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再起波澜
杜历和钱若雅的婚礼,没有大大办的意思。甚至,除了郑海他们几个以及杜天来之外,都没有人会知晓这个消息。而如果不是杜天来特意吩咐金巧儿,让她带着常生来哈尔滨一趟,以回家游玩的名义,算是代表杜天来出席杜历和钱若雅的婚礼的话,局面会让钱若雅更加郁闷呢。
不过,不管钱若雅这会儿是怎么想的,但是,在四月初八过后,她就是杜历的人了。而这,显然是几年前,两人在上海会面的时候,想象不到的局面。
而也就是这一年,老蒋对苏区进行了第五次围剿。前面的四次围剿,虽然有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加入其中,使得老蒋投入的力量,比历史上要多得多。但是,由于前面几次反围剿的时候,苏区的军事指挥大全掌握在太祖的手中。所以,老蒋最后只能是无功而返。
毕竟,太祖虽然晚年有着这样那样的病,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他在军事上面的天赋。所以,前面四次反围剿,苏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五次,所有的GD人都相信,这无非是前面四次的翻版而已。毕竟,这个时候,苏区的面积,G里掌握的实力,和前面四次比起来,可是有着太多的进步了。在GD人眼里,以前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取得了胜利,现在也就更不用说了。
可惜的是,博古作为王明在华夏的代言人已经逐渐在G部获得了话事权,前面几次围剿的时候,虽然博古很想彻底的执行王明的‘指示方针’来着,但是很显然的是那个时候的博古,根本就没有那份威望,也没有那份实力改变一切。所以,一切至少在军事上依然是太祖说了算。
而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博古成功的让自己变得‘名副其实’起来,而肃反更是让他彻底的取得了话事权。所以,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就是在王明博古他们的领导下完成的。虽然,他们是所谓的左倾份子。
但是,他们并不是党的叛徒,他们其实也希望GD的事业能够蓬勃发展,也希望第五次反围剿能够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胜利。但是,抛开所谓的路线问题,如果他们取得胜利的方式,和前面四次没有什么区别,那么他们这个领导人还当的有什么意思?
这样的话,即便是反围剿成功了,等到后来叙功的时候,没准儿所有人的心里都会觉得,太祖的指示方针真不是盖的,看吧,依照他那一套,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很显然的是,王明他们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
他们迫切的需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取得胜利。而且,他们的这种想法,获得了共产国际的军事专家的支持。所以,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就进入了和GD寸土必争,进行大决战的阶段。
而赶巧儿的是,老蒋同志也吸取前几次围剿失败的教训,不再奢图一战功成,而是一步一步,稳打稳扎的前进。这种作战方式,还真就是现在苏区红军采取的战术的克星。毕竟,红军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军事实力,还是不能和GD正面相抗的。
比如说,同一座碉堡,红军uā费一个晚上修筑的碉堡,由于苏区缺少钢筋水泥的缘故,GD部队,一炮就能够让红军辛苦修筑出来的碉堡灰飞烟灭。而GD方面修筑的碉堡,却不是红军短时间能够解决的。所以,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五次围剿可喜的进展,让老蒋同志欣喜不已,似乎他的‘心腹大患’马上就要变成历史了。那样的话,他也就可以把精力全部转移到日本人的身上来了。毕竟,全国上下都有坚持抗战的意愿,他虽然能够强力的把这股意愿暂时压制下去,但是这不代表着他可以完全无视这股意愿。不然的话,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他也就不会捏着鼻子同意GD方面和张学良的要求了。
在这方面,这个时空里的老蒋可比杜历所知道的历史上那个老蒋幸福多了。至少,在大泽和日本内阁的联合压制下,日本的jī进派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的张狂。先不说,石原莞尔的下场,究竟对那些渴望复制九一八事变的日军中下层军官有着怎么样的教训。
至少,留在华北的土原贤二,可以说是没有取得任何功绩。也许,这和他以及日本的华北驻屯军缺少关东军武力支持的缘故。也许,这和他面对的对手,并不是张学良这个纨绔少爷,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总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华北的局势,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动而让老蒋的南京政fǔ承受了巨大压力的塘沽协定也就没有签订的机会了。但是,国人的抗日热情,并没有如同这两年里日本人没有挑衅而有所降低。
