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首先遭遇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伪军。这些伪军是从抚松县和临江县前来阻截的。
争夺的要点是老坡口西南高地。敌军以逸待劳,先占据了高地,挖掘了防御工事。
苏大炮在密林中,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敌军。“敌人大约有8匹战马,根据他们的配置习惯,大概有200人”。
菲舍尔有点担忧,整个游击队约有100多人。“能不能绕道?”他问道。
苏大炮眉头深锁,深思了一会儿,说道:“伪军的战斗力不强,这次我们的100多人,都是精选出来的,武器上也有优势,应该选择冲过去。绕道要耽误太多时间。”
两人商议后,小心翼翼地布置了火力。不仅要夺取高地,击退敌军,还必须节约弹药。弹药是没有后勤补给的游击作战最大的限制。
菲舍尔在正面组织了两个排,用零星的半自动步枪火力压制敌人,并组织了2挺有效射程500米以上的轻机枪,10多只有效射程100米的手提机枪,用于在关键时刻,压制敌人的反冲锋。苏大炮自身却带了一个排,带了20只手提机枪,在侧翼一点一点地向高地上爬行。
菲舍尔不断地组织一些试探性的冲锋。让两个班左右的兵力,不断高喊着,在一定距离外向敌军阵地跑动冲锋。敌军阵地上枪声一响,立即原地卧倒,隐蔽射击。伪军缺乏训练,枪法差,我方这种试探性的冲锋危险性不大。
同时,更多的兵力在200米外埋伏着,由神枪手狙击阵地上的敌人,特别注重消灭敌方的机关枪火力点。每次我方试探性冲锋的时候,缺乏经验的伪军都慌慌张张地伸出头来,乱七八糟地往外打枪,正是我方狙击敌人的好时机。
游击队没有配置火炮,狙击是远程消灭敌方重火力点的唯一办法。这种办法效率较低,即使敌方的机枪手被击伤击毙了,但机枪还在。好在伪军训练不足,能够操作机枪的人不多。多花点时间,能在发动最后的冲锋前,尽量削弱敌军的战力。
伪军也试探着向我军发动了一些反冲锋,均被我方准确的枪击和手提机枪、轻机枪火力扫射击退。
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与敌军相持了约三个小时。我军有10来人受伤,牺牲了3人。敌军在“打退多次冲锋”后,估计已经损失20到30人。敌军重火力损失较大,战斗意志也开始低落。
就在这个时候,苏大炮率领的30多名游击队员突然出现在高地的侧翼。一轮手榴弹先扔过去,然后端起手提机枪,开始冲锋。
菲舍尔立即指挥山下的游击队员趁机往上冲锋,并指挥机枪压制敌方火力。
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快节奏打击彻底打懵了,丢下了数十具尸体,长短枪数十余支,狼狈逃窜。
苏大炮半跪在阵地上,用狙击步枪开始点射。面前一个骑马逃奔的伪军军官突然身子一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从马背上倒栽下来。马匹失去了驱赶的骑者,停了下来,在原地溜达。
“小弟,把马留下!”,苏大炮在阵地上用简化德语大喊。把马匹留下需要很精准的枪法,要击中骑者,而不击伤马匹。战场上大概只有苏大炮和菲舍尔有这样的功力。
菲舍尔心中一阵激奋,也从阵地上站了起来。只见他平端半自动步枪,枪口火光一闪,跑得最远的一匹奔马上的伪军军官顿时落地,这时“砰-嗖”的一声枪响,才传遍整个战场。
两人似乎在阵地上比试枪法,苏大炮半跪着,菲舍尔站着,神威凛凛,弹无虚发。随着清脆的枪声,所有的8匹马都留了下来,其中3匹马上,死去了的骑者还挂在马镫上。
战场上硝烟徐徐落下。大部分伪军被这神奇的枪法吓得赶紧将枪扔掉,举手投降。其他残余的伪军则远远地溃散了。
“哇!”,半响后,阵地上才传来了游击队员激动的欢呼。他们为苏大炮和菲舍尔神奇的枪法深深地折服。这是千百场战斗中,难得一见的奇迹!
菲舍尔潇洒地拂了一下头发,伸出了三个指头,表示自己留下了三匹战马,苏大炮自然留下了其余五匹。游击队员们再次欢呼,为中国人比赢了德国人欢呼。
苏大炮依然半跪着,似乎还在回味刚才的枪击。他心中很感慨——这个小弟很大方,最后一个敌人同时挨了两枪,应该说菲舍尔留下了三匹半战马,说四匹战马也不为过。而且自己射击在前,菲舍尔参与在后。自己为了安全,先射击距离最近的,菲舍尔却是先射击距离最远的,以保证把所有的战马都留下。应该说这次枪法比试是菲舍尔赢了。但这个小弟却情愿长自己这个大哥的威风。
菲舍尔让部队迅速地打扫战场,集合起来。他自己则来到高地上与苏大炮相会。
苏大炮依然半跪在原地。他手按着腹部,脸上有一种痛苦的神色,似乎在下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小弟,我以大哥的名义命令你,带领那个俘虏刘善生,还有那个记者,骑马立即离开。”苏大炮对菲舍尔说道。他还安排了一个排长带4个神枪手,与菲舍尔一道,骑马离开。
菲舍尔也有相同的想法,在夺马匹的那一瞬间他就想到了。把刘善生和记者赶紧送走,是这次任务的关键。但他认为自己应该留在部队。
“不!”苏大炮坚定地说,脸上的痛苦神色越来越明显了。“我估计我们已经被包围了。我们要往相反方向穿插,把敌人引开,然后化妆成普通老百姓逃脱。”
“你一个白人,跟着我们,是个累赘!”。苏大炮说得很客观,也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