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冯树垣飞机制造公司

目录:1893年生人| 作者:心不在焉| 类别:都市言情

    一如既往地求推荐!

    ――――――――――――――――

    “我在美国学会了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受到相对公平的法律保护,享受着新世纪的文明成果,这一切,都促成了我今天的成功。”

    在位于东百老汇大街和坚尼街交汇处的克拉斯沃尔大厦,新古典主义的门柱下面围绕着十几台滑箱式照相机,身着黑色燕尾服的冯如站在台阶上侃侃而谈。

    “而我的祖国,仍然充斥着贫穷与落后,被愚昧的云雾所遮盖。可以说,我所取得的成就是美国的成就,而不是中国的成就。”

    冯如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悲凉,他缓缓地扫视着人群中那些黄色的面孔。

    “但是,至少这一项发明,能够让我站在这里,对所有的美国人说,我们华人,不仅仅是中餐馆里的洗碗工,也不仅仅是洗衣房里的黑心店主,我们也许有很多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和你们一样,只要拥有机会,就可以创造奇迹。如果说我的发明证明了什么,那么就是我们的国家依然贫穷,但是我们的智慧从未枯竭!”

    随着冯如的话音落下,十几台照相机几乎同时按下了快门,将这位中国青年凝望远方的坚定目光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

    全场掌声雷动,人们忘情地拍打着双手,欢呼声与喝彩声如同潮水般涌向年轻的航空骄子。

    纽约州参议院议长埃格博特?史密斯在掌声中大步走上台阶。他亲热地拍了拍冯如的肩膀,似乎是老朋友般耳语了几句,这才向狂热的众人压了压手。

    “纽约的居民们,今天能和你们站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感到万分荣幸……”

    相比于冯如的慷慨陈词,这个老牌政客的演讲显得更加熟练而煽情,他从冯如的大发明开始,一直讲到美国国父们塑造的美国梦,同时不忘顺带着表扬华人的勤劳勇敢,抨击《排华法案》违背人权精神,虽然只是聊聊几句,却是搔到了华人们心中的痒处,一时间也赢得了不少的掌声。

    在台阶的两侧,分别站着纽约市政府和商业界的大人物们。他们个个衣冠楚楚,持着石楠木烟斗或者镶满贵重金属的精致手杖,昂首挺胸,微微仰着下巴,一副略带矜持的老式贵族做派。

    赵世勇侧身在这些大人物中间,穿着醒目的长袍马褂,礼节性地轻轻鼓着掌。站在他身边的几个洋人不但没有觉得奇怪,反而时不时地凑到他身边低声问候。

    如今的赵世勇早已经不是那个经营菜市场的小商贩了。自从1901年,他和徐家商号共同出资创立自选式的富乐百超级大市场,短短两年时间,上百家的连锁超市已经遍布美国东海岸的主要城市,俨然成了新兴零售业的华人巨子,被白人们称为“超市大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是财团经济、大规模垄断经济疯狂发展的时代,各种发了横财的某某大王层出不穷,赵世勇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但即便如此,丰厚的财力已经足够让他面对这样的场面宠辱不惊了。

    一个矮胖的年轻人从人群中挤过来,赵世勇眉头微皱,认出是史密斯议长的秘书,德比?布拉肯。

    “赵,你们那位主任在哪里?”布拉肯急切地问道。

    “出了什么事?他今天恐怕来不了。”赵世勇低声道。

    布拉肯凑近赵世勇的耳朵,着急道:“是阿克曼,商务部的部长本杰明?阿克曼。我听说那家伙一会儿要过来参加揭牌仪式,这是真的吗?”

