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宋军队解说

目录:南宋盛世| 作者:丁卯年01| 类别:玄幻魔法

    宋朝的兵制,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异类,他采用的是现代通行的军政军令两分法,由于这套制度起初是德国最先采用的,也称为德式军制。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在这套制度的规定下,平时士兵分散各地,只由相当于连营长的低级军官统率,这些低级军官与普通士兵是绑定的,他们随部队调动而调动,如果没有其他的升迁病退,则一辈子跟着这群兵。

    平时军政的操作,都是由中央下发各军区一直到这些基本单位,操作着他们的人员变迁、军队调动、扩编解散等等。

    他们的统帅机关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只负责和平时的军队日常运作以及战争时代负责后方的征兵、动员、补充等等运作。

    而一旦到了战时,则由中央组建方面军级的指挥部,包括任命统帅,下达征集兵力的规模和征集地区,由该指挥部按照划给他的兵额,规定地方集结兵力。

    比如说去打西夏,征召西北若干路的兵力,则西北各路的各个基层部队单位前往集结地点会聚,而后再由统帅划分兵力组建师军以至集团军各级的编制,并任命其军事首长。

    有人说这是兵不常将,将不常兵,其实现代社会里,又有什么可能师长是永远带着这个师,或者没有其他调动,跟这个师的士兵群都混得很熟呢?

    区别只是我们现代的划分仍然保留上面几级的编制,而宋朝是细分到各个连去。而且现代社会允许我们让不同单位的军官平时在一起演习、深造、会议等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而宋朝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出现这种几个连长是老同学或者士兵受培养提拔。因此他们彼此之间的熟悉度不够,配合自然也就不够了。

    宋朝的募兵制度,平时的拉练制度,还有选退制度,都是相当先进的。

    宋太祖就指出,灾年的时候容易民变,因为百姓得不到什么粮食,不象军队有国家养,而丰收的时候就容易兵变,因为百姓收入都高,相比之下士兵就收入低,收入低就容易不满,就容易被收买。同样的,灾年的时候募兵就容易,而丰收年代,即使提高军队的待遇,肯参军的人仍然不会多。

    所以宋朝就是把士兵当商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在灾年的时候大量募兵,特别是流民中的强壮者,而在丰收年代则淘汰老弱,把军费资源集中以提高待遇,而把老弱的士兵放出去社会上消化。

    但是一个不幸的现实是,宋朝太好运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四海的升平,使得宋朝太多的时间是丰年而不是灾年。因此这套先进的制度就反而难以实现原先的设定。

    比如说募兵,最初有严格的体检,包括身高标准,身高5尺8寸以上才能入选上等禁军,5尺8寸是宋尺,换成今天的标准大约是1米8少一点。

    而下限,到宋真宗时代就规定为5尺5寸,到了宋仁宗时代,再下降为5尺2寸,也就是今天的1米6多一点点。

    然而同样是仁宗时代,范仲淹还得上奏章给仁宗说,即使身高比标准矮两三指宽的高度,只要体格强健,也不能排除要选上。可见升平年代兵员素质的下降。

    上面我们讲了身高,除了身高之外,宋朝募兵还有许多其他体检项目,比如测视力,与考官距离20步,遮住一只眼睛,然后要能看清考官举起来的手上伸出多少根手指,左右眼都通过才能通过视力体检。

    这样的制度我想是绝对超出现在很多人的意料的。比起现代的体检,除了内科之类的无法直接检查,其他的无不都是极其严格和遥遥领先于当时的。

    但是正如我们说到的升平年代少人当兵,导致士兵的素质下降一样,到了北宋中后期,甚至出现了拉练死兵,而且经常发生的事。

    拉练是宋朝的一种训练制度,比如说a地的兵和b地的兵互调,于是a地的兵就得徒步行军去b地报到,而b地的兵也得行军去a地报到,也即,把部队的调动当作训练,士兵披甲负重长时间行军,不但适应战时征召的要求,而且也可以作为平时身体训练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现代的军队拉练,但是到了后期,由于士兵素质的下降,已经出现弱兵累死在路上的事情了。

    南宋的军事制度,最高机构与北宋一样是枢密院,南宋后期,宰相兼任枢密使成为定制,而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副官,也多数是由副宰相,也即平章知事所兼任,完全的文人领兵制度。

    这些文人并不足以承担起军事责任对他们的要求,导致南宋在战略上的多次失败。在中央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兵力是三衙所统辖的兵力。三衙就是北宋的禁军三衙门,分别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宋孝宗时规定殿前都指挥使司的编额是七万三千人,马军都指挥使司是三万人,步军都指挥使司是两万三千人,此后一直到南宋末年,都基本保持了这个数额。

