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出征

目录:灭清| 作者:楼主大大| 类别:玄幻魔法

    曾国藩也不是蠢人,单凭一个骆秉章的举荐是不可能让他动心的。而事实上,这个左宗棠的名声也早在湖南传开,赏识他的朝廷大员不少。

    事实上,从青年时代起,左宗棠在同龄学子当中就有了不小的名声,还能得到一些大人物的赏识。三位当时的名人贤达,对他有过知遇之恩。

    左宗棠18岁时。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回到长沙,为母亲守丧。贺长龄是长沙县人,当年已有45岁,是一位著名的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派的学者。他主持编纂《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左宗棠景仰的魏源也参与了编修。

    这套文库,自然是左宗棠梦寐以求的宝物。他知道贺长龄回到湖南丁忧,极想登门造访,借书阅览。而他刚好就有这个方便。他在长沙城南学院念书,老师贺熙龄把他视为高足。而这个贺熙龄,就是贺长龄的弟弟。通过老师的介绍,左宗棠对贺长龄仰慕已久,也对贺长龄执师生之礼。由于有这层关系,他听说贺长龄回家了,连忙跑到乡下去拜访。

    贺长龄已从各种渠道,包括从他弟弟那里,得知湖南有个名叫左宗棠的奇才。贺熙龄对左宗棠的评价是:“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

    这个评价很高啊,而且是弟弟推许的学生,贺长龄自然相信。于是,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年轻人,给他以国士的待遇。所谓国士,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享有声誉的学者。这样的规格,岂是平常人可以享有的?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左宗棠这个年轻的在野人士,已经得到了部分官员和学者的青睐。

    左宗棠拜访贺长龄,获益匪浅。最大的收获,就是借到了《皇朝经世文编》和其他经史书籍。左宗棠家里穷,买不起书。现在,贺长龄把官私藏书对他全部开放。左宗棠每次借书,45岁的贺长龄“亲自梯楼取书,数数登降,不以为烦”,可见他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

    俗话说,“老虎借猪,秀才借书”,就是有借无还的意思。贺长龄也不催这个后生还书,他知道,书到了有用的人手里,就是物尽其用了。

    7年以后,左宗棠的价值,又一次得到高层的认可。左宗棠的夫人周诒端,接到丈夫从醴陵寄回的家书,开心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辞之间。他不无骄傲地告诉夫人:两江总督陶澍大人接见了他,而且还是“敦迫促见”。见面以后,又将他“目为奇才”,和他“纵论古今,至于达旦”。

    当时左宗棠25岁,在醴陵的渌江书院教书,无论从年龄和地位而言,都谈不上有什么资望。然而,一位国家的部长级高官,竟然和他一见如故,彻夜交谈。

    原来,那一年,位高望重的陶澍,要回老家安化“省墓”,也就是为去世的长辈扫墓,途经醴陵。当地官员接到通报,连忙为陶大人安排馆舍,令左宗棠做一副对联,贴在馆舍大门的两旁。左宗棠略一沉吟,便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盼公。

    左宗棠为欢迎陶总督所作的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呢?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做了解释。他说,陶大人家里有一所印心石屋,在觐见皇帝的时候,曾把这件事“奏闻皇上”,请皇上御笔书写了“印心石屋”四个字。所以,这是陶大人一生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情。那么,左宗棠在上联中,采用了纪实的手法,把此事记载下来。

    上联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下联又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陶大人在当时所有的封疆大吏中,享有最好的声望,所以湖南人对他的返乡,都极为盼望。这副下联,说的也是实话,所以也是纪实之作。

    那么,陶大人看了这副对联,会作何反应呢?

    陶大人走到县里为他准备的公馆门前,那副对联果然吸引了他的眼球。对联言之有物,切合实际,又流露出故乡百姓对自己的景仰和爱戴。陶大人不禁喜从中来,路途疲劳顿时消散。他对这副对联加以“激赏”,也就是赞不绝口。

    陶大人走进馆舍内,迎面看到一幅山水画,上面题有两句小诗,也是同一手笔所作:

    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

    已过花甲之年的陶澍暗暗吃惊:小小醴陵,居然有老夫的知己!他说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老夫一腔正气的见证!陶澍这一激动,自然要问作者姓名。陪同的官员告诉他:此人名叫左宗棠,是一位年轻的教员。陶澍连连称奇,提出要见左宗棠,而且是必须立马见到。

    就这样,年轻的左宗棠走到了陶澍眼前,谈了一个通宵,“竟订忘年之交”。

    陶总督当年已有59岁,但他被这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所有的人格魅力和不凡的见识吸引了。

