人士看来也不是逍遥自在的,每天都生活在生死恩怨之中。不得清闲,也许快意恩仇才是他们追求的吧。正如李白那首《侠客行》中的名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算是道出他们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正思量着突然神色一动,站起了身子,径直走到后窗前。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隙,向外看去。由于他的房间所在的位置是二楼,所以可以看到客栈后院。

    客栈后院漆黑一片,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但王安旭却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他在心中暗道:“这些江湖人倒很会隐藏身形。不过,这也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的,对于拥有灵觉的修行者来说,他们的形迹和白天里的太阳一样没什么区别。因此王安旭很轻易的便发现从墙根处一闪而过的几道人影。

    而这几道人影自然就是杜子均他们几人,看他们如今都穿上了夜行衣,明显是去进行那项“夺太平令”的秘密行动,孰不知他们这次的行动早已被王安旭知晓的一清二楚。这几人轻轻地走到后院门前,四下张望了一阵,又靠着门仔细听了听外面,察觉到外面没什么动静后。便悄悄地开了门,然后一闪身,竟快速地出了院子。三步两步间,消失了踪影。

    王安旭见他们出去后,又等了片刻,见没有什么情况。口中喃喃自语道;“可以了。”说完,打开窗户,身子向外一跃。已跃到了客栈楼外的半空中,双脚虚空一点,仿佛乳燕一般,竟然在空中停顿了片刻,而后身子便向院外滑行了出去。当到了院门处后,身子就如一片羽毛轻轻的落下,半点声息皆无。从他跃出窗户,到落在客栈外的地面之上,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简直是快如闪电一般。王安旭也有些自得,他抬起头看了一下四周,突然用意念向若琳传音道:“怎么样,姿态优美吧。你来算一下我这次的成绩如何?”

    “公子,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若琳轻笑道。

    “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出乎若琳的预料,王安旭并没有任何恼怒的情绪,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我很清楚你在想什么,你问我那句话,然后我应该说:‘当然要听真话。’于是你就会将我的不足之处一一说出来,看我生气的样子吧?”王安旭微笑着说道。

    “你,你怎么知道?”若琳有些吃惊的问道。

    “唉,你这把戏我在前一世时三岁时就会用了,而且不仅是我。在我们那儿,这一招谁都会用,你out(过时)了。”王安旭竟然将前一世的流行语说了出来。

    “公子真讨厌,人家不理你了。”若琳气哼哼的说道。

    王安旭一间,不由得摇头苦笑一声说道;“你可真调皮呀。”便向着那几人远去的方向奔了下去。

    奔行了一段路程后,若琳终于忍不住了,“公子,你就说话吧,我实在受不了你不搭理我的那种寂寞。”她刚才一直在说话,可是王安旭犹若未闻。让她有些手足无措。

    “那我应该说些什么?”王安旭装糊涂问道。

    “好吧,我错了。”若琳一下子听出了他的潜意思,只得承认错误。然后幽怨的叹了口气,说道:“我刚才计算了一下,公子你从距离地面约五丈高的窗户上跃起,又在空中虚点了一下,用去了0.3秒的时间.在空中滑行了约十丈远的距离,所用了0.7秒的时间。二者相加总共用去了1秒的时间。这种成绩对于那些武林人士来说,很强,但对于修行者来说,你还有所欠缺。”若琳用平静的话语说道。也许平时她有些鬼灵精怪,但一遇到重要的事情,她又会平静下来。幸好王安旭已经习惯了。

    听完若琳的分析,王安旭也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只注重于炼器,而忽略了身体的修炼。于是在奔跑的过程中,开始将外呼吸转为内呼吸,通过调节真气的运行,可以使身体的状态不断地进行调整。

    又向前奔了一段路程,前面的几人便到了仙居县的城墙之处。由于此时已过了酉时,城门早已关闭。王安旭心中暗道:“且看他们如何出城?”便将身子停下,隐藏在一处阴影下注视着几人。他远远感应到那几人到了城墙根下后,停住了脚步。竟没有叫城门的意思。而是先向四周张望了一下。发现没有其他人之后,杜子均便将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扣在一起,然后含进口中,猛地一吹。“呼――”的一声响起,一道仿佛野雉啼叫一般的口哨声响起。顿时从那面城墙上方垂下了几道绳索,原来他是在发信号通知城头上的人接应。杜子均见从城头上有人对他打了个手势,于是点了点头,冲其他人说道:“几位朋友,咱们只需攀着绳索上去就行,如果开城门的话,会暴露我们。因此,还请诸位多多体谅。”

    “杜兄言重了,我等并非是小气之人。这爬城墙,对于普通之人来说很困难,但对于我等来说,却轻而易举。杜兄不必介意。”唐云傲不介意的说道。

    “是啊,这一次就当作是比较谁的轻功更为高明。老夫可是先走一步了。”说话之人是毛漳浦,只见他一拧腰,身子蹦起丈许来高,凌空抓住了一根绳索,然后双脚一贴城墙,身子像猿猴一样弓起,四肢相互一错,便轻盈的爬了上去。而且每一步相隔的间距也是奇大,当真是惊世骇俗。

    “毛老爷子的‘灵猿上树’倒是越发的精妙了。齐兄,唐兄,还有宋、武两位老弟咱们几个也上去吧。”杜子均看了看正在攀越的毛漳浦后,冲剩下的几人说道。

    几人同时点点头,各自找到一根绳索,然后各展身形,爬了上去。杜子均也寻了一根绳索,然后脚尖一点地,蹭的一声,已跃到了城墙之上,紧抓着那根绳索,脚步确实不停,竟快速的爬了上去。

