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仓惶北窜

目录: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类别:都市言情

    几名骁勇的部落头人主张派人回老营再调三万人来,然后拼全力向前冲击,只要冲垮前面的敌阵,就粉碎了唐军的合围,即可一举打垮唐军援兵扭转战局。理由是我们比唐军人多,当然这也是一着棋,不过是一步险着,一步凶着。

    也有人认为对面的唐军将领狡诈狠毒,他正面摆出一副守势,不急于进攻,正是为了吸引住我们的主力,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暗中却让机动性强的骑兵迅速迂回到我们侧背,形成前后合击的局面,这一手既毒辣,又高明,我们如果全力冲击唯一的下场就是伤亡惨重。而且凉州城里的李神苻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一定会趁机出城抄我们的后路,到时候我们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时候左臂负伤的柔塔王子带着十几骑跑到细封步赖面前道:“父汗,唐军阵地壁垒森严,他们只守不攻,正是要拖住我们的大军。如果现在再贸然进攻,大军粘在阵前,突不进,杀不开,耽误了时间,正好中了敌将的圈套,给唐军的骑兵创造了合围的条件。因此,目前只有趁唐军的合围尚未合拢之际,马上后撤,杀开一条血路,把大军带出去再作计议。”

    这时,这片开阔地周围的沙丘后面已隐隐约约能见到唐军的军旗,形势越来越紧迫,不能再延误了。细封步赖望了望周围那一张张焦虑、惊恐的脸,终于咬了咬牙,下命令全线撤退。

    细封步赖可汗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一身胆气,当下在马背上迅速作了部署,他命令左臂负伤的的儿子率军断后。自己亲自带人向唐军骑兵的左翼突击,另派自己的侍卫长带人阻击唐军骑兵的右翼,挡住合围过来的唐军骑兵,一定要封堵住唐军,留一个口子,让大军撤离。

    人声鼎沸,万马嘶鸣,鼓声四起,旌旗乱舞。党项各部首领慌忙地调集部下,掉头转身,准备撤离。两万余骑士大转身的撤离不是一件易事,党项阵地一片混乱。幸好,细封步赖和他的侍卫长动作敏捷,他们已调集队伍率军分头向两翼扑去。

    这时,对面唐军的阵地也发生了变化。密切注视着党项大军的李孝恭和李承明都发现了党项大军后撤的企图。

    李孝恭一直在观察侧翼运动的骑兵。这两支骑兵是他早在昨天到凉州之前就分出去的,为的就是自己与党项人交手的时候来配合步卒重创党项人的,现在看起来一切都进行得都很顺利,都符合自己的战略意图。他老练地环视了整个战场,心想:“到时候了!”

    接着他微笑地看了李承明一眼,然后庄严地咳了一声,目光马上变得极其凌厉。他握紧拳头举到额前,低沉地吐出了四个字:“全军进击!”

    随着这声命令,千百声号角骤起,无数面战鼓擂动,真是地动山摇,声遏中天,一时间激荡得将士们周身热血沸腾,心都要从腔子里跳出来了。唐军的方队瞬间变成进攻队列,在千余乘战车的引导下,三万步卒在三四里宽的正面,像一座红色的大石压了过来。他们那么狂热,那么勇猛,齐声呐喊着像一头头出山虎猛扑了上来。

    战鼓声、喊杀声惊天动地·····

    向两侧阻击的党项骑兵与合围过来的唐军骑兵已经遭遇交手了。他们疯狂地对射着,纵马冲突砍杀着。党项勇士拼命抵御,细封步赖亲自率骑一次次冲杀,一次次反扑,力图给党项的大队人马留下一个突围的口子。

    在四周砍杀的金铁交鸣声中,在飞矢强弩的袭击下,后撤的党项队伍失去了控制,乱作一团。各级首领已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整支大军像一片赶散的羊群慌乱地向后退去。

    唐军三面都发起了猛攻,两侧的骑兵,后面的战车、步卒呐喊着如潮水一样掩杀过来。尤其是后面的千余乘战车与三万步卒,他们凭借着浩大兵势,像猎人一样射杀着挤压在前面“羊群”。好一场恶战!一方为了夺路逃命拼死相搏;一方胜券在握,渴望建功立业,奋力砍杀。两支大军纠缠在这片血染的滩地上,直杀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

    党项大军在两翼拼死抵挡下,总算钻出了李孝恭设下的口袋,从宽仅三四百步的缝隙中突出了万余骑。

    柔塔王子带的后队和细封步赖的两侧骑兵渐渐被唐军挤压在一起。他们且战且退,经过两三个时辰的恶战,一万人马只剩下三四千骑,还几乎人人带伤。身披重甲的细封步赖腿部、臂部两处被砍伤,身下的战马已经换了三匹。柔塔王子俊秀的脸颊上一道三寸来长的伤口,鲜血染红了半张脸,神情十分可怖。这员年轻的骁将一手张弓、一手举刀,挡身在父亲面前。他们东冲西突,凭借着精良的骑术与箭术,在亲兵们奋不顾身的掩护下,终于突出了重围。

