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出于礼貌,更是为了对司马英有一定地震慑作用,所以才叫小灵子“投帖”给司马英的。古代的时候,“投帖”是很讲究的事情,只有官员和富贵人家的读书人之间才流行。“投帖”人先要准备好一批“名帖”,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名片”。但是“名帖”和“名片”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名帖”像一本小册子,开头是空白的,后面也是空白的,只有中间写有“投帖”人的身份和名字。当要用“名帖”的时候,在这份“名帖”开头加上要拜访的人的名字和称呼,在结尾再说上几句礼貌的话就可以了。“投帖”的行为是早一步通知主人家,他们将要拜访。
按道理说,司马英不过是一个再来镇上的土财主,秦泰身为堂堂朝廷正式官员,司马英不来拜见秦泰,秦泰也不需要去拜访司马英。更加不需要秦泰“投帖”去约见司马英,这样做明显抬高了司马英的身份。可秦泰还是这么做了,因为秦泰隐隐约约地觉得司马英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
果然小灵子马上回来了,他不但没有送出“名帖”,更是拿回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交给秦泰要他马上看一看。
秦泰接过信,马上看了一遍,心里一阵苦笑和担心。自己的估计一点也不错,这个老狐狸真的不简单。
秦泰对一边的里正说:“我们不能乱闯司马家。你听说过司马英的事情吗?”
里正尴尬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平时大家都叫他什么老太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家真的很气派,历年来的这里知县都拜望过他。现任的知县更是他们司马家的人。这个知县按辈分排起来,应该叫司马英叔公。”
秦泰苦笑了一笑,说:“这封信是司马英写的。要我去他们家吃晚饭。”
里正和大家傻了眼,看来这个司马英早就有所打算了。
秦泰对大家说:“我们现在只有按兵不动,等我去了司马家,见过司马英再作打算。我估计司马英不敢对我怎么样,毕竟这里是镇上,又有这么多人知道我去司马家。司马英想对我动手也不会傻到在自己家杀我的。”
大家只好各自散了,里正请秦泰他们到他家去休息。
秦泰望了小灵子一眼,小灵子马上领会意思,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展小小和“马三刀”,跟着秦泰来到里正家的客房。
“马三刀”还是老样子,关上房门后,背靠着房门一边听事情,一边把守。
展小小对秦泰说:“这封信到底说了什么?绝对不会光只有请你去吃饭这么简单。里面一定还有什么令你顾忌的事情。你倒是快说啊?”
秦泰叹了一口气,房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所以大家说话都比较直接。
秦泰说:“信里司马英自称是我的伯父,称我为侄儿。字里行间里还显示出他是一个告老还乡的官员。他说他是我父亲的‘同年’。”
展小小和“马三刀”也对看了一眼,深深吸了一口大气。
在古代伦常是最重要的,除了君臣之间的忠心之外,就只有伦常排在最前面。伦常的第一点要素就是“孝道”,也就是说为人子者一定要孝敬听从自己的父母。凡是做官的人,一定要忠孝双全,哪一个官员在忠孝上犯了错,就等于断送了前程。早在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一个观点:“修身、亲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君子做人的原则。只有把自己训练好了,忠孝双全后才能成家。成家为了延续香火,同时调节好家里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才算是一个大丈夫。有良好的学问和管理家庭琐事的经验,男人才可以当官为百姓做主。作为官员上要为皇帝排忧解难,下要为百姓当家作主。经历了多年的官场的熬炼,积累了经验才能登上朝堂,指点江山谈论天下事。
在古代一个连伦常都不遵守的不孝的人,不但不能服众,更是丢祖先的脸。这种官员就算不被其他官员弹劾,自己也没有脸留在官场。
