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令妃与皇后结怨日久弥深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慧贤薨后至孝贤崩前那段时间二人争宠所致。彼时那拉氏虽只是贵妃,但圣望尚可,又有家族在背后撑腰。与魏氏这个受孝贤皇后抬举却不甚得皇帝喜欢且出身低微孤立无援屈屈的贵人,地位自不可同日而喻。可相较于在后宫其他受宠却个个人精儿似的妃嫔,那拉氏的脾气急躁生性高傲,反而是最易受到撩拨利用的。魏氏为了争得皇帝瞩目,但凡有机会出现皇帝面前,没少利用那拉氏的脾气引起皇帝的怜香惜玉之心。那拉氏性子虽然刚硬却不是蠢人,对魏氏的意图也是洞若观火,只她为人高傲,总认为身正不怕影斜,自不屑拿着这等小事去皇帝面前辩驳。但她也不是能任魏氏拿捏的软柿子,自然少不了还击,偏她运势不佳,居然屡屡让那魏氏反咬一口。对此孝贤皇后自是乐见其成,久而久之,从前觉得那拉氏直爽可爱的皇帝对那拉氏逐渐演变成了骄横跋扈。因此,及至孝贤皇后崩殂前后,那拉氏已渐渐不为皇帝所喜,而与多相对比的却是令妃逐渐得宠。又因令妃极善于捉住机会表现自己的小意温柔,尤其懂得拿捏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因此得宠日深,品级也一步三跳的很快位居妃位。此消彼长的,那拉氏纵是在太后的支持下登上皇后宝座,明里暗里却还是吃了令妃不少亏。
倒是令妃,一方面是不甘屈居于手下败将之下、逐渐滋生出了野心,另一方面也是自知以色事人则色以色事人则色衰宠驰,她与皇后是死对头,现在当宠皇后自是奈何她不得,但若有朝一日失去了皇帝的宠爱,便也只能任着皇后搓圆搓扁了。除非……除非……
令妃从来都不是甘于坐以待毙的人。
只是皇后的身份摆在那里,又太后为她撑腰,皇帝再是不喜皇后,可大面上该给尊重却从来不会少,纵然偶吃小亏,却不致伤筋动骨。况且凭那令妃的出身,能仗着皇帝宠爱走到这步已是不易。便是日后造化了得,能诞下小阿哥得了恩典抬旗,可家中没有个出类拨萃的人出仕,朝堂上少了说话的人又有谁会记得她们母子是谁——当初她父亲能当上内务领管,还是孝贤皇后抬举她时求皇帝赏下来的恩典,可惜她父亲不争气,一任不到就过了世——所以她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搭上那个一表三千里、以前只听说过却从来没见过福家。好在那福伦彼时不过一小小的庶吉士,虽然庶吉士号称“储相”,前程十分看好,却少了可供之晋身的助力,两人各取所需自是一拍即合。
那福伦也不负令妃所望,趁着福夫人进宫请安的时候,教福夫人给令妃讲了她日后的奋斗榜样:宋真宗皇后、即民间演义传奇里面“狸猫换太子”里面的刘皇后的故事。
令妃原就是聪明人,自是一点就透茅塞顿开。此后行事作风无不效仿孝贤皇后,处处彰显大度宽容——特别是在皇帝面前的时候——又伺机在皇帝耳边吹了枕头风,让福尔泰成了五阿借的伴读,引着五阿哥日渐亲近她与福家。
这宫中原就不乏那种见风使舵之辈,见那令妃得宠又与五阿哥交好,自是纷纷向她卖好,很快宫中便盛传起令妃亲善宽和,颇有孝贤皇后遗风之类的话来。传来传去,免不了就有只言片语“不慎”传入皇帝耳中。令妃却依然不骄不躁,甚至在皇帝提起的时候表现出十足的谦虚恭谨,道:“先皇后品德高尚,奴婢不过是跟在娘娘身边久了,蒙娘娘不弃指点一二……却已是令奴婢终身受用不尽了。”又隐晦的提起这种传言会有损皇后尊严,令她不胜惶恐。
皇帝对令妃的安守本份自然大加赞赏,可没过多久,就发现皇后屡次寻衅发作令妃,虽然令妃一再否认并为皇后开脱,但英明圣哲的皇帝还是很快从延禧宫的奴才们那语焉不详的话中推测出皇后是为了宫中的传言在刻意为难作贱令妃,由此愈发觉得皇后睚眦善妒不能容人,小意温柔深明大义的令妃可贵。因此对令妃的宠爱日深,遇事便不自主先偏向令妃三分,以致于皇后在与令妃的交锋中往往铩羽而归。时长日久,自有人发现端倪。于是投诚亲近令妃者日众,便是皇后仗着太后支持,虽不至于要避其锋芒,但与令妃斗起来却也只能拿着令妃的疏漏作文章。而皇后也确实拿过一些令妃的把柄短处,可惜于争宠一道上她到底不如令妃精通,皇帝又素爱偏宠偏信,往往不单没有起到打击令妃的作用,反而让那令妃钻了空子,贼喊捉贼的倒打一耙,让皇帝对她的不满日甚。
