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回【上】

目录:花间一梦| 作者:禾晏山|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八回【上】

    且说婉玉正要开口却见采纤寻了过来,因对紫萱道:“我先去,等中午吃了饭再找你说话儿去。”一面说一面随采纤至吴夫人房中。只见吴夫人正靠在雕百子献寿的戗金红木罗汉床上,府里管事的媳妇并老妈妈们早已到了,有些头脸的站在屋内,其余均立在门口两侧垂手而立,听从训示。吴夫人将家中大小事务均细细过问了一遍,又命把账簿拿来详查,至午时方才把人散了,对婉玉叮嘱一番,末了又道:“你嫂子有了身子不便操劳,你多担待些,府里上下严加管束,还有外头的庄子、铺子、林子,都要他们管事的过来,亲自敲打敲打,在这当口万万不能出什么把柄让人拿捏了去。”婉玉点头应了。

    吴夫人长叹一声,歪在引枕上,脸色蜡黄,神色恹恹的。婉玉知母亲熬了一夜,又担惊受怕费神劳心的忙了一早,这会子神乏体弱,已显出不胜之色,忙道:“母亲快躺一躺,我让厨房做些滋补的东西来,家里的事有我担着,旁的事也不用母亲操心。”

    吴夫人又叹一声,让婉玉扶着躺在罗汉床上,忽想起什么一把拉住婉玉手腕道:“达哥儿那头也该收拾行李上京……”

    婉玉拍拍吴夫人的手道:“我知道,母亲放心罢。”说着亲自抱来丝被盖在吴夫人身上,轻手轻脚的退了出来。至外间,对文杏道:“屋里熏上女儿香宁神,把竹帘子也挂了,待会子太太身上还不好就去请大夫。”又对旁边小丫头灵儿道:“太太熬了一宿,只怕没什么胃口,你到厨房要他们做碗龙井竹荪来。”

    灵儿道:“方才厨房打发人来,说有一品官燕鸡丝汤,另还有稀珍黑米粥。”

    婉玉蹙了眉道:“燕窝鸡丝汤是晚上做的宵夜,剩下的都给达哥儿端去,他爱吃这个;稀珍黑米粥盛一碗给太太端来罢。龙井竹荪要他们细细的炖,加两截人参进去,把火候熬足了。”灵儿应一声去了。婉玉吩咐完毕自带了丫鬟回绮英阁,暂且不提。

    却说杨晟之见过婉玉之后便与其父告辞回家,一路上将事情来龙去脉与杨峥说了一回,杨峥眉头紧锁,拿着旱烟抽了两口,望天啧了啧嘴,扭头斜眼看着杨晟之道:“你说此事如何?”

    杨晟之心中早已想好了一番说辞,字斟句酌道:“有道是‘易求锦上添花,难得雪中送炭’,梅家这一遭出事,咱们定要竭力相助才是。先前因大哥哥的事,咱们与梅家失和,此番正是补救之机。况四木家本就同进同退,若梅家失势,咱们在金陵也失了靠山……”

    杨晟之未说完杨峥便一摆手道:“这是自然的,不用你说我也知晓,但不知要怎么帮莫非要咱们掏银子将亏空的银子补上不成?”

    杨晟之右眉一挑,道:“这倒不必,若咱们一下拿出这些银子反倒招眼引来妒恨了。依我说,不如扯个为国尽忠的名号,咱们牵头出十万两,让金陵城里的大户们认捐。”

    杨峥嗤笑一声道:“你当那么容易?城里那几户能乖乖的交了银子出来?”

    杨晟之含笑道:“把事情捅大了直达天听就不怕了。趁着京城里几位大人还未走,把这桩事风风火火操持起来,让钦差大人们一本参到皇上跟前,城里那几位跟皇家沾亲带故的,或挂着皇商名头的,到时候不捐也要咬着牙捐了。”

    杨峥浑身一震,向杨晟之看来,杨晟之道:“这桩事如果办妥了,不但保住梅家,圆了两家的情分,更是为君分忧,解了圣上的燃眉之急,此中的好处父亲也是明白的。况我刚入翰林院,此事于我出仕来说亦是莫大的好处。这一箭四雕的事,花些银子也值了。”

    杨峥愣了半晌,忽失笑道:“你小子倒是好算计,连我这做老子的都要不如你了。”

