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章:问策

目录:灭清| 作者:楼主大大| 类别:玄幻魔法

    胡林翼、曾国藩面面相觑,却是谁也不愿先上前回答,其实两个人在对付太平军上面倒是出奇的一致,都是以剿为主。

    不剿不行,不管是胡林翼还是曾国藩,他们心里头都明白,这些发匪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若说改朝换代,倒还好说,历朝历代,总是不能不要他们这些人来支持的。

    可发匪的本质和李自成差不多,这就让人踟蹰了。

    他们可以欢迎李世民,可以欢迎刘邦,可是对李自成和洪秀全,甚至是司马懿,是篡汉的王莽、曹操,但是李自成、洪秀全是断然不能欢迎的,因为谁都知道,他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管李自成还是洪秀全的起义,说到底都在一个屁股上,不管你是不是起义,至少你先要端正好屁股,你可以清君侧,可以禅让,可以吊民伐罪,可以有任何理由,只不过李自成和洪秀全的纲领却错了,大错特错。

    当时的大明朝和现在的朝廷,其实相似之处颇多,土地兼并是每个朝代都面临的问题,明朝也是如此。随着时间推移,土地慢慢向地主集中,尤为严重的是,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太监直接管理、收税的皇庄,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强占土地现象。明孝宗年间,只有四处皇庄,官田不到两千顷。到了明武宗的时候,皇庄增加到了三十六处,占地五万三千多顷。其他皇亲国戚纷纷仿效。田地总数是八百五十多万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减至四百二十二万顷。这减少的一半,就是被皇亲国戚们兼并了。

    这样一来,无数农民无地可种,流离失所。又因为明朝路引制度,这些流亡到外地的农民受到官府追捕,成了所谓的"流民"。土地少了,朝廷的赋税反而增加了。有田地可种的农民要负担更沉重的苛捐杂税,于是有田地的农民也开始大规模地弃田出逃,加入了"流民"的队伍。逃亡农户的赋税分摊在未逃亡的人身上,于是又引起逃亡,如此循环下去,"流民"越来越多。

    偏偏这时接连出了几个昏聩的皇帝。先有荒唐的正德皇帝,继有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后有打破这个纪录的万历皇帝,以及热心做木匠、任由太监胡作非为的天启皇帝,当皇位传至崇祯时,国家已经糜烂,无法收拾。

    陕西长期以来是社会矛盾的焦点。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徭役严重,加之连年灾荒,农民生活尤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常成为爆发农民起义的地区。

    而李自成也自此出现,李自成出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之所以叫李继迁寨,是因为这里是西夏国夏太祖李继迁的出生地,后来就以李继迁的名字做了村名。

    李自成出生一个月后,他的堂弟李过也出生了。长大后的李过混名"一只虎",后又改名李锦,成为李自成打天下的得力帮手。

    李自成的家境应该不错,后来才衰落成为贫苦人家。因为李自成出生在万历三十四年,此后赋税日渐沉重,吏治更为。在这种情况下,李守忠的家道衰败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后来李自成不得已去为艾家放羊,然后又去驿站做驿卒。

    李自成如何走上了造反之路?不管真相是怎样的,官逼民反,应该是最根本的因素。纷争乱世,喜好武力的李自成自然不肯落于人后,动乱之中初显身手,而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陕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血汗。白水县农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军起义的序幕。

    王二率先起义后,各地饥民纷纷响应。陕西府谷王嘉胤率领饥民起义,安塞高迎祥号称"闯王",也揭竿而起,王左挂起事于宜川,与他同时并起的还有苗美、飞山虎、大红狼等。王大梁起事于汉南,自称大梁王,很快纠集起三千多人,一度逼近汉中府的所在地南郑县。

    陕北突遭大旱。十余年间,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连年大旱。蝗灾与瘟疫接踵而至,赤地千里,十河九干。

    此后两年,陕西各地的农民起义军蜂拥而起。当时大大小小的农民军不下一二百股,小股几百人上千人,大股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紫金梁、曹操、乱世王、二郎神等等。

    当崇祯和他的大臣得知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时,他们的反应是很独特的。兵部郎中李继贞向皇帝上奏,诉说陕西民众困苦,并强调如果继续下去恐怕所有的人都要去当土匪了,他请求用来赈济的数额并不大,白银十万两而已,可是崇祯皇帝连这点钱都舍不得。

    兵部尚书杨嗣昌为了捉拿张献忠,曾张榜通衢,上附一首他自作的《西江月》,劈头两句就是“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一个兵部尚书,朝廷重臣,不思安民,竟然要百姓作安安饿殍,真是有丧天良。在崇祯和杨嗣昌之流的心里,皇帝和官府的眼中,百姓可以选择死,但不可以选择造反,这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同一个逻辑。

