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南好(上)

目录:[综琼瑶]乾隆王朝一锅炖| 作者:Aaron|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俗语有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扬州不单单是指扬州城,也包括整个江南地区。从两晋开始,整个华夏的经济重心便朝江南地区倾斜。而在南宋的经营之下,江南的确成了富庶天下的地方。任何一个朝代,在她的鼎盛时代,如果要进行最富裕的城市评选的话,扬州、苏州、杭州这三个城市一定会包揽前三甲。由此可见,作为这三地代表的浙商,他们手中握有多少的财富。

    虽然在清朝初期,这里发生过“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但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后,江南地区又成了全华夏最富庶的地方。没有一个帝皇能忽视掉江南。但是这里往往又是整个帝国中心最无力控制的地方。

    从康熙开始,“下江南”不仅仅是去游山玩水,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向江南地区示好。虽然伴随着产粮中心移向湖广地区,江南不再扼住帝国的脖子。可是如果江南的经济出了任何问题的话,整个帝国的经济也会有极大的问题。

    虽然在京畿招商局的带领下,北方地区的商税隐约有取代江南盐、铁二税的趋势,但是毕竟江南还有自己的粮税、商税与茶税,江南地区的税收占了帝国税收的近三分之二。故而对于永璇来说,江南招商局是许胜不许败的局面。一旦江南招商局失败,轻则重伤江南经济,重则让整个江南地区失控。真要到了那般地步,乾隆必定会将永璇送上断头台,借此来安抚江南。

    船舱里的永璇自然想明白了这一切,乾隆之所以给了永璇如此大的权力,自然希望永璇能够成功。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如果不能成功,那么乾隆也没有理由再保护永璇了。自古以来,从商鞅开始,到后面的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哪一个改革家有善终?唯一运气不错的便只有商鞅,虽然人死,但是他的改革法令还是保留了下来。而另外三人的改革举措都伴随这三人的死亡而结束。

    莫非自己也难逃这个怪圈?永璇想了想,随即将这个念头抛了出去。自己比那四个人运气好的一点就是自己是皇子,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虽然清朝的政治斗争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可清朝皇帝不杀儿子的惯例还是执行得不错的。自己日后就算真倒霉了,撑死就是圈禁到死。如果乾隆还念及父子之情,那就是宣布自己“死亡”,然后将自己送到海外自生自灭。

    永璇在那沉思,章佳氏静贞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现在明白了自己的丈夫需要面对的压力有多大,恭亲王的确够风光,但是风光的背后却是自己丈夫的力挽狂澜。作为王府的女主人,静贞能接触到一些属于王爷机密的东西。虽然自己并不是太懂,但是身为大家闺秀的她还是很明白,自己的丈夫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刀尖上起舞,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她担心,但是她并不害怕,她相信自己的丈夫。

    “王爷,可是要喝茶?”静贞决定稍微转移下自己丈夫的注意力,总是沉迷于一件事,对身体并不是太好。

    “那就有劳福晋了。”永璇决定将这些念头抛开。

    的确,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失败了,自己还是能平安富贵了此一生;就算失败了,史书上还是能留下自己一笔;就算失败了,永璇也自问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武则天都敢留下无字碑交与后人评说,为何自己非要计较这一代的评价?只要能留下一点点火种,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在后世站得更高。

    在永璇被安排下江南之后,老佛爷也赐下懿旨,将京城的王府交给侧福晋王氏管理,而嫡福晋静贞则得了同行江南的恩典。尹继善全家自然晓得这份旨意的恩典有多大,清朝历史上很少有王爷出京城的例子,而福晋陪着王爷一同出京的例子则完全没有。一个王府有什么?只要自己的女儿牢牢抓住王爷,生下嫡长子,王府还不是最后由自己的女儿做主?于是尹继善的福晋忙将自己身边牢靠的人送到静贞身边。永璇出门在外总有一些不便,自己的女儿自然是要承担起照顾的责任来。没有几个可靠的人在身边,尹继善福晋还真放不下心来。