也因为昔日的无往不利,令妃对于将此事栽到皇后身上恰是信心满满,根本没想到会有失败的可能,毕竟那孝贤一事,明面上的得益者就是皇后,皇帝心中未必没有疑窦。虽说皇帝可能对她也有同样持疑,但只要她安排得当,弄上几个佐证,凭皇帝对她的宠爱与对皇后素来的恶感,会倾向哪边不言而喻。只是令妃绞尽心思,却独独忘了一样——
查这事儿的人不是有皇帝压在头上、有着千般顾忌的皇后,而是太后。太后是什么人?那是大清的国母,皇帝“有言必遵”(起码明面儿上是)的老娘,是自雍正九年孝敬皇后崩后便摄后宫事,在雍正爷宫中笑到最后的女人。不同的身份地位能行使的权利自然也不一样,太后那上尊荣的地位本就不是皇后能望以项背的。所以皇后不能用或者说用了会引起皇帝反感干涉的手段,比如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先斩后奏等等,对太后来说都不是问题。
而令妃从前敢那样算计皇后,不外乎是因为清楚皇后心直性急不得皇帝看重,又仗着自己得宠,在皇帝面前上起眼药来那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但这事要搁到太后身上,令妃是既不能也不敢往太后身上泼这种脏水。顶多也退而求其次,绕着弯儿暗示太后偏坦维护皇后,只要能挑起皇帝一丝半毫的猜忌,便将那疑心往皇后那边引去几分也是好的。可她算计得再好,太后只一招釜底抽薪先给封了延禧宫,让她形如禁足,便彻底将她困住——见不到皇帝,她就是有好苏秦张仪的口才也使不出来阿。自然的,所有她擅长的比如说暗自神伤阿、扮所害者阿之类的把戏都无处可使。
可就在令妃刚刚意识到自己所犯的致命错误,正要另谋良策的时候,太后出手了。
初得知唐嬷嬷提了几个延禧宫的粗使宫人问话时,令妃虽然疑惑,却也不甚在意的。若是拘的人是她身边得用的,虽然不一定替她办过阴私之事,她也兴许还会担心一二,但那些个连侍候人都排不上的贱奴能知道些什么?可慢慢的,她就体出味儿来了。
那些奴才是低贱没错,但他们人数庞大多有连结,日常里为保性命,多有认干亲结对食的习惯,在这宫里纵横连贯盘根错结的,消息最是灵通不过。令妃用人固是谨慎,行事也堪称滴水不漏,却也防不住底下的人认几个干儿子找个相好的呀,这献媚亲呢或耳鬓磨厮之际,难保就在不经意间透了一两句要紧的话。
当然,这其实也怪不得令妃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毕竟那些人的身份实在太低,说句微若浮尘也不为过。不要说令妃,就是她身边那些有些体面的奴才,随手都可以捏死几个。可恰恰便是这群连性命也难自主的奴才,因为身如蝼蚁,却反最惜命不过,也不像那些要紧位置上的奴才平常多得令妃恩赏,自然也谈不上对令妃有多少赤胆忠心了。
虽然,在审讯刚开始时,那些原见拿人的是太后身边的人便先胆怯三分的奴才们,或是真的不知内情,或是曾听过几句要紧却含义不明的话,却都深蕴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的宫中生存法则,又见来问话的人好声好气也未刑恂,便都有志一同的来个一问三不知。
可唐嬷嬷作为太后跟前除桂嬷嬷外第一得用的人,自不是吃素的,又岂会任这些奴才糊弄?只一招杀鸡警猴——每日只提三五个人问话,凡有推说不知情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当着其他人的面活活杖毙,并道:“像这种不能为主子分忧的奴才留来何用?”——虽然其中并不乏真不知情死得冤枉的,但像这种卑贱的粗使奴才就算是打死了,在唐嬷嬷眼里也就跟碾死一只蚂蚁差不多,只要能震慑住这群只想着“法不责众”、“置身事外”奴才,她连眉毛都不会抬一下。
事实证明,唐嬷嬷的这招杀鸡警猴的效果好的惊人。
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奴才虽然卑贱,却绝没有一个想这样白白死去的,令妃娘娘再好也好不过自己的小命。何况,像他们这种地位低得不能再低的奴才,还真没有领略过令妃的什么恩德。慈宁宫的这些作法其实代表的就是太后的态度,他们哪里还敢心存侥幸?当有了第一个抗不住死亡压力的人时,下面的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很快的,除了那些真听过一星半点风声的奴才的招供外,那些不知情人为了保住小命,聪明一点的联系近来宫中动向,说上几句似是而非的供述。那些笨一点的猜不透个中玄机,便干脆将从前知道的某些事情给招了出来。更有甚者,其中还有一些事情完全只是杜撰。
