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节

目录:你我同是穿公主| 作者:无妍| 类别:历史军事

    “女红妇德,贤良持谨!恭喜皇后娘娘,恭喜三公主!”宫中的司仪立刻笑盈盈地道喜,倒把宁阳吓了一跳。眼见着一屋子的人都跟着道喜,司仪喊了声“礼成”,殿中先前有些凝窒的空气化开在初冬的暖阳里,宁阳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看来是过关了。

    柔妃刚故去半年,这日虽是宁阳满周岁的生辰,可却没有太过操办。

    奶娘将宁阳抱给了元皇后,元皇后抚着宁阳红彤彤的小脸儿,颇有几分怅然道:“瞧这孩子水灵的,怪惹人疼的。只可怜了我那柔妃妹妹,这么好的孩子她愣是看不着了……”

    赵宫正忙躬身安慰道:“皇后娘娘仁德,虽说柔妃娘娘去了,可三公主好歹还有您呢,有您福佑着,想必柔妃娘娘泉下有知也该宽慰了。”

    元皇后点点头,低头对宁阳道:“可怜了我这孩子,别的公主满周岁都得报给礼部,按例操办,你却不能。只是母后却不会亏待你,这如意满堂的百岁暖玉是特地让将作监赶制的,拿到云景寺请高僧开了光,保佑我儿平安长乐。”说话间,贴身女官云姑已经自一旁的盖了大红云锦的木盘里拿出那玉佩,元皇后亲手给宁阳戴上了。

    宁阳深知元皇后并不见得多喜欢自己,只是一些场面事不得不做,便乖巧地由着她给自己戴上,反正收了礼又不吃亏,不收白不收,虽说是公主,有点私房总是好的。

    这日的周岁生辰当真没有大办,只那抓周费了些时辰,元皇后特意命御膳房做了长寿面,午时在西憙阁里一同用的膳,见宁阳吃了,午后才回了正殿。

    倒是下午一通忙活。各宫见了皇后的表率,也都送来了贺礼。各宫嫔妃位份不一,贺礼的贵重程度也不一,但却都没有太贵重的,想来是皇后只送了玉佩,按规矩,礼份不能压过皇后的原因。

    贺礼满满当当摆了一地,有冬天的新棉被,有进贡的宫锦缎子,有珠花簪子,有荷包挂饰,林林总总。奶娘抱着宁阳坐在殿里的宫榻上,听着一众太监喊着贺礼,只知道笑,大部分场面话都是旁边站着的吴英撑着,月桂指挥着云桃和秋兰收东西。

    其中,淑妃派来的宫女看着有几分傲气,眼睛虽没往天上看,可也特意强调:“这宫锦缎子是北边大夏国的上好料子,那边冬天冷,料子都是厚实暖人的,去年皇上赏给咱们淑妃娘娘五匹,娘娘都没舍得用,如今送三公主两匹,虽说咱大周冬天向来不冷,可公主年幼,身子骨金贵,马虎不得。且这颜色花样都是素淡的,三公主这时候穿着也合适。”

    吴英笑着回礼道:“多谢淑妃娘娘惦记着,三公主收下了,定会承娘娘的情的。”

    那宫女点了点头,这才带着一众宫人退了出去。

    待殿里再没了外人,奶娘王氏小心地看了眼吴英,问道:“这是来送礼的么?怎么瞧着像是来压人的。”

    吴英笑道:“奶娘不必多想,本不是冲着三公主来的。”

    宁阳正心里乐着看着满屋子的人归置贺礼,听到这话不由想道,不是冲着她来的,自然是冲着她那可怜的老娘或者皇后来的,特意拿着皇帝赏的东西来给她,是想她穿上惹皇后的眼?好让皇后明白,她淑妃在皇帝眼里比皇后得宠?

    那她的算盘可就打错了,这位元皇后,演戏装贤良的功夫一等一的好,她是不会把吃醋表现在明面儿上的。

    又听奶娘问道:“那这匹布料是穿还是不穿?”

    吴英笑答:“自然是要穿的,瞧着也确实素淡,眼下正值冬季,放到明年有些说不过去,万一淑妃娘娘问起来也不好交代。”

    奶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一向办事妥当,我是不太懂,你按你说的办吧。”

    正巧芳儿和良儿做了下午的点心送进殿来,芳儿一进殿就笑着争抢道:“公主,快来吃吃看,这可是新出炉的枣泥软糕,上面涂了蜜汁儿的,甜软得很呢。”说着,便拿到宁阳面前,笑道,“快尝尝快尝尝。”

    良儿却嗔芳儿一眼,挤过来笑道:“凭什么先尝你的?我的紫薇小糕也很好吃啊,里面加了红豆,慢慢用小火煨出来的,香软着呢。”

    这两人平时只负责茶点,常爱做些新鲜的来,相互比较一争高下也是常有的,宁阳已经习惯了,闻着那两样香甜的点心,她还真有些饿了。中午皇后在这里用膳,她还真没吃太多。当下便伸出爪子想去抓,却被奶娘半路打劫,怜惜地道:“哎呦小祖宗,这是刚出锅的,小心烫。”说完,拿过那枣泥软糕来放在嘴边慢慢吹,试过温度后才送到宁阳嘴边。

