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关于《读者》2010年第三期刊登我的文章的说明之二
上一篇文章说到:一篇文章 三个版本
《读者》刊登的我的这篇文章,题目是:《美国车库文化》
在互联网上,我发现:
《智慧与成功》杂志2010年第二期发表我的文章《车库与美国文化》
《莫愁》杂志2010年第一期发表我的文章《车库与美国文化》
《天下男人》杂志2009年12期发表我的文章《车库与美国文化》
“莫愁网”2010年1月4日发表我的文章《车库与美国文化》
《神州学人》发表的我的文章,题目是:《车库与创新发明》
上一篇文章中,读者也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的全文:《从车库与创新发明谈起》
我对科技创新问题十分关注,中国、美国两个国家社会制度不同、不同发展历程不同。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通过对两个国家教育科技和创新发明的观察与思考,我还写有三篇文章,也谈到科技创新问题,
分别是:《想象与创新――创新漫谈之一》
《思想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创新漫谈之二》
《关于科技发明的联想与思考》
连同上一篇文章(27)中的《从车库与创新发明谈起》,
这四篇文章,构成我关于“科技创新”问题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前三篇文章;附在下面,供广大读者审阅,欢迎留言评论、欢迎批评建议、欢迎帮助指导。
一、想象与创新―― 创新漫谈之一
中国人并不缺乏想象力,在中国历史上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还有七个仙女从天宫下凡到人间,又演绎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美丽感人的故事。但是却是美国人,发射的宇宙飞船率先登上了月球。美国的航天飞机多次往返地球和空间站。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我在东北鸭绿江边宽甸县偏远农村插队落户,在一个名叫夹皮沟人民公社的办公室里,看到的《参考消息》报上,知道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人的宇宙飞船已成功地登上了月球,而且把一面美国星条旗插在了月球的土地上,随后安全地返回了地球。这一消息,使我感到万分震惊。
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具有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非凡能力,并且有火眼金睛,还能七十二变。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令我们今天的人们也十分佩服,但是那只是神话故事。又是美国人的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地出入地球大气层,实现了外层空间的探索研究,美国的宇航员并行走于宇宙太空中。而且美国发射的伽利略探险宇宙飞船直飞金星,并且发回传真照片,以供科学研究。美国人认为:oths impossible Dreamsbecome (只有敢于想象,美梦才能成真)。
当然,我国的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在美国人登月三十多年之后,也实现了初步的太空之旅。“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都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美丽神话故事。今天,中国航空航天的“嫦娥”计划、“夸父”计划,都是在实现我们先人的梦想。
当今世界上,广泛应用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之中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也大多数是美国人发明的,而美国却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人们公认的二十世纪对人类的影响最深刻、最伟大的六项发明:
1、电子计算机、互联网3、D
4、电视机、小儿麻痹症疫苗 6、原子能
这些也大多数与美国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我们中国人直接参与的工作很少。所以只有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创造力,既要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创新能力,还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美好的想象。
把想象变成现实,这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知识、文化、技术、设备,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我们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迎头赶上,把自己先人们美好的想象变成现实,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我们泱泱大国应有的贡献。
二、思想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创新漫谈之二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题目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我注意到,标题中竟两次用了“创新”,可见中央高层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在初始阶段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和激烈的竞争,我国经济发展中缺少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使得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中央发文件指出,“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指导思想就是创新。大连市人大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也是紧跟形势,提出了关于“把大连建设成创新型城市”的提案。于是全国上下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从省市领导到工矿企业,从高等院校到科研中心,也都把创新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
创新成了近些年来的热门词汇,显然,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是一次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创新,是提高国力、富裕民众的正确道路。
近百年来,世界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中国人只有在后面苦苦追赶,缺少自主创新。
西方现代文化,崇尚自由、平等,等级观念淡薄,张扬个性,有利于创新和科学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关系,讲究等级观念,强调稳定,不利于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近代中国的大学者严复说过:“中国人守常,西洋人守变,变的能得势,不变的都不能得势。”要想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也应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取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精华,扬弃阻碍历史前进的糟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一定是哪个领袖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些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思想解放的一次创新。创新的关键是思想的创新,没有全方位思想的创新,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思想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中国古代已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创新的时代,后来也被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遗憾的是,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实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思想的不断创新来保证。
