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参与信息产业
围绕汉字的处理,中国在80年代诞生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微型计算机进入了中国,国人发现英文字母文字可以方便地显示在计算机里,可以汉字却不行。就在专家们论证汉字不适应信息时代,决定把汉字变为拼音的时候,很多中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着让计算机处理汉字进行了研究,开创了中国信息技术的一个热潮。
首先是在1983年,支持汉字的操作系统CCDOS由电子部研究开发成功,靠着图形显示,把英文的DOS变成了可以支持中文显示的中文DOS,完全兼容微软的DOS,显示点阵汉字,不过速度非常慢,因为是处于图形状态。英文字母显示快是因为显示内存里存的ASCII码是在显卡里利用硬件转换到显示器的时候显示出来的,不占用CP时间,而图形状态显示汉字需要CP的大量时间,也需要大量内存或随时读取磁盘。由于当时计算机是昂贵的,所以输入汉字需要大量高级打字员,输入的方法是五笔字型法。
1984年,四通公司推出了能够直接打印中文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立刻打开了市场。后来,1986年,他们又推出了中文电子打字机,专门用来提供打字服务。当时国家语委的周有光先生对此项发明的评论是,“外国有人人都能使用的打字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中国人整整丧失了一个机械打字机时代,我们不能再丧失电脑时代。四通打字机开创了中国语词处理的新纪元。”
可是当时在打字机上显示点阵中文却不够专业,不适合正式的场合,比如报刊杂志。当时由于打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速率远远低于显卡和CP的通讯速率,主要门槛是传递的信息太多,打印机处理不过来。北京大学的王选教授在70年代末负责开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王选通过解构汉字笔画抽取样条点的方法,在打字机端恢复笔画的方式,避开了通讯速率低的问题,于1981年做出汉字激光照排机,解决了这个问题。1986年,北京大学投资兴办方正集团,把汉字照排技术市场化,迅速席卷世界中文排版界,王选教授因为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开发中功勋卓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后来,参考了四通和方正的成功,联想公司、巨人公司(史玉柱编写的汉字处理软件)、金山公司(求伯君编写了WPS)等分别做出了汉卡,直接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汉字,速度快,同时解决了软件盗版问题,一举两得,同时由于价格便宜,迅速获得市场的回报,成长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巨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放开对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一批高级个人计算机进入中国市场,由于CP升级,内存加大,软件处理汉字技术成熟,汉卡逐渐销声匿迹了。四通利方和新天地公司分别推出了中文平台,在英文Windows上显示中文。好景不长,随着微软推出中文Windows,随着计算机价钱便宜进入寻常百姓家,专业输入汉字的要求变少,中文输入法和平台软件大潮逐渐消退了。
我国计算机界一批有识之士,看到电脑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还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号召在开放的自由软件Linux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研究开发芯片。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毕竟为时已晚,无法从根本上动摇Winel(取自Windows和Intel)――微软和英特尔联盟的霸主地位。
最近在互联网上展开讨论,有关于为什么比尔•盖茨诞生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上没有产生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本篇文章从头到尾是在说明,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科技技术人才的产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大中小学开放的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需要有重视能力、鼓励创新、挑战权威的教育理念,需要配套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社会需求……
不过,话又说回来,时代造就英雄,当时积极参与中文开发的科技人员都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这是不能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