    杨晟之笑道:“虎父无犬子,我不过是沾了父亲的光。”父子二人一面说话一面骑着马慢慢回家去了。

    待过了一日,杨家抬出“公忠体国”的名号,先捐了十万两银子。杨晟之向翰林院递了告假的帖子,身先士卒四处游说大户认捐。梅海泉闻听此事,将杨峥并杨晟之二人请到府中一叙,待送走这父子二人,梅海泉立即乘轿去了钦差大人赵明谦处。赵明谦当即写了奏折,命八百里快骑连夜送往京城。皇上阅之,登时龙心大悦,连连赞金陵商贾忠国孝君,民风至善纯仁,待见奏章上写发起认捐之人正是两榜进士,入选庶吉士者杨晟之,心中愈发欢喜,特发圣旨嘉奖募捐者,又特特指出待事已毕,命杨晟之进京面圣,叙君臣之情。

    此圣旨一出,整个金陵城都随之震了一震,金陵几家大户心思各异,或恨杨家多事的,或妒恨杨家占了先抢了好处的,或嫉妒杨晟之得沐天颜的,或肉疼银子的,但因此事被圣上得知,家家口中高呼万岁,纷纷捐了银子。此外认捐的也不乏大大小小的富户乡绅,有的是真心实意忧国忧民的,有的为巴结官府,有的为花银子买名声的,种种不一而足。这一番算下来,拢共竟收了五十一万七千五百两。

    此事足忙了一个月方才完毕,这一日梅书远用罢晚饭出了二门,到书房寻梅海泉。书房门外立着的小厮见梅书远来了忙进去禀报,不多时出来道:“大爷请进,老爷这会子雅兴浓,正练字呢。”

    梅书远进屋一看,只见梅海泉站在书案后,手里握一支白玉杆紫毫笔在纸上刷刷点点,一边写一边道:“远儿来了?过来瞧瞧这几个字。”

    梅书远凑前看去,见梅海泉正临摹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暗道:“《快雪时晴帖》不过几个字‘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未果为结,力不次……莫非甄士游贪污一案仍有变故?”口中道:“父亲这几个字极严整,瞧着已是上佳之作了,前儿还有同僚向我讨父亲的墨宝,想题个亭子的匾额……”说着看了看梅海泉的神色,半晌方道:“听说甄士游的案子已经了了,不知结果为何,儿子特来讨父亲示下。”

    梅海泉闻言顿了顿,抬头道:“这五十万两白银装了车往京城一送,甄士游的案子也不再深问,为首几人判了秋后决,家产抄没,男丁发配充军,女眷纳为官婢;其余的一律贬官发配,至此算是了结了罢。”

    梅书远打了个寒噤,想到若此事落在梅家头上,自此之后父母亲远隔天涯,妻子儿女兄弟姊妹为奴为婢,不由心有戚戚焉,开口道:“那父亲晋升之事……”

    梅海泉淡淡道:“皇上仍未发话……想来晋升无望,但朝中有大员力保,巡抚一位还是坐得稳妥的。”

    梅书远心中松了口气,暗暗思索道:“父亲这些年兢兢业业,唯愿回京就任再荣升一步,如今却落了空,难怪心中郁结了。”又搜肠刮肚的想些话头引父亲开怀,奈何他忠厚老实,想了好一阵方才想到一个,说:“今儿个大夫给张氏请平安脉,说她身子结实,底子壮,生养不是难事。又因这些时日嗜吃酸,梦见一只仙鹤入怀,有经验的老嬷嬷们都说这一胎十有八九是男孩儿了。”

    梅海泉听了果然欢喜,展颜道:“甚好,想来是个男孩儿。当初你妹妹怀着珍哥儿的时候,梦见只又肥又壮的小黑猪,当日便有老妈妈说是个多福多财的男孩,后果然应验了。”想了想又道:“若是女孩儿也无妨,像你妹妹那样的,也招人疼爱……前几天我听你母亲说你妹妹跟吴家的亲事不成了,吴其芳虽有些品格,可瞧着太风流了,你妹妹原就在这种人身上吃过亏,我不过看着吴家门风正派,吴其芳也有几分才华才应的,也罢。我曾让你详细打探几家公子后生的人品,可有眉目了?”

    梅书远忙道:“早就详详细细的探听过了,可都有不足之处……前些日子张氏跟我提了一桩,说妹妹有了中意的人。父亲正有事烦恼,我便压下来未提。”

    梅海泉面露惊异之色,嘴角挂了笑说:“哦?是哪一家的公子?”

