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生日聚会 上

目录:重生在豆蔻年华| 作者:摇曳菡萏| 类别:都市言情

    74、生日聚会上

    先一天刚在论坛上更新了《天衍》的最新章节,宣告自己回来了,第二天一早,出版社的电话就打到了家里。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催着苏夏快点完结她的那篇杂文集,出版社想要把它排到下一季度的出书名单中去。

    苏夏的杂文集是与《天衍》一同在网上连载更新的,内容多是对海外书籍的品评,或者由时事引发联想,串到古代或者文学杂集,社会现象中去。因为是杂文,语言又有时候过于隐晦生涩,影射现实的意味有时候读起来非常强烈,但是定睛去一看,又看的不太明显。当然,点击量是《天衍》不能相比的,但是也有许多忠实的读者每日守着,等着新一篇文章的更新,他们借用这些杂文欣慰的表示“原本以为作者去写通俗小说去了,文笔功力肯定有所下滑。但是从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上看,不但没有退步,反而精进了些。难道作者前阵子闭关修炼去了?”。苏夏因此还获得了一个外号,“小鲁迅”,当然,叫着玩的成分更大一些。

    现在互联网在国内毕竟没有特别普及开来,网络不发达,能够在网上寻找的资料就很少,苏夏要些修真题材的小说,更多一部分是要靠她一手一手的去翻古籍,才能找到有用的材料的,也因为这样,《天衍》写作的时间比较长,占去了她一大部分的休闲时间,杂文那部分已经半个多月没有更新过了,读者们倒是仍然很淡定的在等待着,几个原先口头上叫嚷着“非正统文学不看!”的读者,也因为太过无聊了去看了《天衍》,入了迷,才留言,显得傲娇而羞涩的说“要不是看在这小说是苏夏作者写的份儿上,我才不看呢!”——让苏夏看到乐了好久。

    读者们不急,出版社却有些焦躁了。春江文化出版社一直走的都是正统文学作品出版的路线,在这个年代里,正统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有另外一个代号,那就是:卖不动。出版社原先也对这样不高不低,撑不着也饿不死的收益淡然视之,决定就这么一条路走下去,结果当家的刘主编偶然兴起签下了苏夏,结果却创造出了出版社历史上最高销售成绩的作品,前后几版加起来,《乱城》足足卖了上百万册!

    一本《乱城》,让春江文化尝到了甜头,更因为这部作品虽然卖的特别好,但是文学色彩一点都没有消减,获得圈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让出版社收获了名声,也收获了利益。再加上国内短期内并找不到能和苏夏势均力敌的抗衡的年轻作家,所以春江文化是下了大希望在苏夏身上的,恨不得她每半年就写出一本书来,每一本都能卖个几十万!

    谁想得到苏夏早有准备,当初和出版社签的压根不是卖人的约,而是卖作品的约,只要苏夏不想写文章,出版社是没办法逼着她去写的。这下出版社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好话也不是没说过,新合约也不是没摆上来过,可苏夏就是不签,现在更是弹弹手指,直接上网发文章去了,那小说出版社的人都看过,虽然好看虽然很火,但是国内不能出啊!(05.06年以前,国内玄幻题材的网络小说要出版实体只能通过台湾出版社。)

    现在出版社唯一的希望,就是苏夏写的那本杂文集了。网上的反应好,因为篇幅短曾被许多媒体转载过这文章,在坊间也多受好评,再加上苏夏的名头和出版社的宣传,首印个十五二十万册应该还是卖的动的。

    但是苏夏为人实在是太懒散了,只要出版社不主动找她,她甚至都不去找出版社,有时候电话也不接。这种对名利看的特别淡然的态度让出版社的编辑们是又觉得佩服,又觉得无奈——这年头,出书不炒作,怎么卖的动呢?所以,他们为了逮人,早早的就派了人在网站蹲守着,时刻关注着苏夏的出现。昨日,在网站蹲点的出版社的编辑一看苏夏更新了新的章节,就知道这作者又潜水回来了,第二天一早上班的时候就汇报给了主编,主编的电话立即就打了过来。

    出版社传达的意思只有一点:赶稿!赶稿!还是赶稿!我们要出书!我们要赶在下一季度来临之前迅速的出书!

