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在承德的日子,胤禛的表现康熙在后来还是了解的很清楚的。特特别是太后在康熙面前夸奖过胤禛好几次。根据太后的性格,除了从小由她抚养长大的胤褀和太皇太后康熙最重视的太子之外,胤禛是第三个获得太后重视的皇子。
因为这个康熙对着胤禛也是另眼相看了几分,三阿哥胤祉虽然不如胤禛在太后方面,但是在礼部和翰林那里的声望也是不错,好几个康熙看重的大儒都曾经在康熙面前夸奖过胤祉的学问,这对一向重视汉学的康熙来说是件很张脸的事情。从胤祉和胤禛看去,康熙的眼睛移到了胤褀和胤佑身上。
他们两个一个是长在太后身前,太后不会汉语所以胤褀的汉文也只懂的一些皮毛,现在的胤禟和胤俄都比胤褀的汉学要好。对于这个孩子康熙是没有报很大希望的,当初把他交给太后的那天就注定了胤褀的命运和未来,不过即使不能在朝堂成为太子的助力,一个安稳的王爷康熙还是愿意给的,就当是给这个孩子的补偿,还有太后的面子康熙是要顾及的。
胤佑自己的第七子,生母诚嫔一向不受自己的宠爱,而且因为小时候的原因,这个孩子的腿脚有些毛病,虽然走的慢时看不出来,但是一个体有残疾的儿子对于不缺儿子的康熙来说,自然不会重视,胤佑的一切又都是很平庸在众兄弟之间总是中规中矩,不是最出挑的那几个也不是最靠后的几个,中间的总是会下意识的让人忽略。康熙也是如此,儿女众多的他,除了在尚书房或者家宴的时候才会看到这个儿子,其他的时候甚至有时忘记自己还有这个儿子。
看着胤佑的身影,康熙想到他的腿脚,对自己的忽略暗暗的有些心酸,这个孩子自己也要给个爵位,保他一世安稳,再找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不需要什么名门贵族,只要人好可以照顾自己这个儿子就好了。胤佑的婚事就这样被康熙记在了心中,至于胤褀,康熙没有想过,太后和宜妃自然会为胤褀选好一个福晋。
他们两个孩子就一起大婚吧!胤佑的下面就是胤禩,对于胤禩这个孩子,康熙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对这个孩子的印象。在他小的时候,自己甚至忘记了有这个孩子,对他的印象是从尚书房以后一点点充实的,也是因为这个孩子,自己才又开始宠幸他的额娘,想到卫氏那艳如桃李的脸庞和含情脉脉的的双眸,康熙看向胤禩的眼中也透着一丝温柔。这个孩子是继承了自己和卫氏两个人的优点,不像太子完全继承了自己的长相,康熙看了看身边和他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太子,又看看胤禩想到。对于胤禩,康熙总是觉得这个孩子不像他表现的那样,虽然他已经很优秀,在同龄之中已经是最拔尖的那几个,但是这个孩子不应该是这样,康熙总有一种这个孩子是在藏拙的感觉。
虽然仅仅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可是康熙有时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经历过一番磨难的成人一样。其实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康熙也不知道,可能是帝王的直觉,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康熙才会经常给胤禩惩罚,不愿意看到胤禩和卫氏亲近的画面,虽然他们是母子但是因为那个感觉,康熙觉得很别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还是很喜欢胤禩,即使因为太子的原因,康熙也会好好培养胤禩的。
从胤禩划过就是胤禟胤俄这两个宫中的小霸王,现在加上胤祯应该是三个霸王,他们三个康熙一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罚过了,骂过了,不论是怎么对他,他们总是答应的很好,认错态度很端正,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几天又恢复了原样。康熙的嘴角露出了苦笑。说起来自己不就是喜欢他们这个样子,他们也是吃定了自己的脾气才会这样无法无天。除了几个小包子外,剩下的就是胤祥,自己的十三子了。