    这一战,细封步赖带了三万人出来,能够全身而退,还有战斗力的不过万余,可谓伤亡惨重。

    凉州城外,细封步赖奔回老营不到一个时辰李孝恭的大队唐军就赶了过来,在党项大营外不足五百丈的地方列阵叫战。

    细封步赖遭此大败斗志全无,根本不敢应战,当天夜里丢下大批的粮草辎重,仓惶北窜。一直派人监视党项人的李孝恭得到消息立刻组织骑兵追击。

    春雨淅沥,寒意袭人,长安城连日笼罩在细细的春雨中。

    太子东宫显德殿后殿里李建成脸色蜡黄蜡黄的,一副病容。此刻,他靠坐在床头看着案几上堆放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奏章。看着看着,他又皱起了眉头,他让侍应去把魏征等人叫来大厅议事。

    他侧耳听了一阵,问边上的长随潘欣道:“外面的雨还在下吗?”

    “还在下,哩哩啦啦的没个完!”潘欣答道。

    李建成叹了一口气道:“这雨下得,真叫人心烦。”

    “殿下其实不用烦,这雨下得好,您应该高兴才是。”潘欣笑着说。

    “高兴?老闷在屋里,都出不去,有什么好高兴的?”李建成一边起身一边问道。

    “您是贵人,不知稼穑,不懂种田人的心思啊。有一句农谚叫做“八十三场雨,一年吃饱饭”。”潘欣伸手扶住李建成答道。

    李建成摆了摆手,示意潘欣放手道:“要下这么多雨,八十三场?”

    “不是八十三这个数字,是八月、十月、三月,只要在这三个月份里下三场透雨,田里的墒情接上了,一年的庄稼就保住了,就能吃上饱饭了。这雨还不能下得太大、太猛,一大一猛,就会成灾,冲垮田地。因此这样的雨最好了,下得细下得密,能把地浇透了,地里就不会旱。您也就不用着急救济灾民,您还该高兴吗?”潘欣回答道。

    李建成点头道:“原来是这样!”

    这时,内侍进来报告,魏征、赵弘智等臣属都到了,在大厅候驾。听说魏征等来了,李建成便忙披了一件锦袍,走了出去。

    大厅里魏征等人见李建成出来忙上前行礼,并关切地询问贵体安康。

    李建成摆手让大家都坐下才道:“没什么,只是些小毛病,太医看过了。不说这些了,这两天又有什么情况?洛阳那边有什么动静,泉盖苏文交给承明的那封密信可找到送信之人?”

    “洛阳温大雅借口突厥犯边正在日夜招募兵丁,这日已经招了几千人,还有络绎不绝的投奔者。”赵弘智答道。

    “招募兵丁是父皇的意思,温大雅借此机会为二郎扩充实力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只要二郎留在长安这个没什么好担心的。”李建成笑着道。

    魏征点头道:“殿下所言及是,温大雅这样做只会让皇帝陛下对西府更加不满和怀疑。”

    赵弘智又道:“西府的内应有消息了,他两天前在天策府后院的杂役里看见了万国驿馆不见了的那个杂役。”

    李建成此刻精神一振,脸上的病容顿时消失,一双眼睛变得炯炯有神。他挺直了腰板道:“太好了,内应没有看错吧?”

    赵弘智摇了摇头道:“应该不会,我事先给他看过那个杂役的画像。”

    李建成略一思索道:“你马上想办法联系内应,让他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把那个杂役骗出天策府,事成之后他想要什么我都赏他。”

    赵弘智忙俯身:“遵命。”他刚要起身,李建成又道:“慢着,暂且等一下,北边可有什么消息?”

    “刚刚接到一个重要情况,突厥人已经已过了句注山兵困灵州,并州总管李世绩在朔州城外伏击了一个突厥人的千人队,突厥人全军覆没。”赵弘智答。

    李建成高兴地点点头道:“李世绩干的好,围困灵州突厥人有多少人马,谁人率领?”

    魏征答道:“围困灵州突厥人打的是颉利可汗的旗号,还有突厥猛将阿史那岑石的旗号。沿途的百姓说,他们号称十万大军,但据斥候侦察,突厥人没那么多,至多三万人马,有的说还不足三万人。不过全都是精锐的金狼骑。”

    “上柱国李靖正率一万江淮骑兵星夜驰援灵州,老帅屈突通传来消息说他正带三万蒲州精骑和一千玄甲军也赶往灵州。”赵弘智也说。

    “凉州呢?承明和李孝恭走到那了?”李建成又问。

    赵弘智和魏征一起摇头道:“还没有消息。”

    “太子殿下不必担心,赵郡王行伍多年麾下全部都是精锐之师,党项人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楚王殿下一定不会有事的。”魏征又道。

    赵弘智在一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