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明刚刚起床,正蹲在院子里刷牙,这时候当然不会有牙刷人们都是用柳枝就着草药研制成的揩齿粉末刷牙。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李承明让人把鬃毛缚在柳枝上,代替牙刷,可惜没有牙膏,还得用那些草药粉末,不过就这样也比用柳枝的效果好很多。
“承明,突厥犯边啦!”李承明仰头一看郑文信穿着一身青色的武官服站在他身边。
“来就来吧!他们打不到这里的。”李承明知道唐朝历史上突厥没有打进过长安城,所以一点不担心,继续刷牙。
“突厥犯边,正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你去和太子说说,我想随军出征。”郑文信一脸坚毅之色。
李承明心里也突然有了些想法,他考虑了片刻,端起身边盛水的碗漱了漱口,开口喊到:“秋梦,快点过来!”
秋梦脆生生的答应了一声,立刻就出现在他面前。
李承明把他手里的碗和鬃毛牙刷递给她道:“把东西收起来,顺便告诉史汾让他去套车,我要出宫。”
是????
秋梦弯膝行礼正要走。
“等一下,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叫秋梦了,我给你改个名字,叫秋香。”李承明的脸上堆满脸纯真的微笑。
秋梦刚开始没搞清楚状况,迟疑了一会才知道自己也被改名了,答应了一声后离开。心里却在想,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拉,喜欢给别人改名字玩。
“舅舅,这个忙完我一定帮,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到了前线你可得照顾我。”李承明看着秋香背影对郑仁泰说。
啊??????郑文信的嘴巴张的老大,能塞进一个鸡蛋去。
“不行不行,我不去了还不成,我真不该来找你。”郑文信吓得扭头就走。
“小舅舅,就是你不去我也是要去得,我劝你还是跟我一起去,有你照顾我,母亲也会放心些。”李承明大声喊到。
郑文信转身又走回来开口问道:“太子殿下和姐姐哪里你怎么说?可千万不要连累我啊!”
“你放心,山人自有妙计,不会连累你得。”李承明摸着光秃秃,连一丝绒毛也没有的下巴胸有成竹的说。
“殿下,马车已经套好了,你要去哪?要不要多带几个人?”史汾走进院子里问到。
“不用了,去魏师傅府上,我们两个就行了。小舅舅你回去准备一下,走的时候我让人去叫你。”李承明一边回答史汾,一边对郑文信说。
这个魏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拜他当师傅已经十几天了,除了拜师那天就再没见过他。还有那个冯立也是一样。不过这样到也给自己空出些时间来了解和熟悉这里。
魏征现在只是东宫属官,没有上朝议事的资格。现在十有还在自己家呢。
大兴宫太极殿上,李渊和文武大员们正在商量突厥入寇的事。
“各位爱卿有什么办法,都说说吧。”李渊愁眉苦脸的问。他一向畏惧突厥,这些年来一直实行用金钱买和平的策略到也相安无事,今年也没少给他们金子,这些狗日的一点信用也不讲。
“陛下,臣以为突厥之所以进犯关中,是因为财富和人口都集中在长安,如果将长安焚毁而不再为都,突厥的进攻自会停止。”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出了一个馊的不能再馊主意。
“你们以为怎么样?”李渊其实觉的这个主意不错就是有些丢人,身为皇帝执行这种逃跑政策会被人看不起,索给你们来讨论,如果你们都同意的话我的面子也能保住。
裴寂、李建成和李元吉显然看出了李渊的想法,都表示这个办法可行。
“既然如此,那就迁都把,宇文士及你去樊、邓一带选址重新建都。”李渊一看有人赞成就马上同意。
坐在殿下右排第一位的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突厥来犯竟然把老爹吓成这副德行。他扭头看了看萧?、陈叔达和封德彝等人。陈叔达和封德彝一脸为难的样子,萧?到是张了张嘴不过没说出话来。其他文武也都面面相觑,这个时候,谁都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说一句话或者说错一句话就会得罪皇帝和太子,竟无一个人出来说话。看来只有自己出面了。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站起来准备说话:“父皇,儿臣以为此议实在下下之策,断不可行,焚毁长安,只会让突厥的气焰更加嚣张,而且另建新都工程浩大,势必会劳民伤财,我大唐现在刚刚安定天下,儿臣恐????恐前隋之事重演,儿臣恳请父皇下旨,戒严长安,让李世绩兼领并州道行军大总管,节制蒲州、太行兵马!命霍国公柴绍为陇西道行军总管,率军屯秦州,授任城王李道宗加安北都护府都护,全权节制西北诸路军马,儿臣愿领一军赴豳州在那里抵抗突厥,伺机颉利、突利讲和。”
李世民没有向李渊要统一指挥权,那是因为他心里太清楚李渊了,如果主动开口说自己想统一指挥这几十万人,皇帝陛下一定不会答应的,以皇上的性格又不放心交给外姓人指挥,这个即能让皇帝放心又能让诸军将领心服口服的人,除了自己还能有谁。
坐在左首第一位的监国太子李建成自方才李世民说话开始便在心中暗自计较。他和李世民虽是政敌,但对于李世民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才具,他心中还是有数的。因此他一边注意聆听李世民的奏对一边暗自盘算分辨,柴绍与李道宗向来和李世民的关系不错,至于那个李世绩自己三次派赵弘智去试探口风,各种手段用尽,奈何这个老油条滑如泥鳅奸似鬼,嘴里一句实诚话也套不出来。前次李世绩受命回京,自己还亲自去拜访,他也还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死猪不怕开水烫模样,就是不表态。李世民果然好算计,如此一来兵权还是得落到他手里。此时见无人说话,一个念头浮上心头,正欲出班奏明。忽听到有人咳嗽了一声站了出来,却是尚书右仆射萧?。
萧?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秦王所言及是,当命秦王以天策上将北上提调节度诸路军马,再将天纪、天节二军西调也归秦王节制,另请裴相为大军筹措粮草后勤。”
李渊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冷冷地扫视了诸臣一眼,轻轻哼了一声:“此事再议!众卿还有何表,一一奏来!”