胤祥的母妃原来很得宠,在没有卫氏之前,自己曾经宠过敏妃一段时间,可是佳人薄命,在最后关头恳求自己好好照顾胤祥,看着敏妃那担忧的脸,康熙点了点头,敏妃在得到康熙保证之后的晚上就闭眼了。 康熙本来就对胤祥的印象不错,尤其是和胤祯比较之后,对着胤祥也就越来越好。太子长大后,康熙再没有和别的阿哥亲近过,胤祥可以说是代替小时候太子的位置,当然代替品是永远比不了正品的,可是在正品不在时,代替品的胤祥成了康熙最宠爱的阿哥。说起来不仅是胤祥自己和敏妃的关系,胤祥的年龄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他和太子相差了十多岁,正好补偿了因为太子长大而开始变得冷清的康熙。
大阿哥的长子满月礼过去一个月的时候,康熙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西征大军在福全和胤褆的指挥下集中兵力全歼了葛尔丹的大军后葛尔丹仓皇率全部撤往山上。第二天,福全接到了葛尔丹乞和的奏折。福全不敢做主,只好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康熙在早朝上听到奏折内容时,放声大笑,在满朝文武的恭维声中越发的觉得喜悦。当朝下令同意葛尔丹的乞和主张,并派朝中文臣亲自敢往准格尔参与谈判。然后特别交代胤祉和礼部尚书准备大军回京的欢迎事宜,这是大清好多年没有的喜讯了。
胤祉虽然面带笑容,说着恭喜的话,但是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恼恨,大清取的胜利他自然高兴,可是因为这个胜利附带的事情让胤祉这个相当有的人怎么可以忍受。大阿哥本来因为明珠倒了,已经没有什么竞争资格,可是先是康熙第一个孙子,接着又是大军大捷,他这个副帅自然是军功鼎盛,想到随军中那么多的八旗贵族会因此支持大阿哥,胤祉一想到大阿哥可以借着这次机会重新获得康熙的重视,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愿意给大阿哥办接风的欢迎事宜。胤祉示意了投靠他的官员一眼,希望他们进言让康熙允许自己去和葛尔丹谈判,这样的话自己也能获得功劳,不会被大阿哥比下去。可惜的是康熙没有如胤祉的愿,大学士李光地康熙的心腹被康熙派了出去。
宫中和整个京城都因为大捷的事情开始变得另一种平静,明珠府上也由最开始门可罗雀,开始有官员前来拜访。明珠党因为大阿哥的原因又开始整合在了一起,虽然力量仅仅是过去的十分之一,但是还是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惠妃好像不知道大阿哥大军获胜和宫里诡异的气氛,还是和过去一样完全没有生病之前的嚣张,现在的惠妃的注意力就只集中在弘昱身上,剩下的一部分给了胤禩。
大军在李光地为首的文臣和葛尔丹的谈判达成之后,就开始胜利回京。那一天整个北京城的百姓争相围观着这些大清的勇士们,那一天整个北京城陷入了喜庆之中。康熙亲自接见了胜利回京的将领,并出席了晚上的晚宴,康熙看着整整瘦了一圈,黑的不成样子的长子,看着他坚毅的脸和坚定的眼光,自然看出这些都是经历过生死和战场的考验才会出现的目光。康熙在军中的探子已经禀告了军中的消息,在明珠倒了之后的不久,大阿哥就接到了京城的消息,那几天没有人敢招惹大阿哥,大阿哥也是一直阴沉着脸,可是在之后的作战中大阿哥完全要冲在最前面,没有顾忌到自己的身份,即使众人反对,福全以主帅的身份压住大阿哥仍然坚持亲自带兵作战。最后的战役中也是大阿哥砍死了葛尔丹的一员大将,带着大军把葛尔丹逼往了山上。
康熙看着眼前的大阿哥,想到暗探所说那些不要命的表现,不知道要对着自己的长子说些什么。说什么,说他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可是自己是皇上这种话又怎么能在满朝文武面前说出口,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对于自诩圣君的康熙自然不会说出这些话来,只能狠狠地瞪了一眼大阿哥起身对着将领们讲起话来。大阿哥自然接收到康熙的眼光,却不知道自己又是什么时候得罪了皇阿玛。当初在知道叔父倒台的时候,胤褆就在想自己未来的出路。他绝对不会放弃那个位置可是少了明珠,胤褆举着能靠着自己,富贵险中求,胤褆就是认准了这点,用着自己的命来换那滔天的富贵。其实胤褆心中还是有数的,最危险的事情即使自己主动请求,福全也不会让自己去,毕竟自己的身份在那里。剩下的地方虽然有危险可是和将来的富贵相比,就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