    在地方的军队指挥机构是各地的制置使司,早期南宋退到南边以后,收集原来北宋流散、败退、逃亡而来的正规军20多万,把他们编成五支部队,由五大将统帅,并分称前后左右中五大行营护军大军抗金,其中大家熟悉的岳飞就是后护军。

    后来岳飞和前护军韩世忠、中护军张俊一起被解除兵权,五大军就被南宋分解拆分,分散到各地称为某某地驻扎御前诸军,与前面提到的中央三司合称十三大驻扎大军。

    但是到了南宋后期战斗力下降,各地多自己招募新军,就如清朝末年八旗退化,绿营更是腐化,虽然还保持个名头,主力却变成湘淮军这样的新军一样,南宋末年也是如此。

    而制置使就是统一指挥节制辖区内所有新军旧军的官,类似于清朝的总督。在特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制置大使等权力更大的军区首长。

    在与蒙古的战争中,最主要的也就是淮河一带的淮东制置使、淮西制置使,荆襄一带的京湖制置使以及四川一带的四川制置使。

    南宋军令的传达,跟北宋一样采用递铺接力,这套制度也为当时的辽、金、元所采用。递铺是当时的说法,也就是我们所更经常听到的驿站。

    前一个的信使到达驿站时,由这个驿站提供马匹换过后继续前进。在特急的情况下是换马不换人。

    南宋的军令分三个等级,最高级就是金字牌,其实也就一木牌,上面写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八个大金字,规定一天之内必须送出五百里。岳飞就是借了十二道这样的金牌命令而退兵的。

    其实也不出奇,宋高宗要是活在今天,可能就是网上那些特喜欢每句都用感叹号,一用就一排叠用那种人,单单绍兴四年时的六个月之内,有记载的他就用了一千多金字牌,平均每天接近六块。

    平时小事都用金字牌,早就使得前线的将领对金牌看习惯了,不叠用两块三块以至七八块,都没人真当急事了。所以对于岳飞的12道金牌,就看作一篇很多感叹号的文章里的12个连用感叹号就行,不必真以为是什么大急事。

    金牌之下是青牌、红牌,到了红牌,就只规定每天必须送出三百里,送令的人还可以吃个饭洗个澡再说,一般枢密院的军事命令就多是红牌传达。

    南宋军队的编制,最大的基本单位是军,军的人数都是从几千人到一万多人不等,而作战时征集的大军,就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军所组成的方面军,比如岳飞的后护军就是由十二个军组成,刘光世的左护军由十个军组成,而刘琦的侍卫亲军马军由六个军组成。

    军之下是将,每将大约千人。这个将,不是军事长官的将,而是一个名称,也就是说如同连与连长是不同的一样。在这里的将不是指人,而是指部队成分,所以一般称为第几将,比如前军第一将、左军第二将等。

    将之下是部,不过在南宋时代,部有时有而有时没有,有的部队有而有的部队没有,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每将最多分为五个部,分别称前后左右中部,每部也就大约在几百人左右。

    部之下就是队,每队五十人,是最基本的作战单位,同进同退。

    由于南宋的军官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军衔制度,是有军衔去兼军职,所以军的首长叫什么官并不固定,一个军的正指挥,可以是统制、同统制、副统制三级,而军的副指挥叫统领、同统领、副统领。这些具体官职要视他们的官级而定。

    也就是说一个军的正司令,也许是副统制,而副司令却是统领,官级有可能比正司令还大,假如打了胜仗,那正司令就可以从副统制升到同统制,而副司令就没得升,除非另立一支新军给他指挥,而如果另立新军的话,这个副司令可以直接出任统制,而无须从统领去升什么副统制。

    至于将的指挥官,也分正将、副将、准备将。部以及队的指挥官相对固定,部的指挥官是正部将和副部将,队的指挥官是队将,同时队设置有拥队、押队、旗头等低级军官。

    此外,还有分散在军中,不算部队编制的低级军官,比如训练官、教头、教官等等。

    南宋的士兵也有分军衔,分成使臣、效用、军兵三种。可以往上晋升,每级的工资都不同,本意是让士兵更加奋勇杀敌,后来由于军队的,反正这些下级士兵的任命都是由下级军官自己决定就行了。

