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计划有变

目录:大明永历| 作者:朱由榔| 类别:玄幻魔法

    永历昨夜只睡了一小会儿,进入南昌城内的巡抚衙门后,还没来得及巡视一番,就让人带路去了比较舒适的书房,躺在软榻上睡着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一直到感到肚子饥饿难忍,才醒过来。

    张千自从江宁以来便一直跟随永历左右,尽心尽力地伺候“万岁爷”,一刻不肯离开。因为将永历侍候的相当满意,倒是也得到了几次夸奖。

    见到万岁爷醒了,张口就要吃的,老太监张千赶紧走出去,将在外屋睡觉的洪熙官叫醒,让他去准备吃食,自己回来服侍着永历梳洗一番。

    对于张千,永历很满意,有了这个老太监在身边,自己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说以前也有洪熙官,或者侍卫们侍候,但那里赶得上“专业”的太监。

    “等将来打下江山,我得好好赏赐这位老人!”永历心里如此想到。

    就在永历刚吃下一碗米饭的时候,外边有人喊道:“陛下,平阳侯靳统武求见!”

    没等永历说话,张千急匆匆地迈着小碎步跑了出去,用尖细的声音训斥道:“杂家说过多少次了,陛下在休息的时候,有事要小点声,小点声,你们怎么那么没记性呢?要是在过去,你们都得被杖毙!”

    听到张千的恐吓,永历差点被一口米饭噎住,赶紧喝了一口水,顺了一下,对旁边一起用膳的洪熙官说道:“你去迎接一下平阳侯!”

    别看张千对别的侍卫呼来喝去,但从来不敢对洪熙官有何不敬,就是永历经常与洪熙官同桌吃饭,也是说了一次后,遭到永历的训斥,就再也不提了。

    洪熙官扒拉掉最后一碗米饭,走了出去,将靳统武迎接进来。

    “靳侯吃了吗?没吃过来,吃点!”永历招呼道。

    靳统武忙了一晚又一天,又困又饿,对永历行了礼,走到桌前,端起洪熙官刚用过的碗筷就吃了起来。

    这个举动吓得张千连连惊呼,急忙呼道:“侯爷啊,这可使不得,失礼,失礼了啊,快给侯爷换一双碗筷!”

    靳统武多年征战,风餐露宿,早就习惯与部下同寝同食,听到张千大呼小叫,根本就不以为然。倒是永历又差点被噎了一口,抬头看看这个老太监,心说:“你可真够麻烦的!”

    永历与靳统武用过午膳,这时候方以智和廖文希也来到书房,同来的还有李虎、马云、王紫山,不过在他们身旁还有一位,永历没见过,是一位方头大耳,眼似铜铃的汉子。

    众人参拜完毕,廖文希躬身道:“陛下,这位是南昌绿营参将周鹏,前来觐见陛下。”

    周鹏重新跪下,说道:“臣周鹏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历亲手扶起,而后叹道:“诸位将军、大人,你们可是大明的功臣啊,朕没想到南昌这么快就被光复了,还以为会有一场血战啊,你们功不可没!”

    “臣等誓死为大明效命,不敢居功――”周鹏等四人连忙拜谢。

    永历摆摆手,笑道:“呵呵,有功必赏,晋封周鹏、李虎、马云为四品指挥佥事,领副总兵衔,晋封赐他们四人四品大明官服!”

    当四人接过大明的乌纱帽、官服和官靴,立刻有些激动了,连忙拜服在地,口呼“万岁!”

    封赏完毕,王紫山倒是少年心性,便向永历道别,说要去联络南昌附近个府县,说服他们归附大明。

    永历也有此意,便嘱咐了几句,派了四名得力的侍卫随行护卫,然后便让他先行离去了。

    目送王紫山离开后,永历忽然想起,此次南昌“反正”的“始作俑者”黄宗羲的去向,到现在还没有问起,可都怪自己睡糊涂了。

    于是永历忙问道:“此次南昌反正,黄宗羲也是功不可没的,可是怎么朕一直没有见到他啊?”

