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参观过的地方――休斯敦航天中心参观记
1、参观之前从中国传来好消息
北京时间2007年十月二十四日十八时零五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我在美国休斯敦的住所,通过互联网,在笔记本电脑上,在第一时间,我看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当年“神舟7号”飞船的轨道离地面只有300多公里。而“嫦娥一号”将飞得更快、更远、它的目的地是距地球38.4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中国的航天技术、宇宙开发的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前进。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四大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空间的图像信息;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具体分布;探测月球土壤的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球到月球的空间环境。这充分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中国的“嫦娥”奔月工程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是为了造福全人类。
中国开展探月工程,是国家民族振兴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展探月工程,标志着中国在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遥感科学、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等学科研究的一次飞跃。也标志着我国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控科学等高新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年中国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研制“两弹一星”,极大的提升了国家的实力,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今天,承载国人千年飞天探月梦想的“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意志、决心和能力,必将载入中国伟大复兴的史册。
看到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不禁引起了我的一连串的回忆。我首先想起了在五十多年前的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轰动世界。那一年我10周岁,当时我只是朦朦胧胧的知道这件事情的发生,但是对于人造卫星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它能够干什么、有什么用则是一无所知。在随后的几十年间,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961年4月12日,我读初中的时候,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乘飞船环绕地球飞行成功,加加林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英雄。
在人类的探月工程上,美国率先在1969年7月16日,发射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并于7月20日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那时候,我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正在辽宁农村的宽甸县,在一个靠近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的小山村。那时候我虽然身在农村广阔天地种田,但仍然是心怀天下。
那时候,我利用知识青年开会的机会,到人民公社的办公室里,寻找全公社唯一的一份《参考消息》,从中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我插队落户的地方是“辽宁省宽甸县夹皮沟人民公社”,与著名的小说《林海雪原》里的“夹皮沟”重名。这是一个极其贫穷落后的地方,大概除了我们知识青年,当地农民很少有人关心时事政治、世界风云,能够吃饱饭是他们那时候的最大愿望。
当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绕月飞行,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美国的宇航员踏上月球的土地,并且把一面美国国旗插在月球的土地上的消息,我万分震惊。我对于这一事件特别关注,是因为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对于科学技术、航天飞行有特别的兴趣。那时候,法国人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风靡一时,《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八十天环绕地球》、《格兰特船长的女人》、《从地球到月球》等小说在同学们之间广泛传阅。
那时候,我家里人口多,只靠父亲的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生活水平很低,家庭收入只能用于基本的吃饭、穿衣。上学交学费的几块钱,也要一拖再拖,家里的几个上学的孩子要排队交学费,每个月只能交一个人的,向家长要钱买课外读物想也不敢想。从同学那里借来这些书,我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些科幻小说,以丰富大胆的想象、生动幽默的故事使得我和同学们如醉如痴。这些书中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激情,产生了要攀登科学高峰的崇高理想。所以当我看到人类终于登上月球,真正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从地球到月球的旅行,自然分外兴奋、万分激动。
在此之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进行了六次载人登月探测,先后有12位宇航员踏上月球,他们采集回来的月球岩石就有400多公斤,还有大量的月球土壤标本,美国率先在月球的探索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就在中国“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前一天――美国当地时间10月23日上午,美国宇航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也从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发射成功。随后,载着七名美国宇航员的“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往国际空间站,在10月25日已经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在时间上与中国的“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不超过24小时。而在十天前的9月14日,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月卫星也成功发射。
如今,在美国人成功登月半个世纪之后,中国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国人的“嫦娥一号”人造卫星也发射成功。在此之前,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欧盟的探月卫星也先后发射成功,而我们的亚洲近邻印度,也宣布将在2008年发射“月船一号”探月卫星。除此之外,法国、德国、乌克兰、巴西、以色列等国家也有各自的探月计划。我们国家的“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在月球探索这一领域也排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我与妻子来美国探亲、旅行,来到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参观,我的心情与几十年前在宽甸农村插队落户时,看到美国宇航员成功登月时万分震惊的心情已大不相同了。
2、人类为什么要登上月球
