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廿二章 育儿习秘铸神功 同命相怜续金兰

目录:梦明缘| 作者:昂耕| 类别:历史军事

    //7kankan.com//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百行健在母亲的精心调教下一天天长大。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萧鑫竹为养育儿子,含辛茹苦,她拖着病重的身子挣钱糊口,为人浆洗过衣服,为人看过病,还教过村里孩子识字,尽管做这些挣不了几个钱,却也能勉强维持娘儿俩的吃穿。而当年百恨玉捕猎、采参所积累的那些银两,萧鑫竹却舍不得动用,她想,待儿子**后,她要用这些银子做盘缠,带着儿子回临安,也好再见父母一面。

    百行健生在深山之中,接触的人本来就少,而这些人又生性纯朴,对人友善,这对幼小的百行健影响颇深,从而使心地善良的本性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呀呀学语的百行健随着母亲的吟诵,一个字一个字的用他稚嫩的童声发出,他起初并不知道这些字的含义,只是觉得母亲对自己的爱是最无私的,只要是母亲教给自己的东西,肯定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

    萧鑫竹除了挣钱糊口外,把全部精力几乎都放在教百行健习武上。萧鑫竹唯恐儿子在自己肚子里时,受到自己中毒的影响,就将剩余的那棵千年参王分次让百行健服下,并在百行健六岁时,开始教他修习‘秘天经’中的内功心法。‘秘天经’中的内功心法好像十分适合百行健修炼,时间不长,百行健便扎下了良好的内功根基。萧鑫竹好像突然明白了修习‘秘天经’内功心法的诀窍,那便是必须要童男之身,且身具纯阳之力,而那参王却正好填补了百行健的纯阳之力,更重要的是,习练者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良善之心。为把百行健培养成为一个文武全才的真君子、伟丈夫,萧鑫竹在教百行健习武的同时,又将《周易》、《诗经》、《道德经》、《春秋》、《礼记》,以及《论语》、《孟子》、《孝经》等先贤的经典逐一给百行健讲授,若不是萧鑫竹要求百行健的主要精力放在武功一道上,凭百行健的聪明才智,真可能将他造就成一代名儒。

    十八岁时的百行健,在母亲这位严师的督导下,已将‘秘天经’中所载的内功心法及掌、剑、身法融会贯通,具有了超凡入圣的武功。萧鑫竹知道儿子的内功已经异常深厚,其成就已直逼自己的曾祖‘乡野农夫’萧拴柱,目前差的仅是火候和实际临敌经验。当看到儿子武功已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萧鑫竹感到十分欣慰,但她心中却隐隐地有一丝担忧,因为百行健的心地太过善良,和他同龄的少年,早已随父亲进山打猎,去勇猛地擒狼猎虎,而他却对一只已跑入自家门前的野兔,都舍不得猎杀。萧鑫竹时常自我检讨,自己这样培育孩子是否正确,将来他能去斩杀‘玉宫门’的恶人,为自己和死去的丈夫报仇吗?

    萧鑫竹看到儿子已近弱冠之年,而自己的身体却已到了灯枯的地步。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就带着百行健离开了长白山,赶往江南,欲再见自己的父母一面。但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故土,父母却早已于十年前就先后遇害了,连凶手是谁都不知道。萧鑫竹听此信后,就再也坚持不住,竟一病不起,就此撒手人寰。

    听完百行健对往事的陈述,李梓明和东方慧龙亦觉十分伤感。尤其是东方慧龙,虽说自己至今尚未找到亲生父母,但父母或许还尚在人世,希望还在,但百行健的父母却已双双离世,他目前可是名副其实的孤儿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你父亲找过你的祖父吗?”李梓明问道。

    “没有,自他到了长白山以后,便再也没出过山。”百行健低下头,轻声说。

    “你曾说尚有两件事情要做,能告诉我们吗?”李梓明又问道。

    “第一件便是扫荡‘玉宫门’,为我父母亲报仇,第二件是探寻杀害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凶手,让其以命偿还。”百行健眼中闪出愤恨的神情。

    “‘玉宫门’为祸武林亦非一日,我亦有涤荡‘玉宫门’的打算,届时你我可以联手,共同对敌。”东方慧龙接口说道。

    “恩公的大德,小人恐一生也难以报答,‘玉宫门’高手众多,小人却不敢让恩公冒险。”百行健满怀感激,声音有些哽咽。

    “我们同命相怜,本应相助,虽说‘玉宫门’高手众多,但多行不义必自毙,我已有所打算,势必为武林清除这一祸患。”东方慧龙手抓剑柄,满脸义愤,“还有,你以后休要再提报答二字。”他稍一停顿,又转头对百行健说道。

    “恩公怎能与小人同命相怜?”百行健疑惑地望向东方慧龙。

    “你父母业已过世,但他从小到大,却也未见过自己的生身父母,而我,唉,看样子有生之年再看到父母的希望也极其渺茫,我们三人绝对算得上是同命相怜呀。”李梓明面带伤感地望向二人。

    “小人不知二位恩公的身世,适才所言引起恩公伤怀,甚感不安,小…”

    “小兄弟,不要再什么小人、恩公的相互称呼。”李梓明打断了百行健的话,扭头对东方慧龙说道:“慧龙,我想既然我们三人同命相怜,不如就将小兄弟收为四弟如何?”