    赵世勇点了点头,“是有这么回事,你也知道,新公司开张,如果有商务部的支持会好办的多。”

    “这下子麻烦大了!”布拉肯急躁地跺了跺脚。

    “到底出了什么事?”赵世勇有些不悦道。

    布拉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解释说:“前些日子商务部提出了一项新的振兴政策,老板代表州议院明确表示反对,所以两个人闹得有些不愉快。如果被人发现他们在同一个场合出现,那么一定会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

    由于生意的关系,赵世勇和这些官僚没少打交道,自然也知道所谓自由世界的官场里面那点明里暗里的破事。

    看着布拉肯一脸焦急的神情,赵世勇叹了口气,“这件事情就不用我们主任出面了。”

    说完,赵世勇从口袋里掏出支票本。

    “这五千美金是史密斯议长演讲的费用。”他先写了一张支票递给布拉肯,紧接着又在第二章支票上画了几个数字,“至于这五千美金,则是弥补他和阿克曼部长见面带来的声誉损失。”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赵世勇无奈地看着布拉肯,问道。

    布拉肯脸上的焦虑早已经不见踪影,他小心翼翼地收起支票,向赵世勇微笑道:“如您所愿,百万富翁先生,什么问题都没了。”

    赵世勇悻悻道:“就算是罗斯福总统也不会杀价这么狠。”

    “那是因为总统先生的价码足够高,而我们只能慢慢讨价还价。”布拉肯笑了笑,转身走进了人群。

    托两张支票的福,史密斯议长的演讲精彩不断,直到那位本杰明?阿克曼部长姗姗来迟,史密斯议长才笑着结束了演讲,向自己的政治对手礼貌地点了点头。

    阿克曼部长的演讲要简洁得多,他大略地谈了谈冯如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示要为他申请国会荣誉奖,又谈了谈自己将要推出的新政策,随后就站在一旁。

    在人们不知疲倦的掌声中,冯如和史密斯议长、阿克曼部长共同揭开了正门招牌上的红色幕布。

    冯树垣飞机制造公司!

    冯如原名冯九如,表字鼎三,树垣是他的号。因为华人的姓氏不像西方人那般繁多,如果起名为冯氏公司则容易造成翻译时的混淆,比如冯氏、丰氏、奉氏、封氏等,翻译起来读音并没有差别。但是如果使用全名作为公司名称,又有些不符合华人不愿直呼其名的传统习惯。经过再三考虑,最终选择了用别号作为公司的名字。

    新公司的所在地之所以在唐人街外围,是由于这两三年来,在赵世勇等一批大商家的带动下,唐人街封闭自守的旧观念大有改观,不少人选择走出华埠,在距离不远的地方展开创业,比如这栋克拉斯沃尔大厦,就是由徐家商号投资建设的,为了不引起白人主义者的注意,才使用大厦的建筑师的名字命名。

    将新公司的总部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和唐人街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公司业务的开展。

    而公司的生产厂房,却是设在长岛皇后区的一处庄园内。

    在二十世纪初,纽约长岛的大部分地方还是古老的农业区,一行行绿油油的菜地、撒欢的家畜和晒着渔网的小船坞是这里最常见的风景。以至于初来乍到的莱特兄弟差点以为回到了北卡罗来纳的乡野村落。

    不得不说,埃文?西蒙斯虽然看上去年轻,却显然是个成熟老练的生意人。在他拜会莱特兄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余下的安排。

    所以当莱特兄弟和他们的叮叮当当的家什被运到纽约的时候,距离他们签署那份聘用合约仅仅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如果考虑到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交通状况,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可观。

    远离大城市太久,莱特兄弟就仿佛一对乡巴佬,在纽约的城市森林中绕得晕头转向。好在埃文?西蒙斯是一个合格的保姆,在莱特兄弟被小偷和皮条客淹没之前,就将他们塞进了马车。

    “去汤普森大街。”埃文?西蒙斯对车夫叫道。

    马车沿着条石铺就的大道,嗒嗒地前进着。摇晃的车厢里,埃文?西蒙斯看了看怀表。

    “时间还早,我们可以先去吃个午餐,顺便把你们的行李安顿好。嗯,暂时住在喜东来酒店,你们觉得满意吗?”

