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已毕,三人站起身来,准备到陈然的家中去探望陈然的家人。三人沿着大路向东南而行。三人都是少年,心地也算淳朴。一见投缘。没有多少计算和心机。几个人都年轻,都说不如去游玩一番,消解心中的愁闷。索性天还早。几个人就边走边看。三人边走边行,观看人物和蕲州的风貌。蕲州城的年轻美女,个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声喉清脆,办事麻利,语言犀利。男子则是各色各样,都不相同。
此地的风貌,有麒麟山在东北,凤凰山在西南,玉湖在中间,远有玄妙观,近有荆王府,是个美丽的县城,此处山水相依,隐隐是天然的风水宝地。怪不得,连荆王府也要从江西建昌迁来,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美丽风景。而且此地每处景色都有名人的佳句相赠:
麟阁仙山献绮罗,太清夜月宿?娥。凤凰岗上晨钟响,龙眼矶头夕照多,城北荷花开锦障,东湖春水泛金波。鸿州烟雨将收尽,龟鹤梅花雪满坡。
每一句诗都是一个景点。分别是即:麟阁江山,凤山晓钟,太清夜月,龙矶西照,城北荷池,金沙夜泛,鸿州烟雨,龟鹤梅花。
隋朝大业年间,禅宗四祖道信南游至蕲州,站在凤凰山顶俯视,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山北建了寺庙,称为“四祖正觉禅寺”。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曾在麒麟山以南雨湖畔的枣儿林建寺,即“五祖贞慧禅寺”,后弘忍见寺庙周围为湖水环绕,粮田不多,遂迁到黄梅东山建寺。
明代以前,蕲州就有数十座寺庙,荆王府迁来蕲州后,朝廷主持捐资千金,将城北缺齿山下一座佛寺改建,定名为昭化寺,以期昭示感化荆王府中那些作恶多端的王子王孙。
蕲州是一座滨江古城,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蕲州雨湖素有“小西湖”之称,境内名胜古迹繁多。
三人边说边走,陈然是本地人,就给二人讲述地理典故,那里是望江亭,麒麟山,凤凰山,昭化寺,玄妙观。
几个人来到昭化寺游览一番,却遇到几个美丽的宫装女子,听说是荆王府的人物。
这荆王府实际是此地一霸。这些皇孙国戚,依仗着权势自然是,视人命如草芥。这荆王府的王爷是端王朱厚?年方五十,明朝第五代荆王,其父贪图,早早的下世。端王爱好风雅,喜爱书法。兼爱女色。此人志向也不小,自己有三千卫队,也在招纳贤士,意图不轨。因为故事里牵扯了王室之争,所以就不能从简说明了。
藩王们在做什么?这个藩王们的作派不同。当时有的是伺机而动。有的则是怀着谋反之心已久。江西的宁王在江西招兵买马,聚草屯粮,谋反之心早起。为什么皇帝不早行动呢?主要是因为可是朝廷里面的许多宦官早已经被他重金买通。朱宸濠自己以为自己是一定会胜利。因为以前的燕王朱棣就成功了。自己的对手是个小娃娃,小流氓。哪有自己精明。自己打起如意的算盘。对于所有的官员,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八个大字。经常是毒酒和暗杀。所有的县令和总兵都是这个命运。
自己边想边走,自己的前途在那里,自己的命运在那里。和石涛一样做捕头。还是自己创上一番事业。自己想着走着,觉得人生哦,自己的路在那里?
肖力边走边想,觉得前途茫茫。城中的荆王府让他吃了一惊,怎么这里还有王府。陈然三人眼见,荆王府的人呼啸而去。都心中暗中生气。
肖力和陈然常勇来到陈然的家中是一番开怀畅饮。见过老盟娘。陈然的老妈妈自然高兴。家中也只是二人相依为命。
山野粗陋之地,也就是用些粗茶淡饭,吃些野物,弄点薄酒。不过,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三个人喝的很是高兴。
肖力就问常勇来,远安县最近的情况如何?到底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案子,最近那里选没选什么秀女。那位常勇说:“秀女还没有选。最近的案子吗?也不多,不过杨县令无意中得罪了一个大太监。”
肖力二人问:“那个太监。”
常勇说:“这人就是刘瑾。”
常勇见他们孤陋寡闻,于是解释说:这位刘瑾了不得,是司礼监太监,是陕西兴平人,是当朝正德皇帝的玩伴。
肖力说:“三弟,杨县令怎么得罪了刘瑾呢?”
常勇说道:“大哥外出办事不久,我就到远安县县衙寻找哥哥,第一次是空手而归,第二次,却是在李班头的引荐下,见到了杨大人。他见我有些武艺,为人朴实,于是留在县衙做起了班头。可是我刚到不久。就出了一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兄弟二人见常勇说的丝丝入扣,也是佩服。于是追问。原来这都是刘瑾手下的一个姓袁的太监搞出来的。
此人是刘瑾的手下。一向打着朱子的旗号搜刮民财,招摇撞骗。他以为任何人都怕他。可是他来到远安县却碰了钉子。县令杨文成不肯行贿。而且对于他的无礼要求毫不让步。他只好去告状。找自己的主子刘瑾。
别小看了刘瑾,在当时刘瑾虽是一个太监,却是权倾天下。刘瑾在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登基之后,刘瑾就渐渐掌握了大权。当时的刘瑾已经五十多岁,而明武宗朱厚照的年龄才二十不到,明武宗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孩子,他喜欢游戏喜爱美女,喜爱武力,宦官刘瑾正是看到了明武宗的缺点,正好投其所好,自己慢慢掌握大权。
原来刘瑾的声望日升,全国各地崇拜者也颇为不少,人最大的享受就是被人当作圣贤,进入祠堂,接受朝拜。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于是有给刘瑾造生祠的。在安平县也有一位豪绅名叫郑奉江,此人见全国都兴起了造神运动,于是也提议在安平县,废除昭华寺给司礼太监刘瑾建祠堂。这可是让广大的黎民百姓敢怒不敢言。昭华寺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明代昭华寺五进三栋,共有僧舍近百间,是安平县一个庄严肃穆的文物性建筑。废昭华寺建刘瑾祠堂,自然会遭到百姓的反对。但“夺门之变”后,宦官势力纷纷抬头,地方官吏虽明知此事荒唐,鲜有出头否定者。
一向体贴下情,也颇为刚直不阿的杨大人闻知此事,勃然而起,他以县令身份公开予以斥责,保住了昭华寺。他主持公道,可是这却引起了宦官势力的不满。
这位刘瑾听太监密保,原来在远安县有位杨大人,不买他的账。自己的生祠修建受阻。自然大为不高兴。于是派出一个姓袁的太监生事。具体的打击方式就是没事找事。
这位袁太监回乡探亲。正巧家中因为地基的事情和邻居争吵,上诉,杨知县据理判决,秉公而断。自然这位袁太监的家人没有占到便宜。袁太监自己出面,都被杨县令给据理力争,驳了回去,自然是怀恨在心。加上阻挠建立生祠事件。于是回到京都之后,就添油加醋,恶语中伤。刘瑾等就有意寻他短处缺点,置于死地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