美国经济的高度发达,是由于它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也曾自豪地说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得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大大的低于美国。但人口众多,本身也可以转化成优势,先进的教育政策,可以把众多的人口变成人才资源。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又一原因是源源不断的引进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我们国家已从几年前的引进技术、引进资金,进而认识到引进人才的重要性。人才之争是当今世界的最激烈争夺,有了人才就有了资金和技术,就有了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联把德国的机器设备忙着往苏联运,而美国出动100架飞机,一下子抢运回2000多名德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这个故事很多年长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是美国人重视人才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件事,我父亲在四十年前的“”前就告诉过我,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告诉我这件事,说明他知道人才是重要的,他认为美国人的做法比苏联人聪明。
美国的经济制度是最自由的,管制最少,鼓励创新和冒险,反对垄断和谋取暴利。美国法院当年反对英特尔和IBM的垄断,才有了微软的崛起,反对微软的垄断,才有了Google的发展,现在美国的高科技、高技术界是群雄并起,各领,飞速发展。
创新力的精髓是自发性,成千上万的家庭作坊里的科技创新与发明是美国科技创新的基础。一个社会的创造力的大小与人员及其思想的流动速度成正比。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允许思想不受阻碍,人员不受约束地自由流动。
美国政府在派兵进行伊拉克战争,美国民众在首都华盛顿、在纽约、在布什的老家德克萨斯州的克劳福德农场,可以举行反战的示威。充分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不违反法律条件下的行为自由,这一切,使美国具备了创新发展的基本要素,科技创新能力造就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
允许和提倡人民大众无拘无束的“胡思乱想”,才有可能产生真知灼见,各种思考、主张的讨论、辩论和交锋,才可能产生真理的火花。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上的“为所欲为”,才可能产生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创新发明,这些情况在美国屡见不鲜。
美国以老大自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上个世纪的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这一领域超过了美国,令美国科技领先的神话破产。使美国的领导人感到耻辱,让美国的科学家们觉得恐慌和丢人现眼。但这一事件对美国的教育、科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全国上下进行了大讨论,找出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促使美国改革教育制度与方法,加大了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科技人才,很快就赶了上来,而且又把苏联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美国在1958年也发射了一颗体积很小、重量很轻的人造卫星。此后,美国又率先在1969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美国的航天飞机也多次穿梭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美国又发展了洲际导弹,建立了与前苏联抗衡的庞大的核武库。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建立了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研制出了许多民用的高科技产品,并且引领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美国在宇宙探索方面投入极大,成果显著,这一切又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叫后来居上。
前不久,美国政府看到世界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对照别国的经验教训,发现自己国内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美国的少年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想象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阅读、数学计算、考试成绩上,有些不足。美国总统小布什马上发布法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各级学校,加强了阅读与数学的教学,减少了音乐、历史等课时,改变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状况,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科技创新需要有献身精神和执著的追求,美国人崇拜为正义事业的执著追求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前不久,在英国学生中进行的调查中,在回答:“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半的人回答是:“霍金”,就是那个坐在轮椅上,脑袋歪在肩上,讲话也只能靠特别设备的、身体极度虚弱的残疾人,是他提出了现代物理学的最新理论。
还有最近见报的俄罗斯的数学家佩雷尔曼,因破解了“庞加莱猜想”,获得世界的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他却对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无动于衷,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还有我们国家人人皆知的数学大师陈景润,也是类似的献身科学事业的人,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才没有保护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当下的中国人呢?中国青年人崇拜的是谁呢?现在已很难回答。现在充斥中国电视荧屏的,除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就是能歌善舞的“超级女声”、“超级男声”、“梦想中国”、“我行我秀”、“非常6+1”。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巨大的社会变革潮流冲击着人们的信仰和传统的道德观念,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感到渺小无助,这种心态感觉不仅仅是青年人。
世界需要科学,需要为科学孜孜以求献身的人,国家的崛起与振兴需要这样的人。相反,科技造假、学术、骗取荣誉、骗取钱财的人却层出不穷,这也反映出了许多问题。社会良知、社会责任感、追求真理的激情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对科技工作者来说,人类的命运、国家的发展,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然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兼收并蓄,放眼天下,既要团结协作,也要独立思考,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所突破。如果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浮华心躁,则会贻害无穷。
有人说在美国创业就是“创新”,在中国创业可以是“翻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内容相去甚远。创新实际上就是发明创造,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才有的。而中国的所谓“翻新”是把国外的技术产品改头换面,推向市场。这实行的是“拿来主义”,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短期行为,也根本称不上是创新,当然不值得提倡。
“创新国家”、“创新城市”、“创新部门”、“科技创新”,还会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我们也应有一个全民的大讨论,才能有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有思想的彻底解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才能在全社会开辟一个“创新”的新局面。
三、关于科技发明的联想与思考