    这时,周鹏回答道:“回禀陛下,‘南雷先生’在劝说我们复归大明后,便离开南昌,并留有一封给你的亲笔信,并说他要到湖南去,找一个好友,至于这个好友的名字,他并没有告诉我们。”

    永历这才想起,昨夜抓住的两个信使,身上有两封密信,其中一封就应该是黄宗羲写给自己的。让人找来密信,打开一看,一封是周鹏他们所写,信中所提的就是“反正”归附大明的事;

    另一封就是黄宗羲所写,信中将自己在江北大别山中如何协助刘体纯制定作战方略和作战目标,还有江北形势等说了一遍。接着又提到大军“东进”在即,江北事了,便急忙赶回江西,在路过南昌的时候,遇见了好友的儿子周鹏和王紫山,又听说丰城遭到围攻的传说,便知道是大军快要抵达南昌了,于是才说服周鹏等人趁八旗兵出城,在南昌突然“兵变”,一举拿下南昌。信中最后也交代了自己以后的去向,湖南岳阳知府李任远是自己的师兄,还与其他一些湖南官员有些关系,此去湖南试试能否说服他们,一起“反正”,复归大明。

    信中还提到,此去湖南可能需要耗费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湖南地近江西,清廷一向驻有重兵,如果让湖南的清兵自西向东进入江西的话,江西便会得而复失。所以必先搅乱湖南格局,以图缓冲,为大军东进争取时间。

    最好黄宗羲还说道大军正在关键时候,却不能在皇帝身边辅佐,深感不安,但同时又对皇上充满了信心,希望大明军队在皇上的带领下继续东进,早日拿下长江沿岸的各个府县。同时自己也会尽快赶回皇上身边,估计在明军进攻九江的时候,会遭到清军的阻击,所以建议绕过九江,直取安庆、芜湖等地,迅速向江宁进军,不要浪费时间。

    永历读完密信,想了想,觉得黄宗羲所言甚是,不过他去了湖南,自己的身边依然缺少称职的谋士。永历有些无可奈何地想道:“难道他们就那么相信我,以为我是曹操在生吗?还有为什么他说九江难取,需要绕路而行呢?按理说安庆的清军实力更强,黄宗羲应该提醒安庆才是,怎么却要我注意九江呢?”

    九江的情况,永历多少也了解一些,赣北重镇,长江沿岸的名城。此地驻有清军近一万人,兵力远不足与下游的安庆相比。九江知府名叫文庆之,总兵叫做赖玉冰,都是汉人。

    大体情况就是这样,也没感觉九江有多难攻打,再说南昌都归附大明了,九江孤悬于长江边,难道能够抵抗的了吗?

    想不透,于是永历转而问屋内的众臣,方以智和廖文希听后,摇摇头,表示也不太清楚。这时周鹏说话了。

    “臣倒是想起一件事”周鹏说道。

    “嗯?快说!”永历道。

    “文庆之曾经是弘光朝的翰林编修,却因‘诽谤’被马士英治罪,差点掉丢性命,故此常对大明有怨言;赖玉冰却是闯贼的部将,投降满清后,认贼作父,屠杀了不少汉人,但此人善于打仗,用兵凶狠,常常能出奇制胜。”周鹏如此说道,显得很是凝重。

    “九江兵力虽不过万人,八旗也并未驻扎此地,但是在赖玉冰的训练下,其军战力不下八旗兵,而且九江城外江边还驻扎有一支水军,兵力大概在五千上下!”马云在旁插话道。

    永历听完,心想,九江看来还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看来大军“东进”的路线是应该重新设定一下。

    明军进入南昌以后,永历下旨明军除了必要的城守和巡逻外,大部明军都退到城外,并命令明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有违反军纪者,杀无赦。

    在严肃军纪下,明军在南昌秋毫无犯。经过两天的观望,城内的百姓终于稍微安下心来,大街上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南昌不能没有知府,江西各地更不能没有文官治理,永历将原来在井冈山的文官基本上都派了出去,可还是不够用。

    这时候,廖文希提出“科举考试”的建议,永历却摇摇头,这太耽误时间,还是容后再议。

    两天后的丰城传来消息,李嗣兴连续两次进攻,都被击退。就在永历打算发兵支援的时候,丰城知县许云海却派人来了。

    (不好意思,才发上来。但是我再忙,也更新了,大家给点支持吧,推荐票很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