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之后,姜游与貂婵坐到了附近的一所茶肆之中,这间茶肆当然也是早就被姜游给包了下来。也不用茶肆里的茶,姜游那边有烹煮好的绿豆汤、薄荷茶,姜游与貂婵就这样坐在那里浅品慢饮。时不时的,姜游还会授意侍从去帮着维护一下秩序,或是教训教训想贪小便宜的人。
貂婵小饮了一口清凉的薄荷茶,再看看姜游那悠然自得的模样,一时间忍不住笑道:“思归,张太守赠医,你却在这里施药,那你这又算是什么?”
姜游笑道:“张太守回头肯定会来找我的嘛!这不比我冒昧的去求见他要强得多吗?再说了,我真去求见,还不见得能见得到。”
貂婵道:“这批药材也花了不少钱,你不心疼?”
姜游再笑:“钱就是用来花的,只要花到了刀口上就行。”还一句话姜游不好说出口,就是经李雪的分析,这种投入,将来能得到的回报只会更多更多。
却说姜游的药摊上药材虽然不少,但总是会缺上几味,这时就会有人取出钱来去就近的药铺买来,然后再交付给领药的百姓。总之,今天来看病的百姓连治带药都不用花一个钱。百姓们一高兴,自然就会问及是谁在做这样的好事,所以也没用多久,姜游的名号就四散传开。
如此一来,长沙府衙中的张仲景又哪里会收不到消息?一时之间张仲景也是心中惊呀,很想去见见姜游。说起来张仲景作为医者,比谁都清楚如此之多的病人要用掉多少药材,同时又相当于多少的钱。可他是个清官,赠医就已经很勉强了,想施药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长沙城内的药铺哄抬药价的事,张仲景也实在是药束不了,所以开药的时候都是尽量的开出比较便宜的药材,好让这些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现在姜游来这么一下,以张仲景的为人,会不动心那才是怪事。
病患者很多,张仲景一直忙到初更时分时,府衙门前仍有一些病患者。张仲景想见一见姜游,索Xing走出了府衙,就在大街上帮最后的这点病患者诊治。好在剩下的这点人问题都不大,以张仲景的水平三下五除二就全部解决。早有差人帮张仲景探知姜游就在不远处的茶肆之中,张仲景抬步刚想过去,姜游派过来的侍从便到了张仲景的跟前,请张仲景去茶肆小坐。
到了茶肆双方见礼,张仲景也不免的呆上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互相之间的恭维与客套过后,姜游随手一指那一长溜的药摊道:“张太守济世为怀,姜游敬服。只可惜我不是每次都能来长沙助张太守一臂之力。那边的药摊上还剩了有三成左右的药材,就请张太守置于府衙之中以备不时之需吧。”
张仲景闻言之后探头望了一眼,见摊上所剩下的药材其实也不少了,至少也能顶上两个长沙城中的寻常药铺的药材储备。如此之多的药材,对张仲景的帮助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大喜之下张仲景向姜游恭敬一礼道:“却之不恭!张机且代百姓谢过姜先生。”
姜游轻叹道:“何以言谢?姜游得师尊教导,现如今虽是一介布衣白身,但能助张太守为百姓解去些疾苦,亦是心下甚慰。只是此刻姜游心中有一问,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机道:“姜先生但说无妨。”
姜游道:“在下很想知道,张太守胸中的绝世医术,是打算秘传于子侄徒从,还是打算流传于世?”
姜游这一问,立时就使张仲景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两百多人,自建安元年AD196年以来,到现在不过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因为当时中原地区的伤寒流疾病死了半数左右。而伤寒疾病的流行,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像什么“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随便的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还有很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所以早就开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Yin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以求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而在这几年中,张仲景已经有了不少的成果与心得,相应的张仲景也已经萌生出了撰写《伤寒杂病论》的打算。
但在当时要写一部完整的书出来可不是件容易事。即便是写出来了,张仲景还要担心自己的这卷书会被利欲薰心的人控制住,成为这些人赚钱的工具,从而不能真正的流传于世,解救百姓的疾苦。
听过张仲景的话后,姜游没来由的想起了现代社会里坐在大医院里的那些个医生,一时间忍不住仰天长叹,心中则在暗道:“医德啊,这才是真正的医德啊!现代社会里的那些个医生,你们要是和张仲景比一比的话,几乎全都可以去啃狗屎了!还有那些可恶的药材贩子,出厂几毛钱的药,硬是能被你们炒到几十块,甚至是成百上千!闹得我们老百姓想看个病比什么都麻烦!”