对于那些进步者来说,日本人占据东三省,那是对华夏的入侵,是对华夏主权赤露露ǒ的侵夺。而对那些普通大众来说,虽然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以后一次又一次的入侵,已经把华夏的脊梁打断了。
但是,这更多的还是在面对西洋人的时候。即便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确实实的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即便是,甲午战争中,华夏一败涂地,即便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里面也有日本人的身影。
但是,在亚洲几千年的中心地位,可不是这么两次失败就能够打垮的。至少,在面对日本人的时候,虽然政客们会知晓,现在双方确确实实有着实力差距,觉得不能惹怒日本人。但是,民间提起来,依然是觉得那只是一个弹丸国而已。
现在,弹丸国居然侵占了华夏诺大的一片土地,这还了得?所以,即便是没有如同历史上华北一系列事件的催化,全国的抗日呼声依然无比的高昂。这种呼声,对于事实上的**者——老蒋来说,也是一个不的压力。现在,他似乎可以把精力放在日本人身上来了,他当然非常的高兴了。
而他的这种兴奋,随着‘剿匪’的进展,也越来越高昂了。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全顺心的事情。他这边,经过大半年的围剿,让GD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他看到了,彻底铲除其‘心腹大患’的希望。但是,日本人那边却不准备让他太过安生了。
因为,日本人在华北有动静了。毕竟,日本的内阁,在九一八之后,仅仅是不希望马上扩大战争而已。饶是如此,历史上,日军在华北挑起事端,最后还是得到了日本政fǔ的支持。不然的话,塘沽协定根本就不可能签订不是。
而现在,由于大泽的存在,使得日本政fǔ对华北驻屯军和关东军的控制大为加强。以前,日本肯安安生生的呆着,除了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他们在东北的收获之外,也和华夏国内的局势有关。因为,那个时候,华夏的南京政fǔ已经把他们最主要的精力,全都投入到剿共的‘事业’中去了。甚至,明确的拿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这种情况,让日本人非常的放心,既然南京政fǔ依然醉心于优先解决内部矛盾,那么他们也乐得看戏,同时也消化东北所得。三年过去了,其他的不说,至少九一八过后,遍布东北大地的抗日义勇军,现在虽然说不上销声匿迹,但是也只有少数人还能够坚持抵抗,其他的不是投降了,就是被消灭了。可以想象,如果这其间,还在和南京政fǔ作战的话,根本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儿。
而东北境内的‘安定’,也就代表着日本,其实已经可以腾出手来,谋取更多了。而刚好,这个时候,老蒋的剿匪似乎也初见成效了。也就是说,老蒋似乎能够做到安内了。虽然,在这之前,说老蒋在日本人面前装孙子,也绝不为过。
但是,日本人并不认为老蒋就那么的好拿捏,更不会认为,老蒋会默认华夏现在的状况,默认他们对东三省的统治。所以,他们能够确定一点儿,那就是老蒋那个攘外必先安内,确确实实是老蒋的方针,而不是老蒋害怕日本人,而故意逃避和日本人作战来着。
所以,在看到老蒋似乎要从‘剿匪’这个泥潭中脱离出来了,日本人当然要抢先一步做好准备了。等到老蒋彻底从那个泥潭中脱身的时候,也能够抢先发动,而不是让老蒋先行举起抗日的大旗。
如果,日本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话,他肯定会和苏区接触,看看能否暗地里援助苏区一下,以便让苏区能够有实力拖住老蒋。当然了,愿意这么做的,绝对不会是那些jī进派就是了。
日本人向华北增兵的消息,让老蒋从即将‘剿匪’的喜悦中回过神来了。娘希匹的骂声,也再次从老蒋的嘴里冒出来了。而这三个字,自从第五次围剿l出成功迹象之后,可就没有从老蒋的嘴里出现过了。甚至,这段时间,有些人有些事,原本不怎么合他的心意,他也没有太过在意,只是一笑而过而已。
这一次,日本政fǔ的增兵,使得华北驻屯军从一万人,暴增到三万多人。虽然,这增加的两万多人,都是日本所谓的在乡军人。但是,这些在乡军人脱下军服,也就不到一个月而已。可以说是,这增加的军人,是日本实实在在的常备师团中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这三万华北驻屯军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关东军。
毕竟,关东军能够成为日本最精锐的部队,能够成为日本军队里的一个巨无霸。甚至,到二战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人哪里打不开局面,调一部分关东军去基本上就能够解决问题。以至于,‘威名赫赫’的关东军,在二战后期,只剩下一个空壳而已。
