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饺子的布局

目录:最大与最小| 作者:黑色的眼睛| 类别:历史军事

    这日宋依华兴致勃勃地跑来,却要邀请尧明到宋庆龄家中包饺子。尧明一愣,顿时明白了她的一番心意。前日在大会上,众人过于乐观,很多事情又不方便说。尧明只好放了一个大炮,给大家泼盆冷水,其实自有一番良苦的用心。

    来到孙中山家,尧明第一次见到崇敬已久的宋庆龄。香港曾经有部电影,叫做《宋家王朝》,片头语说道:“遥远的旧中国有三姐妹:一个爱钱(宋霭龄),一个爱国(宋庆龄),一个爱权(宋美龄)”。这种评价并不完全正确,但宋庆龄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值得尊重的女性之一。宋庆龄虽然已经年过四十,却依然美貌端庄,风韵依依。神色之间,自有一种雍容高雅的气度。

    正如尧明所料,蒋介石夫妇也在场。表面上看来,这是宋家的一次气氛融和的家庭聚会。大家寒暄一番后,三位女士到外厅包饺子去了。孙中山、蒋介石、尧明三人坐下来,商议国事。

    孙中山爽朗地笑道:“我这个脾气啊,看问题总是过于理想化。幸好尧先生提醒我们,才知道中日之间的战局竟然如此紧张。还好,我们都不是外人,让依华的两个阿姨多疼疼她,就当是对你道谢了。”

    尧明见他如此安排,知道他已经对当前局势非常重视。就笑道:“既然是一家人,我也不说客气话。西方社会对中国人处理困难局面的能力是非常佩服的。中国的语言里,形容Crisis的词叫危机,实在是太贴切了。危难总是和机遇在一起。”

    他又笑道:“所以我才把危局说得那么夸张。却是为了抛砖引玉,让我们聪明的中国人把机遇自己找出来。”

    孙中山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若不是这样的危局,我怎么会想到将介石身上的担子减轻一些,让他专心抓军事呢。以前把这么多大事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也太为难他了。也难得美龄从来不埋怨。恩来最近提出了很多改革政治的良策,我想请他出来主持政治方面的日常事务。”,孙中山笑眯眯地说道。

    尧明心中一愣,却没有想到孙中山行事如此利落。

    孙中山笑道:“那些下台的军阀,都像尧先生所预料的那样,同意军政分家。带兵的将领,专心治军,不监管地方政治。只不过这些人竟然联名起来,给国府写了一封信,要求介石也要军政分家。”,孙中山一边说着,一边意味深长地看着尧明。

    饶是尧明脸皮厚,也不禁脸红了一下,却装糊涂地说道:“收拢那些军阀的权力时,有人建议给他们一些利益交换。我却建议只给他们一些抗日的名声,提高他们的影响力,却不给他们实际利益。他们如果得了利益,自然会偃旗息鼓,一场改革就没有下文了。他们有了名声,却被剥夺了利益,自然要用这些名声来出点怨气,挑点国家的弊端。”

    “这是西方政治改革的惯用手法。斩断了钱权结合,权势就不是用于去交换利益,而是用于做一些积极的事情。西方人常说:Power(权能)是Responsibility(责任)”。

    然后他也意味深长地一笑,说道:“却没有想到他们挑弊端,竟然挑到了蒋兄的头上。劳苦功高也成了罪过。”

    蒋介石尴尬地一笑,说道:“别提什么劳苦功高了。只要别人不嫌弃我占着茅坑不拉屎就够了。”

    尧明正色道:“蒋兄从1926年到现在,在中国收拾了这么多的军阀,将他们逐渐消灭,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所做的,也不过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而已。在消灭军阀,统一中国这一点上,蒋兄的确是劳苦功高。”

    尧明这一说,蒋介石顿时神色舒坦多了,就说道:“尧兄既然已经预见到日本大规模增兵。自然胸中早有对策,小……,正想请教先生。”,他本来想拉近乎,自称小弟,却想到宋依华比宋美龄小一辈,只怕这一称呼,以后就此在老婆面前低了一辈。那个小字在口中含混了一下,最后还是用了个先生的称呼。

    尧明却说道:“危机,危机,自然是以危寻机,抛砖引玉。我想蒋先生心中必然已有一番计较。还是你先说吧。”

    蒋介石说道:“我考虑了很久,中原之战很不好打,最好我军与日军在上海决战。”

    尧明听他如此说来,知道他找到了一个与原时空相同的策略。

    在原时空,中日之间在上海和江浙一带进行了著名的第二次淞沪战役。战役在1937年8月13日展开。那次惨烈的战役实际上是一次正确的战略策划下的失败战役。

    当时中**队装备落后,机动性差,飞机数量很少,几乎没有火炮和装甲部队。中国的主要防御工事修筑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和生产的大本营也在长江三角洲。若在北方组织战事,后勤线漫长,运送兵员和武器困难。而日军在北方出击则后勤组织容易。蒋介石的军事集团正确地预测到中**队无法在北方有效地阻击日军。