    陶总督对左宗棠,可谓猩猩惜猩猩。他的成长过程,与左宗棠有些相似。他也是少年家贫,随父亲念书。当官以后,他非常务实。他在四川取缔私人贩盐,他在安徽治理水灾,赈济灾民,安顿了几十万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在江苏大兴水利,疏浚河流,功绩巨大。所以,他也是一个有名的务实派官员。

    左宗棠得到陶总督的赏识,要拜他为师,毕生仿效。陶公爱才,欣然应允。而左宗棠从这次会晤以后,便与陶家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左宗棠与陶总督醴陵一别之后,在第二年最后一次进京赶考,第三次落第,南归途中,决定前往金陵的两江总督府,拜见他的知音陶澍老人,吐一吐心中的抑郁。

    左宗棠没有想到,他这个落魄的穷举人,被陶总督当成了座上嘉宾。陶总督竟然放下繁忙的公务,日夜与他纵论天下大事,收留他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幕僚。这对年轻的左宗棠是一种很好的历练。他在这里开始接触军国大事,视野更为开阔。

    陶澍在两年后春天去世。在去世前,这位老人不仅要求左宗棠教育自己的儿子陶桄,还定下了两家的儿女亲事。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左宗棠在安化陶澍家中任塾师。陶家的藏书和资料,使他拥有了一座小型的资料室。八年教书生涯,他博观纵览,从陶澍的往来书信中,知道了林则徐其人。他注意观察社会,重视时务,努力寻找挽救大清国衰败的途径。

    即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左宗棠感愤时事,多次上书贺熙龄,议论战守机宜,力主抗战,谴责投降卖国行为。

    左宗棠没有一官半职,不可能到广东前线指挥作战,但他通过贺长龄,先后给第一线的统帅林则徐写了《勤师篇》、《料敌》、《定策》等6篇抗英策论,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左宗棠第三次受到知遇之恩,就是得到了林则徐的眷顾。

    左宗棠的一生中有两大偶像。年轻时期,他崇拜诸葛亮,和当今的追星族并无二致,用这位古代奇才的名字和字号来称呼自己。而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成为他当代的偶像。但他没有想到,他的当代偶像,也十分看重他这位忠实的粉丝。

    一年前,65岁的林则徐到了长沙。他从云贵总督的位置上退下来,要回福州老家养病,身边还带着夫人郑氏的灵柩。

    林则徐只是路过长沙,并没有打算在这里久留。他不想惊动湖南的地方官。但他想在这里见一个神交已久的湖南人,这个人就是湘阴的左宗棠。

    这一年,左宗棠37岁,仍是一介布衣。但是,林则徐这个在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竟然为了见他一面,决定在长沙停泊。

    湖南的巡抚衙门,仓促间接到路单,连忙拨出码头,供林大人的画舫停靠。巡抚骆秉章连夜通知僚属,准备为林大人接风。但是,林大人只是派人上岸,给骆秉章送了一封信,声明文武百官,一概免见,只请骆大人拨出两匹快马,由林大人自己派出一名专足,也就是通信员,专程赶赴湘阴,要把左宗棠请来船上一见。

    林大人的通信员快马加鞭,直奔界头铺的柳家冲,把左宗棠从柳庄请了出来。这个柳庄,就是左家大屋,以前并没有这个称呼。由于左宗棠已经意绝仕途,以五柳先生陶渊明自居,于是给左家大屋起了这么个名字。他既然要做陶渊明,就打定了主意闭门谢客。但是,这个湖南的陶渊明听说是林则徐大人有请,马上就坐不住了,赶紧跟着林大人的通信员来到长沙。

    等到左宗棠和通信员一同来到长沙小西门码头时,只见眼前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林则徐的官船附近,已经是人山人海。

    原来,林则徐派人到巡抚衙门借马,他来到长沙的消息就不胫而走,长沙为之轰动,市民们都想一睹民族英雄、禁烟大臣的风采。地方官员想到船上去拜见林大人,都穿不过密密的人墙。

    左宗棠随着通信员走到人墙里,只听得船上的跟班对舱内喊道:“大人,左先生来了!”

    一旁的地方官员都傻了眼,百姓也在纳闷:林大人谁都不见,为什么独独要见他?

    这时,林则徐的跟班见左宗棠无法通过人墙上船,便叫了一只鱼划子,从码头上游将左宗棠接到船上。

    左宗棠上了鱼划子,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心中的偶像,心情十分激动,划子靠上画舫时,在波浪推涌下颠簸了几下,左宗棠抬步踏上船板时,一个趔趄,扑通一声跌进江水。等到他爬上船以后,浑身已是的。林则徐笑道:“这就是你的见面礼?”