    如果你要问杭州最好的去处是哪?十个杭州人怕是有九个人会告诉你,西湖边的楼外楼乃是全城最好的地方。登上他们家的阁楼,你便可以饱览西湖胜景。

    当然,一般人也是进不去楼外楼的。这楼外楼除了以美景著称之外,他们家酒菜的昂贵程度也绝不是平庸的。就算如杭州这般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能进楼外楼一掷千金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

    但是今天,楼外楼却闭门谢客,连那终年不休的歌舞也停了下来。但是酒楼外却是停着不少的轿子,稍有眼力的人就能看出来,今天全杭州城里大户都到了这里。似乎还有不少是浙江其他几地的富豪。于是众人了了,全浙江的富豪都在这里了,包下一个楼外楼也就是小意思了。何况楼外楼乃是杭州胡家的产业,这胡家乃是浙商中执牛耳者。既然浙商的头面人物聚在一起,那自然是有大事发生,胡家提供下场地也不算什么。

    “诸位,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京城里的那位‘搂钱王爷’已经从京城出发,不日便要到江南了。”现在起身说话的乃是李万林,浙商中数一数二丝绸商人,“各位也晓得,这位王爷除了自己家大业大之外,身后还站着晋商的势力。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位王爷年纪小小便以‘招商局’将京城、盛京那些王爷的钱拢在了一起,连皇上都愿意往里投银子,各位便晓得获利有多大了。当年晋商才多少银子,大家也心里有数,如今晋商又有多少银子,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况且这位王爷手上还握有皇家远洋贸易局,各位,大家都做过海上生意。跟这位王爷的海上贸易相比,咱们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李兄未免太长他人志气了。”开口的正是浙商中的“船王”——张闿琦。

    “张老弟,若是你见过远洋贸易局的船队,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李万林冷笑了一声。李万林比外人更晓得浙商的致命弱点,瞧不起别人。如果别人比你弱小的话,你瞧不起也便罢了;但是远洋贸易局有多庞大,不是亲眼见过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李兄,既然你说远洋贸易局如此厉害,为何我等不曾见过他们的船队?”张闿琦毕竟是做海上贸易的,他也有船队行走在华夏沿海,如果贸易局真的厉害,他能不晓得?

    李万林见这张闿琦不知好歹,便也不再隐晦什么,“五年前,我们都是给洋人做生意,为何最近没有了?因为如今洋人生意不好做了,招商局为何每年都在大肆收购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你以为单凭蒙古、朝鲜等地就能消耗掉?那些东西都是直接被远洋贸易局的船队送到西洋去了。如今欧罗巴洲的人谁不知道远洋贸易局的名号?他们一次的生意就赶得上李兄一年的生意了。”

    张闿琦面色一红,其实他也听说过有人将生意做到西洋去了,但是没想到却是那位“搂钱王爷”的手笔。

    将场面尴尬,身为浙商领军人物的胡荣自然出来缓解气氛。“诸位也别太担心了,毕竟人家是过江龙,可咱们还是地头蛇不是?这自古‘强龙难压地头蛇’,那恭王爷就算再怎么强大,来到咱江南的地盘,还是要卖我们浙商一个面子。否则,那恭王爷也不会在苏州一安定下来就再风尘仆仆朝咱们杭州而来不是?既然和珅大人将请帖都发到诸位手上了,大家也就给王爷一个面子。不管恭王爷要干什么,总之我们去看看就是。”

    “哈哈,他总算是滚了!”永琪这几天的心情都不错,这几年来他一直被永璇压得死死的,如今永璇一走,这北京城还不是自己的天下?如今自己武有福尔康,文有福尔泰,再加上那萧剑、蒙丹,以后这皇位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永琪没有料到的是,虽然永璇走了,但是永瑢忽然地强势崛起让他始料不及。这是后话,咱们自然不提。如今满京城里最关注的是,乾隆皇帝为自己新纳的香妃修建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宝月楼。看来,这香妃宠冠六宫的日子不远了。

    延禧宫的令妃则是将自己身边的瓷器全部砸了一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