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辛亥风雨 264必将崛起(下)

目录:理想年代| 作者:光景| 类别:历史军事

    李想目光迷离了刹那,他刚刚举起一杯未尽,远处军人有力的脚步声在走廊响起,宋缺的声音急急传来:“大帅,今天午后二时,南(革命军)北(清廷)代表在上海南京路市政厅举行第一次会议。南北议和已经开始,送消息的中统吕中秋在前厅等候,请大帅立即往见!”

    李想大吃一惊,在汉口这么一拖,错过这一件大事,那么历史的轨迹又将走向原来的老路!可是汉口的事情,同样是在改写历史,不可马虎…………如今,必须了解南北第一次谈判的进度,再决定是否需要立刻启程去申江!

    “走!”李想眉心紧皱,立即起身向前厅赶去。

    辛亥年,十月廿七日午后二时,南方革命军和北方清廷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大马路市政厅举行第一次会议。

    南方首席代表是伍廷芳,参赞是温宗尧、王宠惠、汪兆铭、钮永建;北方首席代表是唐绍仪,参赞是欧赓祥、许鼎霖、赵椿年、冯懿同。

    唐绍仪所以请许鼎霖参加,主要是由于他和张謇交谊深厚,他还是个后补道,风采言论很有名士气度,南方很多代表也很钦佩他。

    会议桌是一个西方式的长条案,伍、唐并位上座,双方参赞左右列,武昌军政府外交司长王正廷亦列席于伍、唐的对面,但均无发言权。

    双方坐定后,就互相查阅文件凭照,同时宣布开会。

    唐绍仪瞧一眼伍庭芳,抱拳一揖,呵呵笑道:“哎哟,秩老!――欧赓祥、许鼎霖、赵椿年、冯懿同,这位便是连花旗国外交大臣也赞不绝口的国朝大外交家伍庭芳!”

    这就是签订《中墨通商条约》的伍庭芳?北方代表们用心的打量着他,瘦骨伶仃,双颊清癯,一件灰土布长袍外头也没套褂子,很有点道骨仙风,但是看不出一点点洋味。许鼎霖只看了伍庭芳一眼,立即便感受到一种寒彻骨髓的冷意和无形的巨大压力。人的名,树的影。即使穿长袍,也不能小视啊。

    只是长条桌前,南北两位代表的装束实在有点讽刺。北方满廷代表总唐绍仪西装革履,南方革命党人代表总伍庭芳土布长袍。世界好像颠倒了一样的滑稽!

    “唐大臣,”伍庭芳和唐绍仪淡淡寒暄数语,在正式的会议前有点不愿如前天晚上表现的亲热,伍庭芳便开始说正事了。“今日来开议以前,有一事先提出解决。自双方约定二十九日起停战,所有鄂、晋、陕、鲁、皖、苏、奉等省一律实行,而日来迭接晋、陕、皖、鲁等处报告,知清军已入境攻战。似此违约,何能议和?故今所当先解者,须请贵代表电致袁内阁,饬令各处一律停战。得确实承诺回电后,始可开议。”

    伍庭芳端起茶杯喝上一口,又补充一句,道:“南方认为,和谈就是要和和气气地谈,不能打打谈谈,一边打一边谈,因为这样便不是真正的和谈。”

    伍庭芳说得虽然口气缓和,但这几句话儿无一不是在教训人,他不喜不怒,嘴角微微向上翘,似乎随时都在向对方表示自己的轻蔑。唐绍仪觉得他就是南方请出的一个摆设,话未免太多,比起惜阴堂的赵老头,更难打交道。北方另外四人见他这样儿,自尊心都像被刀子戳了一下,那天晚上培养的欢快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唐绍仪强按下心头的不快,格格一笑说道:“全天下都知道,是南军湖北李想先行开仗,他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宣言谁不知道?”

    “唐使!”伍庭芳彬彬有礼地一躬,也端起了官腔,“谁先开仗,虽费调查,惟有一办法:凡停战期间违约进占之地点,应饬清军先行退还,如娘子关、潼关等处,是最著者,此外地点,应悉退出,应符初意。”

    许鼎霖见唐绍仪的脸涨得通红,知道他要发作,忙笑道:“北军退出娘子关、潼关也可以,李想也该退出汉口……”

    “这事,你们可以去汉口和李想谈。”伍庭芳脸上毫无表情,冷冰冰地截断了许鼎霖的话。

    唐绍仪冷笑一声,说道:“他?他能代表南军吗?”