    如此治国,岂能不乱?民无生路,岂能不反?李自成处在如此混乱的世风之中,造反也是迟早的事情。即使他不反,也会有其他人出现。何况他生性有些叛逆,如今有了合适的条件和时机,走上造反之路是必然的。

    很快李自成就脱颖而出,成为闯王高迎详做下的闯将。高迎祥、张献忠与李自成攻下凤阳。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明太祖死后,那里成为明朝的中都。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陵园规模宏伟,园内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作。

    攻陷凤阳,焚烧皇陵,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对崇祯和朝廷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高迎祥死了,李自成被众人推举为闯王。这时各部农民军接连受挫,不少农民军首领还投降了明军。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有勇有谋,在他们的协力围剿下,农民军的处境十分困难。

    李自成屡屡失利之后,不得已只好带着少数人马前往河南,很快在河南迅速发展壮大。此时的河南连年灾荒,官府除加征剿饷外,又加征练饷,民不聊生。农民纷纷加入农民军,李自成得以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

    李自成以少数人马进入河南,旋即聚众十余万。中国地域广大,东西南北自然环境不同,每年都有几处地方发生水灾、旱灾、蝗灾原是正常状况,不足为奇。即使大灾之年,朝廷予以赈济,民间互助自救,也不会损伤民本。但是最可怕的是苛捐杂税。老百姓辛劳一整年,也不得温饱。百姓的负担比先前重了好几倍,而在当时,江南的商贾富可敌国却不需缴任何税赋,明军剿匪、抵抗清军的军饷,整个朝廷的用度,全部都摊派在本已受灾的人头上,即使将收成全部上缴仍不够政府的征税。民无活路,只得造反。这是李自成进入河南不久,便迅速聚众十万的根本原因。

    明末接连兵祸,军备败坏,穷苦百姓因走投无路奋起造反,士兵则经常一连几个月都领不到军饷,便劫掠百姓,尤胜"贼匪"。还有官府酷吏,不顾民众死活,只知一味搜刮,故有“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说法。从这种说法来看,“匪”的危害最小,最让人惧怕的反倒是那些父母官。左良玉的部队便是有名的匪军,从明末到南明一直都是如此。左良玉驻扎襄阳造船,“襄人怨其淫掠,纵火焚之。良玉怒,掠荆、襄巨估舟,载军资妇女其中。”

    百姓身处“匪、兵、官”三方之间,不知该依靠谁,这时如果三方中哪一方能以安民为口号,不杀民扰民的话,就会占据先机,打破两者的平衡状态。

    恰恰在这个时候,李自成打破了这个僵局,李自成在武力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接着就应该思考如何图霸天下了。说起来,李自成没有刘邦刘备幸运,他缺少一些英才的辅助。即便身边有些远见之士,李自成也未必采纳他们的意见。

    但此时的李自成碰到了李岩,有李岩相助,实在是他的福气。因为李岩的谋划,李自成得以进北京。李岩曾用自家粮食赈济饥民,在百姓中口碑很好。造反的卖艺女红娘子听说后,就去“抢亲”,欲和他结秦晋之好。李岩找个机会逃了回去,官府却非说他是反贼,将他关进大牢。至于县官是因为昏庸,还是因为与李岩有过节,又或是嫉妒李岩的名望,借机诬陷李岩谋反,如此既可除掉李岩又可获朝廷嘉奖,来个一箭双雕。此后,红娘子联合饥民带人救出了李岩,李岩这才下定决心造反。

    同李岩一起投奔李自成的还有卢氏县举人牛金星,牛金星又推荐了宋献策。宋献策一来就向李自成献上谶语“十八子,主神器”,李自成听了非常高兴,以为宋献策说的“十八子”指的是他。其实这是一千年前沙陀人李存勖用过的招数。李存勖是李克用之子,因父子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后唐建立前,李存勖派人编写了这个拥戴自己登上皇位的图谶。如此显而易见的盗用,却正好糊弄李自成这样不喜欢读书的人。

    接下来,李岩对李自成的劝告,对李自成的一生意义非常重大。李岩首先劝李自成少杀人,以收取人心。李自成接受了他的意见,“屠戮为减”。接着劝告李自成将掠夺来的财物赈济饥民。

    此外,李岩很重视宣传,他编了一首词“迎闯王,不纳粮”,让儿童四处传唱。

    牛金星则建议李自成禁淫杀,据中原,收人心。为了做到这一点,倡言大军所至,百姓给复一年。也就是在新占领区内免除老百姓一年的徭役。为了收揽民心,牛金星还建议李自成在告示中宣布: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当时官军缺饷,所到之处公开抢掠,漫无纪律。李自成的这些措施口号极得民心。