    奥维尔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喜东来酒店?就是那家号称开遍美国的酒店?上帝,那可要不少钱。”

    “放心吧,住宿的费用由我来解决。”埃文?西蒙斯笑得有些古怪,“再说,我们公司和那家酒店还算是有点交情。”

    莱特兄弟自然不会注意到埃文?西蒙斯的怪异表情。尽管入住喜东来酒店在普通百姓的眼中被当做身份的象征,但是发明家显然不会在意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一间设施完备的实验室要比奢侈的酒店房间更有诱惑力。

    所以当他们被带到位于长岛的某个陈旧的农场,看着农场锈蚀的铁门上挂着冯树垣飞机制造公司的牌子,不禁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这……这是你们的公司?”奥维尔结结巴巴地问道。

    埃文?西蒙斯微微一笑,“这是我们公司的生产厂房,呵呵,没有你们看上去的那么糟,只不过这里的地价便宜,花同样的价钱,能够给飞机提供更长的跑道。”

    埃文?西蒙斯的话很有说服力,尤其是在莱特兄弟走进农场之后。

    当他们绕过两栋造型古老的别墅式建筑,看到远处草地上停放的几架飞机,莱特兄弟对工厂环境的失望转眼就被抛到了脑后。

    “上帝!就是这些大家伙吗?”

    奥维尔的眼中充满了激动的神采。他正忍不住大声感叹,却发现一向沉稳的威尔伯已经跌跌撞撞地跑了过去。

    “是鸭式布局,没错,架构式、前导的操纵装置、双翼面……哦,立柱不太一样,等等,那是什么?”

    威尔伯仿佛着了魔一般,围绕着一架飞机不停地嘟囔着。

    “这究竟是什么构造?为什么会有一对小翼面?提供升力?”威尔伯指着机翼间的两个较短的翼面,茫然若失地自问道。

    跟在后面的奥维尔皱了皱眉头,“不对,按照我们的计算,两个翼面提供的升力已经足够了。”他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说不定是为了保持稳定。”

    “那是一对副翼。”

    奥维尔猛地回过头,只见一个华人少年不知何时来到了他的身旁。

    “副翼?它是干什么用的?”

    威尔伯没有注意到青年的出现,仍然出神地打量着飞机的结构,下意识地问道。

    “改变方向。”

    华人少年说着走到飞机下面,用手比划了一下。

    “就像是船上的舵面一样,靠着气流……”

    “没错!是一面舵!”威尔伯抢着说道,仿佛一个找到了答案的孩子,兴奋地跳了起来。

    华人少年丝毫没有被打断的不悦,只是微笑地看着威尔伯。

    奥维尔有些尴尬地拉住哥哥的肩膀,使劲地摇了摇,“威尔伯,也许你该认识一下这位年轻的先生。”

    威尔伯仿佛刚从梦中醒来,微微怔了一下,这才注意到身旁的华人少年。

    “对不起,我刚才,刚才……”

    “我能理解。”华人少年笑着伸出了手。

    “哦,你好,我叫威尔伯,威尔伯?莱特。”威尔伯匆忙地伸出手。

    奥维尔随后也伸出手道:“奥维尔?莱特,你好。”

    忽然,奥维尔似乎想到了什么,仔细地打量着华人少年那张略带稚气的脸。

    “你,你是……冯如?”

    “不,莱特先生,我不是冯如,我叫文雄,是这里的工程师。”

    此时照相技术尚未臻于完善,又因为西方人眼中的华人大多相貌一致,因此奥维尔才会错把文雄当做是报纸上的那个年轻发明家。

    “很高兴能够与你们共事,如果先生知道你们来了,一定会非常高兴。”

    “先生?那是谁?”奥维尔好奇道。

    文雄微微一怔,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埃文?西蒙斯,笑道:“以后你们会知道的,来吧,两位先生,让我待你们去看看将来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