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隔衣下穴 求访狐仙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那书生说道:“这种病虽然少见,但并非不可医治。在下恰好知道救治之法。”

    那老者急忙说道:“还请恩公施手相救。”

    那书生道:“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试上一试吧。”说完手往怀中一掏,竟取出一个针囊出来,打开之后,里面密密麻麻的裹着大大小小的银针,那书生从中取出一根寸许长的银针,放在眼前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又取出一个火折子出来,把火引燃。用银针在火上炙烧了片刻,便扎入了其中一女的额头“印堂穴”处。说来也奇怪,银针刚一刺入,顿时只见那位少女的起色顿时好转了起来。

    那书生又连下几针,其中有几针竟然还是隔着衣服扎下的针。这不由得令老者心中有些担心,但是一见那书生扎针以后,二女的起色竟然好转了许多,不由得暗暗称奇。

    要知道“隔衣下穴”乃是针灸一道中的极高境界,非医术大成者不得要领。而“隔衣下穴”的来历,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为何如此说呢?因为但凡人体针灸,就必须对准穴位下手,否则便容易出现差错。但若是针灸者与被针灸者是异性的话,就必须避讳肉帛相见,因为这是古之礼法,是不能犯禁的。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不肉帛相见的话,又如何施针,而在那时候,如果女子生病而需要针灸的话,只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女医师为其施针,这样便无须担心礼法了。但问题是在这个时代环境下,女子从医者,本就少之又少,又如何能普及为每一位生病的女子施针救治。

    况且那时向来有着医术传子不传女的讲究,盖因男女有别,除了父女或是夫妻以外,是绝对不会传给外人的。这样一来,会之者少,精之者少之又少。便形成了女医者凤毛麟角的状况。民间几乎很少见,只有在大内皇宫才会专门培养女官从医,为**嫔妃诊病。所以这一种不可取。

    而另一种便是又精通医道,专于针灸术且技艺高超的医者,能够不用解开衣帛,便能从外部下针为得病的女子进行诊治。而由于是隔着衣物,所以危险性极高,如果不是医术精湛到了极为高超的地步,是不能如此做的。因为没有高深的医术,就不能认准穴位。结果自然是扎错了穴,若是因此而出了人命,那么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医者,都是不好的后果。所谓“人命关天”,指的自然是对于性命要小心从事。

    所以但凡医者无不想掌握这门技艺,以求达到医术之巅峰。但要掌握这门技艺谈何容易,不仅要拥有深厚的医术学问,更要有大量的经验积累。故而能掌握这门技艺的无一不是老年中医,年纪都很大,因此精通。而少年医者通此道者非常少见,但无一不是天纵之才。

    因此当那老者看到那书生年纪轻轻,竟然很熟练的施展出来这门医道绝技,而且立即见效。心中先是担心他做不好,后又对他刮目相看。便是这个道理。

    当那书生将手中最后一枚银针刺入二女的穴位后,便长吁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对那老者说道:“老人家,在下幸不辱命。已经稳住了二位姑娘的病情。应该脱离了危险。还请你放心。”

    那老者早已看到二女的脸色已经红润了几分,因此相信了那书生的话。他感激的说道:“恩公,今日你救了我们全家。真是让小老儿感激万分。”说完,他看着那书生说道:“适才因为情况紧急,没有来得及问恩公的名号,真是失礼了。小老儿在此向您赔罪了。”说完抬起手来躬身施礼。

    那书生急忙伸手扶住那老者,说道:“老人家使不得,在下只是因缘际会,碰巧路过于此,见到匪人行凶,故而上前行侠仗义。这是我辈中人见义勇为之事,所以您不必这么多礼。”说完顿了顿又说道:“既然老人家想知道在下的名号,那么在下边坦然相告。在下姓王,名安旭,杭州人氏。这一次是回家过年。”

    那老者听后点点头,又道:“原来是王公子,失敬失敬。我看公子武艺非凡,气貌儒雅。又精通医术。真是允文允武的名士。真是令人羡慕啊。”说完,用赞叹的眼光看着这个叫做王安旭的书生。

    王安旭摇手道:“您老过奖了,在下可不敢当。倒是老人家的名号还不知,特想请教,以免唐突。”

    那老者说道:“老朽姓温,名轩贤。太原人氏。如今居于扬州,这一次到杭州来乃是因为小女的病症。”说完叹了一口气,接着又道;“此事说来话长,就连老朽都觉得度日如年啊。这话给从头说起。”说到这儿不禁咳嗽了两声。王安旭急忙伸手揉了揉这位名叫温轩贤老先生的胸口,温老先生顿时只觉得从胸口处传来一阵清凉之感,舒爽无比。

    他冲王安旭笑了笑,说道:“多谢!”然后长长的叹一口气,说道:“实不相瞒,王公子。老朽本是扬州城的一位盐商,徒有些许家财产业,但家中人丁不兴,妻儿早亡,膝下只有两女,大女唤做冰儿,小女唤做婉儿。前些日子不知怎么地,莫名其妙的就染了场怪病。老朽请了许多名医前来诊治,却都束手无策,甚至就连得的什么病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心急之下,听人介绍,才找到了一位隐居于乡林间的国手医师。”说完,不由得看了一眼旁边正在昏睡中的两个少女。