    梅书远小心翼翼道:“是杨家的三公子杨晟之。”

    梅海泉一怔,拧了眉道:“是他?”背着手踱到窗户旁,道:“我明白你妹妹的意思,她有这打算一半还是为了珍哥儿。”

    梅书远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又道:“妹妹的性子父亲也是知道的,一旦拿定了主意就绝不会朝更暮改的。故张氏与我说完,我便暗地里观察了杨晟之一段时日,他跟杨昊之截然不同,有风度雅量,为人慷慨圆融,做事也极有分寸,最最难得的是锦绣堆儿里出来的公子竟无一丝娇贵骄横之气,奔走周边各县富户之间,吃穿住用上一概上不挑剔,吃闭门羹也不着恼,风吹日晒从不叫累,竟是极有韧性肯下苦功的。”

    梅海泉叹一声道:“杨晟之是个可造之材,颖敏好学,有权略,器量深沉。他原是杨家不起眼的庶子,即便日后中了两榜进士,我也未曾多过意,但此番认捐的事一出,才让人刮目相看了。我还曾想过,若他不是出身杨家,哪怕门第低些,我也愿招他为婿。杨府那一大家子忒闹心了,从上到下乌烟瘴气,不倒不正,前一次险些丢了性命,若再害我女儿一次可怎么得了!”

    梅书远蹙了眉道:“但妹妹已择定了,张氏说上回她去找妹妹闲话,话里话外问她的意思,似乎已经不改了,她自己说了,这人若是上门来提亲,她便央告爹娘应下,这辈子若要嫁,便只嫁给他,除非他另聘了别家的姑娘,她才死心。”

    梅海泉又是一怔,想了一回,摆了摆手道:“杨晟之如今已进京面圣去了,他这一遭出尽风头,得了皇上的青眼。此趟进京不知多少朝中官员意欲结交攀亲,不一定就想着你妹妹呢。待他真定了性子,上门提亲来再说罢。”梅书远听罢也不再提,与梅海泉又闲话了几句,方才退了出来。

    却说杨家因认捐之事露了脸面,不几日朝廷下旨,特令嘉奖,又命日后宫中采买胭脂水粉等内务拨给杨家一份,杨峥大喜过望,想到有此等圣眷均是杨晟之谋划而来,忙命打点了两大箱子的绫罗绸缎,另有五千两银子,命人送到京城给杨晟之做日常之用。杨晟之面圣之后自进翰林院读书,不在话下。

    这一日婉玉正在屋里教珍哥儿背诗,却见四个丫鬟搀着紫萱走了进来,婉玉连忙上前道:“你就在屋里好好歇着,我得了闲儿就去看你,若是摔着碰着可不是闹着玩的。”

    紫萱笑道:“我今儿个可得了一宗大消息,坐不住了,方才叫丫鬟请你去,偏你说要教珍哥儿背书,我等不得就过来了。”

    婉玉抓了把松子糖给珍哥儿,命采纤带他出去玩,又拉紫萱坐在美人榻上,问道:“你是个急惊风,我大哥哥倒是个慢郎中,真不知你俩人平日里是怎么商量说话儿的,什么大消息?说来我听听。”

    紫萱压低了声音道:“方才我姐姐打发人来送东西,那丫鬟跟我说,妍玉又出事了。她有了身子不方便,杨昊之可是个守得住的?偷着跟杨家太太身边的大丫鬟春芹鬼混,竟让妍玉给发觉了。妍玉那个脾气你也知道,气势汹汹去捉奸,结果不知怎的就跌了一跤,闹肚子疼,大夫来的时候就已见红小月了。”

    婉玉吃了一惊,说:“小月了?那,那柳家怎么说?”

    紫萱道:“孙氏自然是不依了,上门哭闹了一番。杨昊之在长辈面前给妍玉赔了不是,就是那个叫春芹的丫头,孙氏要拉出去卖了,杨家说好歹服侍了一场,就给打发出去了,听说嫁了个小户人家。”

    婉玉冷笑道:“杨昊之是什么货色,孙氏这回才知后悔了罢。”

    紫萱叹道:“那便不知了,只是可怜妍玉……她性子骄纵些,心到底不坏。”

    婉玉一时间说不清心里是何滋味,与紫萱有一句没一句的说了一回,两人方才散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过渡……那个总是需要有过渡章节承上启下哈

    说点题外话,我是很感动滴,看见有很多读者依然愿意等待,特别感谢绿茶、加加、mei和一系列熟悉的马甲(太多了,记不住了),也谢谢X.

    我更新确实慢,比如这一章,我整个周六日就耗在这章上头了,因为这种过渡,没有剧情冲突的章节特别不好写,写起来也没啥激情,所以进展很慢,我写着也脑袋疼。

    这文肯定不会坑的,但更新速度确实不能跟别的文相提并论,请大家多多包涵。

    感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