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缘

目录:红楼之黛玉当家| 作者:红尘未央| 类别:玄幻魔法

    第二十七章金玉良缘

    自贾母提起了宝钗的亲事,王夫人也觉得宝钗的年岁确实是越来越大了,再不议亲,就有些委屈了她大家千金的身份,故也担心薛姨妈和薛蟠会在这一二年间为宝钗张罗亲事。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这日王夫人给贾母请过早安,就来到贾琏夫妻的院子。

    此时贾琏早已出门办差,平儿自有喜后就日日呆在屋子里,只有凤姐一人坐在正厢的西暖阁中,哄着巧姐儿喝汤。

    凤姐听得王夫人到来,忙将巧姐儿交给奶娘,吩咐道:“抱姐儿回房去玩吧,二太太走之前,你和姐儿都别出屋子。”

    奶娘点了点头,抱过巧姐儿,辞了凤姐,回房中去了。

    凤姐则整衣快步走出去迎王夫人,笑问道:“太太今日怎么有工夫来我这里坐坐?太太若有事儿,派个人唤我过去就是了,哪里用亲自过来呢?”

    王夫人笑道:“我要去梨香院看看姨太太,因有事儿想跟你商议,所以顺路先过来找你,等咱们说完了,我就从你这里直接过去梨香院了。”

    说着,二人已进到了西暖阁,凤姐亲自扶王夫人于炕榻上坐下,递上热茶,笑道:“太太喝些热茶,暖暖吧。如今接近年关,太太比平常可要忙上许多,这天气也是越发冷了,太太还要保重身子,万不要在年关时病了。”

    王夫人笑着点头,接过茶,喝了二口,然后对站在一旁的凤姐道:“你也不必站着,坐下来吧。这屋子里就咱们娘俩,也没有别人,不必这样立规矩。你坐下来,咱们好好说说话。”

    凤姐答应着,坐到一旁,笑问道:“太太来时说有事儿要跟我商议,不知是何事?”

    王夫人笑叹道:“论理倒是件难得的好事儿,只是要想成,还得有些波折,我心里是没有底的。你还算聪明能干,平日里大事儿小事儿也经历了不少了,所以我来找你商议一下,看看你可有好的主意。

    “宝玉小时候就有和尚说他不宜早娶,所以我也不赶着给他说亲事。只是早晚都是要娶亲的,这媳妇的人选就要仔细挑挑,总要挑个合心顺意的。这几年我看来敲去的,觉得宝姐儿不错,为人贞静稳重,平日宝玉耍浑,宝姐儿说他,他倒还听些。况宝玉和宝姐儿又是二姨的表姐弟,若能婚配,这亲上加亲,更是喜上加喜的好事儿。

    “只是你也是聪明人,有些事儿,我不说,你心里也明白。这几年老太太一直惦记着想把玉姐儿许给宝玉。玉姐儿确实是难得的好孩子,只是心气高不说,也有些厉害。宝玉的性子软和,若得这样一个厉害媳妇,将来事事定是由媳妇说得算的,这男人在家中不作主,家也就不成家了。

    “你帮着我想想,看有什么法子,能让老太太打消将玉姐儿配给宝玉的心思,而将宝姐儿许给宝玉。宝姐儿今年已十四了,按常理姨太太也该给宝姐儿议亲事了,咱们总得先把宝姐儿定下来,才好让宝姐儿等宝玉大些再成婚。”

    王夫人的这些心思,凤姐早些年已是明白的。

    只是宝玉为人虽好,前程却不光明,虽然家世显赫,可长至如今十三岁,却成日只知玩乐,不知读书,也不求上进。

    凤姐这几年对黛玉是越发敬重,故也不愿意将黛玉的终身,托给宝玉这样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男儿。

    宝钗有心于宝玉,宝玉有心于宝钗,凤姐也是心里明白,嘴上不说的。如今王夫人既然有这个意思,凤姐乐得成全有情人。

    故凤姐想了想,笑道:“太太,要说这事儿难办,倒也不假,只是要成,却也简单。宝兄弟是老太太和太太心中的宝贝,也是宫里娘娘的心头肉。如今珠大爷已不在了,咱家娘娘就宝兄弟一个同胞的弟弟了。宝兄弟的亲事,总也要回禀娘娘,求个示下不是?娘娘的话,咱们总是要照着办的。”

    王夫人听了凤姐的话,眼中一亮。那元妃是她嫡亲的女儿,对家中之事和这些姑娘们,知道的也不多。好不好的,成不成的,还不是她说得算吗?