    接着“哎”的长叹了一声,然后又道:“那位国手医师当真不凡,他一眼便看出了端倪。他沉吟了片刻对我说道:‘令爱所得的怪病乃是伤魂症,可能是受了阴风邪气的侵扰。’然后他又对我说:‘这种病症我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并没有见到过,当然也未治疗过。所以即没有治疗的方法,也不知从何入手。真是惭愧。’我当时很是焦急,连忙向他跪下磕头,请求他一定要予以救助。他思虑了好半天才说道:‘普通的安神益气的药是无法治好令爱的病症的。而且我要提醒你的是,令爱的病必须尽快医治,否则将在十天后陷入神魂散失的状态下。可能永远也清醒不过来。’说完后,连连摇头。当时我一听,心就沉了下去。”

    王安旭一听此言,不由得失声问道:“那后来呢?”他心中暗想,这件事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就说得过去的。

    果然,只听温轩贤又道:“我一听此言,整个人都懵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时候当真是绝望无助。正惶恐间,突然听他又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只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个方法可行不可行?’我一听此言,顿时又惊又喜。连忙追问,他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我在少年时曾经拜在恩师门下,学习医术。有一次偶然听到师傅说起过,这失魂症乃是邪症,最是难治。但若是有仙人施以仙术救治,则可保性命不失。’我当时一听此言,整个人都懵了。要知道,仙人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不要说存在不存在,就算是有。这天下之大,却让我到哪里去寻找其踪迹?简直有如大海捞针般困难。而且即便找到了,我也没有把握仙人会出手救助小女,更何况还要在短时间之内找到,更是难上加难。”说完唏嘘不已。

    王安旭听到此言后,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笑意。他心中暗道:“仙人?也只不过是修行者罢了。且不说这世间没有仙人存在,就算是有,也只不过是神灵或是半仙。所谓仙人,只是凡人对于修行者们的称谓。修行者只要有些神通,必定会被看成是仙人。至于失魂症的救治,那位神医倒是没有说错。的确需要修行者出手相助。不过必须是筑基期以上的修为的修行者,因为只有修为到达筑基期后,才可以施展出‘化元度厄清神术’,倚仗此术可以使神魂归位,仪转乾坤。想必就是那位神医所说的解决之道了。不过就是不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的?难道说那位神医的师傅见过修行者施展此术不成?”转念一想,这种情况倒也有可能发生。

    他想到此处,却又看了一眼那两位少女,暗自思量道:“这失魂症说白了就是植物人,也只有修行者们才能将他们的神魂唤醒。普通凡人是无法做到的。就连以前世那样的科学技术也是办不到的。”

    这时他忽然又童心大起,暗自想道:“若是眼前这位温老先生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后,会不会很吃惊?自己竟然就是他们口中的‘仙人’,这恐怕是他意想不到的吧?”

    只听那温轩贤继续说道:“就在我心灰意冷之际,那位神医又道:‘我听师傅说在杭州常有狐仙出没,但也不知道具体位置。你若是想找可以去碰碰运气。我在这里先给令爱开一副药,姑且可以多维持几日。’我一听此言,顿时大喜过望。急忙连连道谢。但那神医只是叹了口气,写了一张药方便将我们送了出来。连诊金都没有收。”

    王安旭说道:“那后来呢?”

    温轩贤道:“虽然知道了到杭州可以找狐仙帮忙,于是我便星夜兼程,从扬州赶到了杭州。四下一打听,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狐仙的踪迹。我一连在杭州城呆了两日,甚至于在庙里请了一副卦,以求找到狐仙的踪迹。竟然是毫无结果。因此心灰意冷之下,只能打算返回扬州,为小女准备后事。”说到这里,两眼已经湿润了。

    王安旭静静的听着,只听那温轩贤继续说道:“一天晚上,我正准备动身回家之时,忽然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

    王安旭疑惑道:“奇怪的事?”

    “没错,那天我因赶路错过了时辰,只能夜宿在一处破庙里。晚上正睡觉时,忽然感到有人在一旁叫我。我睁开眼一看,只见一个貌美如花的绝色女子正在一旁冲我微笑。我问她因何事而叫醒我,她便说自己就是我要寻找的狐仙。只因听闻我打听狐仙的下落消息,所以特地赶来见我。”

    王安旭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狐仙?莫非真有狐仙?”说起狐仙,他可不陌生,从青云子的记忆中得知,狐仙是世间一种妖仙。不仅神通广大,还具有非凡的灵智。是修行界妖族中势力比较强大的一支。不过由于修行界对于妖仙普遍有种敌视,所以在修行界中罕有踪迹。倒是在人间常有踪影。

    由于狐仙喜欢采集阴阳精华,便造成女狐仙采阳补阴,男狐仙采阴补阳的习性。素为修行界之士所诟病,当然他们倒也不是以此来害人,只有少数恶狐以此术来为祸人间,而其他狐仙大多为善良之辈。所采取也只是少部分而已,不会伤及人的根本。当然修行界本来便有很多修道之士在人间修行。降魔除妖,卫道护法自然是义不容辞。所以也只有在天下大乱之际才会有妖孽趁机为祸人间。

    虽说世间常有狐仙传说流传,但狐仙也并非数量众多。而且心思也算玲珑剔透,对于每个人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也算是因人而异。若是俗人和无福之人,就算才貌再出众,家世在丰厚。也不可能见到狐仙的。可以说常人若无福缘,哪能轻易得见其容,更别说主动而来见面了。所以当王安旭听说那温老先生四处求访狐仙竟能令其现身相见而感到十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