    苏夏私底下已经做了不少的读书笔记了,这些都是没发到网上的,自己改一改给出版社送过去,倒是可以凑一本实体书的字数。于是面对着迫切焦躁的出版社主编刘先生,苏夏难得干脆的点了头。

    刘主编起初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待到苏夏一再承诺会在下个星期就把修改好的一共三十二篇杂文文档传过去之后,才觉得现实了点,语气立刻松快起来。

    人一高兴,话就显得有点多。刘主编开始跟苏夏巴拉些杂七杂八的八卦事儿了,先是说了一通他自己也有在看苏夏的《天衍》,觉得构思之奇特,故事之玄妙完全可以跟金庸古龙等大家在武侠风初起的时候写的那些经典作品相比。假以时日,这本书肯定能轰动全国!刘主编并且预测着,没准儿因为这本书,国内的小说界将会在以后产生一大堆类似的跟风作品,形成一股“修仙热”。可惜就是有一点:国内文学界的那些大佬们,并不怎么看得起这些通俗文学。就是造成再大的轰动,在现在也难登大雅之堂,只能留到十几几十年后,后人总结现当代作品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些小说中的闪光点了。

    刘主编还喟叹:出版社不是没有考虑过出版《天衍》的,可惜现在国家文化局把关把的太严,看文学作品还是用的几十年前的老眼光。严禁黄赌毒,三观不正,神神怪怪什么的。这本书好是好,就是没可能被正式出版了。只希望几年之后国家能放宽一点政策吧……其实政策什么的,都是狗臭屁!《聊斋》他们怎么就出的那么欢腾!说《聊斋》的时候怎么就说这是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了?!怎么一到现当代作品,都将手把得死严死严的,真是荒谬!

    苏夏一面听着,一面在心中觉得佩服。刘主编不愧是王爷爷的好友,也不亏是做了几十年出版社编辑的人物,眼光之犀利毒辣,心胸之广阔,足足超出现在人那么一大截。不过,出版这回事儿吧,她早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有预见了,所以也并不觉得难过,反倒安慰了刘主编几句,说自己并不在意,大家都不用觉得惋惜。

    这是一宗事,另外有一宗事情,刘主编说的有些支支吾吾的,却让苏夏从中听出了几许猫腻,大感兴趣。

    二十年前,文革结束后的八十年代,社会上掀起了广泛的读书热潮,几乎任何一本新书出版都会引起抢购。八二年出版的普普通通的一本《说岳前传》,首印就足足有九十万册,这个数字在当时看来还很普通,就是因为社会现象造成的。而春江文化出版社,就是在那个时候创立的,起初是国营,八十年代末的时候,社会出版热潮冷了下来,不少出版社倒闭,春江文化出版社就接受了注资,成为公私合营,现在已经彻底变为私营企业了。

    出版社的老总就是一位海外华侨,还是刘主编的某个老朋友,也因为这样,刘主编在这家出版社一做就是将近二十年。但是前几个月,这位海外华侨已经因病逝世了,这所出版社,连带着华侨在国内的其他生意,都被华侨的儿子给继承了。这位海外华侨的儿子事业都在国外,并不想回国打理父亲留下的生意,所以就寻思着将出版社以及其他的生意全部找人接手了,因为刘主编是那位海外华侨老友的缘故,这件事就托给了他去办。

    消息放出去之后,倒是很有那么几家商人找上门来,要收购出版社和旗下的几家印刷厂什么的。但是刘主编却不想这么早就将出版社给卖了,一是他在这里都干了那么多年了,同在一家出版社的老朋友老同事也多的很,如果换了新老板,新老板不想用他们这帮老弱残兵,不少同事就都要下岗了。更何况新老板来了之后不一定会把出版社变成什么样呢,后来者嘛,肯定没有创立者对待这家出版社那么用心细心,如果他二十来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刘主编实在是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二呢,则是因为刘主编干了这么多年总编的职位,原本是想就这么退休了事的,但是现在那位老友的儿子要处理出版社,价格比起其他同档次的出版社,是便宜了不少。刘主编一辈子也没当过老板,现在被这么一激,确实是起了自己干的心思——只是,他二十年来都属于勤勤勉勉干活的打工阶级,虽然手头有些存款,但是要买下一家这么大的出版社及其周边,还是不够。

    苏夏听到这儿,就不由问道:“那位华侨的儿子给出版社开出了什么价钱?”

    刘主编迟疑了一下,终究是把苏夏当做了自己人,开口道:“我那位老朋友在国内最赚钱的生意并不是这家出版社,而是一家药厂,和几块地基。这家出版社当时能够成立起来,全是因为我那朋友想支持咱们国家的文化事业——这一点他儿子也知道,再说有那家药厂垫着,似乎也找到了很好的卖家,所以他并不急着将出版社给卖了。他也明白我想收购这家出版社的心思,所以我们两个互相透了底。他说,要是我想买下这家出版社,给一百万就好,如果我买不了要卖给外人,少了一百五十万不能松口。”

    苏夏问刘主编:“您凑不齐这笔钱么?借也借不到?”

