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红楼前传 第四十一章 论道

目录:红楼异传之错梦| 作者:鹰过沧海|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水溶见黛玉拿着书,笑问:“玉儿看什么书呢?”

    黛玉将书递给他,却是《道德经》,水溶惊讶道:“怎么看这么深奥飘渺的东西,看得懂吗?”

    黛玉嘟起小嘴不满道:“怎么看不懂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水溶见黛玉气鼓鼓的样子,忙笑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你小小年纪看这么出世的书做什么。”

    黛玉笑道:“即使看了也不一定认同嘛。老子虽为大贤,有时却也不通的很,若要修身还可,若治国可真不如儒家了。难怪只西汉初用过黄老之学,最终仍是要变革。”

    水溶倒好奇了,没想到黛玉真能看出些什么来,便故意笑道:“玉儿好大口气,竟评起圣人来了。你倒说说。”

    黛玉笑道:“就拿老子的无为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若真正能做到倒也是好的。可人岂无情,无情何来众生,说什么无情即是有情的话终究太玄妙了,既有情就有私,既有私又如何能真那样平等看待众生。再者即使为上者真能无私了,可他又怎么保证在下者也能无私,在下者各个不同,圣人却不因势利导,我看最终他非得被人骂成庸碌昏君给推翻了不可,即使侥幸成为明主,也难以避免有许多事情明明能有好结果却走向不幸。不过若以此来修身倒真可能修个淡薄隐士。嗯,心若淡薄了,再学学儒家的入世之心倒是不错,也可少了些纷争。儒家的忠恕之道治民之方都是极好的,民为贵君为轻尤其好,只可惜人人都会说却极少能有做到的。呵呵,我知道爹爹肯定做到了,不然扬州百姓为什么那么敬仰爹爹。上位者若用世太甚也有可能适得其反,沽名钓誉倒还是好的,怕的是出了贪酷之辈,那倒对国家来说危害更大了。”

    水溶呵呵笑道:“玉儿说得倒也有理,不过儒家也是要求修身的,没你说得那么糟糕。”

    黛玉眨眨亮晶晶的眸子,笑吟吟道:“诸子哪家不要求修身的,只是儒家的修身终究看不破名,沽名钓誉倒还是好的,若为名作假反不好了,倒不如道家无牵无碍,最能脱却红尘名利,做到真正的无私,做人当如老庄,扶摇直上九万里,无所牵绊,逍遥尘世。”

    水溶听黛玉侃侃而谈,不禁揶揄道:“哦,好气魄,那玉儿看破没?”黛玉的言论固然十分天真且偏颇,却已经出乎水溶的意料了。

    黛玉小脸发红,嗔道:“溶哥哥太看得起我了,我不是儒生,不是隐士,只不过是个小女子罢了。”

    “呵呵,我看你这小女子却是不简单呢。”门口有人朗声笑道。

    水溶和黛玉都一惊,这可是内院,却是谁不告而入?二人抬头看去,水溶更加压了,快步上前施礼:“水溶参见皇上。”原来进来的竟是皇上水昊辰、林海、北静王水暝炎和三皇子水沐。皇上笑眯眯扶起他倒:“难得见你出来玩呢,莫非这次出去心野了。”水溶抿嘴一笑:“皇上可冤枉我了。”又转身见过北静王和林海。黛玉这才知道眼前相貌不凡,一身贵气的老先生竟是皇上,也忙乖巧行礼。见过众人后便站在父亲身旁,无一句多言。

    皇上看黛玉虽然不说话,神色里却并无慌乱局促之色,不禁捻髯点头,心道就是朕的公主见了朕也无这等从容,她小小年纪乍见天颜能如此镇定可真是难得。

    说话功夫墨涵已经得了信匆匆跑来,施完礼心里发懵,老爹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还带回这么尊大神。他是不好问的,有人却已经替他问了:“皇上怎么这个时间出宫来了。”

    这话也只有水溶这个皇帝侄子能问。皇上冷哼一声:“朕让老大在乾清宫跪着呢。反正看着他也心烦便出来溜达溜达。”

    水溶听了便知和边关之事有关,不敢再问。皇上看看黛玉又看看墨涵,叹道:“如海啊,我真是羡慕你,瞧瞧你这闺女儿子怎么养的,都这么聪明伶俐。尤其你家小玉儿小小年纪就能纵论古今了,长大了定然不凡。”

    林海笑道:“皇上打趣臣呢。她一个小丫头读了几本书便不知天高地厚地胡说,可当不得您夸奖。再说您这么说您的几个儿子可是要伤心的。”

    皇上面色微沉,讽刺道:“他们当然是聪明的,可是聪明忒过了。”

    三皇子冷漠的神情不禁一暗,垂下了眼帘。这当然逃不过林海的目光,他不禁一笑:“皇上这话可说差了,他们再聪明能比得过您去?”

