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各怀鬼胎

目录: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类别:历史军事

    在燕军进入战局之前,代北三郡的战局和南边比起来,实在说不上激烈。

    最早出动的,就是头曼单于的匈奴大军。

    为了能在这一战当中用最小的代价,捞取更大的利益,头曼早早就把秦军要北上攻赵的消息给散布了出去。

    反正只要秦国和赵国两家打起来,先不说结果的输赢,只要两军对在一块,各自抽不了身,那就是匈奴的好机会。

    可惜,李牧没有如头曼之愿,消息是散出去了,不但没见赵军将兵马往南线调动,反而北线的关卡却有不少增兵的迹象。连商贾往来的通道也都关闭,隔绝了内外。

    这让头曼单于有点抓瞎。

    头曼打了这七八年的仗,一直是跟着老单于他们东征西讨,不断在草原上收服弱小部落,扩大匈奴的地盘。还真没和中原诸侯交过手。

    李牧的厉害,头曼单于可是没少听说,实在是十来年前那一仗,匈奴在李牧手里吃的亏太大,十万丁壮,足足十万丁壮,李牧这一仗,差点把匈奴给彻底打散了。

    好在匈奴北迁之后,四周并无强敌,这才一步步的不断征服扩大,渐渐的恢复了元气。

    那些上一辈的人物,提起李牧和赵军,都是闻之色变。时常语重心长的教导这些年轻人,一定要离李牧远点,千万别惹着这个煞神,那厮诡计多端,苦肉计,骄兵计居然一玩就好几年,可真要动手,偏又是狠辣无比,实在咱们匈奴和这厮玩不起呀。

    头曼等年青一代虽然不服气,可毕竟事实俱在,对于李牧还真是不敢小看。这两年也是按住性子,并没有招惹过赵国。

    要不是秦国主动来盟,别看头曼单于真心羡慕先辈当年南下劫掠的好日子,可在李牧的巨大阴影下,头曼一时之间还真的没有要南下的想法。

    不过,什么都是要变的,天下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秦军要北上攻赵,让头曼单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趁机南下阴山,牧马于雁门云中的希望。

    头曼单于最希望赵军和秦军能大战一场,来个两败俱伤。

    可惜自己借秦军吸引赵军南下的计划,似乎没起到任何的作用,反而让赵军更加戒备了。

    这可怎么办?退兵?

    那绝对不可能,一仗没打,就被李牧给吓了回去,十来万大军白跑一趟不说,这对于匈奴大军来说,不但是太丢人,更是对军心士气的巨大摧残,真要这样,只怕日后几十年都别想碰一碰赵国了。

    进兵攻击?

    头曼单于心里没底呀!

    这么多年一来,头曼单于打仗,那可都是在草原上呼啸往来,飞射对砍,纵马冲杀,他可从来没有和赵军这样的中原诸侯交过手,对于这种攻击敌军要塞和关卡的事,不但头曼单于没有经验,就是军中将佐,吃亏被赵军吓破胆的,倒还有几位,要说这有经验的还真就一个也没有。

    这当然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匈奴丁口,虽然扩张了十来年,那也是稀少的很,凑齐十来万大军,着实不易,头曼单于本来是想找便宜的,可不想把家底耗在这无把握之仗上。

    不能进,也不能退。头曼单于干脆就不进也不退,自九月中开始,就率领大军驻扎在赵国长城之外,静候秦军的消息和动态。

    对于头曼单于这个粘皮糖,李牧也有点头疼。

    他是很希望头曼单于能大着胆子来攻一攻的!

    反正秦军还没有攻上来,如果头曼敢于进来,李牧并不介意先把头曼的匈奴引进来狠狠的收拾一下,好专心对付秦军的进攻。

    可头曼单于如此狡猾,既没有被自己的增兵所吓退,也没有贸然进攻,十来万大军就驻扎在边外几十里处,这可有点难受。

    攻出去?面对匈奴的十来万大军,那必须全力出击才行。

    可李牧手下,除了两三万骑兵,大部分的还是车兵和步卒。如果匈奴不想和李牧决战,一旦李牧出击,匈奴转身就走,这些车步之军想撵上匈奴的人马都不容易,更谈不上什么击垮!况且追的远了,也会不但会给匈奴的反击创造机会,还会让代北三郡实力空虚,那岂不是给秦军造成可趁之机么!

    不能击垮匈奴,还出击干什么!

    但匈奴大军就这么待着,总不是什么好事,一旦南边战起,这北面必然压力大增呀!