萧?一脸尴尬的退回到班中。
见皇帝发了脾气,众大臣的心都悬了起来,再不肯轻易发言。李世民也暗自叹息,萧?虽说维护自己一片苦心,但做官做得未免笨了些,这道谏言上得也确实不是时候,你这忙还不如不帮呢。
老奸巨猾的封德彝考虑了半天,跨步出班道:“陛下,微臣有本奏!”
李渊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哦,封卿但管奏来!”
封德彝侃侃言道:“陛下,臣以为突厥南下无非是为了人畜与财物,陛下可依秦王所言一面调集大军做出决战之势,一面遣人讲和许与和亲,近日大雨滂沱,突厥将士疲惫,武器受雨必无心与我大战。至于如何节度诸路军马,臣以为可以秦王为主齐王副之。”他这话说的颇为滑头,既让这位性情耿直颇受李渊敬重的萧?有个台阶下,又让秦王府和东宫两边都能接受。
李渊笑了笑:“是啊,让你这么一说,朕也觉的不用弄到迁都怎么严重,太子你以为呢?”毕竟让堂堂一个开国皇帝迁都以躲避突厥确实太丢人了。
李建成不慌不忙地答道:“父皇是知兵的,此番颉利、突利在秋收之季带二十万人南下,应该是为了财物而来,必无心来犯长安,儿臣以为封大人所言及是,儿臣另请派左卫大将军杨恭仁总督后军,即刻出发抵抗突厥。”李建成见刚才迁都之事满朝大臣除了裴寂无一赞同,他是太子也不想落个畏惧突厥的名声,于是就改了想法荐李元吉与李世民一起出征的,有李元吉在前方监视,杨恭仁在后方压阵,想来李世民也生不出什么事来。只是被封德彝抢先了一步。
李渊点了点头:“裴监,你怎么看?”
裴寂看了看皇帝,悠然开口道:“陛下,臣虽不知兵却也清楚军国大事,多是事先揣测预料,而后逐条定下应对之策,须知战机难得稍纵即逝,望陛下早做决断。”
裴寂这样说是有原因的,武德二年,刘武周进犯太原,唐兵无法抵御,连吃败仗。李渊正在为此发愁时,他自愿请行,被任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并允许他便宜从事。兵抵介休时,与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大战结果唐兵大败,死散殆尽。裴寂仓惶逃回平阳,使晋州以东城镇全部丢失。宋金刚率部南下,逼近绛州,他又一次上表抗贼,李渊想让这位老朋友找回点面子,于是再次任命他去镇抚河东,结果还是大败而回。要是换成别人仗打成这个样子就是有十个脑袋也砍光了,而裴寂只是发交礼部审讯,不久又释放了他,并且让他官复原职。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全部愕然,这个老匹夫胆子可真大,居然把球踢给了皇帝,就是太子与秦王只怕也不敢如此。
谁知李渊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裴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果然是谦谦君子。”
群臣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裴寂,这老家伙也太得皇上的眷顾了吧。他们还有件事情不知道,武德六年时,裴寂与李渊在含章殿喝酒,李渊那天心情非常好,裴寂忽然跪下说:“当初起兵太原时,皇上曾经有旨说四海清平之后,准许臣归隐山林。今四海已安,臣请皇上准许臣告老还乡。”李渊含泪挽留:“现在还没有完全平定,你还的帮我。你做宰相,我为皇上,你我兄弟逍遥一生,岂不快哉!”不但不准裴寂告老还乡,每天还派一名尚书员外郎轮流去裴寂府第值守。
“父皇,儿臣也以为大哥之见可行,请父皇及早下谕,征调诸军抵抗突厥。”说话的是齐王李元吉。
李元吉话音刚落,太极殿上的文武大员们纷纷附议,敦促皇帝下诏,即刻发兵抵抗突厥。自从武德四年以后,李建成的追随者和李世民的支持者在朝堂上就没有过统一的意见,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南必定他就说北,这次东宫和天策府终于穿到了一条裤子里。不过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老油条封德彝,是他出来这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主意。
李渊见这次东宫和天策府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心里十分高兴,他沉吟了一下,从御座上站起来朗声道:“陈叔达,就照太子所言去拟旨,立刻下发,后勤粮草就有劳裴监辛苦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