唐嬷嬷人老成精,虽然觉得最先出首的人的出现快得有些出乎意料,后面的供词也是错漏百出,但她身为太后心腹,虽比不上桂嬷嬷受信重,又安能猜不到太后的意思?自不愿再多惹事端,便也不再追查下去,只将收集到的证词整理完毕呈了上去。
果然,太后并未对这份明显有很多地方牛头不对马嘴的的供词多置一言,只独指着某处记录着某个延禧宫杂役太监证词的地方道:“这事让吴书来自己去查,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他这个乾清宫总管也不用当了。”
唐嬷嬷恭声退下。她是太后跟前的老人,对太后用意自是心领神会,不由对太后的老辣心折不已——
太后所指那处供词,不过是延禧宫哪个宫女跟哪个宫的太监结了对食,哪个在令妃面前有些体面的太监认了哪个干亲,虽然中宫对这种事三令五申严令禁止,却是屡禁不止,不过是欺上不瞒下罢了。这在宫中原属寻常,不过是那个杂役太监无可供之词为保命不得已拉出来凑数过关的而已。只不过比别宫相比,这延禧宫对外认干亲结对食的的比率确实高了许多,几乎是遍布所有宫室,其中除了慈宁宫与坤宁宫,甚至还有令妃跟前某个颇得脸面的太监与干清宫、养心殿的奴才认了干亲的。也亏得那杂役太监的记性好,居然记得这许多关系。
慈宁宫的事自然有桂嬷嬷打发,坤宁宫的亦无需慈宁宫的人去理会,太后让吴书来彻查的,自然是干清宫养心殿的人事。
有道是过犹不及。那供词里虽揭了不少令妃的阴私恶事,只是许多都是道听途说,难免含糊其辞真假难辩。便是捅到皇帝那里去,充其量也不过证明令妃为了争宠行了无德之举,非她在皇帝面前所表现的那么柔弱知礼,却并非无可恕之罪,若是皇帝偏心,大概也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若太后执意惩罚,皇帝自也不会违逆,可心中却难免膈应。如此,倒不如只捉住认干亲一事,虽不致定她个心怀不轨的罪名,却也逃脱不了里外勾结意图窥探索圣踪的嫌疑。
那吴书来虽非未见到供词,但听得唐嬷嬷转述,略一思索,便宜也猜到太后用意,心中不由叫了声好。他久侍皇帝宿性谨慎,做事向是面面俱到,又不爱参与后宫是非,虽平素对那令妃频频在他眼皮子底下搞的小动作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她的拉拢招揽却只有婉拒。那令妃恃宠生骄,因此对他不满日甚,他现在虽是不怕,但以后如何却是难说。这次谣言一事又险些连累到他身上,若不是他平常当差用心,只怕这干清宫总管的位置就易主了。他正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有这种名正言顺能出口气又能卖坤宁宫一个好的机会,自不会放过。硬是使出十二般的手段,撬开了养心殿里那个私交延禧宫的奴才的嘴,坐实了延禧宫的那个太监借着干亲的名义跟他探听消息,并让他散布十四阿哥过继的消息一事。而后又挖出了一些令妃收买及利用养心殿的人在皇帝面前为其敲边鼓争宠的事迹。既便是吴书来早知令妃不安份的吴书来,也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深悔自己没推掉这趟混水。
窥探圣驾,那可是死罪。何况令妃所做的还不止这些。
可事已至此,吴书来是不敢也不愿意自专的。因此,纵是他能预料到皇帝的怒火,也只能硬着头皮将审讯得来的结果呈上去。
皇帝思及过往,特别孝贤祭辰之日的事,不出吴书来所料,暴怒中一脚将他踹翻,吴书来就势滚了个轱辘,又连忙匍匐上前。略带哭音道:“万岁爷,您心里不舒坦,踢奴才两脚下出出气就是,千万保重龙体阿。”
皇帝或是不愿意承认英明神武的自己居然“差点”,就注意,是“差点”,被一个女人牵着鼻子走,或是已将所有的怒气发泄在方才的那一脚中,居然并未再发作。吴书来偷偷看了一眼立于御案旁喜怒难辩的皇帝,心中发寒,愈加不敢妄动——皇帝现下越是克制,以后发作起来越是厉害,由此看来,不管谣言一事结果如何,令妃失宠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身体却不由自主的绷紧起来,连鼻尖也微微冒出汗来。
不过须弥时间,吴书来却觉得仿佛过了许久,听到皇帝似是平静无波的吩咐:“此事朕已交由太后处置,吴书来,把这些口供送到慈宁宫去。”