    两家各有各得头疼事,双方也就这么不战不和的耗了一个多月。

    等王翦于十一月出兵北上,李牧只得分兵,在北面留了三万精锐,由雁门守杨清砚统领,自己则带了大军主力南下,对抗秦军的北上。

    李牧交代杨清砚,如今秦军来攻,内部空虚,不一定要死守长城,但也决不能让匈奴杀到山南之地,相机进退,凭险固守就好,只要打退了秦军,那时大军无后顾之忧,对付匈奴就进退自如了。

    王翦率八万秦军北上,先屯驻于勾注塞。然后进逼山阴广武城。

    不过,说是进逼,王翦可不冒进,待李牧大军向南调动,王翦当即后腿几十里,依托后面的勾注塞,深沟壁垒,取防守之态。

    对于王翦来说,这一仗可不着急打。

    自己统领的八万秦军是不错,可是和李牧全军对上,虽不能说必然是劣势,可要说优势,那也是自己骗自己。

    赵国的将帅,王翦当然也琢磨的透彻。

    自庞煖死后,这个李牧可算是赵国诸将第一,智勇双全。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倒不是王翦就害怕李牧,而是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王翦是断断不肯再冒险的。

    上次的秦赵之战,王翦所直辖的各部也算是战功显赫,只是桓齮部被围歼,身为全军主帅,王翦总要承担些责任,爵位被削了三级,反而落到了羌瘣的后面。

    要不是有上次的失败,这回怎么可能让羌瘣成为上将军,成为这次大战的主帅,自己反而成了偏师之将!

    反正这次是牵制为主,攻城掠地为辅,只要李牧就在对面,这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半,又何必冒险决战呢。况且北面还有匈奴的配合。

    能让匈奴多出点力,赵军和匈奴两败俱伤,自己然后再捡便宜,痛打落水狗,岂不是上上之策?

    所以,王翦以外军来攻,反而取了守势,只是让人绕到到阴山之外,通告匈奴的头曼单于,秦赵已经在雁门之南开始大战,请匈奴速速进兵,夹击李牧。

    面对王翦如此持重,只是凭着大营固守,李牧也没什么好办法。

    进攻,对面秦军实力不弱,又有营垒为依托,自己手中实力不足以攻破敌军的大营,聚而歼之。

    不进攻,那就只能这么看着,两军对峙。

    不过,看着也比受两面夹击强的多,起码这样,自己还不至于太被动。真要秦军和匈奴都是发力猛攻,自己代北军的应付起来,还真是有些吃力。

    *****

    王翦的使者要去联络匈奴,这代北三郡是过不去的,只能往西绕个大圈,待过了阴山之口,折而向东才行。这使者轻车快马的辗转十多天,总算到了匈奴的头曼大单于的营地。

    秦军的使者来了,头曼单于见之大喜,得知来意,头曼不但满口答应出兵之事,更是赐金送马,大设酒宴盛情款待。

    当然,免不了要趁机打听南线的战事。

    王翦所派的使者,乃是王翦门下的一名宾客,心思灵便,口舌便给。头曼单于问起战事,这厮当即口绽莲花,将王翦与李牧在勾注山下大战的惨烈狠狠的吹嘘了一番。据他说起来,这一仗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只杀得血流成河,死尸遍野,李牧的代北惨军只能躲在城中苟延残喘,而王将军所部也是损失惨重,暂无进攻之力,正在等待后援。

    一旦秦军两三万后援来到,说不得,代北三郡就是秦的囊中之物。

    头曼单于帐下众将听了,都是大为兴奋。

    李牧主力伤亡殆尽,那自己面对的赵军岂不是已经成了孤军?

    只要攻破对面的防守,还等什么秦国的援军,咱匈奴就直接将这三郡拿在手里了。那是别说李牧,就是王翦,也一样赶回勾注山那边去!

    诸将纷纷请令,头曼单于也是兴奋地很,当即允诺,后日就出兵进击!说罢,一面向使者敬酒,一面和众将开怀畅饮,直到尽醉才罢。

    第二日,头曼先拨调兵马向前开拔,然后派了一队精骑,护送秦军使者返回。在告别的时候,头曼单于一再向使者致意,请使者回去,好生问候将军,稍安勿躁,只要我军攻破前面赵军的关隘,立刻就会派出援兵,协助将军生擒李牧!

    那使者眼见匈奴大军调动,千军万马滚滚前行,得知任务完成,当然高兴的很,头曼单于这样说,那使者当即拍着胸脯道:“大单于兵威雄壮,赵军区区偏师,岂是大单于的对手,大单于放心,外臣回去,一定将大单于之意禀明将军,小心戒备,牵制李牧残军,也好和大单于会猎于勾注山下!”

    说罢,别了头曼,在匈奴骑兵的护卫之下,绕路去回见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