    想到这里,王夫人心中一轻,点头笑道:“果然还是你聪明,这事儿确实得听娘娘的意思。——你忙吧,我去姨太太那里坐坐,提一提这事儿。若姨太太不驳,我明日就求人进宫,给娘娘说说。”

    凤姐忙亲自扶着王夫人,送她出了院子。待王夫人走远了,凤姐方松下一口气,又去看了看巧姐儿,然后陪着平儿说了会儿话,方换了衣裳,带着丰儿出去料理家事。

    薛姨妈当初带着儿女进京,本就是投靠王夫人,想依着宁荣二府的大树,给儿女相门好亲事。薛蟠的亲事已是这样了,宝钗的亲事就得严挑严选了。

    如今听了王夫人的话,又见许配的是宝玉,薛姨妈心里哪有不愿意的,满口应承下来,只说:“全靠姐姐作主,只要姐姐往后多疼爱疼爱宝姐儿,我这当娘的也就能闭上眼了。”

    王夫人见薛姨妈点头应允,心中高兴,忙回了院子,连夜修书一封,托了一直帮元妃和王夫人来回带信的一个公公,将信带进宫中,呈给元妃亲启。

    既然王夫人有意宝钗,无心黛玉,那信里的话,也就自然是赞宝钗的难得和好处,说黛玉的野心和不是。

    那元妃深居宫中,自然不知道宁荣二府之事,一直都是由王夫人写信转述,她方能知道家中的变化。如今看了王夫人的信,自然也就站在王夫人这边,对宝钗甚是满意。

    贾母得了元妃的话,虽然对得不到黛玉这个孙媳,心中觉得很是可惜,但宝钗也算是第一等的好女子,平日也是很得她宠爱、欣赏的,故贾母只是心中不痛快了几日,就将宝玉和宝钗议亲之事,交于王夫人和凤姐去料理,自己满心欢喜的等着宝玉定亲。

    原本宝钗还会每日过来给贾母、王夫人请安,与姐妹们和宝玉说笑几句。自从知道王夫人和薛姨妈已开始操作她和宝玉的定亲之事,宝钗就为了避嫌,再也不过贾府这边来了,只日日呆在梨香院中,帮着薛姨妈料理家事。

    宝玉听说了自己要与宝钗定亲之事,心中欢喜,总想着要见见宝钗,诉诉体己话,却总也不见宝钗过贾府这边来。有心跑去梨香院吧,袭人又总拦着,每次都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吓得宝玉也怕唐突了宝钗,搅黄了亲事。故只能强忍着,每日老老实实的用功读书,以备本届的秋闱。

    黛玉得知了宝钗和宝玉的定亲之事,心中一直对贾母要将她许给宝玉的担忧,消散开去,心中欢喜的同时,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于是这个新年,就在宝钗和宝玉议亲的欢喜气氛中,平平安安的过去了。拟定宝玉考完本次的科举,就定日子纳征、请期。

    待宝玉和宝钗定亲之事礼毕,已入了暖春,贾府又开始忙着迎春亲事的纳征之礼。

    连着十几日,宁府和贾府中人,都你来我往,日日忙乱、日日热闹。

    凤姐更是脚不沾地的忙着给迎春备嫁妆。

    这日贾琏因在外面有事,不回来吃晚饭,故凤姐命人将晚饭摆到平儿的屋子里,她过去陪着平儿吃饭。

    因说到迎春的嫁妆,凤姐皱眉抱怨道:“咱家老爷和太太也太不顾体面,平日死守着银钱也就罢了,迎丫头出阁这样的大事,还死把着银钱和东西不放。如今迎丫头的嫁妆全都装上,再加上二府各主子所送之礼和老太太给添的嫁妆,也不过才二十五个箱子。赫赫侯府的千金出嫁,嫁妆连三十六个箱子都没有,到时候抬出去,多让人笑话。”