“着。”吴书来心下一松,只觉混身发软,情知自己算是躲过一劫,听皇帝又道:“至于你,待此事完结后,自行去慎刑司领二十板子。”
吴书来知道这已是皇帝从轻发落,自不敢有异言,只是心中却越发恼恨起延禧宫来。
慈宁宫那边,对吴书来这份供词却是可有可无的。早在知会吴书来之时,便将令妃身边连同那跟养心殿的人暗通曲款在内的太监拿下数人。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那令妃再会收买人心,怎奈这些太监原是最会斟情酌势趋利避害看人下菜的,见令妃失势在即,本就各有打算。那唐嬷嬷又手段老道,一面将拿下之人分开看押审讯,一面又重刑威吓。凭着前面那些粗使杂役宫的供词,审讯起来有的放矢,又准他们互相揭发戴罪立功,果然令他们相互猜疑,生怕别人为了保命把自己给卖了,渐渐便争先恐后的互相牵扯起来,然后拨出萝卜带出泥,又牵涉出许多新的人事,如此循复,除了诸如令妃从前收买养心殿的太监宫女替她拦下她人送去的吃食或这等小事外,还真让唐嬷嬷问到了有关于诋侮孝贤皇后的话的蛛丝马迹。
事情说来倒也简单。不过是某个从前在延禧宫颇有地位的老太监,因曾贪杯误事不再受令妃信任,又不甘心就这样被逐渐排挤出延禧宫的权力中心。那日正好又喝个半醉,又受了几个从前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苏哈小太监揶揄挤兑,结果酒壮贼胆,居然鬼迷心窍想趁着令妃外殿会客机会,到令妃寝宫内拿上一件能证明他可出入令妃寝宫的物品,在那些苏哈小太监面前造成他仍受令妃重用的假象。
可一路提心吊避开其他宫人,又被冷风一吹,到了令妃寝宫时他的酒已经醒了一大半,便心生退意,偏偏那时令妃会完客回来,他一时胆怯,便躲了起来,结果毫无意外的听到令妃那番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当场吓出了一身冷汗,仅存的几分醉也跑得无影无踪。
事后他趁人不备寻机跑了回去,打定主意任凭那些哈苏小太监如何讥讽嘲笑他,只咬死的不说话。可最终还是抵不住美酒相诱,到底漏了一些醉话。不久后宫中便流传起那些孝贤皇后的谣言,他方明白自己成了别人算计中的一颗棋子,也知道别人既然千方百计把他拖下水,自不会轻易放过他。只是他也知道招认之时,便是他命尽之时。因在慈宁宫顺藤摸瓜查到他头上时,他也只能心存一丝侥幸的来个抵死不认。
可俗话说,三木之下无勇夫。
当他一样一样尝试过慈宁宫的刑讯手段、知道了何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滋味后,便放弃的负隅顽抗,一五一十的把自己那日的见闻招了出来,只求能够速死而已。
于是乎,在铁证如山面前,不管令妃如何哭诉冤枉、如何巧舌如簧辩说自己是受人陷害,又如何泣血苦求面圣亲辩,太后皆一概不予理会。直接把皇帝请到慈宁宫后,母子俩关门密谈了一翻,也不知是如何商定的,出来后便含糊的给令妃定了个可大可小的“悖行失德、不敬皇后”的罪名,又说看在“诞下十四阿哥”的份上,品级只由原来的妃降为贵人,夺去封号“令”,称魏贵人。并责其在延禧宫禁足思过,当然,居住的地方由原来的主殿变成了偏殿,原来几个居与延禧宫偏室的常在答应,也皆移了出来另置宫室。
又于是乎,降为贵人的魏氏被夺去了抚育皇嗣的资格,在皇帝与皇后商议过后(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正式下旨将放在“忠厚恪谨”的愉妃那里的十四阿哥由原来的暂养变成了正式的抚养,七格格交婉嫔陈氏抚养、九格格交颖嫔巴林氏抚养。
事情至此,在整个后宫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实,就算是察觉了出什么,可在眼前这种风声鹤唳易受波及的状态下,大家都是很有默契的一同明哲保身,化身成为聋子哑子瞎子,就怕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算是告一段落。
只有令妃,哦,现在该称为魏贵人了一听就晕了过去。七格格九格格那里也就罢,陈氏与巴林氏皆无所出,必能善待她们。可她的十四阿哥怎么么办?她可没忘记十四阿哥在愉妃那里无缘无故生的那些病。如今把十四阿哥交给愉妃那贱/人,岂不正如羊入虎口?她如今失宠禁足,若再失去十四阿哥这个护命符,岂非从此真的要再无出头之日了?她在这宫中苦苦挣脱扎了十几年方才走到今日,怎能甘心落到这一招错满盘输的结局?