    在原时空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以近卫文磨为首,发出了“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猖狂论调。蒋介石的军事集团想把日军的决战战场引诱到中国南方,准备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大战一番。其目的一是向全国人民表示抗战决心,二是期待日本知难而退,三是吸引日军,减缓北方压力。然而其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苦撑三个月,并期望国际势力介入。

    然而,淞沪会战坚持3月后,大英帝国领导的国联却采取了绥靖政策,国际上没有对日本帝国采取任何制裁,德国介入的调停也失败了。在中国政府大失所望之时,日军却从杭州湾借大雾和涨潮登陆。中**队腹背受敌,不得不撤退,淞沪会战告结束。由于对败局准备不足,国民党军队出现大溃败,日军一路追击,直到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在那次淞沪会战中,日军投入的兵力达到了28万,为战前日军全国兵力之一大半。中**队投入兵力号称100万,实际数目却因为编制混乱而不详。该战役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国民党军队赴死抗战,在正面战场上屡屡挫败日军进攻。然而,日军依靠海军战力,空中优势,可以直接沿长江而上攻击武汉,或沿海而下攻击杭州,对中**队实行钳击包围。中**队装备落后,机动能力差,人员缺乏训练。战术指挥上也犯了一些错误,作战方针死板,进行被动的区域性防守。再加上战役目标不明确,不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或持久抗战为目标,只想苦撑三个月,终于导致了大溃败。

    在那次战役中,蒋介石作为一个民族领袖,确实无私地,当然也有些不明智地花了大血本。中央军损失惨重,减员达到了惊人的60%,初级军官损失在1万人到2万五千人之间,还有上万有潜质成为军官的优秀士兵丧生,1929年到1937年间的黄埔军校成员大部分都牺牲了。淞沪战役后,蒋介石失去了左右国内军阀的核心领导力,整个中国抗战成为了一个松散联盟的抗战。

    尧明看着眼前这个两眼露出精光,雄心勃勃的蒋介石,心中却在想像在原时空,丢失了在北伐后苦心经营了10年的江浙地区,失去了中央军大部分骨干,不得已迁都重庆的蒋介石。只觉得他经历如此巨大的打击,心理上一定充满了阴影。尧明有一种悲哀的感觉,在原时空,淞沪抗战的失利,以及后来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帝国虽然没有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目标,却在实际上摧毁了蒋介石的信心,也摧毁了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信心。国民党在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之中,虽然与日军之间进行过多次大战,但基调却是消极抗日,其根源之一就是淞沪战役的失利。

    就在尧明浮想联翩的时候,宋美龄却端了三杯龙井茶走进来。外间一向传说蒋介石与宋美龄不和谐,然而此刻宋美龄却对蒋介石温馨地一笑,随手帮他拂去了肩头上的一点灰尘。那番柔情,却绝非故意做戏。尧明看在眼里,不由得心中一软。

    尧明不知不觉中,已经站在了过高的高度,看待中国的问题,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其实原时空中国的淞沪抗战,在国际上还是得到了大量的正面赞扬。中国3个月的血战,打出了一个不愿作奴隶的民族的不屈之心,若整个国际世界不是那样冷血,及时对日本予以制裁,对中国予以援助,甚至不惜出兵相助,淞沪抗战的结局可能截然不同。

    蒋介石不仅在上海坚持了3个月,还在后来收拾残局,顽强地坚持了8年,一直到日本帝国主义灭亡。相比起来,在欧洲大陆的另外一端,当德国入侵时,欧洲强国波兰仅仅坚持了1个月,世界强国之一,在全世界拥有第二大殖民地的法国仅仅坚持了6个星期。

    尧明想到这里,就转变了话题,说道:“那北方的战局,蒋兄怎么看呢?”。

    蒋介石见孙中山在场,面露难色,却没有说出来。尧明也不为难他,就直爽地说道:“北方的战局,失败的层面很大。这话却不能由蒋兄来说,以免乱了中国的军心。”

    “关于北方战局会失败,要在战斗中不断撤退的报告,我会委托隆美尔打。外国人站在客观的角度打这样的报告,大家一来比较容易相信,二来不会舆论反扑,逼蒋兄下野。我们把基调定低一点,我们的将军就可以放手去打,打赢了,或者打了小败仗,都算胜利,这样比较容易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蒋介石一听,顿时放宽了心,思路也活起来,主意也多了。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孙中山听得气闷,就到外面看夫人包饺子去了。

    中原地带,主要是当时的河南省、河北省,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而山东半岛又三面环海,非常适合日军舰队登陆。山东一失,河南、河北等地就在日军的钳形夹击下。在目前战争资源短缺,后勤供应困难的条件下,要保住这三个省,势必拖累全局战场。