    “大哥,我早有此打算,但不知这位小兄弟允否?”东方慧龙满面兴奋,望向百行健。

    “那如何使得,小人为报二位恩公的大德,誓为奴仆,终身追随恩公马前鞍后,便已心满意足。”百行健急忙说。

    “好了,既然你我相遇相识,也算有缘,这都是因果前定,你便做我们的四弟吧。”李梓明冲百行健摆摆手,接过话来说道。

    然后,就向百行健分别介绍了自己和东方慧龙的身世来历,以及曾同**结拜的事情也一一道来。起初,当百行健听说李梓明来自七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心中惊讶不已,但随着李梓明的诉说,他渐渐深信不疑,待李梓明陈述已毕。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百行健离开座位,冲二人翻身下拜,“既然二位恩公不嫌弃小人,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大哥,二哥在上,受小弟一拜,今后赴汤蹈火,行健誓愿追随哥哥。”百行健说完,就分别向李梓明和东方慧龙磕头行礼。李梓明和东方慧龙也急忙跪下身躯,叩头还礼。

    吃罢饭,李梓明一看表,已是下午三点十分,三人便登山赶往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西湖西面灵隐山麓,为临安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南宋建都临安,宋高宗偏安东南一隅,为粉饰太平,宣扬‘孝道’,将灵隐寺改为‘灵隐寺崇恩显亲禅寺’。皇室对灵隐寺非常重视,先后将位于临安、秀州两地良田一万三千余亩,赐与灵隐寺作为庙产。灵隐寺作为宋时天下禅宗圣地,建筑宏伟精美,环境清雅幽静,寺内非常华丽,寺容极为庄严,晨钟暮鼓,香火鼎盛。许多文人骚客纷至沓来,览胜谈禅,题诗赋词,其中,苏轼所书《留题灵隐寺方丈》一诗,就描绘了灵隐寺当时的情景: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李梓明、东方慧龙和百行健三人来到灵隐寺门前,东方慧龙向执事僧人告知来意,那执事僧人一听东方慧龙是慧智和尚的师弟,连忙肃手请进,泡茶待客。攀谈中告知三人,慧智和尚因有急事,已于三日前,携同数位施主离开灵隐寺,赶回华亭县青龙镇的海右禅寺去了。

    东方慧龙连忙问道:“敢问大师,在下的大师兄因何事要匆匆赶回海右禅寺?还望不吝赐教。”

    执事僧人双手合什口诵佛号:“阿弥陀佛,此事一言难尽呀。”

    东方慧龙紧接着问道:“何事一言难尽?”

    执事僧人轻声叹一口气:“个中缘由,贫僧也不甚了解,尊驾还是回海右禅寺,直接询问慧智大师本人,定能详知内情。”

    东方慧龙不便再问,就在身上取出五两银子递与那执事僧人,说道:“大师,我这结义兄弟,日前母亲亡故,尚请大师安排一场法事,予以超度亡魂。”

    执事僧人双手合什,满口答应。

    李梓明听到慧智大师已回海右禅寺,又见东方慧龙面现焦虑之色,就提议三人立即上路回寺。于是三人便到骡马市挑选了三匹健马,然后就乘马连夜赶往华亭县青龙镇的海右禅寺。

    第二日天还没亮,李梓明、东方慧龙和百行健三人就赶回了海右禅寺。东方慧龙知道此时师父及师兄定在大雄宝殿行早课,不便前去打扰,就与李梓明和百行健回到自己的房间,并让值日僧人安排早斋。三人一路奔破,已是饥困交加,尤其是李梓明,他身无武功,着实经不起这番连夜的折腾,急忙走回他自己的那间客房,连衣服也没脱,就倒在床上呼呼睡去。

    东方慧龙知道李梓明已疲惫不堪,也没叫他,就和百行健两人在自己房内草草吃了点东西,盘膝打坐,运气练功。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东方慧龙收功站起,打开房门,就待出门。