    这乡下人照顾孩子的方法却让宁阳心头一暖,来这里快一年了,皇家的公主看起来锦衣玉食,她却一直体会不到普通家庭的温暖,奶娘却是对她真的好。

    嘴里吃着糕点,松软的口感几乎甜到心里,却听良儿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事物般问道:“呀!这是哪宫送来的绣品?不像是尚宫局的手艺,倒看着像是……”良儿的话没说完,那表情却实打实地是在说“像是街边不入眼的手艺”。

    宁阳打眼一瞧,想起那似乎是德妃宫里送来的,一床冬天盖的新棉被,被面儿据宫人说是德妃绣了一个月亲手所制。那时殿里来的人多,宁阳并没太多注意,这时候看去,确实如良儿所说,那被面绣的是如意瓶加上金桂百合的样式,寓意平安富贵。只是那针脚并不齐整,收得也不利索,看上去不像是擅长针线的人所绣。

    吴英却看了眼外面,回头笑嗔道:“快住嘴,这是德妃娘娘宫里送来的。德妃娘娘不擅长针线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她性子爽利,早年跟着祖父镇国公老将军去过边城,在马上打过仗,那骑射功夫真真不让须眉,却独独不擅长女红。只是公主年纪小,送别的不合适,娘娘亲手绣的被面,心意已是大善了。”

    “原来是这样。”良儿瞪大眼,听着有几分佩服。

    连宁阳都忍不住心服,若真是这样,那德妃娘娘还是位巾帼女英雄。今天各宫送的礼虽都不太贵重,可也都极尽花哨,看去不是皇帝赏的就是哪个司造打的,都有些来头。单单这德妃不与她们一道,虽然不擅长,但还是亲自绣了被面,这份心思若是真心实意的倒让宁阳有些感动了。

    当晚,宁阳便盖上了德妃送的棉被。大周国的冬天并不冷,连个雪片子都见不着,这让在北方长大的宁阳多少有些怀念以前玩雪的日子,只可惜现在是见不着了。她现在守着孝,不便出门,许多事情只能从宫女们的口中得知。

    听说,那晚她睡着后,武德帝来过,只问了白天的情形,并没有赐什么东西,只说要好好给母妃守孝。然后便摆驾去了皇后的寝宫。之后的几天,便传来嘉奖皇后与德妃的旨意。

    按照大周国的传统,守孝的子女不得与长辈一起过年,是而宁阳这年的年关也过得冷淡,听说帝后大宴群臣,她并不知那时的盛景,只由奶娘抱着在西憙阁的院子里远远望着夜空燃放的烟火,过了她初到异世的第一个年关。

    之后的两年,她依旧在西憙阁里呆着,除了请安出不得宫门。

    不过好在宁阳的性子以前就宅,这西憙阁虽说是个阁,可地面儿也不小,平日走走,听听八卦倒也过得去。其间最多的八卦当属安阳的,因为离得近,这位小公主可谓风声不断。据说,她应天启儿和抓周那日都选了如意,被认为是皇家最有福气的人。据说,安阳公主聪慧早成,两岁便已能识得宫中的字画,且讲得头头是道,更是能识得千字,用现代的话来说,此乃神童也。据说,她自会走路起,就极爱粘人,哄人的功夫极好,元皇后把她疼进了心坎里。据说,就连从不独宠哪位皇子公主的武德帝都甚爱此女。

    宁阳本人也见过安阳,碍于她孝期未满,安阳不便常来,更不便久留,每次来玩两人也只说过几句话,并不太了解。在宁阳看来,安阳过于活泼了,而安阳对宁阳安静的性子似乎也颇觉无趣,久了,几个月也不来一次。

    这年盛夏,尚宫局来了两个宫人,说是来问问三公主秋季要做什么花色的衣裳。因为到了秋天,她便满服,出了孝期便不必整日穿着素淡的衣服了。

    奶娘在一旁出主意道:“出了孝期就该穿些新鲜的颜色,红的最好。”

    宁阳却摇头道:“奶娘这出的什么主意?哪有秋天穿一身大红的衣服出门的?要我看,粉红的,或者姜皇色的就好,我不爱那太扎眼的颜色。”

    奶娘却劝道:“出了服就该穿红的,这是咱们这的传统。”

    旁边的吴英却笑道:“不穿便不穿吧。别看咱们三公主还小,一向是个有主意的。再说,下个月就该满服了,那时候还没入秋呢,秋天的衣裳不必紧着传统来。”

    奶娘虽在宫里呆了三年,可拿主意的事从一开始就听吴英的,此时也已习惯了,于是便不再劝,只让宁阳挑了几个喜欢的纹样,便让那两个宫人去了。

    满服那日,元皇后来了西憙阁,命人点了鞭炮,热闹了一番,走时却下了旨意:“按咱们大周的传统,皇子公主满三岁就该习字学礼了,你原先在孝间,便晚了这半年。正巧儿明日是安儿上学的日子,你便与她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