    平儿苦笑道:“这样看来,二爷和奶奶还得动私房添补些才好,要不然二姑娘过了门,在婆家也是要被看不起的。”

    凤姐摇头叹道:“宁家人是早就摸熟的了,倒不要看不起迎丫头。只是姑娘出阁是一辈子就一次的大事儿,这嫁妆太寒酸的话,迎丫头心里也不能好受,一辈子都是要难过的。只得我和你二爷系紧了腰带,掏出私房来添补了。”

    平儿劝道:“奶奶心里不舒服,跟奴婢和二爷抱怨几句就是了,在二姑娘面前还是不要显露的好。二姑娘活到如今十五岁,在家里受了不少的委屈,幸而二爷和奶奶还是很疼爱她的/若要她知道了这嫁妆的事情,定然伤心不说,是肯定不会让二爷和奶奶掏私房,为她置办嫁妆的。到时候二姑娘若犯起倔脾气来,这二十五箱的嫁妆,抬出去了,丢脸面的还是咱们家。若惹了那些不好的议论,咱家大老爷和大太太的脾气,定是不会觉得错在他们,一定要骂二爷和奶奶不心疼妹妹,不顾脸面和体面的。”

    凤姐点头叹道:“你说得,我心里都明白。我不过是心里难受,只你诉诉苦罢了。你听过了,也就算过了,你也不必往心里去。这说话再有了半个月,你就要生了,还是平心静气,好生在屋子里养着吧。我已吩咐下去了,再过五日,就请那京中有名的产婆和大夫进府来住。如今忙着迎丫头的事情,我和你二爷日日不得闲,一时也是顾不上你的。你这又是头胎,日子定然不会准的,早也好,晚也罢,提前预备下了,我和你二爷也放心。”

    平儿笑道:“奶奶不必担心奴婢,小红日夜带着丫头守着奴婢,奴婢不会有事儿的。”

