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政治皆为泰西诸国民主进步之组织,热河、察哈尔两省千万民众呼吁新型革命政党诞生之请求,速从整合力量,建立人民党。。。”
---学者刘静仁《阜新见闻》
“。。。环顾国内各机关办事效率往往互相抵消,人员仍为老朽之辈。。。空谈政治路线不重经济。民国建元十余年来仍在政治上、人事上打圈子,社会恶势力藉以养成。人力、物力浪费于私人斗争。。。。。。瞻念前途,不寒而栗。只有建立新型民主政党--人民党,则可放弃争斗,以政党理念为唯一目标!”
“近来北洋政府用人,多不学无术者。贪污败坏层出不穷,民间已少信仰。有言‘读书者不能做官,做官者不必读书’。充斥于仕途者,大率粗俗不堪之人、利欲熏心之人。则国何以治?人民将焉得安居而乐业乎?为何?人民党应亟起挽救之。”
“国于天地,必有以立,所立者何,人民党是也。崇之则治,违之则衰且乱。欲挽救垂危之中国,必自复兴民主政党始,欲发扬吾国伟大之真精神,必自人民党始。”
---美籍华人梅子睿《我在北方大学的日子》
在阜新人民戏院内,拥有四百七十五座位,为热河省第一大戏院,主席台上方横幅写着‘人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暨中华人民党成立大会’。主席台上只有一张扇形状大桌子,用蓝色布条铺在桌面,上面放置着扩音话筒。
代表三万多注册党员二百七十八名代表满脸激昂而又矜持地走进会场,代表中有学生、教授、文化学者、绅商、农民、工人、军人。
让外界大开眼界既然还有三十多位农民装着打扮代表,纷纷打听怎么人民党选一些泥腿子出身做代表,难道他们这些人能识字?
这些农民党员代表来自阜新市农民,这里面有各个乡村、垦殖场人民公社组织成员。孙晋对这些敢为天下先农民兄弟所敬仰,指示组委会秘书长高崇民至少留出三十个左右名额,因为他们代表全国几万万农民兄弟。
在建立新党之前,孙晋将人民公社与人民公社基金会分拆。在城镇人民公社演变成工会,乡村则成了农会,代表工农利益说话,一直活跃在普通民众当中,在民众中影响较大。而人民公社基金会原来农民、军人、政治家、知识分子脱离基金会;基金会则保留纯粹的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富商士绅们俱乐部,将来代表中国商人走向全世界。
人民党接纳了不少原来国民党员、民主人士、甚至还具有意识的激进分子;但孙晋强调参加人民党必须放弃原先政党组织,认同人民党理念,暂不承认跨党派党员身份。
会议确定人民党最基本的任务带领广大爱国民众建立独立富强民主共和国,最高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天下’。在党章部分,孙晋根据历史发展脉络并吸纳了后世一部分治党理念,坚持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建国纲要,属于革命与改良性质政党组织。人民党坚持以‘新三民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会议除了确定党纲、党的最高奋斗目标之外,还就当前提出了中国人民党当前目标---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任务就是联合国内有识之士及民主党派革命团体联合进行反帝反封建,完成辛亥革命未完成革命重任。
最后会议出现了让列席会议的国民党代表廖仲恺、张静江、吴稚晖、邓演达等人大跌眼镜一幕,会议邀请了晏阳初、廖仲恺两人为监督员,二百七十八名代表以无名投票方式选举了五十八名中央局委员。
这年月政党与党员关系就像嫖客与妓女一样,将西方文明孕育民主政党制度完全变味了。人民党诞生并未引起外界太多关注,主要是人民党入党资格比较严格,没有那些所谓随便交给你一张表格,填上资料就是党员了,太不严肃了!
中国人民党中央局设置五大部分,分别为: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监察部、农工部。选举任命高崇民为总秘书,处理日常事务;康绍辉为宣传部委员,主持党务理论形象宣传;秦少杰为监察部委员、张君劢为组织部委员、晏阳初为农工部委员。孙晋被中央局推举为中国人民党总理,除了前面四人外,中央局选举周学熙、张孝淮、甘选荣、张绍曾、宋子文、哈克齐、陈天启,总共十三人为常委。
人民党一成立,包括孙晋在内热河察哈尔两省军政民公务员、知识分子皆进入中央局,各地方也在原来人民公社基础上组建地方分部,中高等教育学校、西北军连级以上遂即成立支部或者小组,同时接纳了原来历史上‘第三党派’如青年党、国社党等部分力量,让人民党一下子显示出在两省政治力量。
民国十三年二月初,一个新的政党诞生了!
孙晋高举孙文‘三民主义’旗帜让部分国民党人大笑不止,讥讽人民党‘没娘的孩子’、‘无独立理论的团体’却不知中国国民党却嬗变了。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在大会开幕辞中说: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要把国民党再来组成一个有力量有具体的党;第二件,就是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稍后,具体操作这两件事的方式,则是向苏俄学习,与苏俄合作,让中国的党员们跨党进入到国民党里面来,即所谓“联俄容共”。
孙晋以此为由婉拒国民党人邀请加入。在给孙文回电文中指出:国民党与共党合作反帝反封建这点人民党认同,但不认可国民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人民党也不同意与党内合作,主张‘扶助工农,不联合苏俄但可联共而不是容共’。主因是国共两党理念不同,‘三民主义’与‘共主义’根本似水与火般无法柔和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国民党精神理论分裂。
最后孙晋提醒孙文:谨防俄苏及以蚕食方式蜕变国民党。
国民党对人民党诞生有心理准备,而且两党关系有很多渊源,仿佛孪生兄弟。不过还是引起了国民党内部担忧,毕竟人民党在争取知识分子及地主绅士方面与国民党产生冲突。而却平静地多,他们力量比较薄弱,但很鄙视人民党为‘军阀政客的俱乐部’(陈独秀语)。
孙晋婉拒引起了国民党右派对孙文责难,这一点人民党与国民党右派倒是一致:极力反对党内合作,大力排斥。
在孙晋眼中,改组后国民党具备了更进步的革命意识了,却埋下了精神认知混乱的祸根。这也是为何国民党派系林立且纷争原因。在半封建分殖民的二十二年代中国,一个党组织一定要有坚强组织力量及坚定不移的精神核心,这点学习了苏俄布尔什维克。若是处在和平年代,孙中山这套改组方案很适合国情。
孙中山一手包办的“联俄容共”战略,使得经历陈炯民之变而濒临土崩瓦解的国民党,迅速恢复了生机,并在随后的北伐战争中取得空前的成功,也使得四分五裂的中国,终于在一种新的“党治体系”下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短期的正面效应,可谓相当可观。但长期的负面效应,则一直延续到1949年。
这种长期的负面效应,可以简单概括为“国民党的精神分裂”——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本来是出自欧美的“三民主义”;出于“联俄容共”的现实需要,孙中山强行将“三民主义”和出自苏俄的“”作了许多嫁接,也默许对“三民主义”作了许多倾向于“”的解释。这种随意的嫁接和解释,直接导致了国民党人对“三民主义”的认知混乱,进而导致“国民党的精神分裂”,最后,终于搞到国民党员人人谈三民主义,人人都不信三民主义的地步,于是只好败退台湾。
孙中山是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者,也是使得国民党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