悠悠转醒的令妃看来身边唯二个尚可称为忠心的宫女,微睐起了那双似乎罩着一层水雾的杏眸,不知想些什么。腊梅冬雪看着脸色阴沉得似乎要滴出水的的令妃,匆匆对视一下,又连忙移开目光,都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章
说起来,令妃与皇后结怨日久弥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但说到底还是慧贤薨后至孝贤崩前那段时间二人争宠所致。彼时那拉氏虽只是贵妃,但圣望尚可,又有家族在背后撑腰。与魏氏这个受孝贤皇后抬举却不甚得皇帝喜欢且出身低微孤立无援屈屈的贵人,地位自不可同日而喻。可相较于在后宫其他受宠却个个人精儿似的妃嫔,那拉氏的脾气急躁生性高傲,反而是最易受到撩拨利用的。魏氏为了争得皇帝瞩目,但凡有机会出现皇帝面前,没少利用那拉氏的脾气引起皇帝的怜香惜玉之心。那拉氏性子虽然刚硬却不是蠢人,对魏氏的意图也是洞若观火,只她为人高傲,总认为身正不怕影斜,自不屑拿着这等小事去皇帝面前辩驳。但她也不是能任魏氏拿捏的软柿子,自然少不了还击,偏她运势不佳,居然屡屡让那魏氏反咬一口。对此孝贤皇后自是乐见其成,久而久之,从前觉得那拉氏直爽可爱的皇帝对那拉氏逐渐演变成了骄横跋扈。因此,及至孝贤皇后崩殂前后,那拉氏已渐渐不为皇帝所喜,而与多相对比的却是令妃逐渐得宠。又因令妃极善于捉住机会表现自己的小意温柔,尤其懂得拿捏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因此得宠日深,品级也一步三跳的很快位居妃位。此消彼长的,那拉氏纵是在太后的支持下登上皇后宝座,明里暗里却还是吃了令妃不少亏。
倒是令妃,一方面是不甘屈居于手下败将之下、逐渐滋生出了野心,另一方面也是自知以色事人则色以色事人则色衰宠驰,她与皇后是死对头,现在当宠皇后自是奈何她不得,但若有朝一日失去了皇帝的宠爱,便也只能任着皇后搓圆搓扁了。除非……除非……
令妃从来都不是甘于坐以待毙的人。
只是皇后的身份摆在那里,又太后为她撑腰,皇帝再是不喜皇后,可大面上该给尊重却从来不会少,纵然偶吃小亏,却不致伤筋动骨。况且凭那令妃的出身,能仗着皇帝宠爱走到这步已是不易。便是日后造化了得,能诞下小阿哥得了恩典抬旗,可家中没有个出类拨萃的人出仕,朝堂上少了说话的人又有谁会记得她们母子是谁——当初她父亲能当上内务领管,还是孝贤皇后抬举她时求皇帝赏下来的恩典,可惜她父亲不争气,一任不到就过了世——所以她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搭上那个一表三千里、以前只听说过却从来没见过福家。好在那福伦彼时不过一小小的庶吉士,虽然庶吉士号称“储相”,前程十分看好,却少了可供之晋身的助力,两人各取所需自是一拍即合。
那福伦也不负令妃所望,趁着福夫人进宫请安的时候,教福夫人给令妃讲了她日后的奋斗榜样:宋真宗皇后、即民间演义传奇里面“狸猫换太子”里面的刘皇后的故事。
令妃原就是聪明人,自是一点就透茅塞顿开。此后行事作风无不效仿孝贤皇后,处处彰显大度宽容——特别是在皇帝面前的时候——又伺机在皇帝耳边吹了枕头风,让福尔泰成了五阿借的伴读,引着五阿哥日渐亲近她与福家。
这宫中原就不乏那种见风使舵之辈,见那令妃得宠又与五阿哥交好,自是纷纷向她卖好,很快宫中便盛传起令妃亲善宽和,颇有孝贤皇后遗风之类的话来。传来传去,免不了就有只言片语“不慎”传入皇帝耳中。令妃却依然不骄不躁,甚至在皇帝提起的时候表现出十足的谦虚恭谨,道:“先皇后品德高尚,奴婢不过是跟在娘娘身边久了,蒙娘娘不弃指点一二……却已是令奴婢终身受用不尽了。”又隐晦的提起这种传言会有损皇后尊严,令她不胜惶恐。
皇帝对令妃的安守本份自然大加赞赏,可没过多久,就发现皇后屡次寻衅发作令妃,虽然令妃一再否认并为皇后开脱,但英明圣哲的皇帝还是很快从延禧宫的奴才们那语焉不详的话中推测出皇后是为了宫中的传言在刻意为难作贱令妃,由此愈发觉得皇后睚眦善妒不能容人,小意温柔深明大义的令妃可贵。因此对令妃的宠爱日深,遇事便不自主先偏向令妃三分,以致于皇后在与令妃的交锋中往往铩羽而归。时长日久,自有人发现端倪。于是投诚亲近令妃者日众,便是皇后仗着太后支持,虽不至于要避其锋芒,但与令妃斗起来却也只能拿着令妃的疏漏作文章。而皇后也确实拿过一些令妃的把柄短处,可惜于争宠一道上她到底不如令妃精通,皇帝又素爱偏宠偏信,往往不单没有起到打击令妃的作用,反而让那令妃钻了空子,贼喊捉贼的倒打一耙,让皇帝对她的不满日甚。