    这一比较,就显出了高下之分。毛漳浦虽说内力精纯,但毕竟年老体衰,虽然是第一个攀城墙的。但快到城头时,却被‘云翅剑’唐博凯反超一步,居于亚军,至于说唐博凯,只见他的身形就如同他的绰号一般,行云似燕,有如鹏翅。只见他一只手扣着绳索,两条腿不断地轻点城墙,竟好似蹬石阶一般飞身上了城墙。事实上这一套轻功的名字“上天梯”,乃是一流的轻功身法,颇为不凡。他的整个动作有如利剑一般,电光火石间便以出现在了城头之上。

    至于第三名就是杜子均了,他就如同一只壁虎一般游了上去。也是不凡,这套轻功的名字叫做“壁虎游墙功”,端的也是不凡。

    而第四名却是那位‘跨步刀’宋吉生。他年纪虽小,但因为所练得功夫是属于下盘路数的,故而脚步也是轻快,蹬着城墙几步间便上了城头。

    至于最后的两位,‘金镖手’武长寺和‘崩雷掌’齐云傲,由于他们所练得功夫是手上的路数,所以难免落后。但脚步也是轻快无比,很快也上了城头。

    等到所有人上了城墙以后,杜子均一摆手,几人又从另一侧的城墙上滑了下去,到达离地面三四丈时,便各自跃了下去,然后向着城外的山区方向疾驰了下去。从他们攀城墙到下城墙,也就花了一炷香的时间。不可谓之不快。

    王安旭静等了片刻,感应到他们都走以后,才奔到城墙根下。略一思量,便轻轻一甩袖子,脚尖轻点地面。身子就如同旭日朝阳一般,飘飘升起,贴着城墙竟不借用任何工具便上了城头。由于他隐蔽的巧妙,城头上的士兵也很少,所以竟无一人发现他的踪迹。王安旭上了城头后,脚不停歇,竟直接从城头跃下,如一根羽毛一样徐徐落下,半点声息皆无。

    下了城墙以后,王安旭四下查看了一番。心里暗自有数,接着运起‘轻身提纵术’,便向着远处疾驰而去。

    大约跑了半个时辰,王安旭便感应到前面几人开始放慢了脚步。于是他也将身形的速度放缓,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跟随者几人。

    当他放慢速度以后,便顺便欣赏起四周的美景来。这一看之下,竟让他越发的欣喜起来。

    原来他跟着前面几人竟然来到了仙居县的名胜之地――神仙居。

    这神仙居又名西罨,乃是仙居县的一处名胜景观。其名气之大,不在雁荡山之下。据其县志记载这里本是宋代雪崖禅师的卓锡之地,兴为丛刹后,明左都御史吴时来年轻时曾在此读书。明万历十年,有僧人广正又募捐重建。此时虽已过了二十来年,但因为佛法昌裕,所以每年都有善男信女、香客居士前来听经论道。一时传为佛门之佳话。

    而此时的王安旭所经过的正是在神仙居的范围中,这神仙居不愧名为仙境,此地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有不类他山,异乎寻常,出人意料,匪夷所思之形态。一字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崖亦奇。

    王安旭自县城出发,迤逦西行,无论横贯北境的大雷山,还是南脉括苍山,均绵延不断,如波涛起伏。唯独白塔镇南境,神仙居周围的众山巍兀独立,险峻无比,与其它山刀切斧削般割裂开来,迥然各异,别具一格,耸然独秀。

    王安旭感受到此地的灵韵清秀不凡,仙气卓然。不禁赞道:“好一处神仙洞府。”说完,他竟然顾不上前面几人,站到了一处岩石上,极目远眺。

    此时已是深夜时分,这群山俱籁,万物寂静。天上星斗折射出点点星光,映照的此地清致疏奇,流响凝华。这四周山水清丽,花草芬芳,有如瑶池仙景。高崖巨屏、奇岩怪石,又有如山海奇观。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一草一木。如序列天纹,又如仙家阵法。无不彰显玄奇奥义。自成一格而不类他山,横生妙趣而不染浊障。让人清心怡丽,不惜时之往复。

    王安旭运极目力,在向远方望去,竟然看到了“十里幽谷口”。他欣喜之下急忙转眼望去,只见仿佛仙君随笔图尘,意念流象。浑如一位妙龄少女仰靠在山崖之上,浅笑迎姿,秀颜生丽。正望向自己。王安旭睁大了眼,仔细看去,甚至就连松树装扮的睫毛,都看得真真切切。正是那传说中的美景“睡美人”。他心中一荡,仿佛看到真人一般。竟然是暗生一丝情意。略一扫目,只见“睡美人”对面的山上,一座形似一位将军头部的巨岩耸立在哪儿,就连眼、鼻、唇以及将军帽都栩栩如生。正是那与睡美人齐名的“将军岩”。据说此地还留传着一个将军爱恋美人的传说故事。

    王安旭在此欣赏了片刻,便又向前奔去,他却是感应到那几人竟停下了脚步,躲在了一片密林之中。王安旭心中奇怪便运转神识探去,才发现在距离几人数丈远之地的瀑布下方,盘坐着一个身穿灰色道袍的老道士。显然是那几人寻找的目标。他又攀了一座高峰后,下到山林间,站在了一处巨岩后,就听到了水流的声音,向四下一看,原来却是到了一处瀑布前,只见在瀑布前的岩石上写有两个遒劲大字“天池”,王安旭急忙拿出地图展开一看,却是到了“天池飞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