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写字

目录:红楼同人之老书生| 作者:迟意音| 类别:网游动漫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作者有话要说:</br>终于更完鸟~~~呼!

    从八点多回来开始回评赶稿,虽然构思是早就想好了的,但是写出来的时候就变了调,总是表达不出我想说的意思……还是笔力不够啊~~可惜的是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赶在12点之前写完……不过发在零点之后的话,这样10号算不算双更呢双更呢双更呢~~O(∩_∩)O~咱也是双更过的人了o(╯□╰)o

    话说今晚的大餐吃得很happy,自助烤肉吃到不能吃了为止……都是肉食,到现在还没消化呢~~唉,我去吃片吗丁啉吧……

    PS:今天看评论数的时候发现被删了11条,不知道管理员删评是以什么标准~~o(>_<)o ~~

    PPS:顺便试一下“作者有话说”在开头时是个什么样子……<hr size=1 />  贾敉夫妇走后,家里又沉寂了一段时间。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贾敖的媳妇早产,八个半月时生了个女儿。贾儒只听说母女平安就安心了,笑着说:“女儿好,孙子有瑞儿哥俩就够了,我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好容易有了一个孙女,香香糯糯的小丫头,想想就招人疼。呵呵,让瑞哥儿他娘好好养养,不必担心别的事。”又自个儿埋头翻了好久的经书,选了“珺”这个字为小孙女的名字,小名珺儿。

    贾瑞哥俩虽然急着看妹妹,但是哥俩都到了下场的时候了,都不得不安下心来复习考试——贾瑞考乡试,贾琅考童生试。长安城中又渐渐多了许多各县过来的外地人,考前拜访各路神仙的事情也渐渐多起来。

    贾儒也接了一打帖子,跟这些推不掉的朋友介绍来的子侄们敷衍一番,帮他们探讨一下写作思路,分析一下历年名次高的进士、举人的答题卷子什么的,时间便嗖嗖嗖地过去了。

    贾瑞科考,家里又像十六年前贾敖下场一样忙碌起来。高氏为了儿子,特意在月子一过就回来了,不过小珺儿还太小,早产儿的身子又弱,便放在保定没跟回来,让一家子都很失望。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贾瑞自小学武,虽然算不上什么武林高手,但是他的身体可比贾敖当年入场时强得多了,就这样还是被累瘦了一大圈,只看着精神还好;倒是女婿冯劲楠出场时的样子吓了大家一跳——平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小书生竟然被折磨成了一副灰头土脸、直翻白眼的样子,一走到马车边上就真的倒下了,把大家都吓了一大跳,以为他怎么了呢。

    太医来诊了半日,说是“公子在里面睡眠不足,这是睡着了”,这才让大家放下了心。好在他是出了贡院门才倒的,否则从里面晕了冯家得更加担心。

    两人都中了举人,且名次都不错,贾瑞还比冯劲楠高着几名。两家欢天喜地地庆祝了几天,各人都成了别人恭喜的对象。贾儒是头一个被人抓着道贺的——他的女婿和长孙现在都出息了。不过没几日,贾家就关门闭户,不是走得近的亲朋好友一律委婉谢绝,理由也是现成的:“需要关门清净好让哥儿预备明年的会试”。

    听说贾敖那边也是拜贺的人不绝,不过贾儒很乐意自己这个还有几分书生气的儿子能够多些人际交流。

    而贾琅考府试时不知道是吃坏了肚子还是紧张造成的,最后一天闹了一天的肚子,脚步虚软地考中最后一名廪生,乐呵了一个多月……贾儒很怀疑是不是考官看着贾家的面子上给他撩上去的。

    廖氏跟他商量找妇科大夫给小米儿偷偷看看调养调养身子,贾儒虽然不太赞同女儿这么年轻就生孩子,但是为了让女儿在冯家地位稳固,只要能好好调理身子,他还是同意的。心里装着这件事,跟永安都尉靳钺下棋之时就有些魂不守舍,以至于第一次在没留意的情况下输给了他。

    “嘿……贾六叔,您真的下这?”他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贾儒,却根本不给他回话的时间,直接笑道,“那区区在下可就不客气了!”说着,他狠狠地落下一枚黑子,然后哗啦啦地捡起了十几颗白子,盘面上的劣势显然已经不能挽回了。贾儒眼角一抽,很淡定地推盘认输了。

    “贾六叔,您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啊?若需帮忙的,您尽管说话哈~~”靳钺简直是用这一盘出尽了一直以来从未赢过的恶气,也不吝啬说几句场面话……虽然说得没有一点诚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贾儒眉头微皱,轻轻地冲他翻了一个白眼,勉着嘴没好气道:“没!事!”

    “嘿嘿,既然您老说没事,那么咱们的赌~注还~请~兑~现~”靳钺抻着长调唱起了昆剧。贾儒眼睛一眯,不悦地想,果然是太大意了,偶尔让这小子一回,竟然敢跑到太岁头上扬土玩,真是一次都不能让他赢才对……

    “……什么赌注?!”

    “……您老是贵人多忘事。嘿嘿,每次都是您指定我做一件事,风水终于轮到我一回!我也不求您别的……就是我妹夫开的那间博古斋,卖古董的,想请您给写几个字来着,您一开始不是给拒了吗?他又求到我这,就请您这次抬笔给挥一次毫吧!”