“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寄托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神秘月球的美好想象,中国的探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也是继承中国人的古老传统,在实现自己先人的梦想。月球离我们生活居住的地球有38万公里的距离,是地球的唯一的一颗卫星。月球一方面绕着地球旋转,另一方面,它也同地球一起在太阳系中旋转。月球、地球,千万年来,两颗星球如影随行,神奇相伴。如果说宇宙太空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月球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岛屿。想要出海远航,怎么能不先踏足这座岛屿呢?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关于月球的幻想和神话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就一直延绵不绝。但一直到现代,月球的成因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有的科学家认为它是与地球从同一块星际物质中形成的,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它是地球在遭到另一不明大天体撞击后产生的碎片重新聚合形成的。但不管怎么说,月球毕竟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对人类有着其它天体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月球与人类居住的地球大不相同。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和声音,至今也没有发现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它的表面积是38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版图面积的四倍,是地球表面积的十四分之一,它的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但是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能源和地球上奇缺的矿产资源,月亮上有弱重力和超洁净的环境,探索和开发月球,可以生产出许多新的生物制品和物质材料,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技发展服务。
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之外的月球上观察、研究人类居住的家园――地球,可以在更广大的空间,更准确、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月球是研究月球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物理、天体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中国的首次探月卫星,也肩负着许多重要的科研任务,发射成功意义非常深远。这也鼓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让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先进,祖国更加强大,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月球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在世界各国对地球的南极、北极争先开发的形势下,许多国家又纷纷瞄准了月球。“谁先到达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利用”是地球上人类社会的一种潜规则。中国的“嫦娥一号”只是绕月探测,仅仅是刚刚开始。当然,进一步的载人登月,实现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也指日可待,并非遥不可及。
在人类首次登月30年之后,美国也开始了新的太空计划。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小布什说:“美国现在到了迈出探索宇宙的下一步的时候了。今天我宣布,我们探索宇宙的新计划。我们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确定明确的计划。那名最后踏足月球的人曾这么说:‘我们离开了,就像我们来的时候一样,上帝知道我们会带着全人类希望回来。’是的,我们会让这句话成真。”
美国也雄心勃勃地开始打造新一轮的月球计划,美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再把人类送上月球。当年美国登月计划的实施,带动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把美国的科技水平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所以今天才有众多的国家不失时机地、争先恐后地加入探月、登月这一行列,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至此,全人类各个国家对于月球的探测已经多达108次,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失败,所以,我们国家“嫦娥一号”的成功意义非凡。
3、来到休斯敦――第三次到美国探亲
我儿子1999年在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获得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美国读书深造,在美国学习工作已经九年。我与妻子第一次到美国探亲,是在2002年。那时候,我儿子硕士毕业后在美国东部的新泽西的高科技公司工作,我们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生活了半年,游览了美国东部的许多城市,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费城、大西洋城、纽黑文市等许多地方,留下我们的足迹,第一次的美国之行,使我对美国有了近距离的实际观察,初步了解和认识了美国。
后来我儿子决定回到美国大学,继续读电子工程的博士学位,他来到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读博士学位。因为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院对博士生的要求很高,所以儿子学习、科研的任务非常繁忙。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为他做好后勤保障,我与妻子又第二次来到美国,在美国南方的奥斯汀生活了一年的时间。这期间,我们游遍了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休斯敦、圣安东尼奥几个城市和奥斯汀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
2007年春天,我儿子博士毕业,在休斯敦找到满意的工作。在2007年的秋天,我与妻子又第三次来到美国,来到休斯敦,也将继续同儿子共同生活。休斯敦是美国的石油之都,在这里,我们看到井架林立、管道纵横,美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就在这里。勘探开采、原油炼制、石油化工业都非常发达,与石油有关的钢铁、机械、造船、港口运输业等也高度发达。
休斯敦的德克萨斯医学中心在美国也是非常著名,在休斯敦市中心,德州医学中心的一百多栋大楼里,有四十多家大型医院和医学科研院所。每年接待五百万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患者,世界首例人的心脏移植手术是在这里进行的。我们也在休斯敦的市中心的商业区游览参观,感觉好像又到了纽约曼哈顿。我们去了著名的莱斯大学参观,它与休斯敦医学中心相邻,旁边就是著名的赫曼公园,医学中心的一部分土地也是赫曼先生捐赠的。莱斯与赫曼把自己毕生辛勤劳动的财产捐献出来,建立医院、兴办教育,使我深受感动。
休斯敦的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有40多所大学,休斯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接受过高等教育。1912年建立的莱斯大学最为著名,它是一所私立大学,莱斯大学的罗伯特•柯尔教授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柯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
在休斯敦,华人众多 ,据说已经有20多万。德克萨斯州有30多万华人,因而中国政府在休斯敦设立了总领事馆,管辖美国南部地区八个州的与中国有关的外交事务,外加波多黎哥联邦领地。在这里,华人社团的活动也非常活跃。可以看到很多中文报纸。如:“世界日报”、“美中信使报”、“侨报”、“美南新闻报”等等。在传统的中国节日,春节、中秋节等,都有成千上万的华人参加各种庆祝活动。
如果你到休斯敦的中国城看一看,会感到十分有趣,地方警察局就设在这里,而且巨大的用中文字样显示的“中国城警察局”的霓虹灯分外耀眼。各式各样的中国店铺鳞次栉比,丰富多样的中国食品、商品琳琅满目,中餐馆里的中国美食香气四溢。那一天,我们在这里买到活螃蟹,只有1.5美元一磅,是国内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葱姜炒蟹”像在国内一样美味可口。“熊猫餐厅”的海鲜自助餐,“独一处”的中国北方风味的美食、著名的北京烤鸭都吸引我们经常光顾,使我们觉得简直就像回到了中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