    林则徐为什么这么说?原来,左宗棠感恩于林则徐对自己的器重,激动之下,行个跪拜叩头之礼,本不为过。但是左宗棠此礼,行得如此生猛,竟然扑到了水里。当然,林则徐也知道这是不小心造成的,但是为了大破尴尬的气氛,来个小小的幽默。

    左宗棠换上干衣以后,与林则徐重新施礼相见。然后坐定,举行了著名的“湘江夜话”。二人初次对面,却是如见故人。左宗棠后来给友人的信上这样写道:“江中宴谈达曙,无所不论。”

    其实,所谓无所不论,还是有个主题的,只是这个主题,当时还很少有人想到,只有像林则徐和左宗棠这样的人,才会预见它的重要性。

    左宗棠精通舆地和兵法,林则徐早有所闻,所以谈论的话题不离这两个领域。“湘江夜话”侧重的主题,就是大西北的国防。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经历了“鸦片战争”以后,被清廷谪放新疆,长达三年。他在那里搜集了大量有关西北问题的资料,并且以国防的观点进行研究,可以说是当时研究西部的第一人。

    林则徐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他主持广东军政期间,就埋头于研究当地的英文报纸和地理书籍,并组织人手,做了大量翻译工作。他在被清廷流放西域时,在途中把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交给了身在扬州的魏源,用于编纂《海国图志》,得以流传下来。这些资料对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倒幕运动,起过很大的作用。德川幕府晚期的志士们都爱读此书,阪本龙马常常爱不释手。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资料,却没有得到中国朝野足够的重视,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制度更新,比日本落后了许多,因此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林则徐凭着自己在新疆3年的经验,对于西北的情势了如指掌。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忧患,不在英国,而在俄国。

    在这一点上,他跟21岁就提议在新疆置省的左宗棠,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左宗棠同意他的看法,成为“边防论”的主张者。

    湘江夜话结束时,宾主依依惜别。林则徐将他在新疆期间搜集的材料,和他制定的战守计划,以及沙俄在中国边疆的政治军事动态,全部交给左宗棠。临行前,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他又注视着左宗棠的眼睛说:“东南洋夷,或许有别人能够抵御,而日后西定新疆,非君莫属!”

    林则徐回到福建后,身染重病,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徐聪彝代写遗书,向清廷一再推荐左宗棠,称他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

    有了这三个大人物的推荐,左宗棠一时在湖南迅速的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曾国藩早有耳闻,正因为如此,当骆秉章提起他时,曾国藩便留了心。

    既然是个人才,那么不妨让他历练历练。

    ……………………………………………………………………………………………………

    这边议完事,奕䜣立即发文叫左宗棠日夜兼程赶来,又挑选出一万精锐,让彭玉麟操练,随时做好准备。

    而在另一边,桂林亦开始躁动起来,战争就要打响,到处都可以看到收拾行囊的太平军战士,学生军亦是整装待发。

    到了八月十九,洪秀全终于下达了进攻命令,各营团精锐纷纷出动,向兴安进发,人数足足有四万人,其余则继续留驻桂林,作为后应。

    官道上,一支支队伍接踵而过,学生军被安排在左翼,与萧朝贵一同拱卫由左路进发。

    萧朝贵这个人爱开玩笑,长着一个大胡子,将陈玉成叫来,时不时与他闲扯说笑。这个粗壮的汉子表面上成日嘻嘻哈哈的,可是很有韬略,在太平军中地位崇高,几乎成为了洪秀全用以制衡杨秀清的左右臂。

    萧朝贵对陈玉成倒是颇为看重,只是对学生军颇有微词,在他看来,学生军背着那洋玩意没什么用,而且行军时还要按队列行走也过于呆板,因此几次提点陈玉成,教他不必如此操练。

    陈玉成也只是笑,再厉害的人物都有他的历史局限,陈玉成若不是穿越,只怕也是这般的想法,说道理是说不通的,只能各行其是。

    经常跟在萧朝贵身后的是李凤祥,李凤祥别看他五大六粗,却是个有些腼腆的汉子,不太爱说话,不过对学生军很有兴致,早上起来时学生军会操练半个时辰再继续行军,他便骑着马去看,有时也会讨教些问题,譬如洋枪和弓箭有什么优劣,有时他会和陈玉成争个面红耳赤,最后气呼呼的走了。

    不过他的气头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过了一两个时辰或者第二天他又会来,仍旧找陈玉成来辩。

    ……………………………………………………………………………………………………………………

    之所以隆重介绍下左宗棠,是因为左宗棠最后会成为陈玉成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