    刘主编叹了口气,颇有几分辛酸的意味:“二十年来我都是个打工的,为我那位老朋友辛辛苦苦的操持这家出版社,每个月的工资都随着别人。国家什么时候给职工涨工资了,我什么时候就涨工资了……除此之外,也只有偶尔给杂志写写稿子赚点外快了。能攒下什么钱呢?这话我不瞒着你,实话说,我现在连一半的钱都没凑齐呢。本来我是想将自家的房子抵押了,向银行贷款,再跟以往的朋友们借点钱好歹先把出版社盘下来再说——但是,唉,这事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我家那个老婆子知道了,跟我一通大闹,死活不同意我抵押房子盘下出版社。我也明白她的心思,不就是怕我经营不好赔了钱么,只是……让我眼睁睁的看着这出版社落到别人家手里,我们这帮老同事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留下去,我就……”

    苏夏慎重思量了一会儿,犹豫着开口道:“您就没想过找个人合伙?”

    刘主编那边也沉默了一会儿,方说道:“找是找过……不是意见不合,就是钱数商量不到一起。”

    这边刘主编继续长吁短叹,那边苏夏却开始盘算这件事儿:先前母亲和父亲还没离婚的时候,她和母亲为了转移财产,曾经买了一部分股票,获得了不少的收益。后来母亲取出了一大部分的钱去开网吧,也留下了有四分之一的钱继续呆在股市里,到现在也有一年多快两年了,这笔前也已经在股市里滚了几滚,翻了好几倍了。苏夏早就有将它们取出来投资实业的意思——毕竟股票这东西在国内,九十年代时候是谁买谁赚的。过了千禧年之后,入市就有风险了。反倒是做实业会越做越赚,苏夏就想将钱从股市里套出来,寻点什么生意做,只是因为一直没拿好主意,所以游移不定着。

    现在听刘主编这么一说,苏夏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开出版社,确实是个好主意。虽然现在看来出版社行业并不景气,但是到了三四年之后,国家放宽出版条例。那么无论是青春文学,还是女性文学,都是一块可以啃上一啃的大蛋糕。如果触角伸的再远一点……比如说和乌托邦来个合作,签下一堆好的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权,网游改编权,再去找下家。甚至是自己开一家影视公司……都是些赚钱的好法子。

    而且资金苏夏并不担心,股市里的钱取出来,再加上自己得的《初恋这件小事》的影视改编版权费用,买下这家出版社足够了。但是,苏夏也不能这么做,她是不能够一个人独吞这家出版社的,她还是要找刘主编合作。一呢,她是从刘主编这里得到的消息,刘主编人确实很不错,也很为出版社考虑,她不能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二,她就算收购了出版社,自己也是不怎么会打理的——苏夏脑海中虽然有点子,但是却没有实干的才能和经验,这一切都要一些老人来帮忙。

    所以,既是双赢又稳妥的局面就是,她和刘主编一起收购这家出版社,她拿大头,但是要交给刘主编去打理。也算是做了一份实业了。

    定下了心思,苏夏也不隐瞒,直接干净利落的将自己的打算跟刘主编说了。末了,还小心翼翼的问道:“其实,我早有做一份实业的心思,只是一直找不到方向,所以没定下来。今天听您这么说,我顿时觉得,这无论是对您还是对我自己,都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就贸然的提出了这个建议,希望您能慎重考虑考虑。当然,我们两个合作之后,出版社的事情还是会要您负责,我毕竟还在上学不是么?只是出版社有大方向的规划的时候,我希望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份建议。其他的,出版社的人事,生意之类的,跟以前一样维持不变就好。”

    刘主编那边沉默了好久,久到苏夏都以为自己被拒绝了,才听到刘主编道:“那股份……”

    苏夏立刻道:“这个就看您能收购多少股份了,剩下的我可以包圆。”

    刘主编又思考良久,才道:“那你明天来出版社一趟吧,我们好好谈谈这个问题。”

    苏夏想起昨天已经答应的,明天要去参加施颖一位朋友的生日宴,于是就将见面的时候改在了后天,等她去学校报完志愿后,再去出版社。刘主编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施颖就打扮妥当,来苏夏的卧室门前喊她出门。苏夏当时刚起没多久,身上还穿着睡衣,此刻正端着玻璃杯小口的嘬饮牛奶。一拉开房门,瞧见带着太阳镜,盘起包包头,脸上画着淡妆,身上穿着价值不菲的漂亮衣服的施颖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

    没想到施颖也是一惊,然后就摘下太阳镜,盯着苏夏道:“你怎么还没换衣服?!我们现在要出门呢!”

