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从那一年开始,那些追逐的商业财经记者和被追逐的富豪们开始意识到:各种富豪榜充满了陷阱,也因此有了"杀猪榜"的别称。通过此次教训,我对排行榜上的富豪们开始换上了审视、质疑的目光。
此后长达数年的商业记者生涯,我接着采访了很多排行榜上的富豪,也见证了诸多重大商业财经事件,其中既有马云的蒸蒸日上、李彦宏的"一夜暴富"、兰世立的一飞冲天,也有顾雏军被捕前流着眼泪的"最后告白"、刘虹在资本之旅上一步步走向深渊、黄光裕在原罪的泥潭中拼死的挣扎……
中国社会在转型、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国企业家们也在转型,很多人物、很多事情都还在灰色、边缘地带衔枚激行。尤其是那些民营企业家,大多只能称之为"月光富豪",天生原罪的烙印让他们心理阴影丛生、还没做好见阳光的准备。另外,随着社会贫富悬殊的日益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持续积累、发酵甚至爆发。在富人们眼里,自己的施恩行为却并没有招来穷人们多少喝彩声,善举没有得到善报;而在穷人们的心头,这些贪官奸商们掠夺了社会的财富,恶行却没得到恶报。于是,因果暂时不再循环,各个阶层情绪对立并有渐成死敌之势。此时,富豪榜和媒体对他们的关注,有如强光的探照灯一般照面而来,让他们无所遁形、在仇视的目光下暴露无遗,他们自然手足无措、甚至带着些许恼羞成怒。
我们这个时代沉淀下来太多的难题,让人理不清、剪不断。但这个时代需要继续轻装前行,这就必须要有具体的人或事来承担历史的重负、沉疴和积怨。不幸的是,暴露在公众视线的民营企业家,正好成为那个"比较软的柿子",尤其是身携"原罪"的民营企业家,几乎成为恶性情绪的发泄对象与牺牲品,而负有更大责任的体制缺陷和权贵阶层,却被忽视和略过了。
我曾戏言,最关心"胡润百富榜"的恐怕有四种人:财经记者、税务官员、江湖骗子和走投无路的穷人。每年各种富豪榜一出炉,形形色色的人便按图索骥、各取所需地扑了上去。中国的富豪们名扬天下却又不胜其扰。
如今,闲静下来,坐在北京城郊的一隅,过去追逐财富的日子和故事一一呈现眼前。在追逐别人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成就了我的精神财富。
值得欣慰的是,财富在中国由隐晦变成了透明、富豪们索取财富的手段也从无所顾忌变得小心谨慎、国人对富人的态度更从一味仇视痛恨变得有了几分宽容和坦然。
十年追富,终归留下了一些痕迹。于是,有了两年之前出版的《性格企业家》,又有了今天的这本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的是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去追访纪录,后者更多的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思考评述。