    相反,若放弃这三个省,以此拉开日军后勤供应线,并在江淮一带,靠水网纵横的地形,减缓日军集结和快速移动的能力,以此为战场,则相对容易防守。其实这个方案蒋介石早就酝酿好了,只是放弃国土,却不敢出面提出来。尧明的想法原是退守长江防线的,但蒋介石却坚持守江淮,将长江防线作为不得已时的退路。这一方案比尧明的方案更为稳妥。

    当然,若放弃中原,山西防御的压力大大增加,因为日军可以从北面的内蒙古高原和西面的太行山脉进行攻击,两路夹击山西。

    蒋介石对是否防守山西非常犹豫。尧明则认定山西必须坚守,绝不可有半分动摇。尧明强调只需要加强山西的交通建设,修筑战略公路和铁路,方便运兵,则山西四周的山脉自然成为一种天然屏障。我军只要在山西内可以快速移动,敌军即便从山地突破,我军也非常容易堵住缺口。

    目前山西改标准轨道已经基本完成,只需要扩建一些关键的公路段,将卫立煌的3.5个机械化德械师留在山西,就能保证山西内部运兵的机动性。再加上彭德怀这员猛将,沿太行山脉修筑大量的类似于朝鲜战场上三八线一带的工事,应该能够守得住。守住了山西,可以随时俯视中原,增加对日军的侧翼压力,减轻江淮一带防御的负担。

    山西既有丰富的煤矿、铁矿,也是当时的粮食高产地,是中国全局经济的要点之一。这个富庶的地区绝对不能落入日本人手中。另外山西也是反攻中原的基地。只要假以时日,中国积累了足够的石油和其他战争物资,德国的将军们最擅长使用坦克部队的机械化作战。那时候完全可以将日军逐渐引诱到地势平坦的中原来,再突然出击,靠闪电战一网打尽,只怕要比原时空德国绕开马其诺防线,攻占法国,包抄英法联军还要酣畅流利。

    当商量到用谁为华北战区的将领的问题时,蒋介石又开始脸红。他一开始是想用心腹将领陈诚去替换张学良的。现在一想到要打败仗,就有点不愿意了。尧明趁机推荐了刚刚在西班牙结束了马德里会战的刘伯承。他是目前中国最善于在困局、败局中打仗的将军。

    当时日军在上海有一部驻军,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心腹之患。日军通过1932年1月28日(128事变)的第一次淞沪会战,巩固了其上海租界的占领区(公共租界的北区和东区以及租界筑路地带),并在中国领土上强行划出了一片非军事区,形成了一个将来入侵中国南方的桥头堡。中日宣战后,第一要务自然是拔出这颗钉子,保证中国长江防线和长江以南地区的安全。

    淞沪会战一定要打。目前中国的飞机数目虽然少,却有性能优异的Bf109战斗机和Ju87俯冲轰炸机,有一定的空中优势,可以用于钳制日军的海军登陆作战。中国还按尧明的建议,修建了一些战略公里,加强了陆地上集结部队的机动能力。中国还有空中侦察能力,能够预警日军的登陆作战。以此为基础,若把淞沪会战打大,减轻北方的压力,善战的刘伯承也许还真的能够守住北方。

    蒋介石有点偏心,又要把陈诚安排为淞沪会战的总指挥。尧明却对陈诚很不放心,原时空的淞沪战役就是他在后期指挥的,却打得国民党军队元气大伤。他只得对蒋介石再三叮嘱,与日军对敌,不能蛮干,要保住初级军官,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说着说着,宋庆龄终于进来,催大家出去吃饺子了。宋家女性都是不凡之辈,包的饺子却实在不敢恭维。幸好饺子馅和皮都是佣人们准备好的,才没有出大乱子。

    尧明很自然地将破了皮的饺子挑到了自己的碗中。筷子伸出去时,却在一个破饺子上,与另外一双筷子碰到了一起。尧明抬头看去,那人却是宋美龄。

    宋美龄的碗中,也有不少破饺子。宋美龄眼睛突然委屈地红了一下,嘴角上却露出笑容,夸奖尧明道:“我小时候父母包饺子,总教育我们,说我们将来最好的夫婿,是那个先吃破皮饺子的。”

    “依华好有服气啊!”,她幽幽地叹道,回头打量了一眼蒋介石。蒋介石满脑子都还在想中日战局的事情,却将这些小小的细节忽略了。

    尧明听外界传说,说宋美龄善于外交,一直在帮蒋介石拉拢人脉,清理各种烂摊子。看她此刻的表情,似乎还是真的。

    “你们看蒋兄吃饺子,把盘中的饺子分成一片一片地,很有规律地吃下去。他心中在想的,定是怎样消灭日军。这样的胸有大志的人,又何必一定要他吃破饺子呢。”,尧明笑着为蒋介石打了一个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