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路在北方(上)

目录: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类别:历史军事

    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从汾城沿着汾水河谷逶迤北上,经过霍邑、界休等城邑将秦国河东和太原两郡连在一起。

    纷纷扬扬大大雪不断地飘落,将河山平原都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抬眼望去,除了白色还是白色,天地之间,除了这艰难前行的车马,似乎一切都淹没在死寂的白色当中。

    刚下来大雪,车轮碾上去,留下深深的两道痕迹,从南方不断地延伸。拉车的马匹唇鼻间不断地喷出白气,偶尔的仰首嘶鸣,也因为寒冷而被冻的尖利而短促。

    鞠功坐在大车的前面,驾驭者车辆前行,虽然上面有伞盖遮挡,但狡猾的雪花还是随着风势,绕到鞠功的肩上,头上。在鞠功的头上形成了一个冰雪的白丘,幸亏头上羊皮大帽很是厚实,才不至于把鞠功的头发冻成一个冰疙瘩。

    姬丹坐在车中,看见四下的雪景,忽然想起了一个很有名的打油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背上肿!”再看看鞠功的头上,姬丹不由莞尔。

    尉僚斜靠在对面车厢上,这厮最是怕冷,今日从界休城出来之后,这厮从上车开始,就是这样毫无形象缩在羊皮垫子后面,除了偶尔用手紧一紧垫子,好让垫子能裹的更严实之外,根本就是一动不动。只是半闭着双眼,在那里养神。

    姬丹这一笑,尉僚却看在眼里,伸出手来,猛力的揉揉冻的通红的鼻子,苦笑道:“冰天雪地,太子居然有这等笑意,可是想起了什么好事?”

    姬丹微微一乐,道:“想起了几句话罢了。尉卿闭着眼睛也能看到?“

    尉僚道:“这天太冷,臣还真怕这眼睛给冻在一块睁不开呢!”

    鞠功在外面,接口道:“你在车里还怕冻住,那就到我这车外试试,只怕给你冻得眼睛再也合不上!”

    尉僚嘿嘿一笑,道:“呵呵,阁下多辛苦,我还是在车里待着吧!”

    姬丹坐了这么久,身上有些皱,拽住披着的羊皮大袍往身上一裹,哈腰走出了车厢。姬丹伸伸手,狠狠的长了长腰,这才觉得舒服了一些。寒冷的西北风,像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刺啦啦的生疼。姬丹伸手,狠劲的揉揉脸,问道:“鞠卿,今日已走了多远?”

    鞠功用手扒拉一下头上的积雪,,抖一抖双肩,大声回道:“太子,今日已经走了二十多里!”

    “只是这雪越发的厚实,这马拉车可是多费不少的气力。这要走到天黑,只怕这马可坚持不住,太子,以臣之见,如果前面有有乡村聚落,还是住下,看看天气再说!冒雪赶路,万一这路上有不妥之处,岂不是危险?”

    尉僚在车内也道:“太子,鞠功说的是,这雪太大,这一路上连一个行人都没有,太子何必急着赶路?还是住下等天晴才好!”

    姬丹向后面看看,两辆马车紧紧地跟着,前后左右,白皑皑的,只有自己这三辆车在风雪中挣扎前行,后面驾车的宋意看到姬丹,伸手扬了扬。姬丹呼出一口白气,大声道:“到前面村落,停下休息吧!”

    鞠功答应一声,道:“外面风大,太子请回车内吧。”

    姬丹扭扭身子,舒展一下身躯,这才钻回车内,靠在车壁上坐下,尉僚拉过一个羊皮垫子,给姬丹盖在腿上。看看车外,姬丹道:“尉卿,这一场好雪,只怕我们要多耽误两天功夫了。”

    尉僚心里算了一下,咧嘴笑道:“太子不必忧虑,就算在这里困上三天五日,也误不了行程,按照时日,张君他们也不过刚到邻晋而已。”

    姬丹点点头,靠在车厢上出神。

    自从十天前跟着张耳等人伪装出城后,尉僚他们安排了一个掉包计,散在他处的宾客混进张耳的车队中,姬丹则有尉僚和鞠功陪同,带了宋意、夏扶等七八位武艺高强的壮士,护着姬丹轻车快马,直奔河东郡。一路之上,都是尉僚出面,以朝中御史的身份,自河东奔太原,倒也无人注目。张耳等二十多人,则是按照安排,一路不徐不疾,从咸阳趋邻晋再转向洛阳。

    尉僚和张耳等人原本不同意姬丹走河东、太原这条路。因为河东郡还好、太原郡这里,无论是从太原过井陉奔赵国,还是从太原趋代地,都是数百里的山路险峻,人口稀少,常有野兽出没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太子身为燕国储君,负国家之重,何必要冒此危险!