也因为昔日的无往不利,令妃对于将此事栽到皇后身上恰是信心满满,根本没想到会有失败的可能,毕竟那孝贤一事,明面上的得益者就是皇后,皇帝心中未必没有疑窦。虽说皇帝可能对她也有同样持疑,但只要她安排得当,弄上几个佐证,凭皇帝对她的宠爱与对皇后素来的恶感,会倾向哪边不言而喻。只是令妃绞尽心思,却独独忘了一样——
查这事儿的人不是有皇帝压在头上、有着千般顾忌的皇后,而是太后。太后是什么人?那是大清的国母,皇帝“有言必遵”(起码明面儿上是)的老娘,是自雍正九年孝敬皇后崩后便摄后宫事,在雍正爷宫中笑到最后的女人。不同的身份地位能行使的权利自然也不一样,太后那上尊荣的地位本就不是皇后能望以项背的。所以皇后不能用或者说用了会引起皇帝反感干涉的手段,比如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先斩后奏等等,对太后来说都不是问题。
而令妃从前敢那样算计皇后,不外乎是因为清楚皇后心直性急不得皇帝看重,又仗着自己得宠,在皇帝面前上起眼药来那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但这事要搁到太后身上,令妃是既不能也不敢往太后身上泼这种脏水。顶多也退而求其次,绕着弯儿暗示太后偏坦维护皇后,只要能挑起皇帝一丝半毫的猜忌,便将那疑心往皇后那边引去几分也是好的。可她算计得再好,太后只一招釜底抽薪先给封了延禧宫,让她形如禁足,便彻底将她困住——见不到皇帝,她就是有好苏秦张仪的口才也使不出来阿。自然的,所有她擅长的比如说暗自神伤阿、扮所害者阿之类的把戏都无处可使。
可就在令妃刚刚意识到自己所犯的致命错误,正要另谋良策的时候,太后出手了。
初得知唐嬷嬷提了几个延禧宫的粗使宫人问话时,令妃虽然疑惑,却也不甚在意的。若是拘的人是她身边得用的,虽然不一定替她办过阴私之事,她也兴许还会担心一二,但那些个连侍候人都排不上的贱奴能知道些什么?可慢慢的,她就体出味儿来了。
那些奴才是低贱没错,但他们人数庞大多有连结,日常里为保性命,多有认干亲结对食的习惯,在这宫里纵横连贯盘根错结的,消息最是灵通不过。令妃用人固是谨慎,行事也堪称滴水不漏,却也防不住底下的人认几个干儿子找个相好的呀,这献媚亲呢或耳鬓磨厮之际,难保就在不经意间透了一两句要紧的话。
当然,这其实也怪不得令妃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毕竟那些人的身份实在太低,说句微若浮尘也不为过。不要说令妃,就是她身边那些有些体面的奴才,随手都可以捏死几个。可恰恰便是这群连性命也难自主的奴才,因为身如蝼蚁,却反最惜命不过,也不像那些要紧位置上的奴才平常多得令妃恩赏,自然也谈不上对令妃有多少赤胆忠心了。
虽然,在审讯刚开始时,那些原见拿人的是太后身边的人便先胆怯三分的奴才们,或是真的不知内情,或是曾听过几句要紧却含义不明的话,却都深蕴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的宫中生存法则,又见来问话的人好声好气也未刑恂,便都有志一同的来个一问三不知。
可唐嬷嬷作为太后跟前除桂嬷嬷外第一得用的人,自不是吃素的,又岂会任这些奴才糊弄?只一招杀鸡警猴——每日只提三五个人问话,凡有推说不知情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当着其他人的面活活杖毙,并道:“像这种不能为主子分忧的奴才留来何用?”——虽然其中并不乏真不知情死得冤枉的,但像这种卑贱的粗使奴才就算是打死了,在唐嬷嬷眼里也就跟碾死一只蚂蚁差不多,只要能震慑住这群只想着“法不责众”、“置身事外”奴才,她连眉毛都不会抬一下。
事实证明,唐嬷嬷的这招杀鸡警猴的效果好的惊人。
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奴才虽然卑贱,却绝没有一个想这样白白死去的,令妃娘娘再好也好不过自己的小命。何况,像他们这种地位低得不能再低的奴才,还真没有领略过令妃的什么恩德。慈宁宫的这些作法其实代表的就是太后的态度,他们哪里还敢心存侥幸?当有了第一个抗不住死亡压力的人时,下面的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很快的,除了那些真听过一星半点风声的奴才的招供外,那些不知情人为了保住小命,聪明一点的联系近来宫中动向,说上几句似是而非的供述。那些笨一点的猜不透个中玄机,便干脆将从前知道的某些事情给招了出来。更有甚者,其中还有一些事情完全只是杜撰。