    皇上眼眉一挑:“如海说话越来越好听了。”继而神色却黯淡下来,看了看三皇子叹道:“哎,也许朕真是错了,才让他们这几个孩子都不得不耍些聪明。”

    “儿子们不孝,还请皇父宽心。”水沐听了这话有些惶恐。

    皇上拉起水沐:“你这是做什么,朕又不是说你。哎,以前朕总是下不了决心,毕竟都是朕的孩子,朕也不忍心,何况--”他忽地顿住,眯起眼睛看着远处:“朕也有些私心。不过刚刚听玉儿的话,倒是给朕提了醒,是该决断了,任由他们下去没准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只是,哎!”皇上又叹了口气,眼底有难言的晦涩,似是伤心似是失落,似是冷漠。

    林海和北静王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尽管三人小时候也玩闹着效仿古人结拜,可说到底身份的差距不可回避,对于皇上对这些儿子的处理他们还是不说为好。林海心下有几分可惜和感叹:可怜了大皇子了,不过想想大皇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想来这八皇子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回头看看三皇子,看来皇上终于下决心不再猜忌他,肯为他扫清障碍了。

    尽管三皇子耳目颇多,可皇上刻意封锁消息,对于这几天的事他并不很了解,见林海有些感叹地看着自己,暗暗有些猜想,他心里跳了跳,面上极快地闪一丝窃喜。

    “玉儿今年几岁了?”皇上看着个人神色都有些凝重,便转了话题笑着问黛玉。

    黛玉忙道:“臣女今年六岁。”

    皇上笑呵呵道:“不用这么拘谨,你只叫我皇伯伯就是了。”

    黛玉目光瞟向林海,见父亲轻轻点了点头,便甜甜叫了声“皇伯伯”。喜得皇上笑容满面道:“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小玉儿刚才的话可是帮了皇伯伯大忙了,说说要个什么赏赐?”

    黛玉有些错愕,自己怎么就帮了他了,垂眸道:“玉儿刚才的话有些轻狂了,哪里能帮上皇伯伯的忙,是皇伯伯自己聪明想通了,玉儿不敢居功。”

    林海也道:“皇上,她小孩家家的,您可别纵了她。”

    皇上叹口气:“你叫朕一声二哥这么难吗。”林海眼光飘向别处,黛玉是小孩子偶尔没大没小还不防,自己怎能没分寸,本身就是御史,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算了,懒得和你说。玉儿,朕看着你就喜欢,不如将你封为郡主怎么样?”

    “皇上不可。”林海大惊,墨涵神色也焦急起来。

    “去去,朕问小玉儿呢。”皇上抬手做了个轰苍蝇动作,然后脸转向黛玉。

    黛玉笑道:“皇上说出的话本是金口玉言,玉儿不敢不尊,只是还是有些下情禀报。玉儿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父亲也无爵位,皇上破格敕封自是出于对黛玉的一片私心喜爱,只是于公来说,无功不受禄,您的敕封有可能寒了一众功臣良将的心。玉儿可不敢令皇上因私费公。皇上要真赏赐玉儿,玉儿倒是厚脸皮地想讨要个东西呢。”

    “哦,玉儿想要什么?”皇上听了黛玉的话龙颜大悦,神色越发和蔼了。林海墨涵甚至水溶等都松了口气,虽然皇上是玩话,可黛玉若生硬地拒绝或是没眼色的应下谢恩,那可就糟了,黛玉的分寸拿捏的正好。

    黛玉调皮一笑,大大的眼里盛满希冀之色,道:“那时听爹爹说皇上的藏书阁里有失传已久的《广陵散》,玉儿不胜心向往之,想求皇上借玉儿抄阅几天,不知皇伯伯可舍不舍得。”说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皇上。

    皇上哈哈大笑:“我当什么呢,直接赐给你就是,你们一家子可真够风雅的,别家求金求银,你们却只把这些当做无价宝。”

    黛玉粲然而笑,跪倒道:“多谢皇伯伯,只是玉儿觉得曲谱却还是要还回去的,万一玉儿不下心弄丢了就可能会再次失传。皇上的藏书阁却不同了,能藏天下之书,千秋万世亦不会损毁,曲谱放在那里才是最好的归宿。”

    “好,好,好。”皇上喜地连说三个好字,亲自扶起黛玉道:“但愿如玉儿所说,能千秋万世地保存下去。如海,让你家小丫头没事也去宫里玩玩,朕看着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放心,朕不会抢了你家丫头。”

    林海笑着称是:“皇上青眼,如海敢不从命,只是她这两年还需守孝却不好冲撞了贵人。”

    皇上一翻眼睛:“得,朕知道了。哼,过了两年我看你还有什么理由。”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