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看周国平的书,网络上有他的动态就马上去看看,哪怕是只言片语,他说出来的话有点琢磨头。
读他的言语,我总是这样想――他是生活在另一个层次的人。比如他说“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不做梦的人注定平庸”。前一句话我理解,因为我也是个写作的人,不管有没有成果,总是不停地写,与自己对话,与空气对话,与假想人对话,与梦对话,与愿望对话等等,都是写的方式,也可以说都是写的理由,但不管怎么写,在外人看来,我是个寂寞的人。而我自己也认为,我其实是个孤僻之人。尽管我对所接触的人那么热心,但我很少接触很多人的,一个人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问题,比如生活、人生、哲理等等。想到了也不一定写出来,得等到道理成熟。然而很多年了,我发现我的道理没有一个是成熟的,所谓道理都是些自己的理解,都是些自己的经验或看法,根本没有成熟的时候。
周先生成名时间很长了,他的麾下有一大群读者,而我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很关注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特别的人,特别之处在于几十年如一日地思想着,他是个用思维编织生活的人,而我有些时候很像他,不停地思考,生活在思索中日子过得也很快,就像人们打麻将一样,一会儿兴奋,一会儿烦躁,一会儿寂寥,一会儿等待,你能说,打麻将的人没有梦想吗?他们的梦想很现实,更实用一些。周先生的梦很长很远很大很高,高可以向往柏拉图,远可以比仓吉,他是在造字和造梦呢。
人生其实很简单,我觉得在历史长河之中,应该没有平庸与高尚之分,而现实生活才有,历史从来不缺少有名望之人,更不缺少平庸的耕耘者。三千年前有一个强大的赫梯帝国统治了欧洲若干年突然消失了,在留下来的文字或图像中记载着他们的辉煌与光荣,然而没有留下一点关于他们灭亡记录,给世界留下一个谜,许多历史学家着迷了不停地探索这个谜底。对于他们本人来说如果解决这个难题那也是一种辉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意义不大。人们总要找点事做,历史学家名誉上是为了完成通古鉴今的任务,事实上历史上的统治者很少也不可能吸取历史教训,比如我国,自唐以后对历史的研究那是非常重视的,然而随后就有了个无能的宋王朝,战乱的元朝,昏昏沉沉的明朝,自以为是的清朝。多少有点知识文化的人就可以看出――每个朝代的灭亡是多么相似啊,可是谁又能把握呢?
关于人生哲理,我国历代思想家们讲得很多,不过他们喜欢在一个模式里说话,好像是祖上定好的规矩任何人不能修改或突破一样。外国的哲学家们讲得也很多,他们有的比较灵活,有得比较偏面,不管那一位都说得有理,因为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和用自己所理解和认识的世界来分析问题,总有一些思想让我们为之惊叹,我们认为他很聪明,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保贵的财富等等,可究竟有用吗?谁知道呢?谁又能把握呢?
按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说法活着,人们都得累死,一方面要维持生计满足**,另一方面要做一个有思想高度的人,恐怕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两全其美的人。生活中,从生活水平来看分三种人,富裕的,小康的,没钱的。从文化水平来看也分三种人,专家型,专职型,普及型。也就是说一些人只能以生活层次区分,一些人只能与文化层次区分,不过分不分也没什么用,世界上本没有平庸与高尚之分,有的只是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否定。比如,有人说某个皇帝高尚为社会做了许多事,但也有人说他杀人如麻心黑手辣。也就是说看站在什么角度看,比如一个高官的,被他提拔过的人肯定说他好,被他压迫的人肯定痛恨他,如此而已。
关于梦,平庸的梦对平常人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人生理想。对于有抱负的人来说(所谓抱负应该就是名望的别称),他的梦想与众不同想高高在上想或以思想或以财富惠及大众,那是他活着的方向,我们可以说他高尚也可以说他依然平庸,因为他还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不可以充当救世主。在历史的烟云中,他可以是一缕青烟而我们则淡些或更淡一些。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