    “二哥,你这是要到哪里去?”百行健此时亦收功站起身来,张口问道。

    “四弟,我本来不想打断你练功,既然你已收功,这就将早饭送到大哥房内,让他快点吃,过一会儿,我师父肯定要请你们二位商谈一番,我先去师父禅房禀报。”东方慧龙扭回头对百行健说道。

    “知道了,二哥,我这就把早饭送到大哥房内。”百行健端起桌上的早斋,跟在东方慧龙身后走出房门。

    “咚咚,咚咚。”李梓明在迷蒙中听到敲门声,张口说道:“门没上闩,进来吧。”

    百行健端着盛早饭的托盘走进房来,将托盘放在桌上,开口叫道:“大哥,你吃点早饭吧。”

    李梓明将长衫的下摆蒙在脸上,口中含混不清地说道:“我不想吃东西,让我再睡一会儿,再睡…”

    百行健看李梓明确实困乏,便不再叫他,一个人盘膝坐在桌边的圆凳上,闭目打坐。

    “大哥可否醒了?”门外传来东方慧龙的声音。

    “是二哥吗?大哥尚未醒来。”百行健急忙过去打开门,让东方慧龙进屋。

    “师父现在禅房等待,还是把大哥叫醒吧。”东方慧龙对百行健说道。

    “你看大哥确实十分困乏,能不能让他再小睡片刻?”百行健答道。

    “我醒了,我们这就去拜见元稹大师吧。”李梓明在床上翻身坐起,揉了一下惺忪的睡眼。

    “大哥,你先吃点东西,再去见师父也不迟。”东方慧龙冲李梓明说道。

    “不吃了,我一点也不饿。”李梓明站起身,上伸双臂,打了一个哈欠。

    “大哥,还是多少吃些吧。”百行健亦说道。

    “我们走吧。”李梓明摇了摇头,率先走出房门,向元稹老和尚的禅房走去。

    元稹禅房内此时已站满了人,当看到李梓明等三人进到屋内,都上前相迎。元稹大师双手合什,口诵佛号:“阿弥陀佛,李施主连日来辛苦了,请坐,请坐。”

    李梓明急忙双手合什,躬身施礼:“不辛苦,承蒙大师挂念,多谢,多谢。”

    “尊者,别来一向可好,我等往日造孽深重,那日承蒙尊者点化,才得以皈依我佛,以求正果。”五位身着灰布僧衣的矮小老和尚,各自双手合什,冲李梓明躬身施礼。

    李梓明眼看五人有些面熟,但一时竟忘了在何处见过,不免一愣。但碍于礼节,连忙躬身施礼,开口言道:“不敢当,大师言重了。”李梓明再细看五人,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此五人竟然称自己为尊者,却原来是那昔日的‘塞外五瘟’。

    元稹示意李梓明同自己一起坐在禅房正中的床榻之上,李梓明推脱不掉,只得在元稹大师的下首侧身而坐,元稹又示意其他人围坐于圆桌旁,众人告罪后依次坐下,而东方慧龙则站在元稹大师身侧,百行健则站在了李梓明的身旁。

    元稹大师指一下,坐在已出家为僧的‘塞外五瘟’身前的一个白眉老僧,说道:“这便是老衲的大弟子慧智。”

    李梓明又站起身躬身施礼,慧智亦忙站起身回礼。

    元稹又一指‘塞外五瘟’,对李梓明说道:“这五位,李施主已然识得,他们出家后的法名分别是,慧金、慧银、慧铜、慧铁、慧全。施主劝其皈依我佛,功德无量,让其随慧智修行,也未尝不可。然慧智唯恐自身佛学造诣不深,便让慧金五人随老衲修行,故他们五人现与慧智等人已成师兄弟矣。”

    “在下恭祝大师又收得五位高徒,用以弘扬佛法。”李梓明接口说道。

    “弘扬佛法,使世人离苦得乐,吾心足矣。”元稹正色道。

    “大师,怎么没看到慧明与悟尘师徒?”李梓明自回寺以来,就惦记着要见悟尘小和尚,但一直未见,心下感到纳闷儿,所以就开口问道。

    “十几日前,慧智传言道,慧龙不幸跌落深涧,李施主正在全力搭救。慧明听说后,便带悟尘连日赶往闽南,欲以协助。老纳看来,这两日他们也该回来了。”元稹手捻念珠,回答道。

    一听元稹大师所言,花氏兄弟望向东方慧龙,面现愧疚之色。而东方慧龙则对其五人报以和善的一笑。

    “慧智大师,我等三人到灵隐寺欲拜会大师,不成想大师已然赶回本寺,请问大师这是何故?”李梓明又抬眼望向慧智。

    慧智双手合什:“阿弥陀佛,贫僧不敢当大师之称,尊者见问,贫僧自当回禀,这事贫僧已禀过师父,整件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