唐嬷嬷人老成精,虽然觉得最先出首的人的出现快得有些出乎意料,后面的供词也是错漏百出,但她身为太后心腹,虽比不上桂嬷嬷受信重,又安能猜不到太后的意思?自不愿再多惹事端,便也不再追查下去,只将收集到的证词整理完毕呈了上去。
果然,太后并未对这份明显有很多地方牛头不对马嘴的的供词多置一言,只独指着某处记录着某个延禧宫杂役太监证词的地方道:“这事让吴书来自己去查,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他这个乾清宫总管也不用当了。”
唐嬷嬷恭声退下。她是太后跟前的老人,对太后用意自是心领神会,不由对太后的老辣心折不已——
太后所指那处供词,不过是延禧宫哪个宫女跟哪个宫的太监结了对食,哪个在令妃面前有些体面的太监认了哪个干亲,虽然中宫对这种事三令五申严令禁止,却是屡禁不止,不过是欺上不瞒下罢了。这在宫中原属寻常,不过是那个杂役太监无可供之词为保命不得已拉出来凑数过关的而已。只不过比别宫相比,这延禧宫对外认干亲结对食的的比率确实高了许多,几乎是遍布所有宫室,其中除了慈宁宫与坤宁宫,甚至还有令妃跟前某个颇得脸面的太监与干清宫、养心殿的奴才认了干亲的。也亏得那杂役太监的记性好,居然记得这许多关系。
慈宁宫的事自然有桂嬷嬷打发,坤宁宫的亦无需慈宁宫的人去理会,太后让吴书来彻查的,自然是干清宫养心殿的人事。
有道是过犹不及。那供词里虽揭了不少令妃的阴私恶事,只是许多都是道听途说,难免含糊其辞真假难辩。便是捅到皇帝那里去,充其量也不过证明令妃为了争宠行了无德之举,非她在皇帝面前所表现的那么柔弱知礼,却并非无可恕之罪,若是皇帝偏心,大概也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若太后执意惩罚,皇帝自也不会违逆,可心中却难免膈应。如此,倒不如只捉住认干亲一事,虽不致定她个心怀不轨的罪名,却也逃脱不了里外勾结意图窥探索圣踪的嫌疑。
那吴书来虽非未见到供词,但听得唐嬷嬷转述,略一思索,便宜也猜到太后用意,心中不由叫了声好。他久侍皇帝宿性谨慎,做事向是面面俱到,又不爱参与后宫是非,虽平素对那令妃频频在他眼皮子底下搞的小动作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她的拉拢招揽却只有婉拒。那令妃恃宠生骄,因此对他不满日甚,他现在虽是不怕,但以后如何却是难说。这次谣言一事又险些连累到他身上,若不是他平常当差用心,只怕这干清宫总管的位置就易主了。他正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有这种名正言顺能出口气又能卖坤宁宫一个好的机会,自不会放过。硬是使出十二般的手段,撬开了养心殿里那个私交延禧宫的奴才的嘴,坐实了延禧宫的那个太监借着干亲的名义跟他探听消息,并让他散布十四阿哥过继的消息一事。而后又挖出了一些令妃收买及利用养心殿的人在皇帝面前为其敲边鼓争宠的事迹。既便是吴书来早知令妃不安份的吴书来,也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深悔自己没推掉这趟混水。
窥探圣驾,那可是死罪。何况令妃所做的还不止这些。
可事已至此,吴书来是不敢也不愿意自专的。因此,纵是他能预料到皇帝的怒火,也只能硬着头皮将审讯得来的结果呈上去。
皇帝思及过往,特别孝贤祭辰之日的事,不出吴书来所料,暴怒中一脚将他踹翻,吴书来就势滚了个轱辘,又连忙匍匐上前。略带哭音道:“万岁爷,您心里不舒坦,踢奴才两脚下出出气就是,千万保重龙体阿。”
皇帝或是不愿意承认英明神武的自己居然“差点”,就注意,是“差点”,被一个女人牵着鼻子走,或是已将所有的怒气发泄在方才的那一脚中,居然并未再发作。吴书来偷偷看了一眼立于御案旁喜怒难辩的皇帝,心中发寒,愈加不敢妄动——皇帝现下越是克制,以后发作起来越是厉害,由此看来,不管谣言一事结果如何,令妃失宠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身体却不由自主的绷紧起来,连鼻尖也微微冒出汗来。
不过须弥时间,吴书来却觉得仿佛过了许久,听到皇帝似是平静无波的吩咐:“此事朕已交由太后处置,吴书来,把这些口供送到慈宁宫去。”
“着。”吴书来心下一松,只觉混身发软,情知自己算是躲过一劫,听皇帝又道:“至于你,待此事完结后,自行去慎刑司领二十板子。”