    二人边说着话,边将晚饭吃完。喝过茶后,凤姐就去了迎春的院子,平儿则扶着小红在院子中的空地上,走了一圈又一圈,活动身子筋骨,待累乏了,就早早回屋子里睡下了。

    梅雨院这边,黛玉深知贾赦和邢夫人的品性,料定他们不会给迎春预备丰厚的嫁妆,故早就让文嬷嬷帮着置办了三箱子的嫁妆,给迎春添妆。

    永华公主为庆迎春出阁之喜,也托湘云送了二箱子的礼过来,说是给迎春添妆之用。

    有了这五箱子的嫁妆,贾琏和凤姐的负担就轻了一些,掏出体己私房,精选细选,将那尚少尚缺之物,置办齐备,补了六箱子进去,终于凑齐了三十六个箱子。

    凤姐拿了黛玉和永华公主之礼,心中感激,托湘云给永华公主带了话,又亲自带了礼前往梅雨院,拜谢黛玉。

    迎春得知黛玉和永华公主备了礼添妆,心中也很是感激,庆幸自己虽不得父母疼爱,却有好姐妹相帮。

    春末夏初,平儿不负众望,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为贾琏和凤姐添了男丁。

    喜得贾琏和凤姐大摆宴席,抬平儿做了姨娘,然后又大操大办的庆贺孩子的满月之喜。

    贾赦得了孙子,也很是喜欢,特意请来贾政,兄弟二人把酒言欢,为贾琏之子取名为贾藤。

    平儿为人和善,没有坏心,也没有野心,就算做了姨娘,也还是每日跟着凤姐身边伏侍。

    凤姐却感激她生下儿子,让贾琏和她往后有所依靠,故也不再像原来那样使唤平儿,只让平儿每日看着奶娘照顾巧姐儿和藤哥儿,再就是将他们院子中的自家事交给平儿料理。

    贾琏如今有子有女,院中妻妾又和睦,心中日日都是欢喜满足,办起差来也就越快越好,越发得贾赦和贾政的欣赏和倚重。

    转眼到了迎春出阁之日,头一晚凤姐和平儿呆在迎春的院子,忙着迎春出阁的准备,连家也没回,更是没敢睡觉。

    倒是邢夫人次日一早才带着人过去,却也不帮着料理,只里外看了一遍,见一切妥当,就满意的点了点头,嘱咐了迎春一些话,就带着人去贾母那边了。

    迎春是早就不指望邢夫人的了,故也没有因此再伤心,只听着凤姐和平儿之言行事。

    宝钗因不便过贾府这边来,故派了香菱带着莺儿过来道喜和帮忙。

    黛玉也一早就带着水莲、水竹赶过来帮着料理。

    宁府那边,尤氏陪着贾母和王夫人说话,秦可卿在给贾母和王夫人请过安后,也过来帮着料理些事情。

    因凤姐还要顾着外面的客人和酒席,故把要紧的事儿都张罗完后,就将迎春交给了黛玉、秦可卿和平儿、香菱,自己则带着丰儿出去忙了。

    黛玉是未出阁的姑娘,故也不好跟迎春说什么,只嘱咐了几句话,就辞了迎春,往贾母那边道喜去了。

    秦可卿则已过来人的身份,陪着迎春说了许多话,还嘱咐了好多夫妻相处之礼,还有与婆家众人相处之道。

    平儿和香菱也时不时在旁加一句、补一句,见迎春紧张了,就赶紧安抚几句,总算是将迎春出阁之前,应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一时吉时到了,宁浩恩带着迎亲队伍至了荣府,凤姐赶忙进来送迎春出嫁,姑嫂分别,自然伤悲,含泪说了许多的体己话。

    待迎春上了花轿,鞭炮轰鸣,贾琏亲自带着贾蓉、贾蔷送亲而去,荣府这边也算着时辰,与宁府一起开席。

    宁府的热闹,贾府中人自然是只能听说,看不见的,不过是摆了一日酒席,热闹了一番,让亲朋好友都知道贾府二姑娘已嫁了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迎春终于嫁了,松一口气!

    自贾母提起了宝钗的亲事,王夫人也觉得宝钗的年岁确实是越来越大了,再不议亲,就有些委屈了她大家千金的身份,故也担心薛姨妈和薛蟠会在这一二年间为宝钗张罗亲事。

    这日王夫人给贾母请过早安,就来到贾琏夫妻的院子。

    此时贾琏早已出门办差,平儿自有喜后就日日呆在屋子里,只有凤姐一人坐在正厢的西暖阁中,哄着巧姐儿喝汤。

    凤姐听得王夫人到来,忙将巧姐儿交给奶娘,吩咐道:“抱姐儿回房去玩吧,二太太走之前,你和姐儿都别出屋子。”

    奶娘点了点头,抱过巧姐儿,辞了凤姐,回房中去了。

    凤姐则整衣快步走出去迎王夫人,笑问道:“太太今日怎么有工夫来我这里坐坐?太太若有事儿,派个人唤我过去就是了,哪里用亲自过来呢?”

    王夫人笑道:“我要去梨香院看看姨太太,因有事儿想跟你商议,所以顺路先过来找你,等咱们说完了,我就从你这里直接过去梨香院了。”

    说着,二人已进到了西暖阁,凤姐亲自扶王夫人于炕榻上坐下,递上热茶,笑道:“太太喝些热茶,暖暖吧。如今接近年关,太太比平常可要忙上许多,这天气也是越发冷了,太太还要保重身子,万不要在年关时病了。”

    王夫人笑着点头,接过茶,喝了二口,然后对站在一旁的凤姐道:“你也不必站着,坐下来吧。这屋子里就咱们娘俩,也没有别人,不必这样立规矩。你坐下来,咱们好好说说话。”

    凤姐答应着,坐到一旁,笑问道:“太太来时说有事儿要跟我商议,不知是何事?”