    只不过李岩等人最后还是误了李自成,因为这些人没有想到,要得天下,依靠饥民是不够的,应该靠的是士绅,几千年都是如此。只要保证士绅的利益,他们才不管谁做这个皇帝,管你是汉人,是满人,是蒙古人,是契丹人,可是一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和你拼命。

    李岩提出来的纲领没有错,却是不实用,劫富济贫,不纳粮自然是好的,至少给那些快要饿死的贫民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可是他们饿死不饿死又有什么干系?起义军没有本事拿出米来赈济灾民,让贫民填饱肚子,那么只能在士绅和贵族身上打主意了,这些人粮仓中的大米数不胜数,开了他们的仓,不知可以救活多少人。

    这才是本质的矛盾,开了他们的仓,就等于把这些人逼到了对立面,于是李自成虽然攻到了北京城,他的大顺朝廷也没有稳定,各地的官员、士绅仍然自称明臣,并且亲自拿出银子来私募军队进行抵抗。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他们宁可拿出一万两银子来招募军队来镇压流民,也绝不肯拿出五千两银子来稳住人心。而到了这个时候,在内忧外患之下,李自成除了灭亡,已没有任何侥幸了。

    当时的文人士绅听到李自成的事迹,都是十分惊恐,纷纷说“幽囚士大夫,用夹棍逼取金钱,此古今未经见之事,亦古今所未有之惨”,由此可见,到了这个份上,士绅们是不可能向李自成妥协,只有决一死战。

    洪秀全也是如此,他提出来的均田地与李自成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均田地不啻于将实力最强大的士绅阶层完全推到了对立面,不管是胡林翼、不管是曾国藩,是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这些人中有好人,也有君子,更有民族英雄,可是在阶级利益面前,他们绝没有同仇敌忾的可能。

    奕䜣既然问起该当如何,在座的人其实都有话说,可是又都无话可说,剿匪是一定的,如何个剿法大家却都藏着私,或者说从一开始,他们就各有自己的手段,只不过都不愿说出来。

    这便是中庸的道理,谁也不愿做出头鸟。

    因此奕䜣等了很久,见大家都没有动静,只好尴尬的向胡林翼道:“胡先生怎么看?”

    胡林翼道:“坐守兴安,以守待变。”

    奕䜣点头,官军虽然来势汹汹,可是他心里头明白,真要与发匪决战,他们耗不起,也打不赢,凭绿营去堵截,人家冲杀上来,保准呼啦啦的一冲而散。

    胡林翼的办法正好契合了他的心思,转而向曾国藩道:“曾侍郎以为如何?”

    曾国藩沉默了片刻,道:“发匪猖獗,实因洪逆屡屡破我官军,使各地愚民都深信他的邪说,若是官军能小胜一场,发匪军心必然动摇,到时王爷再发函出去,俱言只诛首恶,其余不问。则天下定矣。”

    奕䜣点头,曾国藩说的没有错,太平军能演化到如此浩大的声势,与官军屡战屡败分不开关系,其实这还是涉及到信心的问题,而信心对士气有极大的影响,若是再龟缩不出,天下人只会以为官军害怕发匪,到了那个时候,那些想反不敢反的乡民只怕都会跟从发匪揭竿而起。

    他沉吟片刻,胡林翼是守成之策,更稳健一些。可是曾国藩却是剿匪之策,虽然有些冒险,可是收益很大。

    到底如何决断,还得自己掂量。他苦笑一声,问曾国藩:“曾侍郎认为若官军出迎,有多大的胜算?”

    “几无胜算。”曾国藩回答的很干脆。

    奕䜣很尴尬,这个曾国藩倒是脾气古怪的很,一开始教自己迎敌,打个胜仗,现在又说完全没有胜算,说了等于没有说。

    曾国藩道:“王爷,官军过于糜烂,而发匪俱都是亡命之徒,一旦对阵,胜负自明。要打,不能用官军。”

    奕䜣明白了,原来曾国藩是要请战来了,只不过他虽招来了不少团练,可是所有人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千人,凭着这点人去对抗十万发匪,实在有点荒诞。

    他苦笑道:“官军不能出战,谁可出战?”

    “团勇。”曾国藩道:“除此之外,还可从绿营中抽调出一些精锐来,与团勇一道,迎击发匪。”

    奕䜣心里开始盘算了,绿营中最多抽调出五千能打的,和团勇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余人,他还是不放心,人数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