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四十六章 真实的玩笑

目录: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作者:肖申克117| 类别:历史军事

    在美国,好莱坞与百老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纠缠不清来形容。

    美国的舞台和影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编剧们本来就是相互流动,交叉使用和共同繁荣的。好莱坞的那些编剧和导演们,许多人本来就是从百老汇的舞台上跳到好莱坞的。而百老汇一直就是好莱坞明星的孵化器和再加工厂,那些怀着梦想的俊男美女们,从百老汇走红到被好莱坞的导演看中,然后上镜最终成名。

    而好莱坞的有些明星在过气后,往往会选择重回百老汇“加工”,也没什么稀奇的,“我连戏剧都可能演,还有什么不可以演的”?这些过气明星并非看重那每场少得可怜的出场费,而是用百老汇的舞台证明自己的演技不容置疑。

    摩根•弗里曼也是如此,这位黑人在百老汇磨练出了他精湛的演技,平凡的外表,却有不平凡的演技,这是他给影迷们带来的启示。

    而威廉•赫特也是如此,他是在舞台剧《yLile》中崭露头角的,跃入大银幕之后,先后参演了数部电影,但当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当他接到他的好朋友埃里克•格林伍德的电话时,他很吃惊,因为对方说一个天大的机会在等着你,他甚至可以想象出好朋友在电话那头夸张的表情。

    “剧本很不错,我保证你会喜欢上你要扮演的角色的,威廉,机会难得啊!”埃里克•格林伍德鼓动道。

    “剧本先让我看看吧。你刚才说导演是个中国人?”威廉•赫特问道。

    “是啊,这是他的第二部电影。哦。对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已经在东部地区上映了,叫做《飞刀门》,你看了吗?”

    “那部电影?我看了,很有东方气质的一部电影,怎么说呢?很神奇!不过我对他拍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的能力感到怀疑!”威廉•赫特担忧道。

    “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我感觉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从编写分镜头剧本时我就有这种感觉。考虑一下,尽快给我一个答复。导演很有诚意的!”埃里克•格林伍德道。

    “那好吧。我会慎重考虑的,在收到剧本三天之内给你答复如何?”威廉•赫特回答道。

    威廉•赫特在后来不止一次提到这件事,他很庆幸他有一个担当助理导演的朋友,要不是如此,他就不可能获得这个让自己成名的机会。因为他在拿到剧本地时候。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我就是安迪。我就是那个在沉沦和桎梏中,不放弃希望的银行家!”威廉•赫特想到此处。已经坐不住了,他拿起了电话,要和朋友谈谈,他只希望无所不知的上帝让这个角色仍然空缺着。

    “埃里克,是我,威廉。那个角色的人选还没定吧,我要演,片酬是小事情,我一定要得到这个角色!”威廉•赫特焦急地将自己的答复告诉了对方。

    “那还等什么。收拾行李坐最早一班飞机过来吧。就差你一个人了!”埃里克•格林伍德在电话那头笑道。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地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地光辉。‘自由’这是剧本中的最核心地一个词。但是围绕这个词,两位主角的表现却不同。”李思明看着两位主要演员,他对这对组合很是期待,“RED对希望怀有恐惧~~因为他也曾拥有希望。但他明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时候,这也是使我们裹足不前和抱有消极思想的原因。摩根,我希望你能将三次听证会的区别表现出来,那就是一次比一次沉沦,仿佛已经习惯这种体制化的东西。而aNDY却不同,他同样沉沦,但他拥有希望,全剧中有三次**,他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朋友。威廉,我需要你表现出这个主人公平静的外表之下,有一颗不屈的心!”

    “没问题的,李!”两人都很有信心。为了演好这部电影,两位主要演员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

    李思明虽然也很有信心,但是他也为此做了准备。他首先要理顺这些从全国招来地工作人员,特别是还有一批香港人,他必须确立工作评价的标准。香港电影人喜欢加班加点,而美国人却认为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属于自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李思明尊重美国人的习惯,但他更尊重人才,每一位提出好的建议的工作人员都会受到他的奖励,也许是一笔小额奖金,也许是一个礼物。

    李思明是个导演,他也是老板,所以他拥有绝对的权威和给予奖励的权力,这是一些导演羡慕的权力。当然在实际工作之中,小的麻烦当然是不断的,因为大家从未在一起共过事。李思明不怕麻烦,他为此不怕浪费胶片和金钱。