位于奥斯汀市中心的德克萨斯州议会大厦,雄伟壮丽。大楼中间高高耸立圆形穹顶同华盛顿议会大厦一模一样。大堂的门口左侧是古老的得德克萨斯州财政部办公室,现在成为大厦的导游服务部,游客也可以进入参观,这里有介绍议会大厦的历史资料,游客可以免费索取。透过办公室内的栏杆,可以看到人们当年使用过的各种办公设施,一些古老的打字机和计算器。
门口右侧的展室是德州农业博物馆,阵列柜中是德克萨斯州出产的各种农产品,还有各种旧式的仪器设备,农用机械、生活用品,都是早期德克萨斯人使用过的。有铁制的苹果削皮器、玉米脱粒器、花生去壳机等等。我感觉,很久以来,美国人就善于动手动脑、发明创造,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各种工具和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是现今美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国家强盛发达的基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也有许多发明创造。例如: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是主要的用在了烟花和鞭炮的制作。美国人的祖先主要是欧洲人,欧洲人把火药用于制造枪炮的子弹、炮弹,利用先进的武器,在入侵中国的战争中所向披靡。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冶炼技术,用于制造乐器编钟,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用于铸造象征江山永固的巨?,用于制造祭祀先祖的香炉。
欧洲人的冶炼技术,用在了制造坚船利炮,并且以此征服了全世界。中国历史上有神秘的“木牛流马”的文字记载,说是诸葛亮发明的,但是到今天,即没有发现“木牛流马”的图纸、也没有发现一件实物。有人猜测,在诸葛亮的墓中可能有“木牛流马”的图纸,什么时候能够发掘诸葛亮墓,可以验证到底有没有。是西方人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方便了货物运输和长途旅行,是美国人发明了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率先开始了宇宙探索。当中国人津津乐道“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的时候,美国人率先登上了月球。
中国人引以自豪的“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皇帝朱棣派出的友好使者,目的只是显示大明王朝的皇恩浩荡,没有领土扩张的野心,没有商业利益的获取。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没有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后来的西方人,凭借坚船利炮,发现新大陆,在全世界跑马圈地,攫取财富和各种资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中国人对数学很有研究,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还有“杨辉三角”、“祖冲之的圆周率”等数学成就和《九章算术》等等数学名著,西方人把《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微分积分》等等系统的高等数学贡献给了人类。中国人发明了二进制、算盘等等,多少年来,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应用、改进和提高,欧洲人发明了计算器,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应用于科技研究。
最后,美国人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促进了美国和世界高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并且使得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亿万富翁。苹果削皮器、玉米脱粒器、花生去壳机这种东西,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没有出现过,而中国与美国国土面积大致相同,中国有比美国多得多的农民。苹果削皮器这种东西,在前些年的中国市场有大量的销售,我们家也买过、使用过,我看到,与这里玻璃柜中展出的、几十年前德州人使用的大致相同。
我1966年高中毕业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然后在1968年成为知识青年到辽宁宽甸下乡务农,那里的农作物以玉米和大豆为主,上交国家的公粮和农民的口粮,都是玉米,农民和我们知识青年一年到头都是吃玉米面,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吃不饱。每年的秋收后,人们都是用铁锥把干透的玉米棒上的玉米颗粒起下来,世世代代都是这样。
多少年来,生产和生活当中,除了马拉车,牛耕地,中国的农民都是手工劳动为主,劳动工具就是锄头、镢头、斧头、铁锹、镰刀、和扁担,机械化无从谈起,没有生产的条件,也没有意识。我们刚刚到达那里的时候,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全村的农户家庭里没有其中的任何一个,穷困潦倒的程度使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这一切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就是其中的糟粕,正是这些糟粕造成了近代中国发展落后于西方。这些原因,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先在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上找到落后之处,才能在教育、科技、经济上谋求发展,改革开放,强国富民,才能够使得中华民族焕发青春、重新走上振兴之路。
附录: 关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据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和“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运输工具,从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时间上相差三年。另外,“损益连弩”就是可以随意增减改动箭支数量的连发弩,可以“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发明制造了“连弩”,就是利用器具可以连续发射弓箭,不是用人力拉弓射箭,如同现代战争中的机关枪。现在,这种东西制造起来已经毫不困难。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木牛流马”的章节是第一百十二回,题目是: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孔明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众将环绕而视……
小说《三国演义》上描写的“木牛流马”神乎其神,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非常简陋,远不及现代,诸葛亮是如何制造出这个神奇的东西,成为了千古之谜。“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是史书,今天,我们只能把“三国演义”的“木牛流马”当作科学幻想,幻想与现实之间,会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们都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但是并没有严格证明。
就现在来说,“木牛流马”如果真的像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述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负载重物,健步如飞,这显然是不符合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肯定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那里得到能量?这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现在,有许多人在研究制造“木牛流马”,也有一些人造出了各种形状的“木牛流马”。但是看起来与史书中记载的也不一致,与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也不大相同,与人民群众的想象更是差距甚远,如果真的能够造出“木牛流马”,那将是一个世界奇迹,因为现代人普遍信奉的“能量守恒”定律会受到挑战。
关于“木牛流马”,史书上只是只言片语,没有详细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来源于史书,又有所“演义”,也就是说,有夸张和虚构,其中的描写又近似于科学幻想,无法使人相信。现在看来,“木牛流马”同历史上无数个迷团一样,需要人们去解决,包括考古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在这个迷团未揭开之前,谁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肯定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