秦泰所说的“同年”,不是说这个人和某一个人一样大的意思,而是说他们两个是同一年中的进士。这两个“同年”见面时,会互称对方为“年兄”。既然司马英说他和秦泰的父亲是“同年”的话,如果不假,司马英就是秦泰的长辈。按照当时的礼法,秦泰不但是一个晚辈,更是一个后辈。这样一来秦泰不但不能带人去兴师问罪,更要承担来自于司马英的所有的责难。秦泰要是敢顶撞一句的话,司马英就可以上报朝廷,治秦泰一个“有违伦常,顶撞前辈。”的罪名。这罪名足可以将秦泰整治地死无翻身之地。
小灵子也回来了,他把司马英的事情调查清楚了。
原来司马英今年五十二岁,年纪比秦泰的爸爸还要大不少。古代的进士中的都比较晚,向秦泰这种还没有成年成家就中举的很少。一些中进士的人,差不多都是儿女成群。所以在古代,一些没有成家的进士就成为了朝中官员拉拢的好对象。秦泰算是一个另类,他不但没有参加进士的排行,更是拒绝了严嵩和徐阶两派人的邀请。所以朝中的官员,并不知道这次考试中还有这么一个宝贝。
五十二岁的司马英曾经担任过一任的知县,一任的知府,十三年前因为谋求一任道台失败,而向上递交了告老还乡的奏请。本来他以为朝廷会挽留他,没有想到的是马上批复了下来,准许他回乡养老。原来这时候徐阶刚回京城,正想安排自己人担当重要的实权官员,司马英的职位虽然不算太重要,但是也是一任地方父母官。就这样这个朝廷从五品的知府大人司马英走下了政治舞台。根据当时的惯例,每一个告老还乡的官员可以选择生前升一级或者死后升一级,司马英选择了还乡前升一级,以朝廷正五品官员“致仕”。“致仕”就是现在意义上的退休。在古代对官员有一定的优厚,每一个“致仕”的官员,可以选择离任前官升一级,或者死后加封一级两种方法之中的任何一种。离任前升一级,相对威风点。但是死后加封不但风光而且朝廷会一次xìng给一笔不小数额的抚恤金。所以一些家里有钱的,或者珍惜名声的官员,都会选择后一种。一些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清官,只好选择前一种。当然也有例外,要是官员本身是一个贪官,知道自己不会好死的话,会选择离任前升一级。免得将来秋后算账,自己一点也得不到。更有一些为自己子女考虑的官员,希望在自己死了之后,等到一笔可以养活自己孩子的抚恤金,而放弃离任前升一级。像秦泰的父亲,被朝廷革去职务的犯官,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司马英家里本来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大司马千在合肥坐镇生意场。老二司马秋学问最好,正在到处游学。老三司马霸,最像他的老子司马英,在江西当一任知县。老四司马业,刚中秀才,正在家里读书准备考试。大女儿司马媛,七年前嫁给了京城一个大官的儿子,成为了这个已经外放的大官的大儿媳妇。二女儿司马灵,在五年多前突然染病过世,尸首就埋在再来镇外不远的司马家坟地里。
秦泰听了小灵子的汇报,深深吸了一口气,对大家说:“这个司马英真的不简单。不但自己是一个‘致仕’的官员,家里的孩子也安排地很好。大儿子经商,二儿子在外游学结交权贵,三儿子在当官,四儿子将来也可以当官。大儿女嫁给了一个有实权的人的大儿子,将来司马英依靠着这个亲家,可以进退自如。还好我们刚才没有莽撞行事,不然的活吃亏的一定是我们自己。就算搭上王家的所有人也板不倒司马家,就算暂时得到一点胜利,也马上会被司马家联合官府的人,以乱民捣乱地方的罪名镇压。到时候我们不但不能全身而退,而且会害了这里所有的百姓。”
展小小担心地说:“那今天晚上的宴会怎么办?你去不去?去了会不会有危险?不去的话会不会没问题?”
秦泰苦笑着说:“不去,司马英正好利用这机会分化我们和王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好不容易被王家人接受,不能再一次被孤立。去的话,一顿训斥或者羞辱是避免不了的。为了大局,为了能早rì破案,为了这里的老百姓,这顿骂是躲不了了的。反正好久没有挨骂了,就当是吃一顿长官的训话好了。”
展小小实在是心疼,听师爷“老酒鬼”说过,秦泰在刑部的时候,就是经常挨骂。做了要挨骂,不做更要被挨骂。没想到在外面意气奋发的秦泰,竟然在刑部这么不受待见。要不是他身兼监督的身份,刑部的人早就把他作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