    有张耳在明拖后掩护,昌平君的眼光,一定会定在张耳一行身上。太子只要先行一步,经函谷走洛阳,北上邺城都是一路坦途大路,料想秦人也发现不了。

    只是姬丹坚持,一定要走河东北上。无他,赵国最后的上将,诸侯中唯一能和秦军抗衡的大将李牧如今就镇守在代地。

    从历史上看,自嬴政即位以后,在和秦军交战当中,和秦军正面大战唯一取得过胜利的诸侯大将就是赵国的武安君——上将军李牧。当然了,现在李牧还在雁门代郡镇守北边,虽然在和匈奴的大战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使得匈奴的势力退到了阴山以北,但在赵国大王眼里,还只是一个不错的方面将帅,地方郡守,还没有像老将廉颇一样封君拜相。

    对这个人,姬丹是充满了好奇和景仰,如果有机会能和这个人拉拉交情,姬丹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放弃的。

    况且,代地雁门这一代,原本是娄烦林胡所居,在原本的历史上,秦王政灭赵之后,公子嘉率数百宗族北逃,居然在这里又延续了数年的赵国国祚,可见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里已经从诸胡繁衍之地,变成了赵国的根基之一。代北军也是赵国和秦国对峙的主力之一。赵国是如何化胡为夏的呢?这是姬丹对代地情形最感兴趣的地方!

    姬丹既然穿过回这个世界,那就不想让历史还是走原先的轨道,他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推动历史去转一个弯,让华夏的历史,从诸侯纷争走向一统,建立一个远超汉唐的强大帝国,走向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繁荣。

    但形势不由人呀!

    如今的战国时代,早已不同于百余年前,那时各国虽强弱有别,但毕竟还算是群雄并起,各诸侯之间彼此牵制,通过各国之间不断的合纵连横,基本上还能维持一种不断征伐下的恐怖动态平衡。七雄大国之间,有争霸之势,无灭国之危。因此,也给弱国变法图强的时间和机会。先是三家分晋,晋国一分为三,而魏文侯仅凭其一,就西攻秦,东攻齐,南抗强楚。随后就是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十几年间国富民强,将魏国势力东逐了数百里,如果没有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打下基础,后代君王又励精图治奉行不违,秦国哪来的这赫赫霸业!

    可眼下不同了,眼下秦国已经太强了。无论是地盘、人口还是秦军战力,都远超他国。诸侯合纵,也不过是抵挡一时罢了。如果历史没有变化这后面的十几年,就是秦王政一统**的时间!自己最为七雄当中最弱的一个国家,想咸鱼翻身真是难得很哪!

    最弱的国家,不是了,已经不是了,真要比一比,韩魏两国被秦国连年蚕食,都不过只剩下一郡之地,战国七雄,燕国如今也终于上升到第五位了!

    姬丹面对这种地位上升,只觉得还是哭的理由要远多于小的理由!

    韩魏两国,地处中原腹地,原本是诸侯对抗秦国的最前线,这两国势力强盛之时,秦国就被堵在关内,无法威胁关东。而这两国衰败,秦国势力沿大河东下,已经截断了天下腰腹,南迫大楚,东压富齐,北威强赵。如果不是历代经营,取得了这样的战略优势,秦王政也不会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席卷天下一统**了。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对付强秦,暂时还是要靠赵、齐、楚三国,至于燕国,还不过是个小小的添头罢了。

    不过,靠人总不是办法,再说,这三个又是靠的住的?

    楚国离的老远,别说八竿子,就是八百杆子也打不着,自燕楚两国立国以来,好像两国之间还没真正交过手呢。

    可齐、赵就不同了,先是齐国利用子之之乱,一举灭燕,幸亏齐军入燕之后对燕民不善,激起民乱,诸侯才合力送昭王归燕即位,才使得燕国亡而复立。经过昭王二十八年的经营,联合诸侯大举攻齐,一举破齐七十余城。一雪灭国之耻,报了大仇。

    只可惜齐国又出了一个名将田单,燕惠王中了反间之计,被齐复国成功。燕齐之间也成了世仇,这么多年,大仗是没打,可小仗也没怎么停过。齐国面临齐国威胁,或许还不敢对燕国大动干戈,要是强秦衰败,只怕齐国对燕国也不会客气!

    至于赵国更别说了,父王想占便宜反而被便宜咬了手,别说抗秦保燕了,只要秦国对赵国压力稍微松一松,赵国就要找燕国的麻烦了!秦王政这次打的不就是这主意么?

    靠人不如靠己呀,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动,才不会无奈的成为别人的诱饵和棋子,才能有回旋的余地,才能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第三卷今日开始了,姬丹踏上了回燕之路,也就是踏上了强国斩秦,一统天下之路!

    以弱小之燕一统天下,困难一定是有的,各位大大多多收藏,一块陪着姬丹越来越强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