但是,关东军的发展,和日本人对苏俄的戒备是分不开的。这一切,都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的势力范围,和苏俄实实在在的接壤了,为了对抗苏俄的远东军区,他不得不在东北大量囤积最精锐的部队,以防备苏俄。
也就是说,现在增兵过后的华北驻屯军,其实力已经超过了九一八时期的关东军。而他要面对的目标,就是原来的直系而已。虽然,直奉战争中,直系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直系的实力要比奉系强得多。至少,在日本人眼里不会这样看,他们不会把直系放在眼里就是了。
以前,由于华北驻屯军自身人数以及实力的限制,在没有关东军的支持下,他们并不敢轻举妄动。虽然,他们轻举妄动之后,如果他们被华夏军队杀死了,绝对能够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但是,这些能够无视日本内阁的大政方针,强行把整个国家绑架到战争轨道上的中下层军官,他们对国家的热爱毋庸置疑,他们的狂热也无需多言。但是,他们绝对没有达到,愿意为了发动战争而献身的地步。
那些下克上的日本军人当中,能够做到这一步的,顶多也就只有石原莞尔一人而已。但是,以石原莞尔的水平,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这种极端的环境当中就是了。
“土原君,这是我们的机会。帝**部那些蠢虫,总算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了。这下子,咱们再也用不着看关东军的脸行事了。没有他们的支持,咱们照样可以拿下华北。可惜的是,帝国的这个正确决定来得太晚了,支那的南京政fǔ,似乎要从剿匪的漩涡中脱身出来了。
这样的话,咱们就不能和柳条湖事变中那样,完美的获得支那东北的控制权了。咱们这里一旦发动,不管支那人愿意与否,都只能是和帝国全面作战了。可惜了,如果帝国能够提前一年增兵,那么咱们发动的时候,支那人的顾虑也就会多一些了。”
年3月,日本军部做出了增兵华北的决议。而等到4月下旬,增援的日军才到达华北。而这个时候,正是红军再一次重大失利的时候。广昌的失守,对于红军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而丢失广昌之后,在所有人的眼里,GD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所以,土原贤二们才喟叹不已。因为,这个时候,增援的日军才刚刚到达华北。根本就没有形成战斗力,在他们看来,也就错失了最佳时机。
毕竟,如果日本军部,能够提前两个月调动的话。那么,在这个时候,至少这些增援力量已经完全磨合好了。那样的话,他们也就有了发动战争的本钱。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发起战争,那么南京方面不能给予华北太多的支持。
甚至,在剿匪胜利在望的情况下,南京政fǔ没准儿还会采取妥协的方针。那样的话,他们就算是不能完全占据华北,那么也能够为帝国谋求更多的利益不是。甚至,就算是战争爆发,那么他们面对也只有直系的二十万军队而已。
在土原贤二他们看来,三万整编好的日军,完全可以战胜直系的二十万大军了。更何况,他们作为战争发起的一方,有着完全的主动权,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这二十万军队的机会。因为,作为战争的发动者,占据主动的他们完全可以在直系反应过来之前,先行打掉直系的一部分军队。
“现在可未必真的太晚了,因为,你们太低估支那的GD人了。虽然,大泽君过于保守了,但是他在支那东北采取的措施,虽然损失了些许帝国的利益。但是在安抚支那人方面,确确实实,是最好,最合适的。
而且,在安抚支那人的同时,对支那的武装抵抗,更是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打击。这三年里,他uā费的多大的功夫,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也就无需我在这里赘言了。但是,即便是在他的打击下,支那的GD在东北的势力依然没有被彻底的消灭,甚至还略有壮大。而且,他们还有把残余的所谓抗日义勇军整合起来的迹象。一旦他们完成整合,那么对于帝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幸事。
面对帝国的关东军尚且如此,也就更别提支那南京政fǔ的部队了。所以,你们不要觉得,GD会在短期内被打败。至少,还会给我们几个月的时间,而这几个月,足够我们整训部队,让我们的部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了。
而等到了那个时候,才是支那南京政fǔ剿匪最关键的时候。他们应该明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而对支那G了解的他们更明白,只要给支那GD一丝机会,就会死灰复燃。
所以,到时候,他们要是不想剿匪前功尽弃的话,也就唯有坐视我们在华北的行动了。这样一来的话,和柳条湖事变不一样的是,我们也许要面临一个全面反抗的直系而已。但是,直系的反抗能够拖住我们的脚步吗?显然不能。”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