    王夫人笑叹道:“论理倒是件难得的好事儿,只是要想成,还得有些波折,我心里是没有底的。你还算聪明能干,平日里大事儿小事儿也经历了不少了,所以我来找你商议一下,看看你可有好的主意。

    “宝玉小时候就有和尚说他不宜早娶,所以我也不赶着给他说亲事。只是早晚都是要娶亲的,这媳妇的人选就要仔细挑挑,总要挑个合心顺意的。这几年我看来敲去的,觉得宝姐儿不错,为人贞静稳重,平日宝玉耍浑,宝姐儿说他,他倒还听些。况宝玉和宝姐儿又是二姨的表姐弟,若能婚配,这亲上加亲,更是喜上加喜的好事儿。

    “只是你也是聪明人,有些事儿,我不说,你心里也明白。这几年老太太一直惦记着想把玉姐儿许给宝玉。玉姐儿确实是难得的好孩子,只是心气高不说,也有些厉害。宝玉的性子软和,若得这样一个厉害媳妇,将来事事定是由媳妇说得算的,这男人在家中不作主,家也就不成家了。

    “你帮着我想想,看有什么法子,能让老太太打消将玉姐儿配给宝玉的心思,而将宝姐儿许给宝玉。宝姐儿今年已十四了,按常理姨太太也该给宝姐儿议亲事了,咱们总得先把宝姐儿定下来,才好让宝姐儿等宝玉大些再成婚。”

    王夫人的这些心思,凤姐早些年已是明白的。

    只是宝玉为人虽好,前程却不光明,虽然家世显赫,可长至如今十三岁,却成日只知玩乐,不知读书,也不求上进。

    凤姐这几年对黛玉是越发敬重,故也不愿意将黛玉的终身,托给宝玉这样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男儿。

    宝钗有心于宝玉,宝玉有心于宝钗,凤姐也是心里明白,嘴上不说的。如今王夫人既然有这个意思,凤姐乐得成全有情人。

    故凤姐想了想,笑道:“太太,要说这事儿难办,倒也不假,只是要成,却也简单。宝兄弟是老太太和太太心中的宝贝,也是宫里娘娘的心头肉。如今珠大爷已不在了,咱家娘娘就宝兄弟一个同胞的弟弟了。宝兄弟的亲事,总也要回禀娘娘,求个示下不是?娘娘的话,咱们总是要照着办的。”

    王夫人听了凤姐的话,眼中一亮。那元妃是她嫡亲的女儿,对家中之事和这些姑娘们,知道的也不多。好不好的,成不成的,还不是她说得算吗?

    想到这里,王夫人心中一轻,点头笑道:“果然还是你聪明,这事儿确实得听娘娘的意思。——你忙吧,我去姨太太那里坐坐,提一提这事儿。若姨太太不驳,我明日就求人进宫,给娘娘说说。”

    凤姐忙亲自扶着王夫人,送她出了院子。待王夫人走远了,凤姐方松下一口气,又去看了看巧姐儿,然后陪着平儿说了会儿话,方换了衣裳,带着丰儿出去料理家事。

    薛姨妈当初带着儿女进京,本就是投靠王夫人,想依着宁荣二府的大树,给儿女相门好亲事。薛蟠的亲事已是这样了,宝钗的亲事就得严挑严选了。

    如今听了王夫人的话,又见许配的是宝玉,薛姨妈心里哪有不愿意的,满口应承下来,只说:“全靠姐姐作主,只要姐姐往后多疼爱疼爱宝姐儿,我这当娘的也就能闭上眼了。”

    王夫人见薛姨妈点头应允,心中高兴,忙回了院子,连夜修书一封,托了一直帮元妃和王夫人来回带信的一个公公,将信带进宫中,呈给元妃亲启。

    既然王夫人有意宝钗,无心黛玉,那信里的话,也就自然是赞宝钗的难得和好处,说黛玉的野心和不是。

    那元妃深居宫中,自然不知道宁荣二府之事,一直都是由王夫人写信转述,她方能知道家中的变化。如今看了王夫人的信,自然也就站在王夫人这边,对宝钗甚是满意。

    贾母得了元妃的话,虽然对得不到黛玉这个孙媳,心中觉得很是可惜,但宝钗也算是第一等的好女子,平日也是很得她宠爱、欣赏的,故贾母只是心中不痛快了几日,就将宝玉和宝钗议亲之事,交于王夫人和凤姐去料理,自己满心欢喜的等着宝玉定亲。

