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不忆江南?(下)

目录:[综琼瑶]乾隆王朝一锅炖| 作者:Aaron|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对于在苏州暂住永璇来说,解决完浙商之后,自己日子就变得有些无聊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和珅将江南招商局打理得井井有条,乔东亮也在苏州府做得非常好,无论是“苏州改革”,还是配合江南招商局兴建“江南大学堂”都做得非常出色。就算是远在福建永瑹也将南洋海军弄得有声有色。

    虽然现在南洋海军还是不能跟皇家北洋海军相比较,但是用来震慑东南亚一带已经是足够。但是永璇希望是,这支南洋海军作战能力能扩展到印度及澳大利亚一带。不过要完成这一切,蒸汽机就是必须了。

    铁器工场已经有了蒸汽机原型机,因此正式量产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不过永璇期待是这种蒸汽机不仅仅是用在纺织行业,而是要用在远洋运输上。

    如果有了趁手蒸汽机,那么海军第二代军舰,“汉级”战舰便可以实施起来。在乾隆手边,还保留着永璇设计第二代军舰,这些军舰更接近后世军舰。不过对于乾隆来说,他无法理解有两点:为何钢铁能浮在水上?这么大军舰靠什么来驱动?

    于是这一切只能等待,等待时间去回答这个问题。

    “王爷,外面有一群洋商递了帖子,说是要拜访王爷。”秦高手里拿着一张拜帖,恭敬地站在书房外。

    如果是寻常商人,早就在门房那被打发了。但是这次来却是兰芳共和王屾一行,门房收了银子只好将拜帖递进来。亏得是秦高接到这个帖子,若是旁人接了,也只怕王屾要吃闭门羹了。

    这秦高本就是乾隆安排人,书房里事情永璇也没有瞒着秦高。故而秦高也晓得永璇现在头痛是如何跟兰芳共和人接上头,如今人家找上门来了,秦高自然乐得将消息递到永璇跟前。

    永璇也晓得秦高是妥当人,值得秦高亲自递拜帖人想来也不简单。于是永璇顺手接过拜帖,扫了一眼,淡淡地说:“请他们去西厢房喝茶,我随后便到。”

    秦高自然是领了命而去,而一旁看书下棋金镛却笑道:“想必是王爷恭候多时人已经到了?”

    “确。”永璇也笑道,“他们不来,本王忧心;他们来了,本王还是忧心。”

    “王爷可是忧心皇上心思?”金镛身为永璇心腹与第一谋士,自然清楚永璇很多事情。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那是自然。”永璇叹了口气。

    身为后世之人,永璇自然晓得清廷对兰芳共和态度,四个字总结便是“恨之入骨”。这种恨到了什么程度呢?后世兰芳共和被灭之际,兰芳共和向清廷求助,却被清廷拒绝。直到兰芳共和被灭,清廷都是不闻不问。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兰芳共和只承认明朝为其宗主缘故。

    “如今皇上既然只是给了王爷旨意,想必就是认为王爷会跟朝臣们意见不同。”金镛字斟句酌道,“朝廷上下,对那孤悬海外兰芳共和怕是极不喜欢。那兰芳共和占着好地方,却认前明为主,这让我朝面子何在?况且我朝又有海军,又在南洋有矿,若是皇上将此事朝议,少不得有人请旨剿灭兰芳。”

    永璇知道金镛在心底对前明还是有一丝怀恋,故而爱屋及乌地对兰芳也颇有好感。永璇道:“先生说得极是。只是先生也忘记了,那些个孤悬海外藩属之所以承认前明,不承认本朝无非是不想在上贡称臣罢了。自从本朝拥有海军以来,南洋诸不是纷纷进京,要求重新入藩属么?那兰芳亦是如此。当年自称只认前明,无非是要博取南洋诸同情。现在又悄然回,只怕是他们在南洋也不好过。”

    “王爷意思是说,如今南洋局势不大好?”金镛对军事并不熟悉,尤其是海外形势完全处于刚扫盲阶段。

    永璇点点头,“这是英王乔治三世最后统治时期了,不得不说,他算得上是一个优秀英王了。有点类似咱们历史上汉武帝,他好战,将英威发展到一个新巅峰。可惜,他疯了。现在英统治有些不稳定,西班牙蠢蠢欲动,所以兰芳共和有些担心。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兰芳共和是来拜码头。”

    “那王爷打算如何处理呢?”

    “先生应该知道我跟皇阿玛谈那次关于‘藩属管理’事情吧?”

    “自然。”金镛负责撰写了永璇大部分折子,自然晓得这是事,“日后我朝藩属分为内藩与外藩。吐蕃、西域、蒙古诸部、琉球、星洲、马六甲、倭为内藩,一律由朝廷派遣大小官员,最高官阶位同总督巡抚;安南、占城、朝鲜、婆罗洲、吕宋等为外藩,其最高掌管需向本称臣,位阶高总督半级,赐郡王爵。”

    永璇点点头,其实这一套管理机制是参考了后世英联邦管理事务。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内藩自然还是领土范围所在,只不过在经济等政策上给予倾斜优惠;外藩则是自治领,给予一定自主权。不过按照永璇构思,目前外藩都要划归成内藩,这外藩名额是留给日后澳大利亚、印度等地。

    “那王爷将兰芳共和定位成?”