    所以跟队官部将有关系的,自然就是高等级拿高工资,还随时可以候补晋升为军官。有时出现部将把自己兄弟姐妹全招进来当使臣当效用拿国家军费,那也不奇怪了。

    南宋最弱的就是骑兵,没马。南宋曾经试过在南方养马,结果因为水土的关系,许多马并不生小马,生下来的也容易早夭,比如南宋初年设置马监,养了一千匹母马,过了十年,才生下二十匹小马,还全部养不大。

    越养越少,只好不养马靠进口马了。每年从川陕一带进口马大约一万多匹,但是由于早期规定马要送到中央枢密院,再由枢密院分配,在运输的过程中死亡非常多,实际能够分配到军中的非常少,后来只能改成实地分配,于是西边军队马比较多,东边军队马比较少也就不出奇了。

    每年宋朝为了买马,大约得支出十万匹绢、金数百镒、盐两百万斤。贵,制约了宋朝骑兵的发展,与蒙古一人数马相反,南宋的部队,即使是骑兵部队里,仍然有许多士兵得轮流骑马,否则就没马骑。

    南宋发展最快的就是水军,南宋刚建立的时候,水军很少,所以金兵几次南侵,都可以纵横于江淮之上。出于自保的需求,南宋对水军的建设非常重视,到了南宋后期,淮河、长江以及沿海有二十几支水军,人数超过十万,后期的金兵和蒙古军队,就不能再任意渡过南方的江河了。

    当然,南宋最发达的部队还是步军,同时,炮兵也开始从步军中得到加强,并独立出来,炮兵不但可以在陆地上作战,也经常搭乘水军船只进行作战,在攻防战中更加得到重用。甚至,宋朝时候已经具备了月造数千铁火炮,仓库里常年存放十多万个铁火炮的程度。

    不过,由于失去北方雄厚的工业基地,南宋无法再如北宋般建立完善的后勤补给制度,在武器的装备方面,质量等就有些差了。

    南宋部队的格斗武器,多数是长枪长刀,有许多平时训练的规定,然而南宋部队用得最多的,还是弓弩,宋史记载,宋军平时的训练,弓占了两成,弓弩占了六成,而盾牌和长枪加起来才占剩下的两成时间。

    所以南宋部队中弓弩的种类非常多,兀术就说过,金兵最怕的就是神臂弓,其次是重武器,其他的都无所谓。神臂弓本来是北宋射程最远的弓,可射三百多米,后来韩世忠将其改进,增加射程到五百多米,改名叫克敌弓。

    上面说到的铁火炮,是南宋的一种火器,有点象今天的手榴弹,用铁做外壳,里面装火药,使用时用抛石车抛出去,爆炸时产生碎片伤人,比北宋到南宋初年的霹雳炮又先进了一步。

    根据大小分为几个类型,从三斤五斤一直到七斤十斤都是常用的武器,到了南宋末年,还尝试出了超大型铁火炮。

    比如1277年蒙军进攻广西静江府,宋将娄钤辖与手下250兵不愿投降,最终就围在一起点燃一个特制巨大铁火炮,结果全部阵亡,整座城池也几乎全被震塌,周围蒙军也死了不少。其威力难以想象。

    与水军的迅速发展相对应的,就是船只的迅速发展。南宋时候的船只分水面船只和海面船只,分别航行于江湖上与海洋上,江湖上的船要求底不能入水太深,一般都是平底船,而海洋上的船要求能经受风浪,一般是尖底船配坚固的龙骨。

    水面船只的主力是车船,车船开始被应用是在北宋时代,他与以前采用风力或划浆的船只不同,而是以螺旋桨推动前进,当然那时候的螺旋桨是如同水车一样的轮式而不是现在的样子。

    而且,那个时候没有蒸汽机,推动螺旋桨的还是靠人力,不过是踩,如同踩自行车一样,把动力传到船后的螺旋桨那里。

    它比原先的船都更快更灵活也更进退自如。在北宋的时候,用的是船左船右各一个轮的样式,因此两轮就被称为一车。

    而到了南宋初年,钟相杨幺的起义军,便已经拥有了多大24车也即48个轮的船只,轮的增加使船只的增大成为可能,这样的车船已经跟原先的楼船一样,上面甲板分了很多层,而且船身长达110米也即一个足球场那样长。

    与此同时,新型船只也不断出现,比如南宋马定远发明的马船,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拼接起来成为大运输船,甚至还可以跟现代的工兵舟船设备一样,搭成横跨江面的浮舟、浮桥。

    还有南宋冯堪设计的战船,前部用海船标准,后部用平底船标准,而成为多功能的战船,江里海里都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