    原本宝钗还会每日过来给贾母、王夫人请安,与姐妹们和宝玉说笑几句。自从知道王夫人和薛姨妈已开始操作她和宝玉的定亲之事,宝钗就为了避嫌,再也不过贾府这边来了,只日日呆在梨香院中,帮着薛姨妈料理家事。

    宝玉听说了自己要与宝钗定亲之事,心中欢喜,总想着要见见宝钗,诉诉体己话,却总也不见宝钗过贾府这边来。有心跑去梨香院吧,袭人又总拦着,每次都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吓得宝玉也怕唐突了宝钗,搅黄了亲事。故只能强忍着,每日老老实实的用功读书,以备本届的秋闱。

    黛玉得知了宝钗和宝玉的定亲之事,心中一直对贾母要将她许给宝玉的担忧,消散开去,心中欢喜的同时,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于是这个新年,就在宝钗和宝玉议亲的欢喜气氛中,平平安安的过去了。拟定宝玉考完本次的科举,就定日子纳征、请期。

    待宝玉和宝钗定亲之事礼毕,已入了暖春,贾府又开始忙着迎春亲事的纳征之礼。

    连着十几日,宁府和贾府中人,都你来我往,日日忙乱、日日热闹。

    凤姐更是脚不沾地的忙着给迎春备嫁妆。

    这日贾琏因在外面有事,不回来吃晚饭,故凤姐命人将晚饭摆到平儿的屋子里,她过去陪着平儿吃饭。

    因说到迎春的嫁妆,凤姐皱眉抱怨道:“咱家老爷和太太也太不顾体面,平日死守着银钱也就罢了,迎丫头出阁这样的大事,还死把着银钱和东西不放。如今迎丫头的嫁妆全都装上,再加上二府各主子所送之礼和老太太给添的嫁妆,也不过才二十五个箱子。赫赫侯府的千金出嫁,嫁妆连三十六个箱子都没有,到时候抬出去,多让人笑话。”

    平儿苦笑道:“这样看来,二爷和奶奶还得动私房添补些才好,要不然二姑娘过了门,在婆家也是要被看不起的。”

    凤姐摇头叹道:“宁家人是早就摸熟的了,倒不要看不起迎丫头。只是姑娘出阁是一辈子就一次的大事儿,这嫁妆太寒酸的话,迎丫头心里也不能好受,一辈子都是要难过的。只得我和你二爷系紧了腰带,掏出私房来添补了。”

    平儿劝道:“奶奶心里不舒服,跟奴婢和二爷抱怨几句就是了,在二姑娘面前还是不要显露的好。二姑娘活到如今十五岁,在家里受了不少的委屈,幸而二爷和奶奶还是很疼爱她的/若要她知道了这嫁妆的事情,定然伤心不说,是肯定不会让二爷和奶奶掏私房,为她置办嫁妆的。到时候二姑娘若犯起倔脾气来,这二十五箱的嫁妆,抬出去了,丢脸面的还是咱们家。若惹了那些不好的议论,咱家大老爷和大太太的脾气,定是不会觉得错在他们,一定要骂二爷和奶奶不心疼妹妹,不顾脸面和体面的。”

    凤姐点头叹道:“你说得,我心里都明白。我不过是心里难受,只你诉诉苦罢了。你听过了,也就算过了,你也不必往心里去。这说话再有了半个月,你就要生了,还是平心静气,好生在屋子里养着吧。我已吩咐下去了,再过五日,就请那京中有名的产婆和大夫进府来住。如今忙着迎丫头的事情,我和你二爷日日不得闲,一时也是顾不上你的。你这又是头胎,日子定然不会准的,早也好,晚也罢,提前预备下了,我和你二爷也放心。”

    平儿笑道:“奶奶不必担心奴婢,小红日夜带着丫头守着奴婢,奴婢不会有事儿的。”