    苏夏回头看看卧室墙上的时钟,不解道:“生日宴不是十点以后开始么,现在才七点……”

    施颖挑起眉毛:“你就不准备买礼物了?现在去百货大厦挑挑拣拣买好礼物都要不短的时间呢,我还担心时间来不及。”

    苏夏无语的转过身,从书桌上拿起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递给施颖:“我昨天已经买好礼物了。”

    施颖接过去,打开盒子一看:“怎么是手链?”她嫌弃的捏起手链,顺着阳光看了一下剔透度,道:“款式还可以,质量却一般……什么牌子的?施华洛世奇?你送这个,会不会显得太寒酸了?”

    苏夏问施颖:“那你准备送什么?”

    施颖喜滋滋的说:“前几日在金店相中了一款黑珍珠的吊坠,那珠子特别大质感特别好,而且天生的就是跟一个小茄子似的形状,我想买那个。”

    苏夏默默道:“……会不会太贵重了?”

    施颖不在意的摆摆手:“你不懂,过生日的那可是……”顿了顿,她又笑着说:“不过你跟人家也只见过几面而已,也不熟,送这个也没什么。”

    苏夏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将手链放回了盒子里。施颖送多么贵重的东西,她都不管,只是她觉得,自己跟那名吴静子的女生不算多熟,第一次参加对方的生日宴会就送贵重的东西难免有讨好谄媚之嫌,倒不如送一条别致精美的小物件,既可以搭配贵重的衣服,又可以拿在手里把玩,也并不显得多么丢面子——寒酸确实讲不上,物美价廉而已。

    在施颖的催促下,苏夏快快的换了衣服,将头发拢了拢束了个马尾,不到十分钟就打扮好了出门。临走前,施颖迟疑的问她:“你不……打扮打扮?”

    苏夏低头看了看自己:“没什么不妥当的吧,我都收拾好了。”

    施颖问:“你不化妆?”

    苏夏想说太早化妆会伤皮肤,但看施颖脸上化着淡妆,她那么说估计会令对方不高兴,于是转了说辞:“我不会。”

    施颖笑了笑,颇为自得的样子:“我可以教你。”

    “改天吧。”苏夏淡淡的笑了笑,很温和的样子:“我们该走了,不然要晚了。”

    施颖点点头,两人出了家门。由施兴中的司机送着施颖和苏夏去了市里的某家金店里,施颖在一堆黑珍珠吊坠中挑来挑去,还是选了原先看好的那款,让金店的人包了起来。苏夏看了一眼从那吊坠上面摘下来的价格牌,只不及指头大小的一个珠子,就要两千出头——她有些惊讶,为施颖的豪爽大方。

    出了金店,上了车,又从市里开到郊外,走了有大半个小时左右,进了一片别墅区,建筑风格倒是跟施兴中和沈素梅举办婚礼的那栋别墅有些相似,不过明显不是一个地方的小区。

    车子在小区里拐来拐去,最后停在了一栋略有些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前。施颖喊苏夏下车,又叮嘱司机在下午两点左右来接她们,然后一马当先,走到了别墅的大门前按门铃。

    很快便有人来开门,是位三十岁左右的保安,保安迎着苏夏和施颖走进去,喧闹声渐渐传进了耳朵里。

    院子很大,主道是大理石铺成的,周围是草坪和园圃,有大型乔木植物,游泳池,人声主要是从大厅那边传来的。等到施颖和苏夏进了主厅之后,才发现她们来的有些早了,大厅内还没装饰好,几个佣人在爬上爬下的挂装饰,气球,彩带,鲜花等物。欢闹声从小客厅那边传来,两人走过去,施颖热情的给了今日的东道主吴静子一个拥抱,然后笑容明媚而灿烂的将手中的礼品袋递给了对方,期间,还可以露出了礼品盒上“XX”金店的标识。

    吴静子热情的回抱了施颖一下,却没有拆礼物,而是随手摆在了桌子上的礼品堆里,然后就笑着跟苏夏打招呼。苏夏眼尖的瞥见施颖脸上划过了一抹失望之色,撇过眼,微笑着和吴静子拥抱了一下,然后递上了自己的礼物。吴静子也放在了礼物堆上,态度却也不见冷淡,而是拉着苏夏的手,亲热的说着一些闲话。

    小客厅内还站着七八个少年男女,苏夏看过去,都是些生面孔,看了施颖的表情一眼,却见她面上也是有些茫然的表情,想她也是不认识这些人的。吴静子一一为双方介绍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跟苏夏说:“亚宁临时有点事,要晚一点过来。”

    施颖眼前瞬间就是一亮。苏夏却突然有些茫然了:她跟霍亚宁关系很熟么……跟她说这个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初稿……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