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反常即为妖
醉客居位于城北的及第街中央,当街三层楼的铺面,虽然不是杭州城最大的酒楼,但因其布置典雅精致,酒菜独具特色,而成为本市的高档消费场所,来往其间的多是达官贵人。而及第街又是元宵灯会的主要街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这闹中取静,环境优雅的醉客居临街雅间可谓是千金难求,许多人家甚至年前就去打好招呼,预定位置,都未必能如愿。
元宵灯会一共五天,从正月十二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十五正日这天,月亮还未爬上柳梢头,苏晚早早的吩咐丫鬟点了灯,收拾停当,辞别了王闰之,带着庆喜、李玉和几个家丁乘车前往醉客居去。
吉祥主动留下来看院子,苏晚想着烛火安全是个大问题,交给别人还真不放心,遂同意了。而李玉父子则是自来杭州后,就一直“暂住”苏府,说是等有了落脚处就搬,这一“暂住”就没了期限。他们的“工作”问题不好解决,又不好拿着笤帚将人撵走,无奈之下,只得在外院给他们拨了间屋子。
时人从契丹学来的习俗,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均为放偷日,这三天不禁偷盗,甚至别**女亦可偷取,被盗者若想取回财物,需要备赎金赎回。此令一下,令元宵节在热闹之余,也多了许多杂乱。想到李玉还有几分身手,又是女孩子,可以贴身保护,为安全起见,苏晚带了她同行。
醉墨早已打点好车马和随行小厮,苏晚看到他,先说了句“恭喜”,醉墨却埋下头去。前几天见到丹青,才知道她有了身孕。算起来,他们成亲也快两年了,若是再没动静,只怕夫妻俩今夜要出去偷灯了,据说求子之人将元宵节偷来的灯放于床下即可怀孕,很是灵验。
苏晚自是不信,却忍不住打趣了几句,本来她这几天害喜厉害,要醉墨多陪伴些时辰才好,可如今要办的事一直是醉墨在负责,苏晚不想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以今晚出门的事全由醉墨负责。
到了醉客居,苏晚下了马车,才发现今晚醉客居的门户守的很严。由于散客已满,此时除了预定雅间的客人,一律只出不进,秩序良好,苏晚满意的点点头,来时路上涌动的人流让马车的行进变得分外艰难,此时她倒想找个安静场所,摆脱那些嘈杂。
因为路上耽搁了些时间,不知道陈桑榆是否早已到达,苏晚上楼的脚步就有些急切,拐角处险些和人撞到一起。却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妇人,妇人身后的男子忙伸手扶住了她:“您没事吧,太太?”
庆喜过来上上下下打量着苏晚:“姑娘伤到哪里了?”又上前理论,“你们这是怎么走路的,带没带眼睛,就这样往我们家小娘子身上撞,若是出了事,你们担负的起么?”
那男子将妇人护到身后,缓缓说道:“这位大姐,我们方才下楼的时候,既没东张西望,也没低头或是抬头,更是小心翼翼,缓步而行,若是这样还撞伤你家小娘子……那我给你赔个不是吧”
言外之意,他们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撞到人,若真的有人受伤,也不是他们的错,即使这样,他们还是礼貌性的认个错,孰是孰非反倒越发一目了然。
苏晚不想逞口舌之争,况且适才确是自己的走的快了,看庆喜柳眉倒竖,就要喝止,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清丽的女声:“管管事,你怎么在这里?这位是……管太太?”
那位被叫做管管事的,向前作了一揖:“见过蔡小娘子,这位是我一个亲戚,看灯时遇到的。蔡小娘子可是也来看灯,怎么没多叫几个人陪着?”
“原来是亲戚”清丽的声音不去回答他的话,却将亲戚二字的稍稍加重了语气,“即使是亲戚,有句话我还是当讲,这撞了人道歉就得诚心诚意,哪有这样咄咄逼人的?还不叫你的亲戚亲自向苏小娘子道歉对了,你们还不知道吧,这位是通判大人的妹子。晚妹妹,”她忽然亲热的叫道,“这么巧,在这里遇见你。”
自身后的女子开口说话,苏晚已经听出了她的声音。她给吉祥和李玉丢了个颜色,就要绕过管管事和那个妇人上楼,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不仅被叫出了名字,还被用来当枪使。苏晚转过身,冷冷的看了一眼楼下的蔡书兰,淡淡的开了口:“不必了,适才我也有不是,所幸大家都没有事,这事就此揭过。蔡姑娘,我先上楼了,不耽误你们话家常。”
“且慢晚妹妹不信我还是怎地?”蔡书兰走向前几步,拦住她,分解道,“我和她素昧平生,话什么家常?只是瞧着晚妹妹叫人欺负,替你不平来着。我在后面看的分明,管管事虽然是看着前方,可他这个亲戚却低着头,才撞到晚妹妹,难道不该诚心道个歉?”
此时倒是知道打抱不平来了
“蔡小娘子,苏小娘子,此事皆是我的错……”管管事踏出一步,却被那个妇人打断了。
“管管事,你不用事事替我扛着。”那妇人开了口,声音不大,带着几分怯弱,“我道歉就是了。”说着对着苏晚福了福,“是小妇人无状,冲撞了苏家小娘子,还请担待则个。”
她穿着艾绿色裙袄,头发整整齐齐的绾了个惊鹄髻,通身没几件首饰。脸上看不出血色,几近透明,眼睛里却透着几分哀戚,就是这几分哀戚,将三分的颜色衬出七分的楚楚韵致,苏晚因着蔡书兰的反常,不免多看了她几眼,思忖着她的身份。
她又转向蔡书兰:“蔡小娘子,请问我们可以……离开了吧?”
蔡书兰仿佛没听见一般,居然要来挽苏晚的手:“晚妹妹,你订的是哪间雅间?咱们一起上去吧”
苏晚却抽回手,向庆喜做了个手势:“你去问问这里的店家,他们可有梅花,哪怕一枝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