吴书来知道这已是皇帝从轻发落,自不敢有异言,只是心中却越发恼恨起延禧宫来。
慈宁宫那边,对吴书来这份供词却是可有可无的。早在知会吴书来之时,便将令妃身边连同那跟养心殿的人暗通曲款在内的太监拿下数人。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那令妃再会收买人心,怎奈这些太监原是最会斟情酌势趋利避害看人下菜的,见令妃失势在即,本就各有打算。那唐嬷嬷又手段老道,一面将拿下之人分开看押审讯,一面又重刑威吓。凭着前面那些粗使杂役宫的供词,审讯起来有的放矢,又准他们互相揭发戴罪立功,果然令他们相互猜疑,生怕别人为了保命把自己给卖了,渐渐便争先恐后的互相牵扯起来,然后拨出萝卜带出泥,又牵涉出许多新的人事,如此循复,除了诸如令妃从前收买养心殿的太监宫女替她拦下她人送去的吃食或这等小事外,还真让唐嬷嬷问到了有关于诋侮孝贤皇后的话的蛛丝马迹。
事情说来倒也简单。不过是某个从前在延禧宫颇有地位的老太监,因曾贪杯误事不再受令妃信任,又不甘心就这样被逐渐排挤出延禧宫的权力中心。那日正好又喝个半醉,又受了几个从前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苏哈小太监揶揄挤兑,结果酒壮贼胆,居然鬼迷心窍想趁着令妃外殿会客机会,到令妃寝宫内拿上一件能证明他可出入令妃寝宫的物品,在那些苏哈小太监面前造成他仍受令妃重用的假象。
可一路提心吊避开其他宫人,又被冷风一吹,到了令妃寝宫时他的酒已经醒了一大半,便心生退意,偏偏那时令妃会完客回来,他一时胆怯,便躲了起来,结果毫无意外的听到令妃那番堪称大逆不道的话,当场吓出了一身冷汗,仅存的几分醉也跑得无影无踪。
事后他趁人不备寻机跑了回去,打定主意任凭那些哈苏小太监如何讥讽嘲笑他,只咬死的不说话。可最终还是抵不住美酒相诱,到底漏了一些醉话。不久后宫中便流传起那些孝贤皇后的谣言,他方明白自己成了别人算计中的一颗棋子,也知道别人既然千方百计把他拖下水,自不会轻易放过他。只是他也知道招认之时,便是他命尽之时。因在慈宁宫顺藤摸瓜查到他头上时,他也只能心存一丝侥幸的来个抵死不认。
可俗话说,三木之下无勇夫。
当他一样一样尝试过慈宁宫的刑讯手段、知道了何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滋味后,便放弃的负隅顽抗,一五一十的把自己那日的见闻招了出来,只求能够速死而已。
于是乎,在铁证如山面前,不管令妃如何哭诉冤枉、如何巧舌如簧辩说自己是受人陷害,又如何泣血苦求面圣亲辩,太后皆一概不予理会。直接把皇帝请到慈宁宫后,母子俩关门密谈了一翻,也不知是如何商定的,出来后便含糊的给令妃定了个可大可小的“悖行失德、不敬皇后”的罪名,又说看在“诞下十四阿哥”的份上,品级只由原来的妃降为贵人,夺去封号“令”,称魏贵人。并责其在延禧宫禁足思过,当然,居住的地方由原来的主殿变成了偏殿,原来几个居与延禧宫偏室的常在答应,也皆移了出来另置宫室。
又于是乎,降为贵人的魏氏被夺去了抚育皇嗣的资格,在皇帝与皇后商议过后(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正式下旨将放在“忠厚恪谨”的愉妃那里的十四阿哥由原来的暂养变成了正式的抚养,七格格交婉嫔陈氏抚养、九格格交颖嫔巴林氏抚养。
事情至此,在整个后宫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实,就算是察觉了出什么,可在眼前这种风声鹤唳易受波及的状态下,大家都是很有默契的一同明哲保身,化身成为聋子哑子瞎子,就怕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算是告一段落。
只有令妃,哦,现在该称为魏贵人了一听就晕了过去。七格格九格格那里也就罢,陈氏与巴林氏皆无所出,必能善待她们。可她的十四阿哥怎么么办?她可没忘记十四阿哥在愉妃那里无缘无故生的那些病。如今把十四阿哥交给愉妃那贱/人,岂不正如羊入虎口?她如今失宠禁足,若再失去十四阿哥这个护命符,岂非从此真的要再无出头之日了?她在这宫中苦苦挣脱扎了十几年方才走到今日,怎能甘心落到这一招错满盘输的结局?
悠悠转醒的令妃看来身边唯二个尚可称为忠心的宫女,微睐起了那双似乎罩着一层水雾的杏眸,不知想些什么。腊梅冬雪看着脸色阴沉得似乎要滴出水的的令妃,匆匆对视一下,又连忙移开目光,都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