    贾儒不情愿地点头,让小厮们摆好了纸笔。其实各家虽然都有商铺,却是挂在管事或家人头上的居多,这博古斋也是如此。不过靳钺的妹夫之前一直未放弃科考,只是天赋所限,他一直未能成功,直到最近才悻悻地放弃了,便琢磨着打理起家里的产业来。

    靳妹夫也是书生脾气,既然做了,就想做好点——请名士写几个字不算什么,但是能请到贾代儒这样的当代大儒挥毫,的确是一块很吸引人的招牌了。只是贾儒一直不愿用贾代儒原来的本能写条幅,他自己擅长的字体又不适合写大了,所以一直避免在外面给人写字。现在无法,也只能一试了。

    抬笔,蘸墨,放松手臂,意念控制着他的身体一挥而就。

    果然这条幅写得跟他自己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虽然字并不丑,甚至可以说是力透纸背、潇洒飘逸,可是他还是感觉很不好。不过……

    他突然想到,倒是可以用这种字体帮自己一个大忙了……

    “……贤侄,我的印鉴不在,倒有些不方便。不如……让‘山子野’兄给他写这幅字如何?”他抬起头来,无比和蔼地对靳钺道。

    靳钺想了想,意味深长地微笑点头同意,道:“……那还真是谢谢贾六叔了,替鄙妹夫介绍来这样有名的一位隐士……话说‘山子野’先生当年自撰写了三本启蒙图书和《格物初览》以后颇为沉寂,只偶尔撰写一两篇文章传世,实在是太可惜了!不知他老先生何时才有新著问世呢?”

    贾儒捋捋胡子,一本正经道:“不忙不忙,慢工出细活嘛。”然后合起扇子撇了撇嘴道:“还不是你这臭小子当初叫开的……好好的‘山野主人’楞被你叫成‘山子野’,到后来竟然没人记得我原来的号了。”

    靳钺笑道:“难道六叔不觉得这个号更清雅有趣吗?主人、散人、居士之类的名号已经让人叫烂了,倒不如这个‘山子野’新奇。”

    贾儒无奈笑道:“你说的也有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当山子野的,所以第一次听到别人谈论这个名号的时候还很兴奋地想要认识一下这位原著中未暴露过本名的被贾政评为“胸中有大丘壑”的名人。只是经过别人解释后才知道说的是自己,还是靳钺这厮给他起的,他真是满头黑线。

    后来他倒也在长安及周边范围查访过,并未找到那个真李逵,不知道那人是不是听说这个号有人占了便改叫了别的。

    这天后,他便开始用继承于贾代儒的本能书法,来书写“山子野”所写的文章,以此区分于“贾代儒”这个身份。而他用代儒的习惯写出的字体,由于时间相差太远,唯一见过的只有贾敬、贾政几人了,只是他们这二十年来看到的都是贾儒自己写的字,早忘了当年太爷的字与现今的有什么不同,所以竟没有人认出,倒让贾儒在之后跟王夫人之间的博弈小胜了一筹。

    这天贾敉给家里送初夏的新鲜水果,顺便报喜说贾敉有喜了。来的婆子先道了喜,得了赏,请了安,跟廖氏聊起来。跟贾敉陪嫁过去的一位嬷嬷趁机在后院跟廖氏身边的人汇报起家里的事来。

    等来人都走了,廖氏把闲杂人等都支了出去,只听那传话的婆子悄悄道:“李妈妈跟奴婢说了半日:说姑奶奶这次又让瞒着老太太的,但是既然老太太问了,她们不敢让老太太担心,只得说了……一开始时咱们姑奶奶是一肚子苦无处诉,不过那大房的也不好过。不过现在咱们姑奶奶是双身子了,冯家供佛爷似的供着,她大嫂子也被禁了足,所以最近心情好得不得了!”

    “怎么,冯老大家的没做什么伤了敉儿的事吧?”

    那婆子赶忙道:“没有没有,跟姑奶奶不相干——两个月前他们家的大哥儿出花儿,她只知道抓权,请大夫什么的也不及时,说话还冷嘲热讽的。冯家大爷那阵正忙着衙门的事,经常几日不着家,后来知道了冯大奶奶的作为非常不满,大闹了一场。但是他们大哥儿的病已经耽误了,现在只剩下捯气儿的份了,也就这几天了吧……”

    “真的?阿弥陀佛,真是作孽啊,他们家大哥儿都八、九岁大了吧!”廖氏惊讶道。

    “就是呢!可惜了的一个好好的小少爷就要夭折了,那冯大奶奶还装模作样地说‘预备下棺椁冲冲也好呀’,把她婆婆和丈夫都给得罪了,正让她在佛堂里面念佛呢!这件事咱们奶奶也不好太过关心了,毕竟是大房的事,倒显得咱们故意去笼络人心或是幸灾乐祸似的。只能稍微表示一下。就这样,大奶奶还老指桑骂槐地说姑奶奶只知道拍马屁顺着婆婆说话呢!还挑拨亲家太太给姑爷房里放小的……亏得冯家平日跟咱们家关系好,又她们太太也知道她那大儿媳妇的本性,这才好些。要我说呀,有她那么一个人对比着,咱们奶奶就是天上的仙女了,那亲家太太哪能不知道好歹呢!不过,他们家下人们也有些不懂事的,这话说得就很不好听了……”

    “下人们尽可等敉儿的孩子生下,再跟他们算账。只是冯姑爷……”

    “老太太放心,姑爷不是耽于女色的人,跟姑奶奶两个人正好得一个人似的,刚听说有喜那几天都没搬出去呢,天天围着咱们姑奶奶转。还是姑奶奶怕他耽误了前程,亲手把他撵出去的。他如今住在国子监里,明年会试、殿试连着得忙到五六月份去呢,到那时咱们姑奶奶的月子都该做完了,又可以伺候姑爷了,就是亲家太太也无话可说的!”廖氏满意地点点头。见廖氏无话,那婆子才悄悄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