一想到这里,姜游的脸上不由自主的就浮现出了怒意,接着目光就向街中的某间药铺瞪了过去。姜游早就知道了长沙药铺哄抬药价的事,本来心中就很不满意,这会儿再想起来这些,那更是恨得牙根都发痒的想咬人。
稍稍的压下了些怒气再略一沉吟,姜游向张仲景正色道:“张太守不必忧心,你所忧心之事全都包在我姜游的身上。哦,我想就在府衙的对街开一间药铺,所有药材一律平价卖售……不如张太守亲执此店?”
张仲景有些动心,但却也很为难:“张机身为朝庭官员,只怕不太合适吧?”这种清官脑子有些死板,讲究什么“为官者不得治以私产”。
姜游也是混过官场的人,知道张机是为了什么而为难,当下便呵呵一笑道:“那不如这样吧!张太守可着一可信小吏来我铺中监督药价,但有不合理的抬价可斥令降回。或许别的药铺自恃其势会不理张太守的斥令,但我姜游的药铺却一定会遵从。若是穷苦百姓一时拮据,我的药铺还可以暂贷于他,待其手头有钱之后再行讨还。我相信张太守治下的百姓都是守信之人,绝不会有负约之举。”
张仲景是清官,但同时也正因为是清官,所以知道姜游作为商人,这么个做法其实已经达到了极限,你也不能真的让姜游赔钱是不是?再者张仲景治政数年,知道有姜游这样的一间药铺存在,稍迟一些只怕就能将其他药铺的药价给拉下来。而姜游选的位置是在衙门口的附近,这也是一种寻求官家保护,以免去被某种势力所扰的方法,由此可见姜游是有备而来的。
再略一细想,张仲景就明白这样做对百姓而言有益无害;除此之外,张仲景也听到过一点有关姜游善待百姓的传闻,因此认为姜游的确是在为百姓着想,而不是另有目的,所以自然是满口的应允。
另外姜游还许了个诺,就是每个月的十五这天,他的药铺在张仲景“坐堂应诊”时,虽然不能再像今天这样施药,但是却可以半价提供,前题则是药方上要有张仲景的个人印章。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贪小便宜,或是有人刻意的想让姜游的药铺断货,从而把持市场,也就是为了应对黑商。
一来二去间,张机与姜游却也是越谈越投机。姜游是不懂医术,但作为现代人,许多常规的卫生知识那还是有的,其中就有不少是在汉时相当有用的知识;在治理连云滩的期间,姜游也多少的有学习一些医药知识,为的是应对当时的流民潮所可能会带来的传染疾病;此外姜游这次是有备而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对着《本草纲目》狠补了一下医药知识。
当然了,真要是和张仲景谈医术,姜游绝对是外行。但如果只是普通的谈论一下,姜游临时抱的这些佛脚却还是能够应付一下的。
这谈着谈着就到了三更时分,天真的是太晚了点,就算是再想谈下去,张仲景看看姜游身边已颇显倦态的貂婵,也知道不太合适,只能是拱手道别,另外再请姜游有空时再来长沙小坐。至于姜游要开药铺的事,张仲景会帮姜游解决。
看看时候也差不多了,姜游自衣袖中取出了一本薄薄的纸册交给张仲景道:“这是我家传的药册,只可惜我不擅此道。今闻知张太守有意编写《伤寒杂病论》,这卷药册就赠于张太守吧,希望能对张太守的医书有所帮助。”
张仲景接过来,只翻了几页人可就楞了神……其实姜游给的是《本草纲目》中的一小部份,夷州那里早就有印刷出来,为的是防治一些常见的病。不过这玩意儿弄到荆州,情况可就很不一样了……
就到这里吧,求票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