    “先外藩,再内藩。”永璇冷笑了一声,“这兰芳共和还这当本朝是什么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么?若不是念在同宗同祖份上,我还懒得管他们呢。”

    金镛默然,他自然也晓得兰芳这几年做了些什么事情。其实本来两互相独立也就算了,偏偏那兰芳非要掺和到内来。暗中资助白莲教什么,搞得内乌烟瘴气。只怕是百姓也对这个“反清复明”排头兵有些不满了。

    永璇没有再多说什么,离了书房朝西厢而去。

    那王屾等人已在西厢等了一会,众人对这大观园也是惊鸿一瞥,惊叹不已。

    “哼,不知道费了多少民脂民膏!”王五对永璇一直没好印象,故而出言道。

    “他哪需要搜刮民脂民膏?”王屾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怨愤,便笑着安慰道,“这天底下最富裕人中,这年少有为八王爷只怕是前三了。”

    “这等商人还不是将民脂民膏据为己有?”王五毕竟是儒学出身,对商人没什么好感。此话一出,随行商人都变了脸色。

    王屾也有些不喜,但不想在外面训斥儿子,只是道:“钱放在那不会生钱,惟有流通起来才能生出更多钱。”

    “好一句‘惟有流通起来才能生出更多钱’!”永璇笑着走了进来,“王大将军一席话道出了整个商人最大秘密。”

    王屾脸一抽,起身道:“化外之民王屾见过清恭王爷。”

    “不必多礼!”永璇伸手虚托了一下,“王大将军说什么也是兰芳护大将军,无须如此多礼节。”

    王屾自知瞒不过永璇,只得尴尬一笑,然后将一份礼单递到永璇手上。

    永璇看也没看,便放在桌上,“大将军漂洋过海而来,莫非只是为了送礼?”

    王屾一愣,然后笑道:“不知王爷什么意思?”

    永璇心中冷哼,暗道,你就死鸭子嘴硬吧!但是面上却笑道:“本王只是听说最近东南边海浪渐大,大将军乃是海上人家出身,您说那出海小船该如何是好?”

    “若是小船,只能进港避风,只是,”王屾别有用意地瞧了永璇一眼,“只是听说这船不小,寻常海浪还掀不翻。”

    “是吗?”永璇冷笑了一声,“若是这船如此牢靠,那船老大没事还来拜什么码头?”

    王屾一愣,王五则勃然大怒,“狗鞑子!我爹是看得起你才来。”

    “大人说话,小孩子给我闭嘴!”永璇冷冷地看了王五一眼。说来这王五跟自己年纪差不多,但是不知道为何说话处事都不经过脑子。

    “你!”王五一怒之下就要动手。

    但是永璇飞快地掏出手枪,指住了王五头。笑道:“俗话说,功夫再好也怕手枪。想必王五公子应该知道这手枪厉害吧?”

    永璇这一动手,王府侍卫也快速地将这西厢围住了。

    王屾忙笑道:“王爷,误会!——麟儿,还不退下?”

    王麟愤愤地退到一边,永璇也收起了手枪,冷冷地说:“王大将军,今天你是求到我门上来,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如此遮遮掩掩也显不出你们诚意来。”

    王屾正色道:“想必王爷也知道,如今西洋人在东南亚再起风波,鄙君希望能与贵携手抗衡,日后瓜分东南亚,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永璇笑道:“那你们诚意呢?”

    王屾掏出一份信,“鄙愿与贵结为兄弟之邦;日后东南亚,贵得七,鄙得三。”

    “这就是你们诚意?”永璇没有接过那份信,“贵要谈可以,两个条件不得变。第一,兰芳共和向本称臣;二,日后东南亚利益归本所有,本朝保证贵现有利益不变。”

    王屾脸色一变,怒道:“王爷不要欺人太甚!”

    “大将军也不要将本王当三岁孩子哄!”永璇冷笑道,“如今英与西班牙已经陈兵东南亚,法也在中南半岛附近虎视眈眈。如果不是三牵扯到一起,你会想到本?王大将军,贵陆军还算有点看头,但是那海军嘛?贵那几条舢板居然还像跟本交换东南亚三成利益?”

    王屾听到这话,脸色一红,“王爷所说确实不假,但是我们也不会轻易投降。若要我亡怕也要点本事才行!”

    “贵亡与否与本王有何瓜葛?”永璇笑道,“若是贵称臣话,本王念在香火之情上,也许会驰援一番。”

    “王爷当真如此要挟?”

    “不是要挟!”永璇淡淡地说,“这只是个解决方案,不如将军回去想想。我们时间充裕得很,但是贵嘛……本王不介意贵生死存亡如何,大不了日后本王再从西洋人手上拿回来就是。”

    “好,告辞!”王屾愤愤起身,余下众人随着他一同离开。

    “王爷不担心他们去而不返?”金镛从一侧暗门闪了出来。

    “不担心。”永璇道,“那王屾是惯常隐忍之人,若是这口气他忍不下去,那么兰芳也活该灭。我对兰芳灭不灭倒是不担心,大不了日后再去打回来罢了。若是他肯屈服,我自然有办法慢慢架空他,这兰芳自然有一天会成为本行省。”

    “大将军?”随从有一人忽然道,“我们该如何跟元首交代?”

    “无妨。”王屾郁闷地摆摆手,“称臣便称臣,且熬过这一关再说。”

    “父亲!”王麟不甘心地道,“我们怎么能向那鞑子称臣?”

    “权宜之计罢了。”王屾苦笑道,“若不是这般,如何能让清廷倾全力驰援?我实在不忍见我尸横遍野啊。“

    众人默然。

    “就这样吧,我今晚便跟元首写信解释。过几日,我们便再去王府一趟吧。”

    王麟愤愤地听着,心中浮现出一个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