    1982年8月10号,《肖申克的救赎》正式开拍了,俄亥俄州的那位名叫道格拉斯的公务员,已经将李思明的意见转达拾了州政府,于是几天之后,李思明省了一笔开支。

    不过李思明为了拍片,整修了监狱的一部分建筑,为此花费不菲。整部电影的画面大部分是阴暗的,这是李思明对色和光的要求,也是整部电影的基调,从而表现出这个“体制内”人性的压抑和沉沦,然后才有扬善和惩恶,最后才有西海岸风和日丽的风光。

    “这监狱不错,还是单间!”曾智做为老板前来“视察”工作。“跟你当年住过的比一比怎么样?”

    “这算得上星级饭店了!”李思明对他的比较无所谓。当年他住过地虽说看管得并不严,但是条件太差,一个不大的牢房里挤了一堆人,充满着各种怪味,不过在当年的自己看来却是一个避难所。这是个讽刺。

    李思明想到了苏格拉底,按照古希腊极端民主制,假如当整个城邦的人都认为你是有罪的,你就只能去死,而当去死才能符合程序正义。苏格拉底拒绝了朋友的营救。用死维护了这个程序正义。程序正义的目的是实质正义,但雅典公民大会上的可笑地奸细举证和居心叵测地群情激昂使它明显没有达到这个目的,程序正义能获取最广泛的正义,但未必就没有它的死角,当程序正义损害实质正义的时候。应该服从于哪一边?苏格拉底如此。《肖申克地救赎》的主人公安迪也是如此:当大多数人认为你有罪,你就有罪。

    李思明也是如此。在那个疯枉的年代,当大数人认为他有罪地时候,他只能接受这个罪名。但李思明是幸运的,原因只有一个: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的沉沦和不羁,怎样的失去生话,但千万不要放弃理想,放弃那份希望。只有充满希望,人生从而变得有意义,从而丰富多彩。李思明从来没有放弃那份希望。

    这也是李思明在好莱坞把这部电影作为他的首部作品的原因所在。也许他是对安迪这个人物最理解的那个人。

    室内戏是在摄影棚内拍的。因为修复这所监狱的内部比搭建同样地布景花费要高。

    威廉•赫特的表演李思明很满意,因为原作中地演员让他印象深刻。现在他没有了担心。化妆师将他变得有些颓废,外表看上去是一个正直老实和深沉的男人,并且一再宣称自己无辜,他的眼神很平静,但将那种悔恨和疑感的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在剧中的开头就让观众们产生一些怀疑:这是个杀人犯吗?人们从开始猜想影片最后一定会是让犯人陈冤得以昭雪,但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却让观众大吃一惊。这不是悬念片,却让观众不得不充满着疑问。在大快人心的同时,却让观众受到了感染:希望、自由和友谊。

    摩根•弗里曼的表演更让李思明惊讶,他演的角色本来并不是黑人.但为了增加戏剧性效果,才改为黑人的,这也是原片中的创意。

    “摩根,你的表演实在太出色了。我觉得奥斯卡评选委员会应该为你颁发一个小金人!”李思明某天夸奖道。那是摩根坐在台阶上的一场戏,他已经入戏太深,当李思明喊停的时候,他还坐在那里,看到“囚犯”们都收工离开了,他以为“放风”的时间结束了,起身向“囚室”跑去。

    被人夸演技好,这是每一个演员最想听到的。摩根•弗里曼虽人到中年,但是也喜欢听到这样的赞颂。贴在摩根•里曼假释文件上的那张照片实际上是弗里曼的儿子,他的儿子还在片中还跑了回龙套,只有一句台词:“又来新的了!我们的队伍扩大了!”。

    “谢谢。我觉得你的导演才能不能和你的年龄相提并论。我是说,你虽然年轻,但是对剧本的理解让人惊讶,这让我怀疑你是不是坐过牢?”弗里曼开玩笑道。这是美国式的玩笑,本无伤大雅,但说完这句话他有些后悔,李思明虽然很平易近人,平时也爱开玩笑,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玩笑开得是不是有些过火了?

    “这你猜对了。”李思明不以为意,面带微笑道,“我是坐过牢,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种性质的牢房,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却是一个自蒙的事特。很难理解是吧?”

    李恩明丢下目瞪口呆的摩根•弗里曼,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