    伍庭芳淡淡一笑,说道:“汉口问题,我们做不了他的主,要谈汉口问题,就不要在这里谈。”

    袁世凯的议和,不过是他准备攫取全国最高权力的一种手段。他在派代表南下议和的同时,便派重兵向北方已宣布独立的山西、陕西两省发动猛攻,力图把北方完全置在他的控制之下。

    袁世凯命毅军统领、总兵赵倜率部攻占陕西门户潼关,革命军张钫、刘镇华部退华州。次日,北洋第3镇统制曹锟、协统卢永祥又率部攻占山西的门户娘子关。这自然激起革命党人极大的愤慨。

    伍庭芳也必须在会议上有所作为,不然革命党人的愤慨无所发泄,全部投向北伐,问题就大力。伍庭芳便压着性子继续说道:“战事为止,南方很难继续谈下去……各省均应一律休兵,不得再行进攻,俟复电承诺,再作正式之讨论。”

    到底老官场老外交的人物心智多,伍庭芳只轻描淡写一抹而过,唐绍仪便知他的心意,先放一句话儿,留作将来讨论。唐绍仪想着,咽了一口唾液,捺着性子道:“原是为了南北之间免受兵灾,杜绝洋人渔利,才有的南北和议,如今再这样拖拖拉拉,战祸可能不止。”

    话越说越拧,伍庭芳也觉事由己起,做得过分了些,遂笑道:“这么看来,战还要不要停?和还要不要议?”

    “要议!事关社稷民生,”唐绍仪看到伍庭芳开始松动,立即表示,“回过头立即把秩老的建议电达袁内阁,同时请秩老亦立即电告武昌李大帅,转告各省——查照。”

    伍庭芳微微一笑,道:“电告武昌、山、陕各处民军,严守信约。这是南军分内之事,只是李想桀傲不驯,未必会服从临时政府的号令。”

    唐绍仪一听问题又是卡在李想头上,站着怔了半晌,方叹道:“大势一定,他不愿停也得停……英国府正从本国和印度派遣一万五千远征军赴远东,租界的麻烦事情就够他头疼,他不会有这个心思再去北伐。我也要奉劝临时政府,不要让这个反帝风潮继续扩大……”

    伍庭芳斟酌半日,又觉颇有道理,又觉得颇有期待,心想:“也许李想可以建立弱国的外交奇迹,一个中国必将崛起的契机。”这个想法他自然不会说出来,他抱着茶杯浅尝一口,转过话题,道:“先是各省代表,曾在武昌预期集议,对于议和大臣最要条件,其目有四:一、清帝逊位。二、建立共和政体。三、允给清帝岁俸。四、汉旗实行平等。”

    唐绍宜不觉也哑然失笑,今天这个谈判全被李想这个名字打乱了。伍庭芳拿出的四个条件,其实和袁世凯订条件五条:一、确定共和政体;二、首先推倒清室者即举为临时大总统;三、优待清废帝;四、南北满汉各将士各享其应得之待遇,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任;五、同意组织临时议会,以恢复各地之秩序。区别不大,但是最关键一条,首先推倒清室者即举为临时大总统没有。

    唐绍仪老调长谈的说道:“如能举项城为总统,则共和不难!”

    同时谈到一段故事,唐绍仪越说越激动,话像开闸的水样一泻而出,“王精卫君曾在北京时曾电黄兴先生谈到促项城参加革命,黄先生复王精卫君电,告以倘项城果能参加革命,即可举项城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黄兴先生这封复电,王精卫君曾交给杨度,杨度乃转陈项城。项城也表示:“大统领我不能做,应由黄兴做。”因此可以证明项城内心倾向共和,不过身为清臣不能出口耳……”于是唐绍宜作结论,“在下认为,当前和议所讨论的,不是反对共和宗旨,而是先求如何达到和平。”

    这第一次的会谈就此结束,没有达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如世界所有谈判一样,正真的谈判永远不会在谈判桌上,摆在谈判桌上的永远都是这些不痛不痒的琐碎。而南北和议,正真的地点便是惜阴堂。

    第一次和谈之后,南方代表提出一个和谈的先决问题,就是北方代表必须首先承认民主共和制的国体问题,这是革命的目的,如果不在这个基础上谈,则无和谈的必要。

    唐绍仪把南方的“和谈先决条件”打电报到北京,向袁内阁请示,并提出唐自己的看法。唐的看法是革命军方面对这个先决条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如果拒绝便无法谈下去,不如绕圈子谈,就是把这个“国体”问题交给一个“临时国会”去做表决,如此和谈还可以谈得下去。有人说唐的意见根本就是袁的授意,因为袁的手法就是要假手于革命军来结束清朝的统治,同时为自己“取而代之”留下余地。

    南方代表伍廷芳不满意唐的答复,唐再三解释说:“这不过是形式问题和程序问题,这样做法是蜕变,对于达到革命目的,并无冲突。”南方代表认为绕了一个弯路也勉强可以同意,因此乃进一步和北方代表讨论如何召集“国民会议”以解决“国体问题”。双方协议由革命军所占领的十四省和清政府统治的八省,每省各派代表三人,参加国民会议。国民会议的地点南方代表提议在上海,北方代表则表示必须向袁总理请示后才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