    二人边说着话,边将晚饭吃完。喝过茶后,凤姐就去了迎春的院子,平儿则扶着小红在院子中的空地上,走了一圈又一圈,活动身子筋骨,待累乏了,就早早回屋子里睡下了。

    梅雨院这边,黛玉深知贾赦和邢夫人的品性,料定他们不会给迎春预备丰厚的嫁妆,故早就让文嬷嬷帮着置办了三箱子的嫁妆,给迎春添妆。

    永华公主为庆迎春出阁之喜,也托湘云送了二箱子的礼过来,说是给迎春添妆之用。

    有了这五箱子的嫁妆,贾琏和凤姐的负担就轻了一些,掏出体己私房,精选细选,将那尚少尚缺之物,置办齐备,补了六箱子进去,终于凑齐了三十六个箱子。

    凤姐拿了黛玉和永华公主之礼,心中感激,托湘云给永华公主带了话,又亲自带了礼前往梅雨院,拜谢黛玉。

    迎春得知黛玉和永华公主备了礼添妆,心中也很是感激,庆幸自己虽不得父母疼爱,却有好姐妹相帮。

    春末夏初,平儿不负众望,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为贾琏和凤姐添了男丁。

    喜得贾琏和凤姐大摆宴席,抬平儿做了姨娘,然后又大操大办的庆贺孩子的满月之喜。

    贾赦得了孙子,也很是喜欢,特意请来贾政,兄弟二人把酒言欢,为贾琏之子取名为贾藤。

    平儿为人和善,没有坏心,也没有野心,就算做了姨娘,也还是每日跟着凤姐身边伏侍。

    凤姐却感激她生下儿子,让贾琏和她往后有所依靠,故也不再像原来那样使唤平儿,只让平儿每日看着奶娘照顾巧姐儿和藤哥儿,再就是将他们院子中的自家事交给平儿料理。

    贾琏如今有子有女,院中妻妾又和睦,心中日日都是欢喜满足,办起差来也就越快越好,越发得贾赦和贾政的欣赏和倚重。

    转眼到了迎春出阁之日,头一晚凤姐和平儿呆在迎春的院子,忙着迎春出阁的准备,连家也没回,更是没敢睡觉。

    倒是邢夫人次日一早才带着人过去,却也不帮着料理,只里外看了一遍,见一切妥当,就满意的点了点头,嘱咐了迎春一些话,就带着人去贾母那边了。

    迎春是早就不指望邢夫人的了,故也没有因此再伤心,只听着凤姐和平儿之言行事。

    宝钗因不便过贾府这边来,故派了香菱带着莺儿过来道喜和帮忙。

    黛玉也一早就带着水莲、水竹赶过来帮着料理。

    宁府那边,尤氏陪着贾母和王夫人说话,秦可卿在给贾母和王夫人请过安后,也过来帮着料理些事情。

    因凤姐还要顾着外面的客人和酒席,故把要紧的事儿都张罗完后,就将迎春交给了黛玉、秦可卿和平儿、香菱,自己则带着丰儿出去忙了。

    黛玉是未出阁的姑娘,故也不好跟迎春说什么,只嘱咐了几句话,就辞了迎春,往贾母那边道喜去了。

    秦可卿则已过来人的身份,陪着迎春说了许多话,还嘱咐了好多夫妻相处之礼,还有与婆家众人相处之道。

    平儿和香菱也时不时在旁加一句、补一句,见迎春紧张了,就赶紧安抚几句,总算是将迎春出阁之前,应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一时吉时到了,宁浩恩带着迎亲队伍至了荣府,凤姐赶忙进来送迎春出嫁,姑嫂分别,自然伤悲,含泪说了许多的体己话。

    待迎春上了花轿,鞭炮轰鸣,贾琏亲自带着贾蓉、贾蔷送亲而去,荣府这边也算着时辰,与宁府一起开席。

    宁府的热闹,贾府中人自然是只能听说,看不见的,不过是摆了一日酒席,热闹了一番,让亲朋好友都知道贾府二姑娘嫁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